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2101047丛书名: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组成的编委会,在以往《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大盘点》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了部分内容编写而成。
本书梳理了2007年城乡规划领域的重点话题,从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理念创新、全国城镇发展概况、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城市文化、城市公共安全、公众参与等7个方面以综述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并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风景区、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从现状、问题、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年度盘点;结合物权法的出台和国家对保障性住房的新要求,撰写了评论性文章;最后对2007年度城乡规划的重要事件、行业发展概况、学术动态进行了梳理。
本书适合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高等学校师生及相关专业从业者参考使用。
本书梳理了2007年城乡规划领域的重点话题,从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理念创新、全国城镇发展概况、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城市文化、城市公共安全、公众参与等7个方面以综述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并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群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风景区、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从现状、问题、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年度盘点;结合物权法的出台和国家对保障性住房的新要求,撰写了评论性文章;最后对2007年度城乡规划的重要事件、行业发展概况、学术动态进行了梳理。
本书适合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高等学校师生及相关专业从业者参考使用。
目 录
前言
综述篇
城乡规划法
城乡规划理念创新
全国城镇化发展概况
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
城市文化
附件城市文化北京宣言
城市公共安全
公众参与
城乡规划督察制度的建设与展望
城市规划教育
盘点篇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群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设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非法定规划
焦点篇
物权法:有恒产者有恒心
综述篇
城乡规划法
城乡规划理念创新
全国城镇化发展概况
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
城市文化
附件城市文化北京宣言
城市公共安全
公众参与
城乡规划督察制度的建设与展望
城市规划教育
盘点篇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群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设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非法定规划
焦点篇
物权法:有恒产者有恒心
在线试读
综述篇
城乡规划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城乡规划法》,这部历经近十年不断修改完善的法律已经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确定了从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到监督管理的一整套制度和程序,标志着我国以《城乡规划法》为核心、多层次相配套的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从而构筑起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基本制度框架。
一、《城乡规划法》制定的历史背景
1.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也步人持续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已达656个,建制镇已达19369个,城镇化率达到43.9%,城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约10万亿元。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建制镇为主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全新局面,建制镇不仅在数量上急剧扩张,在发展内涵上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已经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城镇群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城镇群作为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分工的主要参与者,也成为我国城镇化的引领者。与此同时,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战略地位,加强“三农”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2.城镇化进程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制约
根据建设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的研究,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土地仅占全国土地的19%,而这些地区本身又是我国优质耕地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我国的城镇化将长期受到用地紧张的制约。我国水资源高度紧缺,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实施了5项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缓解了缺水压力,但实践证明,调水工程不是解决城镇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
……
城乡规划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城乡规划法》,这部历经近十年不断修改完善的法律已经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确定了从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到监督管理的一整套制度和程序,标志着我国以《城乡规划法》为核心、多层次相配套的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从而构筑起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基本制度框架。
一、《城乡规划法》制定的历史背景
1.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也步人持续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已达656个,建制镇已达19369个,城镇化率达到43.9%,城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约10万亿元。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建制镇为主的小城镇发展呈现出全新局面,建制镇不仅在数量上急剧扩张,在发展内涵上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已经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城镇群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城镇群作为全球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分工的主要参与者,也成为我国城镇化的引领者。与此同时,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战略地位,加强“三农”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2.城镇化进程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制约
根据建设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的研究,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土地仅占全国土地的19%,而这些地区本身又是我国优质耕地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我国的城镇化将长期受到用地紧张的制约。我国水资源高度紧缺,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实施了5项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缓解了缺水压力,但实践证明,调水工程不是解决城镇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