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9084795
出版家的品质决定出版的品质,有什么样的出版家,就有什么样的出版。出版家的高度即是一个时代出版业的高度。
《出版的品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外21位著名出版家的精彩经历。这些优秀出版人的功绩彰显了如下理念:一流的出版家胸有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不唯利是图、以赚钱作为首要目标而放弃文化职守。
本书是出版人写出版人的精彩之作,不仅描绘了这些出版家丰富多彩的出版生涯(很多案例足资借鉴),也刻画了其鲜明的个性与多彩的个人生活。故事性强,叙述生动,读之意趣盎然。
《出版的品质》各篇的撰写者均是业内卓有研究的行家,也是笃志力行的行业精英,他们以独特视角对以上出版家做了深情刻画展现了这些”隐身幕后的卓越文化推动者的优秀品质、辉煌功绩和精彩人生。
弁言 贺圣遂 姜华
辑一
绥青
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加斯东·伽利玛
半个世纪的出版传奇 胡小跃
岩波茂雄
岩波茂雄和他的岩波书店 李长声
贝内特·瑟夫
贝内特·瑟夫与兰登书屋 李庆西
艾伦·莱恩
明心见性: 真正出版人的造就和养成 张宏
翁泽尔德
世纪出版家 马文韬
汤姆·麦奇勒
一位特立独行的出版家 章祖德
安德烈·西弗林
出版业:向美国学习,还是从美国的错误中学习 甘琦
见城徹
行动第一,向死而生 姜革文
辑二
张元济
中国现代书业第一人 周榕芳
陆费逵
以出版为终身事业 王建辉
王云五
梦萦中的迷离影像 俞晓群
邹韬奋
韬奋先生留下的财富 温泽远
胡愈之
一生与出版结缘 王一方
张静庐
在文化与商务的平衡中不懈追求 范军 吴永贵
冯雪峰
古今中外,提高为主 潘凯雄
巴金
个人生命的开花结果 孙晶
邵洵美
有钱人做出版 金良年 汪耀华
陈原
我读陈原 胡守文
范用
卓尔不群的出版家 叶芳
刘振强
难能可贵的文化出版典范 贺圣遂
附录
作者简介
弁言
1944年,韬奋先生不幸病逝,抗战中心延安、重庆社会各界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表达了人们对韬奋先生以出版为武器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日的敬仰之情;1948年,张元济以高票当选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62年,艾伦?莱恩,一个连大学都没有读过的高中生,被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封为爵士;2002年,西格弗里德?翁泽尔德去世,全球数十名著名学者、作家和德国地方政府部门及国家最高首脑出席葬礼……张元济、邹韬奋并非著述等身的学问大家,却受到社会各界一致拥戴,莱恩和翁泽尔德也非声名显赫的文艺巨子,同样获得举世称道。他们的荣耀源自同样的身份——卓越的出版家。
一
印刷和出版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是人类的精神之光与智慧之源。中国五千年文化绵延不断、惠及四方,这与印刷术带来书籍流播的便利,满足了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是有直接关系的。正如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言,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再没有比纸和印刷的发明更重要的了。在西方,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开始,人们就将通过阅读提升修养放在重要的地位。此后一两千年,欧洲创造了辉耀世界的文明,但由于技术条件的束缚,文化的传播仍显滞后。至15世纪中期,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技术,恰如尼尔?波兹曼所言,印刷机从此“打开了一扇欧洲文化多年来一直焦急叩响的门。当这扇门终于打开时,整个欧洲文化便蜂拥而入”。而在伊利莎白?爱森斯坦看来,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使欧洲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欧的社会生活结构得以经历了从破碎到重构的过程,形成了近代模式的雏形;社会、文化、家庭和工业随之而发生剧烈变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由此肇始发端。
印刷术和出版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原有的雕版印刷、手抄本抑或羊皮书随印刷机的轰鸣走入历史,快速化、规模化生产的印刷书就此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印刷术把浩如烟海的信息传输给个体的人”,“谷登堡使一切历史同时展现:便于携带的书籍把死者的世界带进绅士的藏书室。”,“印刷术推到了修道院社会研究和团队研究的墙壁”,“西方机械文化的一切方面都是由印刷术塑造的”。由印刷术造成的书籍出版的传播,致使社会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波兹曼指出,由于对印刷术重视程度的不同,欧洲的文化知识版图就此发生了逆转,在中世纪时,地中海沿岸国家的文化要远远高于北欧国家,但到17世纪末,由于北欧国家对印刷和出版的重视,这种局面完全颠倒过来。与此同时,印刷术所包含的不可抗拒的革命性力量也引起了欧洲君主们的慌张和严酷的压制。正如哈罗德?伊尼斯曾指出的,从15至17世纪,英格兰和德、法都对印刷出版业采取了严厉的管制,使得荷兰的印刷业成为欧洲文化的加工厂。但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印刷术使人类的优秀思想和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因印刷和出版带来的书籍推广和知识普及,使欧洲黑暗的中世纪走到了尽头。
由此看来,印刷和出版对于人类告别野蛮、走出愚昧、脱离专制起着异乎寻常、难以估量的作用。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藉此得以传播和发展;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的能力,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亦端赖于此。有了印刷和出版,人类的知识体系得到更加系统化地梳理,知识的传承如虎添翼;人类的文化版图大大拓展,原本只有少数贵族精英才能习得的文化与知识,开始向一般社会大众播撒;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使原本封闭的区域性文化日渐丰富和多元;不同种族和民族间的思想开始相互激荡,产生出更多熠熠生辉的新知……出版将人类世代集聚的智慧和发现、思想和情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虽然每一时代的局限的个人受限于生命都会随着时光流逝而退出历史舞台,但其中出类拔萃的卓越之士的精神却可穿越历史,泽被深远。出版活动就是留意采撷人类精神的奇卉丽葩或缤纷落英,维护人类的骄傲和尊严。
而出版活动的意义,是由执著献身于传薪继火事业的优秀出版人擘画实现的。出版人的品格与追求,决定了出版的品质与成就。优秀出版人永远是那些崇尚文化、志趣高洁、德才兼俱的人类精英。他们心怀理想,身肩使命,以窃火播光的虔敬和热忱,造就了出版的辉煌,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中外古今的出版先贤,其事业彪炳千秋,其德性足为楷模,其嘉言懿行尤为引人深省。概而言之,出版是为公众阅读服务的,社会中的个体,通过阅读,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而且可以形塑人生理想与价值观念,进而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于社会而言,阅读事关国民素养、国家发展与社会文明,更显独一无二之价值。虽然每一时代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各不相同,但优秀的出版人总能自觉地为公众阅读提供形态最完美的书籍,并想法设法以最便捷的传播方式满足阅读需要。
书的品质是由出版的品质决定的,而出版人的品质又最终决定着出版的品质。克里斯托弗?瑟夫在回忆其父——兰登书屋创办人贝内特?瑟夫时写道:“完美无瑕的文学趣味;不可思议的商业本能;用之不尽的精力与激情;天才的公关与销售技巧;坚定而又兴致勃勃地把握每一次机遇的决断;充满孩子气的魅力;令人信赖的诚实;在逆境中仍不失风趣幽默的惊人才智;不偏不倚的公正与慷慨;迫切受人欣赏、喜欢的强烈愿望;不让自己板起面孔做事的坚持;对自己的好运气总是感到高兴的满足。”英国企鹅出版公司的创办人艾伦?莱恩早年曾是一家出版公司的职员,有感于书店里销售的便宜图书,都是些既缺乏想象力,又没有知识含量的消遣之作,于1935年创办了企鹅书屋,相继推出了“鹈鹕丛书”、“国王企鹅系列”、“企鹅古典系列”、“海雀图画书系列”等影响深远的图书,为文化的普及做出了持久而卓越的贡献,莱恩本人也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书写了一个出版业的传奇。20世纪60年代初,当企鹅公司的总编辑戈德温为牟利而推出一本充满血腥和罪恶的漫画书《大屠杀》后,莱恩怒不可遏,率人冲入书库,将所有还没来得及上市的《大屠杀》全部销毁,戈德温也因此被辞退。莱恩对戈德温说:“你可能是一个商业奇才,但你却不知道一本书不是一听黄豆”。眼光好、精力充沛、诚实可信、有魄力、深具社会责任感……瑟夫和莱恩体现出的个人品格也是所有优秀的出版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概而言之,一名优秀出版人应该是这样的:学历无论高低,必须有良好的修养,对文化和出版充满热爱、憧憬之情,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拥有理想和浪漫情怀的文化人,是真正的文化至上主义者,文化和理想在其心中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们还有自觉承担启迪时代精神的社会责任感,有将文化的圣火通过自身的出版活动播撒到更广大的民众中去的雄心与抱负;以独特的眼光催生出有价值的真理和思想,为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他拥有精准而独异的鉴别力,特别擅长发掘和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始终将作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甘心作第二小提琴手,努力为作者提供最周到的服务;立足于文化,善于通过创新性工作促进优秀图书的普及,同时又具备非凡的商业才华,使文化的价值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二
在所有的品质中,如何处理好商业与文化的关系,是检验一位出版人是否优秀的试金石。优秀的出版人总是以文化追求作为出版活动的终极目标,商业价值仅仅是实现文化目的的手段;优秀的出版人大都能够以独特的眼光,将商业价值与文化目的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当二者不能兼顾发生矛盾时,他们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文化。
出版是将作品传诸社会的活动,正因为此,出版的着眼点是书籍的内容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是书籍如何在社会上传播并产生影响。出版经济是为出版文化服务的,出版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所有出版活动都要以文化本位为最终指向。兰登书屋前总编辑贾森?爱泼斯坦认为:“图书出版始终都是依赖投资者的慷慨大方以及员工和老板的无私奉献,它从来不会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的正常回报。”美国学者、芝加哥大学博士,现任哈佛大学出版社人文学部执行主编的林赛?沃特斯对西方出版业研究后得出结论:在西方,出版业自谷登堡以来的财政记录显示,书一向是很少赢利的买卖。任何东西都比书赚钱,过去如此,将来仍会如此;“我追求的是收支平衡,同时保持思想和书籍的尊严”。邹韬奋先生说,“我们这一群的工作者所共同努力的是进步的文化事业。所谓进步的文化事业是要能适应进步时代的需要,是要推动国家民族走上进步的大道……但是在经济方面,以为我们要靠自己的收入,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仍然要严格遵守量入为出的原则。……如果因为顾到商业而对文化食粮的内容不加注意,那也是自杀政策。……在不违背我们事业性的范围内,必须尽力赚钱,因为我们所赚取的钱都是直接或间接用到事业上面去。”哈泼柯林斯出版社资深编辑沃尔夫也认为:“书籍从一开始就兼具思想论述和市场商品两种功能”,“我个人并不相信利润是最重要的衡量因素。……假如你的兴趣是不计任何代价,求取暴利,那你干脆去卖鞋子算了。至少卖不出去的鞋子,你还可以留着自己穿。”
出版业的文化属性,要求出版人必须有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不能唯利是图,以赚钱作为首要目标而放弃文化职守。陆费逵在《书业商之修养》中说:“书业商的人格,可以算是最高尚、最宝贵的,也可以算得是最卑鄙、最龌龊的……如以诲淫诲盗的书籍,供献于世,则其比提刀杀人还要厉害。盖杀人不过一人,恶书之害,甚于洪水猛兽,不知害多少人。”张静庐在《在出版界的二十年》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钱是一切商业行为的总目标。然而,出版商人似乎还有比钱更重要的意义在这上面。以出版为手段而达到赚钱的目的和以出版为手段,而图实现其信念与目标而获得相当报酬者,其演出的方式相同,而具出发的动机完全两样。我们――一切的出版商人――都应该从这上面去体会,去领悟。”他还认为“出版家的精神堕落,这趋势比纯以赚钱为目的的更可怕、更可忧虑”。
优秀的出版人总是自觉地摆正出版文化和出版经济的位置,他们当然也看重出版的经济回报,但在他们心中,文化始终处于中心地位。19世纪,俄国还处于沙皇统治下,漫长的农奴制度使普通民众处于思想贫瘠的无知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绥青进入一家书铺工作,出版了很多价格低廉通俗有趣的读物,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列夫?托尔斯泰,开始了从“生意人”向“文化人”的转变。在此后的数十年间,绥青主持出版了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作家的优秀作品,并把它们推向俄国普通平民。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出发,绥青出版的图书定价都非常低廉,以期使更多的人能够买得起、读得到。如创造了10万册平装本销量的《列夫?托尔斯泰全集》没有盈利,但它却为俄国民众奉献了丰富的精神食粮。20世纪初期,绥青出版的图书已经占到整个俄国出版物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但他仍以启迪时代精神、提升民众素养为其事业的中心目标,为俄国的文化普及和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国台湾出版家、三民书局创始人刘振强是一位喜谈文化、钟情文化而又敏于行的实践家。他主持的两项大工程为世人瞩目,赢得文化界交口称赞:一为《大辞典》项目;一为“汉字字库”工程。《大辞典》的编纂,始于1971年,迄于1985年,前后历经十四载,聘请专家及参与的工作人员逾二百人,铸字六万余个,用铅超过七十吨,创造了当代出版史的奇迹。“汉字字库”数字化工程起于1988年,三民依托当时《大辞典》的铸字经验,每年延请近百名专业人员撰写能够体现“中国汉字美感”的字体。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完成了由楷体、黑体、仿宋、长仿宋、明体、小篆六套字体组成的汉字字库。余英时认为此工程计划庞大,为用无穷,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贡献。刘振强凭借对文化的热爱,以一己之力,终于完成了本应由公共事业机构承担的文化盛举。
还可以举出许多著名出版家,他们也都是处理文化与商业关系的典范。在中国,有张元济、王云五、陆费逵、舒新城、邹韬奋、章锡琛、徐伯昕、胡愈之、巴金、冯雪峰、陈原、范用等长长一列先贤;在国外,创造了半个世纪法国出版史传奇的加斯东?伽利玛,创办了英国布克奖的出版人汤姆?麦奇勒,书写了美国出版辉煌历史的贝内特?瑟夫,造就了日本岩波文化的岩波茂雄,也都是文化出版的典型代表,他们各有所长,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即都培养了许多誉满全球的作家,其中有不少人还荣膺诺贝尔奖。这些作者曾经籍籍无名,出版家推出其作品的时候,也并未指望能赚钱,看重的是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力量。
三
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迎来两项重要活动:一是庆祝建社三十周年;二是参与筹建复旦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硕士点,并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共建复旦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为将上述活动和机构筹备好,我们拟编辑出版若干出版物以志纪念,亦为编辑出版专业硕士及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提供助力,《出版的品质》是其中的一本小书。2011年4月,我们拟定了本书主题和出版家人选,向海内外出版同仁约稿,有幸得到朋友们的支持,每位作者选择自己熟悉的出版家,撰写了精彩的篇章,最终成稿21篇。当然,限于条件,所选传主仅仅是现当代优秀出版家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或以自身的努力,引领了出版潮流;或以主持出版的优秀图书,影响了社会思想的变迁。他们是时代的骄子,是出版的楷模。现代出版业因他们而熠熠生辉,值得认真研究,冼发其人格之光彩。在内容编排上,考虑到现代出版业最先兴起于欧美,其图书市场的发展也相对成熟,我们将有关国外出版家的篇章以传主出生年月为序作为辑一,中国出版家以出生年月为序作为辑二,这也符合中国人一贯的待客礼让之道吧。本书各位作者均是业内对出版史卓有研究的行家,也是对出版业心怀感情的行业精英,我们期望这部“出版人写出版人”的小书的推出,能够为当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一种视角,希冀有更多的出版人能够继承优秀传统和品质,踏着贤达的足迹,砥砺精神,慨然而行,为开创出版业新的辉煌而不断努力。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部凝结着海内外多位出版同仁心血的著作,能够为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编辑出版业的朋友们尽快找到“前行航标”提供一点帮助。最后,我们要对参与撰写此书的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没有大家的鼎力支持,就没有今天这部书;也要向大家表示歉意,约稿将近一年才出书,虽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想寻找更多宜放入本书的图片,使书更臻完美,但毕竟耽搁久了些,这是要向大家致歉的。编选过程中,承蒙汪家明、汪耀华、彭伦、西弗林诸先生以及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提供了部分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编 者
2012年3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