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81120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际法原理》(原作)与《万国公法》(译作)的对比为研究重点,依托平行语料库进行量化和质化分析,对《万国公法》中的完整度进行描写研究。该研究重现了清末时期国际法译者在特定历史政治背景下采用的翻译策略,并运用社会学理论对该翻译现象做出了语境化的解释。
目 录
章绪论
一、文本背景与研究动机
二、研究对象
三、现有研究成果探讨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理论框架
一、文本信息的迁移与对应
(一)翻译中的迁移
(二)译素和句段
二、从英文到文言文的平行语料库
(一)语料的对齐
(二)语料的标记
(三)增删的认定
三、信息的冗余与完整度研究
(一)操作规范与完整度研究
(二)法律文本的功能考察
(三)国际法著作的伦理论证构成
四、研究模式的设定与解释
第三章从原作到译作的事实变化
一、现有研究及不足
二、整体增删规律
(一)各章译出比例统计
(二)删除的频次统计
(三)删除内容概述
三、概念的迁移
(一)从“international law”到“公法”
(二)从“right”到“权利”
(三)“China”地位的重塑
四、观点的屏蔽
(一)“公法”规定性
(二)司法与行政
(三)政治考量
(四)宗教观的预设
五、小结
第四章从原作到译作的结构简化
一、法律文本的论辩方式
二、删节的基本构成(两页之内)
(一)出处
(二)评议
(三)但书
(四)原因
(五)推论
(六)背景与细节
三、小节之内逻辑结构的变化(两页以上)
(一)国际法规则的实际效力
(二)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
(三)法理上的质疑与思考
四、小结
第五章从副文本看与读者预设的关系
一、副文本特征与文本功能
二、原作和译作的内文本比较
(一)封面
(二)引言与序言
(三)广而告之、凡例与自序等
(四)地图
(五)注释、附录与索引
三、作为外文本的译作
(一)赞助商的运作
(二)后续影响
(三)各方评议
四、小结
第六章以社会系统论解读《万国公法》
一、社会系统论概述
(一)系统和环境
(二)意义
(三)三重选择的沟通
(四)自我指涉和自我再制
二、社会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三、国际法系统中的中国
(一)国际法体系与复杂性的区分
(二)伦理:国际法体系的意义
(三)作为沟通的翻译事件
(四)国际法体系的自我指涉和自我再制
(五)结构对等与社会政治环境
四、作为二阶观察的翻译研究
第七章结论
一、研究问题的回答
二、研究成果的价值
三、本研究的局限
参考书目
附录:丁译《万国公法》中英文对照研究
一、文本背景与研究动机
二、研究对象
三、现有研究成果探讨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理论框架
一、文本信息的迁移与对应
(一)翻译中的迁移
(二)译素和句段
二、从英文到文言文的平行语料库
(一)语料的对齐
(二)语料的标记
(三)增删的认定
三、信息的冗余与完整度研究
(一)操作规范与完整度研究
(二)法律文本的功能考察
(三)国际法著作的伦理论证构成
四、研究模式的设定与解释
第三章从原作到译作的事实变化
一、现有研究及不足
二、整体增删规律
(一)各章译出比例统计
(二)删除的频次统计
(三)删除内容概述
三、概念的迁移
(一)从“international law”到“公法”
(二)从“right”到“权利”
(三)“China”地位的重塑
四、观点的屏蔽
(一)“公法”规定性
(二)司法与行政
(三)政治考量
(四)宗教观的预设
五、小结
第四章从原作到译作的结构简化
一、法律文本的论辩方式
二、删节的基本构成(两页之内)
(一)出处
(二)评议
(三)但书
(四)原因
(五)推论
(六)背景与细节
三、小节之内逻辑结构的变化(两页以上)
(一)国际法规则的实际效力
(二)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
(三)法理上的质疑与思考
四、小结
第五章从副文本看与读者预设的关系
一、副文本特征与文本功能
二、原作和译作的内文本比较
(一)封面
(二)引言与序言
(三)广而告之、凡例与自序等
(四)地图
(五)注释、附录与索引
三、作为外文本的译作
(一)赞助商的运作
(二)后续影响
(三)各方评议
四、小结
第六章以社会系统论解读《万国公法》
一、社会系统论概述
(一)系统和环境
(二)意义
(三)三重选择的沟通
(四)自我指涉和自我再制
二、社会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三、国际法系统中的中国
(一)国际法体系与复杂性的区分
(二)伦理:国际法体系的意义
(三)作为沟通的翻译事件
(四)国际法体系的自我指涉和自我再制
(五)结构对等与社会政治环境
四、作为二阶观察的翻译研究
第七章结论
一、研究问题的回答
二、研究成果的价值
三、本研究的局限
参考书目
附录:丁译《万国公法》中英文对照研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