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496775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宗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主要围绕传统宗祠的历史演变与现状,介绍了中国乡土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宗祠的性质、形制、建造、风水,分析宗祠的类型、地域特征、社会活动、管理、社会影响和建筑文化等方面情况,探讨宗祠、宗族、村落的内在关系及其演变,总结宗祠发展变化对古代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目 录
章 宗祠的宗法文化
节 宗祠与传统文化
宗谱
姓氏郡望
宗族与族规
亲族习俗
宗族至上主义
宗祠的祭祀礼制
宗族制度的演变
儒家孝道文化
第二节 传承宗祠遗风
宗祠倡族学
圣贤宗祠里的忠义
造神运动与生祠堂
节 宗祠与传统文化
宗谱
姓氏郡望
宗族与族规
亲族习俗
宗族至上主义
宗祠的祭祀礼制
宗族制度的演变
儒家孝道文化
第二节 传承宗祠遗风
宗祠倡族学
圣贤宗祠里的忠义
造神运动与生祠堂
第二章 宗祠的建筑艺术
节 方圆阴阳好风水
慧圆行方的理念
天人合一的观念形态
宗祠的风水理法
第二节 宗祠建筑的地域特色
中规中矩求章法:晋陕宗祠
气韵灵动绚烂:江南宗祠
高敞华丽而秀美:岭南宗祠
精致典雅齐争辉:台湾宗祠
第三章 名门望族的宗祠
节 湖北省名门望族的宗祠
大田村伍氏宗祠
阳新梁氏宗祠
第二节 浙江省名门望族的宗祠
鸬鹚湾村郑氏宗祠
俞源村俞氏宗祠
第三节 福建省名门望族的宗祠
洪坑村林氏家庙
汀州刘氏家庙
第四节 广东省名门望族的宗祠
松塘区氏宗祠
沙湾何氏宗祠
湖镇围胡氏宗祠
合族祠中的陈氏书院
第五节 江西省名门望族的宗祠
汪山土库中的程氏祖堂
蜀口村欧阳氏宗祠
岳家村岳纳堂
车田村周氏宗祠
宜丰县天宝刘氏宗祠
第六节 安徽省名门望族的宗祠
龙川村胡氏宗祠
西递村明经胡氏追慕堂
歙县昌溪周氏宗祠
磨店乡李鸿章报恩祠
第七节 台湾名门望族的宗祠
金门琼林蔡氏宗祠
苗栗县通宵镇马氏宗祠
第四章 圣贤名士祠:德义功高垂千古
节 文贤武圣祠
曲阜孔庙
衢州孔庙
北京孔庙
建水孔庙
终南山老子祠
蒙城庄子祠
解州关帝庙
第二节 诗家、书家祠
韩城司马迁祠
绍兴王右军祠
马鞍山青莲祠
江油太白祠
成都杜甫草堂
岭南惠州苏轼祠
岷江眉山三苏祠
九江陶靖节祠
潮州韩文公祠
柳州柳侯祠
崇州陆游祠
大庾岭下九龄祠
第三节 忠臣良将祠
岐山县周公庙
汉中留坝留侯祠
成都武侯祠
杭州岳王庙
代县杨令公祠
合肥包公祠
台南延平郡王祠
浙江淳安海瑞祠
福州林文忠公祠
参考书目
在线试读
《中国古代宗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姓氏郡望
郡望,其本义为一个郡中的望族,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始于先秦、盛于秦汉、魏晋时期的一种行政建制、行政区划,在唐朝之后逐渐被废除。“望”指的是“望族”,即有声望的姓氏大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在某个固定州郡之中,因人才辈出、门楣光耀而为当地人所仰望与敬重,成为该郡望族,故称“郡望”。后来,“郡望”还被用来指一个家族的根源与发源地,即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那个郡。一般的小姓有一到几个郡望,而大姓郡望则更多。宗祠以显赫位置标示姓氏郡望,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姓氏别贵贱、分尊卑。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绵延不绝。据的研究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两万两千个,而其中不少姓氏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很好体现。在公布的2015版《百家姓》中,姓氏人口总数在两千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其中,李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94%,王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41%,张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1%,其余刘、陈、杨、赵、黄、周、吴七个姓氏的人口也都在2400万人以上。这些姓氏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是因为它们曾是中国历史上的“国姓”或“世代名门大姓”。
姓氏早在母系社会时就已经出现。当时,各个氏族为在往来中表明自己的身份,用自己的氏族图腾作为标志,图腾的徽记便是姓的雏形。氏始于父系社会,是姓族中的重要支系,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代表着功勋与地位。西周时实行“分封制”,皇亲与有功之臣都以封地为氏,这又使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先秦时期,姓与氏含义的区分也就更明显了,姓代表血脉关系,同姓之间禁止通婚;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是特权与地位的象征,用以别尊卑,有氏者为贵。秦代废止了初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的是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别尊卑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成为了父系社会血缘承袭的重要标志。中国现在大部分的姓,就是承袭的产生于周代的氏。
周朝初期,为控制已经征服了的地区,周天子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与周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与异姓功臣等,建立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十六人,同姓贵族四十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四十八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六十个。此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代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为重要的时期。姓氏合流以后,从古至今,中国人所使用的姓氏大多数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而成的。 秦、汉时期,“姓”与“氏”逐渐合而为一,统称“姓氏”。伴随着门阀制度的形成,“郡望”就成为彰显各世家大族社会地位与高低贵贱的重要标志,并区别于同一姓氏中的土族与庶族、豪门与寒门。
任何姓氏均源于自己的祖先,不到重大时刻是不容变动的。然而,历史中由于诸多外力的影响,却使得改姓现象极其常见,这些均源于赐姓、避讳、避难、少数民族汉化、入赘、收养、字体简化等多方面原因,这些改姓的现象几乎贯穿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始终。
在门阀制度下,门第阀阅是指那些世代显贵、影响深远的贵姓宗族的家门,因无比显赫并世代传承,被称为“高门宗祠著姓”。它始于西汉末年,盛行于南北朝时期,此时“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这“四姓”分别指的是以王、谢、袁、萧为代表的“侨姓”,以朱、张、顾、陆为代表的“吴姓”,以王、崔、卢、李、郑为代表的“郡姓”以及以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代表的“虏姓”。这“四姓”出身的子弟,可以高居要职;而与之相对的“寒门宗祠庶姓”子弟即使是满腹才华,也只能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仅会出任低级官吏而不能升迁,沉沦一生。
北魏时期,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九年详定姓族制度,确立了门阀序列,其中,范阳(今河北涿州)卢氏、太原(今山西太原)王氏、荥阳(今河南荥阳)郑氏、清河(今河北清河)崔氏以及陇西(今甘肃临洮)李氏为尊贵,被称为“五姓”。到了唐朝,这五姓加上博陵(今河北安平)崔氏、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被合称为“五姓七家”。这五姓世代显赫,如,两支崔氏在唐代出任宰相的多达27人,五品以上的官员有400余人,时人称其为“宰相之姓”。
国姓,就是王朝皇室的姓氏,可见其地位不容小觑。将国姓赐给异姓大臣是历代帝王收揽人心的一种重要手段。汉朝赐有功之臣刘姓,并规定凡是刘姓人家均可免除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待遇。唐朝更将赐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汉族的徐、邴、安、杜、胡、弘、郭等姓,少数民族的单于、阿布、阿跌、舍利等姓都被赐为李姓。这种“赐姓”对于中国姓氏的发展影响巨大,由此产生了人口学上的“马太效应”,使国姓逐渐变成了大姓。唐代由于赐姓,李姓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及至宋代,李姓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7.2%,为宋代的第二大姓。除了李姓外,赵姓作为国姓在宋代排名第三位,仅次于王姓、李姓。王姓虽然不是国姓,却排在了位,这就涉及到前面提及的“著姓”了。身处“高门”“著姓”之列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成为带动王姓人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张姓的发展状况则与此相同。
据记载,宋代人口排名前四位的分别为王、李、赵、刘四姓。而2015年的数据显示,排名前四位的是李、王、张、刘。赵姓虽排第七位,但仍位于前列。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千余年前人口姓氏的格局就已经形成,而因国姓、贵姓得到发展的姓氏成为大姓。此后,随着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以及科举制度的盛行,士族阶层逐渐消失了。而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国姓、贵姓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将姓氏郡望作为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依据,不同郡望品级的人所被授予的官职不同,不同郡望品级之间也不能通婚,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在国家谱牒中抢占显要地位的名门望族控制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高门望族为了维护其特殊地位,往往会在高门之间自组婚姻以保持“血统”的纯正。由于郡望与一个人的政治生活、社会交往、婚丧嫁娶都密切相关,故而受到时人的特别关注。不少人千方百计都想挤进等级较高的姓氏郡望中,称为“冒籍”,但一旦被查出来都会受到严厉处罚。
……
姓氏郡望
郡望,其本义为一个郡中的望族,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始于先秦、盛于秦汉、魏晋时期的一种行政建制、行政区划,在唐朝之后逐渐被废除。“望”指的是“望族”,即有声望的姓氏大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在某个固定州郡之中,因人才辈出、门楣光耀而为当地人所仰望与敬重,成为该郡望族,故称“郡望”。后来,“郡望”还被用来指一个家族的根源与发源地,即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那个郡。一般的小姓有一到几个郡望,而大姓郡望则更多。宗祠以显赫位置标示姓氏郡望,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姓氏别贵贱、分尊卑。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中国的姓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绵延不绝。据的研究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两万两千个,而其中不少姓氏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在姓氏的传承之中得以很好体现。在公布的2015版《百家姓》中,姓氏人口总数在两千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其中,李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94%,王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41%,张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1%,其余刘、陈、杨、赵、黄、周、吴七个姓氏的人口也都在2400万人以上。这些姓氏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么庞大的人口数量,是因为它们曾是中国历史上的“国姓”或“世代名门大姓”。
姓氏早在母系社会时就已经出现。当时,各个氏族为在往来中表明自己的身份,用自己的氏族图腾作为标志,图腾的徽记便是姓的雏形。氏始于父系社会,是姓族中的重要支系,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代表着功勋与地位。西周时实行“分封制”,皇亲与有功之臣都以封地为氏,这又使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先秦时期,姓与氏含义的区分也就更明显了,姓代表血脉关系,同姓之间禁止通婚;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是特权与地位的象征,用以别尊卑,有氏者为贵。秦代废止了初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的是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别尊卑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成为了父系社会血缘承袭的重要标志。中国现在大部分的姓,就是承袭的产生于周代的氏。
周朝初期,为控制已经征服了的地区,周天子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与周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与异姓功臣等,建立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十六人,同姓贵族四十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四十八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六十个。此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代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为重要的时期。姓氏合流以后,从古至今,中国人所使用的姓氏大多数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而成的。 秦、汉时期,“姓”与“氏”逐渐合而为一,统称“姓氏”。伴随着门阀制度的形成,“郡望”就成为彰显各世家大族社会地位与高低贵贱的重要标志,并区别于同一姓氏中的土族与庶族、豪门与寒门。
任何姓氏均源于自己的祖先,不到重大时刻是不容变动的。然而,历史中由于诸多外力的影响,却使得改姓现象极其常见,这些均源于赐姓、避讳、避难、少数民族汉化、入赘、收养、字体简化等多方面原因,这些改姓的现象几乎贯穿于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始终。
在门阀制度下,门第阀阅是指那些世代显贵、影响深远的贵姓宗族的家门,因无比显赫并世代传承,被称为“高门宗祠著姓”。它始于西汉末年,盛行于南北朝时期,此时“举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选”。这“四姓”分别指的是以王、谢、袁、萧为代表的“侨姓”,以朱、张、顾、陆为代表的“吴姓”,以王、崔、卢、李、郑为代表的“郡姓”以及以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代表的“虏姓”。这“四姓”出身的子弟,可以高居要职;而与之相对的“寒门宗祠庶姓”子弟即使是满腹才华,也只能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仅会出任低级官吏而不能升迁,沉沦一生。
北魏时期,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九年详定姓族制度,确立了门阀序列,其中,范阳(今河北涿州)卢氏、太原(今山西太原)王氏、荥阳(今河南荥阳)郑氏、清河(今河北清河)崔氏以及陇西(今甘肃临洮)李氏为尊贵,被称为“五姓”。到了唐朝,这五姓加上博陵(今河北安平)崔氏、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被合称为“五姓七家”。这五姓世代显赫,如,两支崔氏在唐代出任宰相的多达27人,五品以上的官员有400余人,时人称其为“宰相之姓”。
国姓,就是王朝皇室的姓氏,可见其地位不容小觑。将国姓赐给异姓大臣是历代帝王收揽人心的一种重要手段。汉朝赐有功之臣刘姓,并规定凡是刘姓人家均可免除徭役,享受“六百石”的中级官吏待遇。唐朝更将赐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汉族的徐、邴、安、杜、胡、弘、郭等姓,少数民族的单于、阿布、阿跌、舍利等姓都被赐为李姓。这种“赐姓”对于中国姓氏的发展影响巨大,由此产生了人口学上的“马太效应”,使国姓逐渐变成了大姓。唐代由于赐姓,李姓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及至宋代,李姓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7.2%,为宋代的第二大姓。除了李姓外,赵姓作为国姓在宋代排名第三位,仅次于王姓、李姓。王姓虽然不是国姓,却排在了位,这就涉及到前面提及的“著姓”了。身处“高门”“著姓”之列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成为带动王姓人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张姓的发展状况则与此相同。
据记载,宋代人口排名前四位的分别为王、李、赵、刘四姓。而2015年的数据显示,排名前四位的是李、王、张、刘。赵姓虽排第七位,但仍位于前列。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千余年前人口姓氏的格局就已经形成,而因国姓、贵姓得到发展的姓氏成为大姓。此后,随着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以及科举制度的盛行,士族阶层逐渐消失了。而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国姓、贵姓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将姓氏郡望作为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依据,不同郡望品级的人所被授予的官职不同,不同郡望品级之间也不能通婚,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在国家谱牒中抢占显要地位的名门望族控制了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高门望族为了维护其特殊地位,往往会在高门之间自组婚姻以保持“血统”的纯正。由于郡望与一个人的政治生活、社会交往、婚丧嫁娶都密切相关,故而受到时人的特别关注。不少人千方百计都想挤进等级较高的姓氏郡望中,称为“冒籍”,但一旦被查出来都会受到严厉处罚。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