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6942987丛书名: 近代佛学丛刊
内容简介
佛教学术研究一度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佛教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纷纷成立,佛学报刊陆续出版发行,许多论著在当时既有学术开创意义,至今天仍有研究参考价值。为了保存近代佛学典籍,繁荣佛教学术研究,编者从中选取部分名家著作,重新整理出版。
《近代佛学丛刊》所选著作,内容涵盖佛教通史、专门史、佛学总论、宗派概述、佛经译释、人物传记诸领域,作者均为一时名家。
本册为《蒙藏佛教史》,包括了西藏古代之佛教、佛教之东渐、教别、西藏近代之佛教、蒙古近代之佛教等内容。
《近代佛学丛刊》所选著作,内容涵盖佛教通史、专门史、佛学总论、宗派概述、佛经译释、人物传记诸领域,作者均为一时名家。
本册为《蒙藏佛教史》,包括了西藏古代之佛教、佛教之东渐、教别、西藏近代之佛教、蒙古近代之佛教等内容。
目 录
近代佛学丛刊出版说明
田步蟾序
吴佩孚序
刘彭翊序
第一篇 西藏古代之佛教
第一章 佛教之来源
第一节 输入之因缘
第二节 佛教之绍隆
第三节 莲华生
第二章 佛教之波折
第一节 佛教之厄运
第二节 佛教之复兴
第三章 佛教之文献
第一节 宗派
第二节 经典
第二篇 佛教之东渐
第一章 元之崇奉
第一节 拔思巴
第二节 胆巴、必兰纳识里、沙哕巴
第三节 历代帝师及其跋扈
第二章 明之册封
第一节 太祖之册封
第二节 成祖之册封
第三节 明中叶时之朝贡及扰攘
第三篇 教别
第一章 黑教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呼毕勒罕
第二章 红教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呼毕勒罕
第三章 白教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呼毕勒罕
第四章 黄教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呼毕勒罕
第四篇 西藏近代之佛教
第一章 诸佛源流
第二章 宗喀巴及其高足弟子
第一节 宗喀巴
第二节 甲萨
第三节 开主
第四节 甲养曲吉
第五节 甲卿曲吉
第六节 喜饶森格
第三章 达赖喇嘛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第一世达赖喇嘛
第三节 第二世达赖喇嘛
第四节 第三世达赖喇嘛
第五节 第四世达赖喇嘛
第六节 第五世达赖喇嘛
第七节 第六世达赖喇嘛
第八节 第七世达赖喇嘛
第九节 第八世达赖喇嘛
第十节 第九世达赖喇嘛
第十一节 第十世达赖喇嘛
第十二节 第十一世达赖喇嘛
第十三节 第十二世达赖喇嘛
第十四节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
第四章 班禅额尔德尼
第一节 班禅额尔德尼先世源流
第二节 第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三节 第二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四节 第三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五节 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六节 第五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七节 第六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八节 第七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九节 第八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十节 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五章 安钦呼图克图
第五篇 蒙古近代之佛教
第一章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一节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先世源流
第二节 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三节 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四节 第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五节 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六节 第五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七节 第六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八节 第七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九节 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门
第二章 章嘉呼图克图
第一节 章嘉呼图克图先世源流(第一世至第十三世)
第二节 第十四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三节 第十五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四节 第十六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五节 第十七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六节 第十八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七节 第十九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三章 驻京各呼图克图
第一节 敏珠尔呼图克图
第二节 噶尔丹锡埒图呼图克图
第三节 拉果呼图克图
第四节 察汉达尔罕呼图克图
第五节 洞阔尔呼图克图
第六节 阿嘉呼图克图
第七节 土观呼图克图
第四章 蒙古各呼图克图
第一节 外蒙各呼图克图
第二节 内蒙各呼图克图
第三节 甘肃暨伊犁各呼图克图
第六篇 清代之喇嘛
第一章 喇嘛之状况
第一节 喇嘛之制度
第二节 喇嘛之种类
第三节 喇嘛之牧地
第二章 喇嘛之朝贡
第一节 蒙古等处喇嘛之朝贡
第二节 西藏等处喇嘛之朝贡
第三章 喇嘛之禁令
第一节 世祖朝之喇嘛禁令
第二节 圣祖朝之喇嘛禁令
第三节 高宗朝之喇嘛禁令
第四节 仁宗朝至民国之喇嘛禁令
第七篇 寺院
第一章 西藏等处之寺院
第一节 西藏之寺院
第二节 青海之寺院
第三节 甘肃之寺院
第二章 蒙古等处之寺院
第一节 蒙古之寺院
第二节 漠南之寺院
第三节 西伯利亚之佛教
第三章 其他各处之寺院
第一节 沈阳之寺院
第二节 北平之寺院
第三节 五台山之寺院
田步蟾序
吴佩孚序
刘彭翊序
第一篇 西藏古代之佛教
第一章 佛教之来源
第一节 输入之因缘
第二节 佛教之绍隆
第三节 莲华生
第二章 佛教之波折
第一节 佛教之厄运
第二节 佛教之复兴
第三章 佛教之文献
第一节 宗派
第二节 经典
第二篇 佛教之东渐
第一章 元之崇奉
第一节 拔思巴
第二节 胆巴、必兰纳识里、沙哕巴
第三节 历代帝师及其跋扈
第二章 明之册封
第一节 太祖之册封
第二节 成祖之册封
第三节 明中叶时之朝贡及扰攘
第三篇 教别
第一章 黑教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呼毕勒罕
第二章 红教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呼毕勒罕
第三章 白教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呼毕勒罕
第四章 黄教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呼毕勒罕
第四篇 西藏近代之佛教
第一章 诸佛源流
第二章 宗喀巴及其高足弟子
第一节 宗喀巴
第二节 甲萨
第三节 开主
第四节 甲养曲吉
第五节 甲卿曲吉
第六节 喜饶森格
第三章 达赖喇嘛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第一世达赖喇嘛
第三节 第二世达赖喇嘛
第四节 第三世达赖喇嘛
第五节 第四世达赖喇嘛
第六节 第五世达赖喇嘛
第七节 第六世达赖喇嘛
第八节 第七世达赖喇嘛
第九节 第八世达赖喇嘛
第十节 第九世达赖喇嘛
第十一节 第十世达赖喇嘛
第十二节 第十一世达赖喇嘛
第十三节 第十二世达赖喇嘛
第十四节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
第四章 班禅额尔德尼
第一节 班禅额尔德尼先世源流
第二节 第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三节 第二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四节 第三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五节 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六节 第五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七节 第六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八节 第七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九节 第八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十节 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
第五章 安钦呼图克图
第五篇 蒙古近代之佛教
第一章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一节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先世源流
第二节 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三节 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四节 第三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五节 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六节 第五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七节 第六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八节 第七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第九节 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门
第二章 章嘉呼图克图
第一节 章嘉呼图克图先世源流(第一世至第十三世)
第二节 第十四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三节 第十五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四节 第十六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五节 第十七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六节 第十八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七节 第十九世章嘉呼图克图
第三章 驻京各呼图克图
第一节 敏珠尔呼图克图
第二节 噶尔丹锡埒图呼图克图
第三节 拉果呼图克图
第四节 察汉达尔罕呼图克图
第五节 洞阔尔呼图克图
第六节 阿嘉呼图克图
第七节 土观呼图克图
第四章 蒙古各呼图克图
第一节 外蒙各呼图克图
第二节 内蒙各呼图克图
第三节 甘肃暨伊犁各呼图克图
第六篇 清代之喇嘛
第一章 喇嘛之状况
第一节 喇嘛之制度
第二节 喇嘛之种类
第三节 喇嘛之牧地
第二章 喇嘛之朝贡
第一节 蒙古等处喇嘛之朝贡
第二节 西藏等处喇嘛之朝贡
第三章 喇嘛之禁令
第一节 世祖朝之喇嘛禁令
第二节 圣祖朝之喇嘛禁令
第三节 高宗朝之喇嘛禁令
第四节 仁宗朝至民国之喇嘛禁令
第七篇 寺院
第一章 西藏等处之寺院
第一节 西藏之寺院
第二节 青海之寺院
第三节 甘肃之寺院
第二章 蒙古等处之寺院
第一节 蒙古之寺院
第二节 漠南之寺院
第三节 西伯利亚之佛教
第三章 其他各处之寺院
第一节 沈阳之寺院
第二节 北平之寺院
第三节 五台山之寺院
在线试读
第一篇 西藏古代之佛教
第一章 佛教之来源
第一节 输入之因缘
西藏初无人烟,形成泽国;殆后洪水渐退,而成陆地。生长矮树,栖息麜鹿。帕米尔高原之土著乃逐步移入,迁居其间,茹毛饮血,与猿猴同伍。当周赧王二年戊申之时,中印度有乌迪雅纳王者,崇奉佛教。因犯罪充入藏地,东走雪山雅尔替塘,号雅尔隆氏。始建佛寺于卡伊兰山麓,是为西藏佛教输入之滥觞。雅尔隆氏之季子生有异表,沿高岭而下。田中农民见其眉宇英伟,以为神自天降,即扎木轿肩回国中。众人奉之为王,称仰乞傈赞普,是为西藏之初祖。遂兵靖四方,宣扬佛教。未几,又遣使至印度,迎接高僧班直达多人,广事宣扬,慈化人心。
西藏人民未奉佛教之先,俗尚笨教。崇拜天地、日月、星宿、雷雹、山川、陵谷、土石、草木、禽兽、虫鱼,乃至一切万物,祈福禳灾为事。利用魔术咒诅求祷,以制雷雹、禽虫诸害,虽属怪谬,尚冀卫护生命。然其教既无真正之理解,又无文献之足征。迄后佛教输入,以度人出苦海为宗,故极为藏人所信仰而崇拜之也。
数传至拉托,佛教渐盛。建筑雍布拉槓宫殿,有四宝箱自天降于王庭,人皆不知为何祥。旋王尝梦佛祖开示云:“再传数代,即可明了。”乃朝夕供奉而祈祷。越四十年,至多里隆赞,时在东晋之末,梵僧五人来,王以为师。……
第一章 佛教之来源
第一节 输入之因缘
西藏初无人烟,形成泽国;殆后洪水渐退,而成陆地。生长矮树,栖息麜鹿。帕米尔高原之土著乃逐步移入,迁居其间,茹毛饮血,与猿猴同伍。当周赧王二年戊申之时,中印度有乌迪雅纳王者,崇奉佛教。因犯罪充入藏地,东走雪山雅尔替塘,号雅尔隆氏。始建佛寺于卡伊兰山麓,是为西藏佛教输入之滥觞。雅尔隆氏之季子生有异表,沿高岭而下。田中农民见其眉宇英伟,以为神自天降,即扎木轿肩回国中。众人奉之为王,称仰乞傈赞普,是为西藏之初祖。遂兵靖四方,宣扬佛教。未几,又遣使至印度,迎接高僧班直达多人,广事宣扬,慈化人心。
西藏人民未奉佛教之先,俗尚笨教。崇拜天地、日月、星宿、雷雹、山川、陵谷、土石、草木、禽兽、虫鱼,乃至一切万物,祈福禳灾为事。利用魔术咒诅求祷,以制雷雹、禽虫诸害,虽属怪谬,尚冀卫护生命。然其教既无真正之理解,又无文献之足征。迄后佛教输入,以度人出苦海为宗,故极为藏人所信仰而崇拜之也。
数传至拉托,佛教渐盛。建筑雍布拉槓宫殿,有四宝箱自天降于王庭,人皆不知为何祥。旋王尝梦佛祖开示云:“再传数代,即可明了。”乃朝夕供奉而祈祷。越四十年,至多里隆赞,时在东晋之末,梵僧五人来,王以为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