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53250
编辑推荐
★ 何家弘教授是我国研究刑事司法问题的**学者,常年关注追踪冤假错案。
★ 冤案及其平反,是目前举国关注的话题。本书兼具专业的视角和通俗的写作方式,极为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
★ 冤案及其平反,是目前举国关注的话题。本书兼具专业的视角和通俗的写作方式,极为适合广大普通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亡者归来——刑事司法十大误区》是何家弘教授的*力作。全书采用法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形式,选取了两个曾经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冤错案件,用文学的语言和结构讲述了错判背后的故事,演绎出冤案发生的原因。同时,作者在介绍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刑事司法中生成冤案的十大误区,并探讨了推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进化与改良的路径。
目 录
序言
前论 刑事错案问题的实证研究
一、刑事错案研究的第一案例
二、错案产生原因的问卷调查
三、证据与错判关系的问卷调查
四、50起杀人错案的原因解析
上篇 腾兴善冤案的讲述
误区壹 违背规律的限期破案
一、全力以赴的侦查破案
二、打破僵局的另辟蹊径
三、事与愿违的破案军令
误区贰 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
一、刑事拘留与收容审查
二、颅像重合与痕迹比对
三、由供到证与口供情结
误区叁 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
一、无法查证的刑讯逼供
二、耸人听闻的刑讯实例
三、刑讯逼供的行为分析
误区肆 科学证据的不当解读
一、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
二、倾向意见与确定结论
三、试用科学与成熟科学
四、双边关联与单边关联
误区伍 主观片面的调查取证
一、陷入盲区的无罪证据
二、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
三、不无收获的证据调查
四、不无争议的死刑执行
五、偶然发现的案情真相
六、姗姗来迟的平反昭雪
前论 刑事错案问题的实证研究
一、刑事错案研究的第一案例
二、错案产生原因的问卷调查
三、证据与错判关系的问卷调查
四、50起杀人错案的原因解析
上篇 腾兴善冤案的讲述
误区壹 违背规律的限期破案
一、全力以赴的侦查破案
二、打破僵局的另辟蹊径
三、事与愿违的破案军令
误区贰 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
一、刑事拘留与收容审查
二、颅像重合与痕迹比对
三、由供到证与口供情结
误区叁 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
一、无法查证的刑讯逼供
二、耸人听闻的刑讯实例
三、刑讯逼供的行为分析
误区肆 科学证据的不当解读
一、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
二、倾向意见与确定结论
三、试用科学与成熟科学
四、双边关联与单边关联
误区伍 主观片面的调查取证
一、陷入盲区的无罪证据
二、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
三、不无收获的证据调查
四、不无争议的死刑执行
五、偶然发现的案情真相
六、姗姗来迟的平反昭雪
下篇 佘祥林冤案的讲述
误区陆 放弃原则的遵从民意
一、无名女尸的身份证明
二、潜藏危机的幸福婚姻
三、百般抵赖的嫌疑对象
四、影响司法的民愤民意
误区柒 骑虎难下的超期羁押
一、吞吞吐吐的有罪供述
二、各执一词的法庭审判
三、进退维谷的疑难案件
四、难以根除的超期羁押
误区捌 徒有虚名的相互制约
一、强调协作的联合办案
二、侦查中心的诉讼模式
三、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
误区玖 形同虚设的法庭审判
一、未审先判的庭审虚化
二、判者不审的庭审虚化
三、庭审虚化的实证研究
误区拾 证据不足的疑罪从轻
一、无罪推定的举证责任
二、疑罪从无的证明标准
三、震惊中国的亡者归来
四、蹉跎人生的酸甜苦辣
后论 刑事司法制度的进化与改良
一、刑事司法制度的进化
二、证据调查制度的改良
三、人权保障制度的改良
四、刑事证据制度的改良
五、法庭审判制度的改良
六、司法判例制度的改良
七、申诉再审制度的改良
前 言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2014)内刑再终字第00005号《刑事判决书》”中正式宣告呼格吉勒图无罪。这起悄然发生在18年前又经历了长达9年的艰难申诉的冤案终于平反昭雪。当法官们把无罪判决书送达呼格家之后,呼格家人在门外燃响了一串长长的鞭炮,但是在呼格吉勒图父母的脸上并没有喜悦的表情,因为这期盼已久的判决也只能给这对历尽磨难的老人带来些许的安慰。
我从2005年开始带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对我国的刑事错案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在过去的9年中,呼格吉勒图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案件之一,并且被收入了我们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刑事错案评析》(郭欣阳博士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之中。我在发表于2012年第1期《中国法学》的“刑事错判证明标准的名案解析”一文中,也通过呼格吉勒图案分析了冤错案件认定和纠正过程中存在的对抗和阻力。我一直在期盼该案的再审和改判,但是在终于得知无罪判决的消息时,我的心情也是相当复杂的——有轻松和宽慰,也有伤感和纠结。
15日晚上,我应邀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1+1”节目作嘉宾,从专业的角度对呼格吉勒图案进行点评。在分析这起冤案的产生原因之后,主持人白岩松问我如何看待本案中有关人员的错案责任问题,而这期节目的主题就是“呼格案:他无罪,谁的罪”。我回答说,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错案责任都归结到这些办案人员身上。当然,某些办案人员的行为可能构成了刑讯逼供罪或玩忽职守罪,但这需要通过调查来认定,要用确实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如果让我说谁的罪,我更想说这是刑事司法制度的“罪”,因为这起冤案暴露出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诸多漏洞和缺陷。刑事司法的基本任务是打击犯罪,但是却把一个无辜的人判处死刑。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终结了!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被破坏了!而且这都是在法律的名义下进行的。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犯罪吗?因此,我们必须尽快修补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漏洞,以使这样的冤案不再发生。
走出中央电视台的大门,我站在长安街旁等出租车。夜色苍茫,寒风凛冽,楼宇伟岸,街灯辉煌。一个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这样的冤狱为何能发生在拥有现代文明的中国?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多年,而且是法学与文学的结合。
我的法学研究领域是刑事证据、犯罪侦查和刑事司法,我的文学创作领域也是以犯罪为主题的悬疑小说。在不同的人类社会中,犯罪的内容和形式会有所区别,但是其基本特征都是丑陋与邪恶,都是人性的背离和灵魂的扭曲。我们痛恨犯罪,但我们无法摆脱犯罪,因为犯罪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正常人的眼中,犯罪是人生的倒影。但是在犯罪人的眼中,那倒影可能就是正常的。对于人类而言,正视这些倒影,或许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
刑事司法的基本职能是打击犯罪,但是刑事司法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也会犯罪。近年来,随着石东玉、杜培武、腾兴善、佘祥林、赵作海等人的冤错案件披露报端,刑事错案已然成为国人社会生活中一个沉重的话题。毫无疑问,错案的发生对于那些当事人及其家人来说是飞天横祸,是灭顶之灾,但是错案的发现和纠正对于这些当事人来说又是幸运的。在当下中国,刑事错案的发现和纠正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例如,石东玉和杜培武的错案得以纠正是因为偶然地发现了真凶,可谓“真凶再现”;腾兴善、佘祥林和赵作海的冤案得以平反则是因为当年的“被害人”意外生还,堪称“亡者归来”。我想,在一个国家中,倘若错案之发生对于被判个体来说是不幸的,那么对于社会整体来说也是不幸的;倘若错案之纠正对于被判个体来说是幸运的,那么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却依然是不幸的。
在本书中,我选取了两个曾经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冤错案件,用文学的语言和结构讲述了错判背后的故事,演绎出冤案发生的原因。同时,我在介绍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刑事司法中生成冤案的十大误区,并探讨了推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进化与改良的路径。我的目标是把本书写成一部具有可读性的法学专著。我的希望是非法律专业的读者也能喜欢本书。
我从2005年开始带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对我国的刑事错案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在过去的9年中,呼格吉勒图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案件之一,并且被收入了我们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刑事错案评析》(郭欣阳博士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之中。我在发表于2012年第1期《中国法学》的“刑事错判证明标准的名案解析”一文中,也通过呼格吉勒图案分析了冤错案件认定和纠正过程中存在的对抗和阻力。我一直在期盼该案的再审和改判,但是在终于得知无罪判决的消息时,我的心情也是相当复杂的——有轻松和宽慰,也有伤感和纠结。
15日晚上,我应邀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1+1”节目作嘉宾,从专业的角度对呼格吉勒图案进行点评。在分析这起冤案的产生原因之后,主持人白岩松问我如何看待本案中有关人员的错案责任问题,而这期节目的主题就是“呼格案:他无罪,谁的罪”。我回答说,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错案责任都归结到这些办案人员身上。当然,某些办案人员的行为可能构成了刑讯逼供罪或玩忽职守罪,但这需要通过调查来认定,要用确实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如果让我说谁的罪,我更想说这是刑事司法制度的“罪”,因为这起冤案暴露出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诸多漏洞和缺陷。刑事司法的基本任务是打击犯罪,但是却把一个无辜的人判处死刑。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终结了!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被破坏了!而且这都是在法律的名义下进行的。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犯罪吗?因此,我们必须尽快修补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漏洞,以使这样的冤案不再发生。
走出中央电视台的大门,我站在长安街旁等出租车。夜色苍茫,寒风凛冽,楼宇伟岸,街灯辉煌。一个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这样的冤狱为何能发生在拥有现代文明的中国?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多年,而且是法学与文学的结合。
我的法学研究领域是刑事证据、犯罪侦查和刑事司法,我的文学创作领域也是以犯罪为主题的悬疑小说。在不同的人类社会中,犯罪的内容和形式会有所区别,但是其基本特征都是丑陋与邪恶,都是人性的背离和灵魂的扭曲。我们痛恨犯罪,但我们无法摆脱犯罪,因为犯罪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正常人的眼中,犯罪是人生的倒影。但是在犯罪人的眼中,那倒影可能就是正常的。对于人类而言,正视这些倒影,或许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
刑事司法的基本职能是打击犯罪,但是刑事司法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也会犯罪。近年来,随着石东玉、杜培武、腾兴善、佘祥林、赵作海等人的冤错案件披露报端,刑事错案已然成为国人社会生活中一个沉重的话题。毫无疑问,错案的发生对于那些当事人及其家人来说是飞天横祸,是灭顶之灾,但是错案的发现和纠正对于这些当事人来说又是幸运的。在当下中国,刑事错案的发现和纠正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例如,石东玉和杜培武的错案得以纠正是因为偶然地发现了真凶,可谓“真凶再现”;腾兴善、佘祥林和赵作海的冤案得以平反则是因为当年的“被害人”意外生还,堪称“亡者归来”。我想,在一个国家中,倘若错案之发生对于被判个体来说是不幸的,那么对于社会整体来说也是不幸的;倘若错案之纠正对于被判个体来说是幸运的,那么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却依然是不幸的。
在本书中,我选取了两个曾经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冤错案件,用文学的语言和结构讲述了错判背后的故事,演绎出冤案发生的原因。同时,我在介绍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刑事司法中生成冤案的十大误区,并探讨了推进我国刑事司法制度进化与改良的路径。我的目标是把本书写成一部具有可读性的法学专著。我的希望是非法律专业的读者也能喜欢本书。
在线试读
晚上8点多钟回来后先到未婚妻家谈论结婚事宜,然后回家拿了些钱,10点多钟到锅炉房喝水、抽烟、聊天;11点多钟去林区小火车站,坐凌晨2点的火车下山;6日上午在镇政府办理各种转业手续,下午回到林场。
侦查人员立即对石东玉的陈述进行调查核实,确认上述喝酒、谈话、喝水等活动都有人能够证明。根据承包锅炉房的人证明,石东玉离开锅炉房的时间在停电之后。侦查人员通过实地察看,得知锅炉房位于办公室与住宅区之间的路边,距离案发现场也不远。因此,侦查人员认为石东玉应该与被害人在同一个时间段走过同一条道路。另外,侦查人员经过实验证明从林场步行到该火车站一般只需要20分钟的时间。综上,侦查人员认为石东玉有作案时间。
4月6日晚上,侦查人员对石东玉家进行搜查,提取到一件带血的军衣和一把黑塑料把的单刃水果刀。军衣的前衣襟被撕裂,掉了三个纽扣,但纽扣都在衣兜里。法医检验后确认,衣服上有0型血和A型血,而死者关传生的血型为A型。水果刀上没有检出血迹,但是刀刃与死者伤口吻合。于是,侦查人员突击审讯石东玉。开始时,石东玉坚持说自己没有杀人,并解释说他衣服上的血迹是4日下午与弟弟打架时沾上的父亲和弟弟的血。审讯持续30多个小时之后,石东玉终于承认了杀害关传生的罪行。
……
侦查人员立即对石东玉的陈述进行调查核实,确认上述喝酒、谈话、喝水等活动都有人能够证明。根据承包锅炉房的人证明,石东玉离开锅炉房的时间在停电之后。侦查人员通过实地察看,得知锅炉房位于办公室与住宅区之间的路边,距离案发现场也不远。因此,侦查人员认为石东玉应该与被害人在同一个时间段走过同一条道路。另外,侦查人员经过实验证明从林场步行到该火车站一般只需要20分钟的时间。综上,侦查人员认为石东玉有作案时间。
4月6日晚上,侦查人员对石东玉家进行搜查,提取到一件带血的军衣和一把黑塑料把的单刃水果刀。军衣的前衣襟被撕裂,掉了三个纽扣,但纽扣都在衣兜里。法医检验后确认,衣服上有0型血和A型血,而死者关传生的血型为A型。水果刀上没有检出血迹,但是刀刃与死者伤口吻合。于是,侦查人员突击审讯石东玉。开始时,石东玉坚持说自己没有杀人,并解释说他衣服上的血迹是4日下午与弟弟打架时沾上的父亲和弟弟的血。审讯持续30多个小时之后,石东玉终于承认了杀害关传生的罪行。
……
书摘插画
![插图](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609f6a4bf0f22467e7e89892_161571.jpg)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