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741042
《经济区域形成研究》试图从经济功能区的视角探讨经济区域的形成理论。经济功能区概念的提出对于内在地统一均质与非均质的矛盾,奠定经济区域形成的微观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区域形成的微观基础和关键步骤,是以区位优势要素为基础,依赖或偏好该要素的经济活动主体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形成的相对均质的经济空间。经济功能区体现了空间分工的深化和经济主体聚集方式的变迁。一方面经济功能区是经济主体区位选择形成的相对均质空间,另一方面它又是体现空间分工而构成现实中非均质区域的微观基础。这样,既解决了均质与非均质空间的统一问题,又有效协调了经济区域形成研究的两条线索,奠定了经济区域形成的微观基础。
1 引言
1.1 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可能的主要创新点和难点
1.3.1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3.2 研究中遇到的难点
2 文献综述
2.1 经济区域的含义
2.2 基于区位理论的经济区域形成研究
2.2.1 农业区位论提出的同心圆结构
2.2.2 工业区位论对工业集中和分散的研究
2.2.3 市场区位论的中心一网络结构
2.2.4 新古典区位论——区位选择的一般均衡分析
2.2.5 新经济地理学区位论——理论前提的拓展和均质空间的推理
2.2.6 国内以区位论为基础的经济区域形成研究
2.3 基于分工专业化的经济区域形成研究
2.3.1 外生比较优势对经济区域形成的影响
2.3.2 内生比较优势对经济区域形成的影响
2.3.3 资产专用性对经济区域形成的影响
2.3.4 国内从专业化视角对经济区域形成的研究
2.4 基于经济功能区视角的经济区域形成研究评述
3 经济功能区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3.1 经济功能区的内涵及其比较分析
3.1.1 经济功能区的概念分析
3.1.2 经济功能区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3.1.3 经济功能区的内涵分析
3.2 经济功能区的特征分析
3.2.1 经济功能区的均质性
3.2.2 经济功能区的网络性
3.2.3 经济功能区的层级性
3.2.4 经济功能区的开放性
3.2.5 经济功能区的动态性
3.2.6 经济功能区的抽象性
4 经济功能区形成机制研究
4.1 经济功能区形成的理论模型
4.1.1 有关理论模型的简要回顾
4.1.2 单个经济功能区形成的理论模型
4.1.3 单个经济功能区的区位选择理论模型——以商业经济功能区为例
4.2 经济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研究
4.2.1 资本流动、投入产出与经济功能区相对空间分布研究
4.2.2 多产业多区位情况下经济功能区的相对空间分布研究
4.2.3 影响经济功能区的绝对空间分布的其他因素分析
4.3 经济功能区的边界分析
……
5 经济功能区的整合与经济区域形成
6 基于经济功能区的经济区域形成的案例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