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14264
(七七事变之后)各政府机关、工矿企业、金融机构、文化团体响应国家号召,前所未有地紧张动员,争分夺秒,纷纷西迁,数以百万计的民众不甘于受日寇的欺压、蹂躏,扶老挈幼,千里跋涉,倾室流亡,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未有的大迁移、大搬家。这一迁移,动员之广泛,规模之宏大,过程之艰辛,民族意志之刚毅,人民爱国热情之昂扬,都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所少见,或仅见的。它突出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临危不惊,履险不畏,在艰难条件下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可歌可泣,可记可录,值得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作为驱动民族振兴的永恒的精神财富。——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杨天石推荐
从沿海到内地,由中原到大西南,那抗战烽火中的千万难民大潮,既是民族苦难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力量源泉。
这是一本填补抗战难民迁移史研究领域空白的学术著作,作者以严谨的态度,收集了大量*手的资料,用人口学、历史学和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抗战时期难民迁移的原因、路线,以及难民结构和政府救助状况,并就迁移对大后方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做了详尽研究。
绪 论……………………………………………………………1
上编 抗战时期的难民迁移
章 战前中国人口发展概述………………………………3
节 战前中国人口分布概况… …………………………… 5
第二节 战前大后方人口结构… ……………………………… 19
第三节 战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 25
第二章 难民迁移的缘由…………………………………… 35
节 战争——难民迁移的根本原因… …………………… 36
第二节 灾荒——难民迁移的重要原因… …………………… 39
第三节 国家政策法规对难民迁移的推动… ………………… 42
第四节 战时经济对难民迁移的影响… ……………………… 46
第五节 其他社会原因引起的难民迁移… …………………… 50
第三章 难民迁移的时段、路线、数量…………………… 57
节 难民迁移的时段… …………………………………… 58
第二节 难民迁移的路线… …………………………………… 69
第三节 难民迁移的数量… …………………………………… 74
第四章 难民结构概述……………………………………… 87
节 内迁难民的规模… …………………………………… 88
第二节 内迁难民的自然结构… ……………………………… 93
第三节 内迁难民的社会经济结构… ……………………… 102
第五章 政府与难民迁移 … …………………………………125
节 “庐山谈话”:国民政府做出迁都决定… ……… 126
第二节 四川省政府促成难民向西迁移… ………………… 131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难民救助… …………………………… 135
第四节 国民政府对难民的保障措施… …………………… 143
第五节 国民政府对后方难民的疏散… …………………… 191
第六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难民救助… …………………… 198
下编 抗战时期难民迁移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难民迁移与大后方文化教育的发展………………227
节 难民迁移促进了大后方教育的发展… …………… 228
第二节 难民迁移促进了大后方风俗文化的融合… ……… 247
第七章 难民迁移与大后方经济的开发……………………273
节 难民迁移丰富了大后方的劳动力资源… ………… 274
第二节 难民迁移促进了大后方人口素质的提高… ……… 279
第三节 难民迁移推动了大后方城镇化进程… …………… 284
第四节 难民迁移对大后方资源环境的影响… …………… 292
第八章 难民迁移与大后方社会发展………………………349
节 难民迁移与大后方社会发展… …………………… 350
第二节 战时难民迁移的负面影响… ……………………… 371
结 语…………………………………………………………393
参考文献………………………………………………………403
后 记…………………………………………………………423
文摘一:
中华民族的语言极为丰富, 有着众多的方言,各个方言中又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许多语言习惯。这种现象, 一方面是语言发达的表现, 但也对不同区域人民思想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抗战时期的难民迁移为语言的交流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当时许多外地难民迁移到了陪都重庆。“孩子长大,说着圆滑如鸟啼的四川方言,使父母的耳朵发胀”的现象, 说明一些迁入重庆的外地人在一段时间后学会了重庆话,而有很多重庆人跟外地人接触久了之后自己的“土话”又多了些“国语”的味道,“言子”在不断地交流之下逐渐地碰撞与融合并推陈出新。张恨水在《重庆旅感录》中所写:“自去年十月起,脚底下人与脚底下货充溢重庆市上。市招飘展,不书南京,即书上海。而小步五支街头,南北方言,溢洋于耳。客主之势既移,乡下之别,殆亦维持不易矣。” 在云南,一部分流亡来云南的西南联大学生到路南县开展社会工作, 到后来这里的好些少数民族儿童都会讲汉语了。” 贵州也是外省人聚集之地,在贵阳可以听到东北话、江浙话、两广话、两湖话等各种口音的外省人。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 为了彼此能够明白对方的意思, 当地人和迁入人口都操着夹杂着浓重方言音调的所谓“国语”进行交流, 冲击了原本各自为营、自成体系的各地方言,淡化了人们的地域观念,使得“五四”以来的“国语”推广运动在此收到了意外之效。这样也从客观上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和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1944 年,陈立夫在*主办的陪都国语运动宣传周开幕式上特别提到“: 抗战以来,东北、东南人口大量集中于西南、西北,此次人迁徙,于国语统一上厥功殊伟。语台相同感情接近,为民族团结之一大因素。故国语统一在政治上收获实更大于教育意义。”
文摘二:
抗战时期,民风日开。外来移民带来了新的服饰装扮,既美丽又方便,又大方时尚,于是大后方民众在服饰打扮上纷纷仿效。以前重庆人爱用白布缠头和打赤脚。大量外地人的迁入带来新的时尚服饰,加上当局的大力纠正,后来在都市区,已经很少见到缠头赤脚这种现象了。当时男子穿长袍者渐少,留“东洋头”,着淡灰色布料中山服者开始增多,冬季多穿皮西装。城镇妇女穿旗袍、戴戒指,长袜皮鞋,短发戴帽,并涂口红,烫发。妇女的袜子普遍是针织棉、纱丝袜,从中统到长统跳舞袜子都有。女工的鞋子从绣花缎鞋到平底、中跟、高跟皮鞋等各种时髦妆扮也不时出现在西南各城市的街头。夏威夷衬衫在重庆成为了流行时尚之物,凉快方便适合重庆夏季炎热的天气。贵州遵义在战前妇女的装束多为灰蓝二色的大褂,但自从浙江大学等高校迁入以来,妇女着装大变,以着四季蓝布旗袍配青鞋白袜成为时尚。当时大后方各大城市,人们的服饰装扮日益时髦新潮,说明大后方人们的服饰习惯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