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5033341丛书名: 至尊三传
内容简介
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格鲁派*的两个活佛转世系统,对17世纪以后西藏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和正在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欲了解17世纪后,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藏族发展史。必先熟悉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演变历史。实际上,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活佛转世系统一直是国内外藏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且,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西藏的全面、深入实施,尤其是自青藏铁路开通以来,众多国内外人士对西藏的兴趣也日益浓厚。青海人民出版社同志的策划正好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理解西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目 录
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
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
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
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
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
十一世达赖喇嘛克珠嘉措
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
后记
参考文献
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
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
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
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
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
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
十一世达赖喇嘛克珠嘉措
十二世达赖喇嘛成烈嘉措
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
后记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
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被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也是格鲁派中早的转世活佛。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并未开始于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1391~1474)和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1476~1542),而是正式开始于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1588),前两世达赖喇嘛都是后来追认的。
一、童年
公元1391年,藏历第七饶迥的阴铁羊年,根敦珠巴出生在藏传佛教萨迦派母寺——萨迦寺附近一个称为赛的谷地。此地位于江孜和巴南伦珠以南,古.时也被称为赛仁钦宗。
在根敦珠巴之前,此地因没有出过高僧大德,并不十分出名。随着根敦珠巴的成名,才名扬全藏。
根敦珠巴的父亲名贡布多吉,他英勇干练,富有资财,慷慨好施,受众人敬重,热心佛法。他的母亲名叫觉莫朗吉,为人正直善良,众人一致称赞她是瑜伽母,拉达克人称她为瑜伽母森泽。他们共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根敦珠巴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在根敦珠巴出生之前,他的家庭还是当地一个比较富有的牧民家庭。但这种状况没有能够维持多久,随着根敦珠巴降临人世,不幸便发生到这个家庭头上,根敦珠巴出生的那一天夜里,他们家放牧的地方遭到盗匪抢劫,牧民们仓皇逃散。家里的人在逃跑时,不能把几个幼小的孩子都带走.于是母亲把他严密包好,藏在一个石头缝中,父母带着他的哥哥和姐姐逃走了,把他这个初生的婴儿交给命运去安排。可能当时来的只是小股的土匪,在惊走牧民之后只顾驱赶牛羊,并没有到处搜索,所以没有发现这个藏匿在石头缝中的婴儿。
次日,一位老妪来到这儿,见一只乌鸦正护卫着这位婴儿,不让别的乌鸦和野兽靠近他。因此,根敦珠巴被家人平安抱回。而这只乌鸦被人们看成吉祥依怙的化身,认为根敦珠巴从一出生就受到护法神的保护,所以后来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根敦珠巴出生后,家里给他起名为“白玛多吉”。由于遭到盗匪抢劫,失去了牛羊等生产资料,他们家无法在牧区放牧为生,就像大多数失去牲畜的牧人一样,他们也开始了流落各地投亲靠友、为人帮工度日的艰难生活。根敦珠巴从4岁起,就给人家牧羊,依靠自己的劳动来帮助家里维持生计。5岁时,他必须每天去别的地方谋生,途中他常在许多石头上刻上六字真言。有一位妇人见此后问他为何刻写那么多六字真言,他回答说:“这是为了替我的父母除障。”一个5岁的孩子竞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令这位妇人惊诧不已。
其后,根敦珠巴又随其父母先后到雪绒和纳塘的布格丹地区谋生。不幸总是接二连三地降临到这个穷苦的人家。在根敦珠巴7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此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的母亲带着子女们前去投靠在纳塘寺出家的叔父却吉喜饶,在纳塘寺附近安身。
纳塘寺在日喀则西面约20公里处,是藏传佛教噶当派高僧博多哇的再传弟子纳塘巴朗董敦罗追扎在藏历第三饶迥水鸡年(1153年)创建的一座古寺。该寺在宋元时期以讲修噶当派的教法闻名,是日喀则地区的一座大寺院,八思巴曾经多次到过该寺,并和纳塘寺的一些高僧有过书信交往。西藏早的《甘珠尔》经就是在这里编纂而成的。它是西藏历著名的噶当派寺院之一。
也正是生活中的这一改变,将根敦珠巴推上了终身从事佛教事业的道路。他从小就有一种执著追求、不拘惯例的性格,他虽然是向僧人们乞讨,但是同时他又学习背诵经文,因此受到僧人们的喜爱,也把他当作一个寺院的幼僧看待。
根敦珠巴的这些举动,很快就引起当时担任纳塘寺住持的高僧珠巴喜饶的注意。他是当时在前后藏有名的精通五明的学者,从1386年开始做纳塘寺住持。他在位30年问。培育了许多弟子,当时后藏有名气的高僧差不多都是经他的手剃度出家的,其中著名的便是喜饶僧格和根敦珠巴两人。他的声名远播汉地,为明永乐皇帝所知;封其为“妙觉普济国师”。珠巴喜饶从自己的阅历和对根敦珠巴的多方观察中知道,像这样一个聪明执著、主动设法走进僧众中来的男孩,如果得到合适的学习机会,将来可能会在佛教中作出杰出的成绩,于是他有心对根敦珠巴加以培养。他先是差人将根敦珠巴召集到跟前,告诉他在出家为僧的条件成熟以前,应该先受近事戒。之后,根敦珠巴便随其受近事戒,所取法名与他出生时的名字白玛多吉相同,故人称他为“小和尚白多”。
二、出家
在受戒之后,根敦珠巴便在纳塘寺正式开始了他漫长的学法生涯。与所有其他孩童一样,根敦珠巴先学习的是诵经和书写。他在纳塘寺随当时的诵读师甲敦赞扎巴学习诵读,学来毫无困难,很快地便能顺利地诵读经书了。当、时跟随赞扎巴学习的除根敦珠巴外,还有数百名僧徒,而根敦珠巴大约是他们当中学得好的一个.他很快即对诵读无碍精通了。
为此甲敦对他赞赏有加,甚至对他说:“现在你比我还博学了,就请你来照管我的其他弟子吧!”于是,他在自己诵读经书的同时,也真的替甲敦照管起他的弟子来了。
当时,在纳塘寺教书的另一位师傅是释迦班,根敦珠巴随他学习过一次之后,便融会贯通了各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如汉文、藏文、蒙文和兰札体等。据称在诵读和书写方面。根敦珠巴都有过人的造诣。后来,在他受近圆戒之后.曾在纳塘寺教授过书写和诵读,被人称为“本译根敦珠巴”。“本译”字面意思是“文字之长官”,通俗说来几近“写字师傅”的意思。根敦珠巴工于书法,当时他亲手抄写的大部分经书后来都变成了后人学习各类文字书写方法的范本。以后每当他入寺说法,他总是亲自书写一份诸如飞幡、幢、华盖等各种供品的目录。扎什伦布寺内外的题字、铭文、佛、菩萨和上师的名称,六字真言,特别是寺院内的阑扎体题名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凡他的手书。皆无增、删和错误之处。
他除了在诵读和文字书写方面的天赋之外,作为一个贫苦人家的子弟非常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因而无比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筹办不了出家受戒所需要的物品,所以他直到15岁才受沙弥戒,而一般‘的幼僧在六七岁时就开始受此戒了。
藏历第七饶迥的阴木鸡年,公元1405年3月21日,根敦珠巴在纳塘寺受沙弥戒,珠巴喜饶为他的亲教师,纳塘寺的另一名高僧,以后成了他的主要师尊之一的大菩萨罗丹巴为轨范师,取法名为根敦珠巴。据说他的法名的后二字“桑波”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正是根敦珠巴在纳塘寺学法的这一时期,西藏佛教界正在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这就是宗喀巴大师推动的“宗教改革”进入了开始的阶段。1401年,宗喀巴大师和他的老师仁达娃以及另一个萨迦派的高僧嘉乔贝桑召集600多名僧人在噶当派的祖寺热振寺举行了一次重要的法会,宗喀巴大师和仁达哇、嘉乔贝桑提出了他们的整饬藏传佛教僧人戒律的思想,并在法会上付诸实践,这次法会的成功实际上是为格鲁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而且在这次法会期间,宗喀巴大师撰写了他的显教方面的主要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还首次为弟子传授密教戒律和灌顶,并在热振寺居住了两年。宗喀巴入藏后不久,就到过纳塘寺,并向当时纳塘寺的住持学习过《因明》、《中观》等噶当派的教法,还在纳塘寺参加过立宗辩经,因此他的影响自然会传到纳塘寺。
当时去前藏随宗喀巴学法成了每个学僧心驰神往的一件事情。根敦珠巴出家之后也立刻想到要去宗喀巴身边,追求正法。但他的这个念头立即遭到了纳塘寺住持珠巴喜饶的阻止。珠巴喜饶让他暂时仍然留在纳塘寺继续诵经写经。理由是学习佛法及其传承需要一个贤良的上师作为宗教师来授近圆戒。根敦珠巴既然已经在纳塘寺受了近事戒和沙弥戒.那么他也应该在纳塘寺受近圆戒。根敦珠巴听从了他的话,放弃了马上去前藏的念头.继续留在了纳塘寺。在此期间,珠巴喜
饶为他讲授了噶当派的《噶当六书》等基本经典和密教修习和灌顶等。他还向当时在纳塘寺的印度僧人僧格室利学习了《诗镜论》、《甘露藏》和声明学的知识。
藏历第七饶迥之阴铁虎年,公元1410年,根敦珠巴在纳塘寺受近圆戒,时年20岁整。珠巴喜饶(当时已辞去纳塘寺住持的职务)仍为亲教师,罗丹巴为轨范师,大住持扎巴喜饶为屏教师。受戒之后,他听从堪布珠巴喜饶之言,继续留在纳塘寺学法,亲手抄录了法称著广本量学《释‘量论》和克班旺波聂本的注释本,并以这个注释为基础在那塘寺内立宗论辩,由当时的阿黎阿巴亚乞而提作主持论辩的轨范师。
其后,他随纳塘寺卸任堪布珠巴喜饶听闻了许多教诫和灌顶,其中以具吉祥喜金刚灌顶为主。此外,他还随他得到诸如妙音女等许多护法神的加持和教诫,不空绢索之法乘.四个度母坛城,十六罗汉之神变,药王和实帐护法,以及在中观体系中著名的入发菩提心之律仪。
根敦珠巴在纳塘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大师的名字常常伴随他左右,那就是珠巴喜饶。他成为根敦珠巴后来所取得成就产生重大影响的几位上师之一。对于他的恩情,根敦珠巴念念不忘。以后他专门造了一幅巨型画像,画面上这位大师居中而坐,周围是纳塘寺其他40位有恩于他的上师。根敦珠巴曾亲口告诉别人说,他一生中受过恩的上师大约有10位,其中这位大近执是具大恩大德的一位,其他两位具大恩大德的便是宗喀巴和喜饶僧格。
三、追随宗喀巴大师
藏历第七饶迥的阴木羊年(1415年),年已25岁的根敦珠巴在纳塘寺的大亲教师珠巴喜饶和阿黎罗丹巴,以圾领诵师曲喜的支持下,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新兴的格鲁派日趋兴盛的前藏。
自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举行万余人出席的大祈愿法会,检阅了新兴的格鲁派的大寺院——甘丹寺之后,格鲁派的势力在前藏蒸蒸日上,发展极为迅猛。根敦珠巴虽然没能赶上大祈愿法会这样的盛会,不免稍有遗憾,但此时来前藏投奔他心仪已久的宗喀巴大师麾下,也还算恰逢其时。不过,他并不是像贾曹杰和克珠杰那样持上师的昌珠寺以善巴钦波贡桑巴为师。学习因明和中观。他还作为噶当派的青年僧人到过在琼结县境内的噶当派的著名的古寺后波且寺,在那里他参加了当时著名的萨迦派高僧戎敦释边坚赞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法会,学习《现观庄严论》。
……
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之一,被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也是格鲁派中早的转世活佛。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并未开始于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1391~1474)和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1476~1542),而是正式开始于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1588),前两世达赖喇嘛都是后来追认的。
一、童年
公元1391年,藏历第七饶迥的阴铁羊年,根敦珠巴出生在藏传佛教萨迦派母寺——萨迦寺附近一个称为赛的谷地。此地位于江孜和巴南伦珠以南,古.时也被称为赛仁钦宗。
在根敦珠巴之前,此地因没有出过高僧大德,并不十分出名。随着根敦珠巴的成名,才名扬全藏。
根敦珠巴的父亲名贡布多吉,他英勇干练,富有资财,慷慨好施,受众人敬重,热心佛法。他的母亲名叫觉莫朗吉,为人正直善良,众人一致称赞她是瑜伽母,拉达克人称她为瑜伽母森泽。他们共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根敦珠巴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在根敦珠巴出生之前,他的家庭还是当地一个比较富有的牧民家庭。但这种状况没有能够维持多久,随着根敦珠巴降临人世,不幸便发生到这个家庭头上,根敦珠巴出生的那一天夜里,他们家放牧的地方遭到盗匪抢劫,牧民们仓皇逃散。家里的人在逃跑时,不能把几个幼小的孩子都带走.于是母亲把他严密包好,藏在一个石头缝中,父母带着他的哥哥和姐姐逃走了,把他这个初生的婴儿交给命运去安排。可能当时来的只是小股的土匪,在惊走牧民之后只顾驱赶牛羊,并没有到处搜索,所以没有发现这个藏匿在石头缝中的婴儿。
次日,一位老妪来到这儿,见一只乌鸦正护卫着这位婴儿,不让别的乌鸦和野兽靠近他。因此,根敦珠巴被家人平安抱回。而这只乌鸦被人们看成吉祥依怙的化身,认为根敦珠巴从一出生就受到护法神的保护,所以后来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根敦珠巴出生后,家里给他起名为“白玛多吉”。由于遭到盗匪抢劫,失去了牛羊等生产资料,他们家无法在牧区放牧为生,就像大多数失去牲畜的牧人一样,他们也开始了流落各地投亲靠友、为人帮工度日的艰难生活。根敦珠巴从4岁起,就给人家牧羊,依靠自己的劳动来帮助家里维持生计。5岁时,他必须每天去别的地方谋生,途中他常在许多石头上刻上六字真言。有一位妇人见此后问他为何刻写那么多六字真言,他回答说:“这是为了替我的父母除障。”一个5岁的孩子竞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令这位妇人惊诧不已。
其后,根敦珠巴又随其父母先后到雪绒和纳塘的布格丹地区谋生。不幸总是接二连三地降临到这个穷苦的人家。在根敦珠巴7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此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的母亲带着子女们前去投靠在纳塘寺出家的叔父却吉喜饶,在纳塘寺附近安身。
纳塘寺在日喀则西面约20公里处,是藏传佛教噶当派高僧博多哇的再传弟子纳塘巴朗董敦罗追扎在藏历第三饶迥水鸡年(1153年)创建的一座古寺。该寺在宋元时期以讲修噶当派的教法闻名,是日喀则地区的一座大寺院,八思巴曾经多次到过该寺,并和纳塘寺的一些高僧有过书信交往。西藏早的《甘珠尔》经就是在这里编纂而成的。它是西藏历著名的噶当派寺院之一。
也正是生活中的这一改变,将根敦珠巴推上了终身从事佛教事业的道路。他从小就有一种执著追求、不拘惯例的性格,他虽然是向僧人们乞讨,但是同时他又学习背诵经文,因此受到僧人们的喜爱,也把他当作一个寺院的幼僧看待。
根敦珠巴的这些举动,很快就引起当时担任纳塘寺住持的高僧珠巴喜饶的注意。他是当时在前后藏有名的精通五明的学者,从1386年开始做纳塘寺住持。他在位30年问。培育了许多弟子,当时后藏有名气的高僧差不多都是经他的手剃度出家的,其中著名的便是喜饶僧格和根敦珠巴两人。他的声名远播汉地,为明永乐皇帝所知;封其为“妙觉普济国师”。珠巴喜饶从自己的阅历和对根敦珠巴的多方观察中知道,像这样一个聪明执著、主动设法走进僧众中来的男孩,如果得到合适的学习机会,将来可能会在佛教中作出杰出的成绩,于是他有心对根敦珠巴加以培养。他先是差人将根敦珠巴召集到跟前,告诉他在出家为僧的条件成熟以前,应该先受近事戒。之后,根敦珠巴便随其受近事戒,所取法名与他出生时的名字白玛多吉相同,故人称他为“小和尚白多”。
二、出家
在受戒之后,根敦珠巴便在纳塘寺正式开始了他漫长的学法生涯。与所有其他孩童一样,根敦珠巴先学习的是诵经和书写。他在纳塘寺随当时的诵读师甲敦赞扎巴学习诵读,学来毫无困难,很快地便能顺利地诵读经书了。当、时跟随赞扎巴学习的除根敦珠巴外,还有数百名僧徒,而根敦珠巴大约是他们当中学得好的一个.他很快即对诵读无碍精通了。
为此甲敦对他赞赏有加,甚至对他说:“现在你比我还博学了,就请你来照管我的其他弟子吧!”于是,他在自己诵读经书的同时,也真的替甲敦照管起他的弟子来了。
当时,在纳塘寺教书的另一位师傅是释迦班,根敦珠巴随他学习过一次之后,便融会贯通了各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如汉文、藏文、蒙文和兰札体等。据称在诵读和书写方面。根敦珠巴都有过人的造诣。后来,在他受近圆戒之后.曾在纳塘寺教授过书写和诵读,被人称为“本译根敦珠巴”。“本译”字面意思是“文字之长官”,通俗说来几近“写字师傅”的意思。根敦珠巴工于书法,当时他亲手抄写的大部分经书后来都变成了后人学习各类文字书写方法的范本。以后每当他入寺说法,他总是亲自书写一份诸如飞幡、幢、华盖等各种供品的目录。扎什伦布寺内外的题字、铭文、佛、菩萨和上师的名称,六字真言,特别是寺院内的阑扎体题名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凡他的手书。皆无增、删和错误之处。
他除了在诵读和文字书写方面的天赋之外,作为一个贫苦人家的子弟非常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因而无比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筹办不了出家受戒所需要的物品,所以他直到15岁才受沙弥戒,而一般‘的幼僧在六七岁时就开始受此戒了。
藏历第七饶迥的阴木鸡年,公元1405年3月21日,根敦珠巴在纳塘寺受沙弥戒,珠巴喜饶为他的亲教师,纳塘寺的另一名高僧,以后成了他的主要师尊之一的大菩萨罗丹巴为轨范师,取法名为根敦珠巴。据说他的法名的后二字“桑波”是他自己加上去的。
正是根敦珠巴在纳塘寺学法的这一时期,西藏佛教界正在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这就是宗喀巴大师推动的“宗教改革”进入了开始的阶段。1401年,宗喀巴大师和他的老师仁达娃以及另一个萨迦派的高僧嘉乔贝桑召集600多名僧人在噶当派的祖寺热振寺举行了一次重要的法会,宗喀巴大师和仁达哇、嘉乔贝桑提出了他们的整饬藏传佛教僧人戒律的思想,并在法会上付诸实践,这次法会的成功实际上是为格鲁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而且在这次法会期间,宗喀巴大师撰写了他的显教方面的主要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还首次为弟子传授密教戒律和灌顶,并在热振寺居住了两年。宗喀巴入藏后不久,就到过纳塘寺,并向当时纳塘寺的住持学习过《因明》、《中观》等噶当派的教法,还在纳塘寺参加过立宗辩经,因此他的影响自然会传到纳塘寺。
当时去前藏随宗喀巴学法成了每个学僧心驰神往的一件事情。根敦珠巴出家之后也立刻想到要去宗喀巴身边,追求正法。但他的这个念头立即遭到了纳塘寺住持珠巴喜饶的阻止。珠巴喜饶让他暂时仍然留在纳塘寺继续诵经写经。理由是学习佛法及其传承需要一个贤良的上师作为宗教师来授近圆戒。根敦珠巴既然已经在纳塘寺受了近事戒和沙弥戒.那么他也应该在纳塘寺受近圆戒。根敦珠巴听从了他的话,放弃了马上去前藏的念头.继续留在了纳塘寺。在此期间,珠巴喜
饶为他讲授了噶当派的《噶当六书》等基本经典和密教修习和灌顶等。他还向当时在纳塘寺的印度僧人僧格室利学习了《诗镜论》、《甘露藏》和声明学的知识。
藏历第七饶迥之阴铁虎年,公元1410年,根敦珠巴在纳塘寺受近圆戒,时年20岁整。珠巴喜饶(当时已辞去纳塘寺住持的职务)仍为亲教师,罗丹巴为轨范师,大住持扎巴喜饶为屏教师。受戒之后,他听从堪布珠巴喜饶之言,继续留在纳塘寺学法,亲手抄录了法称著广本量学《释‘量论》和克班旺波聂本的注释本,并以这个注释为基础在那塘寺内立宗论辩,由当时的阿黎阿巴亚乞而提作主持论辩的轨范师。
其后,他随纳塘寺卸任堪布珠巴喜饶听闻了许多教诫和灌顶,其中以具吉祥喜金刚灌顶为主。此外,他还随他得到诸如妙音女等许多护法神的加持和教诫,不空绢索之法乘.四个度母坛城,十六罗汉之神变,药王和实帐护法,以及在中观体系中著名的入发菩提心之律仪。
根敦珠巴在纳塘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大师的名字常常伴随他左右,那就是珠巴喜饶。他成为根敦珠巴后来所取得成就产生重大影响的几位上师之一。对于他的恩情,根敦珠巴念念不忘。以后他专门造了一幅巨型画像,画面上这位大师居中而坐,周围是纳塘寺其他40位有恩于他的上师。根敦珠巴曾亲口告诉别人说,他一生中受过恩的上师大约有10位,其中这位大近执是具大恩大德的一位,其他两位具大恩大德的便是宗喀巴和喜饶僧格。
三、追随宗喀巴大师
藏历第七饶迥的阴木羊年(1415年),年已25岁的根敦珠巴在纳塘寺的大亲教师珠巴喜饶和阿黎罗丹巴,以圾领诵师曲喜的支持下,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新兴的格鲁派日趋兴盛的前藏。
自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举行万余人出席的大祈愿法会,检阅了新兴的格鲁派的大寺院——甘丹寺之后,格鲁派的势力在前藏蒸蒸日上,发展极为迅猛。根敦珠巴虽然没能赶上大祈愿法会这样的盛会,不免稍有遗憾,但此时来前藏投奔他心仪已久的宗喀巴大师麾下,也还算恰逢其时。不过,他并不是像贾曹杰和克珠杰那样持上师的昌珠寺以善巴钦波贡桑巴为师。学习因明和中观。他还作为噶当派的青年僧人到过在琼结县境内的噶当派的著名的古寺后波且寺,在那里他参加了当时著名的萨迦派高僧戎敦释边坚赞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法会,学习《现观庄严论》。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