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177589
本书跟进全球风向标,对世界碳交易理论和各国实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碳排放权的制度设计、分配模式、交易路径以及企业碳权交易决策模型构建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对我国即将进行全国碳交易体系构建有所启发;对我国七个碳交易市场试点城市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全国市场形成提供借鉴;对碳金融产品创新与碳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对助推全国碳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球碳排放交易制度尚处于一个积累经验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京都议定书》2005年正式实施,由于碳排放交易涉及的领域广泛,其制度的设计复杂,国际碳交易市场以强制性碳减排为主,自愿减排为辅,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计划是全球较大的交易市场,两个市场都属于强制性减排。自愿减排机制的参与者较少,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愿意参加减排的企业往往是环保意识较强,较容易完成减排目标的企业,因此市场的供给往往大于需求,交易价格偏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较低。
(1)英国碳交易体系。
在欧盟碳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EUETS)建立之前,欧洲主要存在4个碳交易体系,其中以英国的碳交易体系(The United Kingdom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UKETS)为典型。事实上,英国在推动低碳减排方面一直都非常积极,而UKETS是世界上个国家性的减排计划。
UKETS于2002年4月到2006年年底运行,后为了配合欧盟碳交易体系,在2006年年底正式停止运行。UKETS采用自愿交易和强制交易结合、配额交易和项目交易结合的方法。具体而言:
企业直接参与减排。这部分专指在2002年3月通过竞拍获得政府2.15亿英镑补贴的共34家企业。政府通过竞拍方式分配补贴,作为减排奖励;而参与竞拍的企业承诺在5年的时间完成一定的减排计划;终的奖励同减排量直接挂钩,以此激励企业减排的积栅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