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69452
目 录目录
第1章 新一轮学习革命正在向我们走来 1
新一轮学习革命的五个关键词 /2
关键词之一:自主学习 / 3
关键词之二:个性化学习 / 4
关键词之三:认知诊断 / 5
关键词之四:审辩式思维 / 6
关键词之五:教育增值 / 6
没有“死角”的课堂 / 7
“互联网 教育”的三个境界 / 11
作为“助学”,我与学生互相导读 / 15
第2章 21世纪核心职业能力 1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8
英国的研究 / 18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研究 / 19
美国公立大学联盟的研究 / 20
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的研究 / 20
美国大学考试中心(ACT)的《国家课程调查》 / 21
瓦格纳:21世纪的7项生存技能 / 24
我的看法 / 26
多数人借助母语获得成功 / 26
拳头与舌头 / 28
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能力 / 29
职业院校的任务只是培养“一技之长”吗 / 31
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 / 32
朝闻道,夕死可矣! / 33
“状元”和“双博士”留给我们的思考 / 36
创业还是就业 / 37
第3章 审辩式思维的内涵 40
Critical thinking的汉译 / 41
什么是审辩式思维 / 41
教育就是要教思维 / 44
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强调批判性思维教育 / 45
新加坡中学借助网络发展中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 45
刘葳:审辩式思维既是权利和义务,也是美德 / 46
关于审辩式思维的两封美国来信 / 50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框架中的审辩式思维 / 52
第4章 德育和人格的培养 55
感谢生活给予我信念 / 56
“初心”不需要论证 / 58
感谢生活给予我快乐 / 60
人之初,性本善吗 / 63
田松:幸福究竟是什么 / 65
对“正义”的审辩 / 67
品德教育中的说教和感召 / 69
第5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71
钱学森之问 / 72
不能再像马戏团训练小狗那样办学校 / 72
林爻: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 / 74
什么是“童子伤” / 76
保护孩子创造力的要诀之一 / 77
保护孩子创造力的要诀之二 / 78
保护孩子创造力的要诀之三 / 79
快乐的学习更有成效吗 / 80
所有的孩子都爱学习吗 / 83
不要把自己想象成首席大法官 / 85
法官做出了他认为普乐好的判决 / 87
为“双创”提供基本保障 / 87
第6章 逻辑推理与审辩式思维 91
怎样提高分析性推理能力 / 92
知不知不知 / 93
“万万不能”与“并非” / 97
审辩式思维不仅仅是逻辑推理 / 101
反思不是虚无 / 103
第7章 审辩式思维的培养 106
告别寻找标准答案的教育 / 107
可以鼓励孩子“接下茬” / 108
不要轻易批评孩子“爱出风头儿” / 109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吗 / 111
看什么电影有助于提高审辩式思维水平(一) / 113
看什么电影有助于提高审辩式思维水平(二) / 115
打倒包括“六爷”在内的一切流氓吗 / 120
教科书至少要有两本——看《我不是潘金莲》所想到 / 122
子期之外,伯牙真的不可能再遇知音吗 / 123
巴蜀鲁能中学蒋嘉盛老师的一堂语文课 / 126
真探索,真质疑,真思考——一堂“创课” / 127
仅仅转变教育观念是不够的 / 130
发展儿童的审辩式思维,从这里开始(一) / 131
发展儿童的审辩式思维,从这里开始(二) / 133
发展审辩式思维——从告别“中国方式”开始 / 134
发展孩子审辩式思维的四个关键 / 136
怎样选择专业和职业? / 138
第8章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149
问题不在起跑线上的输赢 / 150
瓦格纳:雇主在寻找什么样的雇员 / 151
孩子在学校被打怎么办 / 154
如何培养青少年解决问题的能力 / 157
第9章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161
为什么要进行高考改革 / 162
条件具备的学校可以考虑取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 164
为清华的自主招生新政点赞 / 166
石皇冠:离开教科书怎样教小学低年级语文 / 168
刘葳:语文课真的需要一本教科书吗 / 169
需要为中小学生编一本“好课本”吗 / 171
农村教育应否撤点并校 / 174
对现行高校招生制度的基本判断 / 175
学校教育为何成了痛苦的回忆 / 176
何等清晰的教育改革思路 / 178
挽救教育的“传道”功能 / 183
第10章 思维品质评估 193
人的能力有高低吗 / 194
英国小学的成绩单 / 195
牛津、剑桥招生中的审辩式思维测试 / 196
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2015年推出的审辩
式思维测试 / 205
审辩式思维可以测量吗 / 208
思维品质的评估和测试 / 210
附录A 小学生思维品质测试样卷 216
附录B 初中生思维品质测试样卷 227
附录C 成人思维品质测试样卷 241
附录D 谈语言能力测验开发的路线图 257
什么是“童子伤”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的一位研究生问我:“什么是童子伤”?我回答说,对于这个问题,“新东方”的俞敏洪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在2013 年11 月7 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中,俞敏洪在接受该刊记者采访时说:“当一只鸟在笼子里关太久,你把笼子拿掉,它也不会飞了。就像中国孩子到了美国,应该是非常快就会有创新能力,但是事实上要很久,因为思维模式的改变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先生曾讲过一段与此相关的话。他说,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学习飞行,鸟类决定学习高等动物的榜样——人类,它们建起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把小鸟十几年关在学校里面学习飞行,给小鸟讲飞行课,从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终于毕业了,当小鸟离开学校的时候,忽然发现,原来小鸟并没有学会飞行。结合俞敏洪和陈宇的话,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童子伤”:在笼子里关得太久,尽管学习了关于飞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仍然不会飞。
保护孩子创造力的要诀之一每一个家长和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和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今天,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创新型人才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审辩式思维。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是值得期许的、核心的教育成果。国际教育领域中谈论多的话题之一是怎样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审辩”成为使用频率的教育词汇之一。几乎所有对世界各国教育都有所了解的人的共同感受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今日中国学校中缺乏的就是审辩式思维。在2002 年以前,美国的“研究生考试”——GRE 考试包括言语、数量和分析三个部分。在2002 年10 月推出的新GRE 中,原有的分析部分被放弃,增加了“分析性写作”部分。在ETS 官网上对“分析性写作”部分的说明是:“这部分测试审辩式思维和分析性写作技能(Measure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ticalwriting skills)”。2005 年,美国的“高考”——SAT 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将原来的“言语(verbal)”部分改为“审辩式阅读(critical reading)”。美国70%的本科学位由组成美国州立大学联盟(American Association ofSt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ASCU)和公立大学联盟( Association of Publicand Land-grant Universities,APLU)的520 所公立大学颁发。AASCU 和APLU为了对高等教育水平进行评估,尤其是为了对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水平进行评估,于2006 年共同推出了一个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的“自愿问责系统(VoluntarySystem of Accountability,VSA)”。VSA 为成员院校提供了一个进行高等教育评估的服务平台。在VSA 中,定义了4 项“核心教育成果(Core EducationalOutcomes)”:审辩式思维、分析性推理(analytical reasoning)、阅读和写作。美国互相竞争的两大考试机构“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和“美国大学考试中心(ACT)”共同承担了VSA 系统中对于“核心教育成果”的测试任务。在ETS 测试“核心教育成果”的测试《ETS 能力透视测试(ETS ProficiencyProfile, EPP)》和ACT 测试“核心教育成果”的《大学学术能力评估(CollegiateAssessment of Academic Proficiency,CAAP)》中,都将审辩式思维作为重要的测试内容。怎样发展孩子的审辩式思维?怎样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要诀是“不懈追问”。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不懈追问”的习惯,对各种可能的答案进行质疑,如果你能够帮助孩子养成不轻易相信“正确答案”的习惯,那么,孩子的创造力就可能受到保护,他的审辩式思维就可能得到发展,他就可能成长为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乔布斯一类的创新型人才。
保护孩子创造力的要诀之二怎样发展孩子的审辩式思维?怎样保护孩子的创造性?要诀是“不懈追问”;第二要诀是“双向质疑”。“不懈追问”的对象不仅是他人的看法,而且需要包括自己的看法。不仅要考虑到他人的看法未必正确,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看法未必正确。不仅要考虑到他人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偏见,也要考虑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偏见。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会时时反思:我所摸到的“大象”,我自己关于“大象”的经验,是否就是“大象”的全貌?是否就是“大象”的完整形象?美国没有宪法法院,美国联邦法院实际履行着宪法法院的职责。法院有9 名大法官。只有涉及宪法解释的案件,只有少数具有判例性质的案件,才会上诉到法院审理。在这类案件的审理中,需要由9 名大法官通过投票来做出裁决。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通常不会轻易将自己想象成法院的大法官。即使他把自己想象成法院的大法官,他也不会轻易将自己想象成首席大法官。即使他把自己想象成首席大法官,他也不会忘记在裁决中自己仅仅具有与其他8 位大法官同样的一票。即使他把自己想象为具有终极裁决权的的法院大法官,他也不会忘记,司法权仅仅是互相分立、互相制约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中的一权。基于“双向质疑”,孩子才会对新的事实、新的观点、新的视角保持开放的心态。事实上,在科学研究、历史研究和社会研究领域,每天都有大量的新事实被发现,每天都有大量的新观点被提出。只有对新事实、新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才可能持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想法。基于“双向质疑”,孩子们才会理解,我可以有我的梦想,我的乌托邦,我的真理,我的答案和我关于“大象”的经验,别人也可以有别人的梦想,别人的乌托邦,别人的真理,别人的答案和别人关于“大象”的经验。孩子们才会理解,世上并没有客观的“真理”,只有主观的“真理”;世上并没有众人的“真理”,只有个人的“真理”;在坚持自己的“真理”的同时,也能包容别人的“真理”。如果你的孩子仅仅是单向地对他人不懈追问、不懈质疑,而不能双向地同时针对自己不懈追问、不懈质疑;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把自己想象成首席大法官,总是把自己想象成正义与邪恶的裁判员;如果你的孩子像今天网络上的一些人那样对别人的真理不包容,那么,你的孩子很难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如果你能在引导孩子“不懈追问”的同时,引导孩子“双向质疑”,那么,孩子的创造力就可能受到保护,他的审辩式思维就可能得到发展,他就可能成长为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乔布斯一类的创新型人才。保护孩子创造性的要诀是“不懈追问”,第二要诀是“双向质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