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538608
编辑推荐
采英撷华,浓缩古代各门类知识精华,猎奇搜趣,品赏中华五千年文化盛宴。
想问就问吧!
一册在手,中国古代文化脉络,一睹尽知!
一个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牵扯出跨越时代的文化历史,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营造出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引导您跨越时空,让您增长见识,博晓万事,零距离感受,触摸真实生动的历史,领略中华文化无穷的智慧和魅力。
不可不知的中华文化知识,一册通晓!
本书将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尽收其中,只要开卷,每个人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智慧光芒的润泽。学生们阅读,可以丰富写作素材,增强文化内涵,冷静,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成年人阅读,可以增进文化知识的积淀,提高文化素养,从容应对孩子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提问,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凡的文化品位与文化修养,塑造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本书文史兼备,图文并茂,让你在轻松品赏的同时,浏览丰富多彩的知识美景,了解妙趣横生的文化历史,给你带来全新的知识盛宴!
新颖独特:摈弃枯燥乏味的传统说教。以独特的提问形式将历史文化活泼有趣地呈现出来,是本书的**特点。书中每则内容篇幅短小精悍,每个问题解答之后,编者还附上了延伸阅读式的“趣味链接”,使其知识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延展。
内容丰富:集纳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文化史,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共分为十八个部分,归纳总结了近千个趣味问题,丰润真切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厚重、独特、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一册在手,古代万事万物的文化脉络,一睹尽知。
趣味性强:着重选编富有意趣、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是数千年来中华文化历史中*为精彩的部分。既可作为茶余饭后增长见识的消闲读物,也可以成为家庭的珍藏读本。
图文并茂:本书精心编排,版面活泼,图文并茂,精美的图片配上浅显的文字,使读者更贴近古代文化生活,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览中受到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方便实用:在孩子喋喋不休的追问下,与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闲聊时,多少人有过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尴尬的经历!本书能让您静下心来阅读,其中蕴涵着的深刻思想和智慧,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知识结构,实行多元启迪,引发新的思考。助您在各种场合增加谈资、制造话题,成为*受欢迎的知识达人。
想问就问吧!
一册在手,中国古代文化脉络,一睹尽知!
一个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牵扯出跨越时代的文化历史,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营造出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引导您跨越时空,让您增长见识,博晓万事,零距离感受,触摸真实生动的历史,领略中华文化无穷的智慧和魅力。
不可不知的中华文化知识,一册通晓!
本书将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尽收其中,只要开卷,每个人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智慧光芒的润泽。学生们阅读,可以丰富写作素材,增强文化内涵,冷静,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成年人阅读,可以增进文化知识的积淀,提高文化素养,从容应对孩子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提问,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凡的文化品位与文化修养,塑造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本书文史兼备,图文并茂,让你在轻松品赏的同时,浏览丰富多彩的知识美景,了解妙趣横生的文化历史,给你带来全新的知识盛宴!
新颖独特:摈弃枯燥乏味的传统说教。以独特的提问形式将历史文化活泼有趣地呈现出来,是本书的**特点。书中每则内容篇幅短小精悍,每个问题解答之后,编者还附上了延伸阅读式的“趣味链接”,使其知识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延展。
内容丰富:集纳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文化史,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共分为十八个部分,归纳总结了近千个趣味问题,丰润真切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厚重、独特、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一册在手,古代万事万物的文化脉络,一睹尽知。
趣味性强:着重选编富有意趣、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是数千年来中华文化历史中*为精彩的部分。既可作为茶余饭后增长见识的消闲读物,也可以成为家庭的珍藏读本。
图文并茂:本书精心编排,版面活泼,图文并茂,精美的图片配上浅显的文字,使读者更贴近古代文化生活,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览中受到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方便实用:在孩子喋喋不休的追问下,与亲朋好友。同学同事闲聊时,多少人有过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尴尬的经历!本书能让您静下心来阅读,其中蕴涵着的深刻思想和智慧,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知识结构,实行多元启迪,引发新的思考。助您在各种场合增加谈资、制造话题,成为*受欢迎的知识达人。
内容简介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然而,社会日新月异,现代人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中已经离传统文化甚远了。许多人都有过因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尴尬的经历,多少人想狂补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品位,却又不能平息自己浮躁的心,静读那些汗牛充栋、枯燥乏味的历史典籍。
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收入一本书中,可以使读者兴致勃勃且*限度地获取历经时。空变幻却仍可鉴古知今的古代文化,尽可能地提高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此乃本书的编辑宗旨所在。
摈弃枯燥乏味的传统说教,以独特的提问形式将历史文化常识活泼有趣地呈现出来,是本书的*特点。本书在编撰过程中,集纳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归纳总结了近千个趣味问题,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厚重、独特、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它就像一条珍珠项链,精心梳理编撰而成的趣味问题则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只要开卷,每个人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智慧光芒的润泽。
本书图文并茂,版面设计生动活泼,文字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教师、家长以及需要提升传统文化知识的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
把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精华收入一本书中,可以使读者兴致勃勃且*限度地获取历经时。空变幻却仍可鉴古知今的古代文化,尽可能地提高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此乃本书的编辑宗旨所在。
摈弃枯燥乏味的传统说教,以独特的提问形式将历史文化常识活泼有趣地呈现出来,是本书的*特点。本书在编撰过程中,集纳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归纳总结了近千个趣味问题,丰润、真切、逼真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厚重、独特、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它就像一条珍珠项链,精心梳理编撰而成的趣味问题则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只要开卷,每个人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智慧光芒的润泽。
本书图文并茂,版面设计生动活泼,文字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教师、家长以及需要提升传统文化知识的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
目 录
第一章 兵政刑制
001 古代军中的总督、都督、提督具体都负责什么?都有多大权力?
趣味链接:明清六部都有哪些职能?
002 古人常随身佩剑。是因为古代世道混乱吗?
趣味链接:青铜剑是我国最早的剑吗?
003 正式的娘子军起源于什么时候?
趣味链接:孙武操练过“娘子军”吗?
004 中国象棋的“兵”、“卒”是源于古代兵制吗?
趣味链接: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
005 常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那么“三军”指的是什么呢?
趣味键接:西周有军一级编制吗?
006 清朝兵服上的“兵”是什么意思?
趣味链接:清代的“勇”是指什么?
007 在古代各军的统帅叫“卿”,那“将军”是怎么来的呢?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的军衔都有哪些?
008 方阵是古代军队作战的一种队形。八阵法是指什么?
趣味链接:军中所用的盔甲最初是由谁发明的?
009 “乌纱帽”最初是官员戴的帽子吗?
趣味键接:什么是顶戴、花翎?
010 在官服上绣精致图案。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炫耀?图案不同能表示官阶大小吗?
趣味链接:为什么古代皇帝的龙袍上要绣九条龙?
011 “黄色”从何时起成了皇帝的专用颜色?
趣味链接:赵匡胤在发动“陈桥兵变”后也是黄袍加身吗?
012 圣旨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的说法最早用于何时?
趣味链接:“尚方宝剑”是一柄什么剑?
013 古代也有官员退休制度吗?
趣味键接: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怎么样?
014 监狱是阶级专政的工具。它是怎样演变发展的?
趣味链接:监狱为何也称“班房”?
015 古时候的官府为何称做衙门?
趣味艇接:衙门有哪些职能?
016 古代执行死刑的时间为什么选在午时三刻?
趣味链接:古代有哪些死刑?
017 古代有“诛九族”,你听说过“诛十族”的刑罚吗?
趣味链接:“株连九族”受到牵连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018 古代的笞刑不打背只打臀,是因为打臀部会更疼吗?
趣味链接:古代审判时所谓的“五听”是指什么?
019 凌迟是将人割上一万刀吗?
趣味链接:枭首也是一种死刑吗?
020 “奴隶制五刑”与“封建制五刑”有什么区别?
趣味链接:“象刑”可以用来代替“奴隶制五刑”吗?
第二章 婚丧嫁娶
001 古时候的男女结婚也有年龄限制吗?
趣味链接:古人提出离婚需要哪些条件?
002 为什么嫁出去的女儿。大年初一不允许回娘家?
趣味链接:嫁出去的女儿为什么又叫“泼出去的水”?
003 婚礼本来是在黑夜里举行的,何时才改为白天举行呢?
趣味键接:哭嫁的习俗是如何产生的?
004 人们在结婚时为什么要贴“喜”字呢?
趣味链接:“鸳鸯”原是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何以成了夫妻恩爱的象征呢?
005 新郎、新娘拜堂中的三拜有什么寓意?
趣味链接:新郎、新娘在拜堂时首先要拜天地的习俗是如何来的?
006 闹洞房是种传统。它有哪些风俗?
趣味链接:“洞房”一词最初就是指新婚夫妇的卧室吗?
007 “倒插门”往往有哪些原因?
趣味链接:为什么说“一个女婿半个儿”?
008 “两口子”是指夫妻。最初是指哪两“口”?
趣味链接:夫妻重又团聚或和好为何被称为“破镜重圆”?
009 “结发夫妻”的称呼是源于婚俗中的结发仪式吗?
趣味链接:“结发”也可用以表示忠贞不二吗?
010 为什么将未婚的姑娘称为“黄花闺女”?
趣味链接:“处女禁忌”风俗是怎样产生的?
011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科学依据?
趣味链接:为什么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012 在古代。官府会干涉民间的婚姻问题吗?
趣味链接:历史上真有抛彩球择婿成亲的事吗?
013 民间“白马犯青牛,猪猴不到头”的口诀有道理吗?
趣味链接:所谓“女命无真,男命无假”是怎么回事儿?
014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古代女子嫁人就是为了吃穿吗?
趣味链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难道古代还真有嫁给鸡、狗的吗?
015 “乘龙快婿”这~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趣味链接:为什么称女婿为“东床”?
016 “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封建传统是怎样的?
趣味键接:老丈人为何又称为“泰山”、“岳父”呢?
017 波麻戴孝哀悼死者的传统是怎样形成的?
趣味链接:参加葬礼时为什么要送花圈呢?
018 我国古人丧葬为何还要有人殉葬?
趣味链接:原始社会为什么会有“割体葬仪”?
019 “出殡送盘缠,上坟烧纸钱”是什么讲究?
趣味链接:中国人对死亡的讳称有哪些?
第三章 天文历法
001 我国古代用什么仪器观察天象?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行星运行的记录
002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是什么?
趣味链接:日珥最早发现在什么时候?
003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起源于何时?
趣味链接: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出现在什么时候?
004 古代没有钟表,他们用什么计时?
趣味链接:古时如何用沙漏计时?
005 闰年的规律是怎样确定的?
趣味链接:农历的闰月
006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是怎样的?
趣味链接:二十四节气歌
007 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有哪些?
趣味链接:“旬”的划分是怎么来的?
008 “皇历”和“黄历”有什么区别?
趣味链接:“老皇历”典故出于何处?
009 你了解有关月亮雅称的诗句吗?
趣味链接:关于月亮有多少种说法?
010 四季的划分是根据什么原理来的?
趣味链摇:一天24小时的划分是怎么来的?
011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出现在什么时候?
趣味链接:哈雷彗星命名的由来
012 我国关于地震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趣味链接:地动仪的发明是在什么时候?
013 我国历史上的纪年法有哪几种?
趣味链接:万年历是怎么来的?
014 为什么七日一周叫“一星期”呢?
趣味链接:一周从星期几开始?
015 为什么农历的“一月”也叫“正月”呢?
趣味链接:“正月”为何读做“征月”?
016 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为“腊月”?
趣味链接:农历十二个月的别名
017 天干地支分别指什么?各是什么意思?
趣味链接:天干地支最初是谁创立的?
018 “小时”是怎样来的呢?为何一刻是十五分钟?
趣味链接:一日为何从半夜开始?
019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分别是怎么回事儿?
趣味链接:五星“金、木、水、火、土”的别名
020 古老的太极八卦图是怎样构成的?
趣味链接:太极是什么意思?
021 十二生肖是如何出现的?其意义是怎么样的?它只为我国所特有吗?
趣味链接: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诗
022 十二生肖之中为何没有“猫”?
趣味链接:十二生肖的顺序如何?
023 古人是怎么用十二生肖计时的?
趣味链接:古代的十二时
024 每逢“黄道吉日”就一定吉利吗?
趣味链接:“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具体指的是什么?
第四章 节日节气,
001 “元旦”是怎么定下来的?
趣味链接:元旦饮“屠苏酒”的习俗是怎样的?
002 过“春节”的习俗起源于何时?
趣味链接:为什么过春节也称过年?
003 春节有哪些习俗?
趣味链接:中国人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呢?
004 春节贴对联的习俗是如何流传开来的?
趣味链接:夜贴对联的王羲之
005 吃年夜饭为什么要关门?
趣味链接: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
006 “除夕不空锅”的来历是什么?
趣味链接:“温锅”是贺喜乔迁的代称,其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007 初一吃饺子过年的民俗是怎么来的?
趣味链接:“年初一,不吃稀”有何讲究?
008 春节吃年糕是种传统习俗,那么吃年糕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趣味链接:年糕的由来和传说
009 古人是怎样拜年的呢?
……
第五章 民俗礼仪
第六章 宗教神话
第七章 文史典籍
第八章 体育艺术
第九章 文词解析
第十章 称谓解疑
第十一章 大话民谚
第十二章 成语溯源
第十三章 文化历史
第十四章 逸事趣闻
第十五章 医药卫生
第十六章 教育科举
第十七章 器物工艺
第十八章 生活起居
001 古代军中的总督、都督、提督具体都负责什么?都有多大权力?
趣味链接:明清六部都有哪些职能?
002 古人常随身佩剑。是因为古代世道混乱吗?
趣味链接:青铜剑是我国最早的剑吗?
003 正式的娘子军起源于什么时候?
趣味链接:孙武操练过“娘子军”吗?
004 中国象棋的“兵”、“卒”是源于古代兵制吗?
趣味链接: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究竟在哪里?
005 常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那么“三军”指的是什么呢?
趣味键接:西周有军一级编制吗?
006 清朝兵服上的“兵”是什么意思?
趣味链接:清代的“勇”是指什么?
007 在古代各军的统帅叫“卿”,那“将军”是怎么来的呢?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的军衔都有哪些?
008 方阵是古代军队作战的一种队形。八阵法是指什么?
趣味链接:军中所用的盔甲最初是由谁发明的?
009 “乌纱帽”最初是官员戴的帽子吗?
趣味键接:什么是顶戴、花翎?
010 在官服上绣精致图案。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炫耀?图案不同能表示官阶大小吗?
趣味链接:为什么古代皇帝的龙袍上要绣九条龙?
011 “黄色”从何时起成了皇帝的专用颜色?
趣味链接:赵匡胤在发动“陈桥兵变”后也是黄袍加身吗?
012 圣旨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的说法最早用于何时?
趣味链接:“尚方宝剑”是一柄什么剑?
013 古代也有官员退休制度吗?
趣味键接: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怎么样?
014 监狱是阶级专政的工具。它是怎样演变发展的?
趣味链接:监狱为何也称“班房”?
015 古时候的官府为何称做衙门?
趣味艇接:衙门有哪些职能?
016 古代执行死刑的时间为什么选在午时三刻?
趣味链接:古代有哪些死刑?
017 古代有“诛九族”,你听说过“诛十族”的刑罚吗?
趣味链接:“株连九族”受到牵连的范围到底有多大?
018 古代的笞刑不打背只打臀,是因为打臀部会更疼吗?
趣味链接:古代审判时所谓的“五听”是指什么?
019 凌迟是将人割上一万刀吗?
趣味链接:枭首也是一种死刑吗?
020 “奴隶制五刑”与“封建制五刑”有什么区别?
趣味链接:“象刑”可以用来代替“奴隶制五刑”吗?
第二章 婚丧嫁娶
001 古时候的男女结婚也有年龄限制吗?
趣味链接:古人提出离婚需要哪些条件?
002 为什么嫁出去的女儿。大年初一不允许回娘家?
趣味链接:嫁出去的女儿为什么又叫“泼出去的水”?
003 婚礼本来是在黑夜里举行的,何时才改为白天举行呢?
趣味键接:哭嫁的习俗是如何产生的?
004 人们在结婚时为什么要贴“喜”字呢?
趣味链接:“鸳鸯”原是比喻兄弟和睦友好的,何以成了夫妻恩爱的象征呢?
005 新郎、新娘拜堂中的三拜有什么寓意?
趣味链接:新郎、新娘在拜堂时首先要拜天地的习俗是如何来的?
006 闹洞房是种传统。它有哪些风俗?
趣味链接:“洞房”一词最初就是指新婚夫妇的卧室吗?
007 “倒插门”往往有哪些原因?
趣味链接:为什么说“一个女婿半个儿”?
008 “两口子”是指夫妻。最初是指哪两“口”?
趣味链接:夫妻重又团聚或和好为何被称为“破镜重圆”?
009 “结发夫妻”的称呼是源于婚俗中的结发仪式吗?
趣味链接:“结发”也可用以表示忠贞不二吗?
010 为什么将未婚的姑娘称为“黄花闺女”?
趣味链接:“处女禁忌”风俗是怎样产生的?
011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科学依据?
趣味链接:为什么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012 在古代。官府会干涉民间的婚姻问题吗?
趣味链接:历史上真有抛彩球择婿成亲的事吗?
013 民间“白马犯青牛,猪猴不到头”的口诀有道理吗?
趣味链接:所谓“女命无真,男命无假”是怎么回事儿?
014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古代女子嫁人就是为了吃穿吗?
趣味链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难道古代还真有嫁给鸡、狗的吗?
015 “乘龙快婿”这~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趣味链接:为什么称女婿为“东床”?
016 “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封建传统是怎样的?
趣味键接:老丈人为何又称为“泰山”、“岳父”呢?
017 波麻戴孝哀悼死者的传统是怎样形成的?
趣味链接:参加葬礼时为什么要送花圈呢?
018 我国古人丧葬为何还要有人殉葬?
趣味链接:原始社会为什么会有“割体葬仪”?
019 “出殡送盘缠,上坟烧纸钱”是什么讲究?
趣味链接:中国人对死亡的讳称有哪些?
第三章 天文历法
001 我国古代用什么仪器观察天象?
趣味链接:我国古代行星运行的记录
002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是什么?
趣味链接:日珥最早发现在什么时候?
003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起源于何时?
趣味链接: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出现在什么时候?
004 古代没有钟表,他们用什么计时?
趣味链接:古时如何用沙漏计时?
005 闰年的规律是怎样确定的?
趣味链接:农历的闰月
006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是怎样的?
趣味链接:二十四节气歌
007 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有哪些?
趣味链接:“旬”的划分是怎么来的?
008 “皇历”和“黄历”有什么区别?
趣味链接:“老皇历”典故出于何处?
009 你了解有关月亮雅称的诗句吗?
趣味链接:关于月亮有多少种说法?
010 四季的划分是根据什么原理来的?
趣味链摇:一天24小时的划分是怎么来的?
011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出现在什么时候?
趣味链接:哈雷彗星命名的由来
012 我国关于地震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趣味链接:地动仪的发明是在什么时候?
013 我国历史上的纪年法有哪几种?
趣味链接:万年历是怎么来的?
014 为什么七日一周叫“一星期”呢?
趣味链接:一周从星期几开始?
015 为什么农历的“一月”也叫“正月”呢?
趣味链接:“正月”为何读做“征月”?
016 农历十二月为什么称为“腊月”?
趣味链接:农历十二个月的别名
017 天干地支分别指什么?各是什么意思?
趣味链接:天干地支最初是谁创立的?
018 “小时”是怎样来的呢?为何一刻是十五分钟?
趣味链接:一日为何从半夜开始?
019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分别是怎么回事儿?
趣味链接:五星“金、木、水、火、土”的别名
020 古老的太极八卦图是怎样构成的?
趣味链接:太极是什么意思?
021 十二生肖是如何出现的?其意义是怎么样的?它只为我国所特有吗?
趣味链接: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诗
022 十二生肖之中为何没有“猫”?
趣味链接:十二生肖的顺序如何?
023 古人是怎么用十二生肖计时的?
趣味链接:古代的十二时
024 每逢“黄道吉日”就一定吉利吗?
趣味链接:“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具体指的是什么?
第四章 节日节气,
001 “元旦”是怎么定下来的?
趣味链接:元旦饮“屠苏酒”的习俗是怎样的?
002 过“春节”的习俗起源于何时?
趣味链接:为什么过春节也称过年?
003 春节有哪些习俗?
趣味链接:中国人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呢?
004 春节贴对联的习俗是如何流传开来的?
趣味链接:夜贴对联的王羲之
005 吃年夜饭为什么要关门?
趣味链接: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
006 “除夕不空锅”的来历是什么?
趣味链接:“温锅”是贺喜乔迁的代称,其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007 初一吃饺子过年的民俗是怎么来的?
趣味链接:“年初一,不吃稀”有何讲究?
008 春节吃年糕是种传统习俗,那么吃年糕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趣味链接:年糕的由来和传说
009 古人是怎样拜年的呢?
……
第五章 民俗礼仪
第六章 宗教神话
第七章 文史典籍
第八章 体育艺术
第九章 文词解析
第十章 称谓解疑
第十一章 大话民谚
第十二章 成语溯源
第十三章 文化历史
第十四章 逸事趣闻
第十五章 医药卫生
第十六章 教育科举
第十七章 器物工艺
第十八章 生活起居
在线试读
第一章 兵政刑制
001 古代军中的总督、都督、提督具体都负责什么?都有多大权力?
总督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起于明朝。正规的跨省总督制出现在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设两广总督以后。明代的总督还不是固定的职务,主要负责军务和粮饷。之后其职权日益扩大,逐渐成为了地方的军政首长,才开始兼掌民政。实际上清康熙以后。总督成了一品封疆大臣,正式行使军政民刑的督管职能。当时全国共设直隶、四川、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云贵、陕甘八员总督。
都督一职始设于汉末;三国时有“都督诸州军事”,主要指领兵打仗的将帅,一般不管民事;魏晋以后,都督总揽了军政大权,成了“军管”;唐代各州都设都督,大都督成为当地辖区的军政总首长。
提督是清朝的一个要职。当时的提督有两种,一种是提督学政,各省一人,掌学校政令,负责岁、科考试,考查师生的优劣,又称为学政、学台,凡全省大事,他有权和总督、巡抚一起参加讨论:另一种是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和总督一样,他也是一品大官,其官位高于巡抚、藩台、臬台。
趣味链接:明清六部都有哪些职能?
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人事部。
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和财政部。
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军事驿站,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刑部:主管国家司法,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水利工程、重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建设部。
各部的最高长官称“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副部长。
……
001 古代军中的总督、都督、提督具体都负责什么?都有多大权力?
总督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起于明朝。正规的跨省总督制出现在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设两广总督以后。明代的总督还不是固定的职务,主要负责军务和粮饷。之后其职权日益扩大,逐渐成为了地方的军政首长,才开始兼掌民政。实际上清康熙以后。总督成了一品封疆大臣,正式行使军政民刑的督管职能。当时全国共设直隶、四川、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云贵、陕甘八员总督。
都督一职始设于汉末;三国时有“都督诸州军事”,主要指领兵打仗的将帅,一般不管民事;魏晋以后,都督总揽了军政大权,成了“军管”;唐代各州都设都督,大都督成为当地辖区的军政总首长。
提督是清朝的一个要职。当时的提督有两种,一种是提督学政,各省一人,掌学校政令,负责岁、科考试,考查师生的优劣,又称为学政、学台,凡全省大事,他有权和总督、巡抚一起参加讨论:另一种是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和总督一样,他也是一品大官,其官位高于巡抚、藩台、臬台。
趣味链接:明清六部都有哪些职能?
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人事部。
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和财政部。
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军事驿站,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刑部:主管国家司法,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水利工程、重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建设部。
各部的最高长官称“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副部长。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