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102058
内容简介
利用植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恢复与改造自然,是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根本之举。本研究以黄河流域粗沙来源区为背景,以野外试验为主、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专家提出的一种新型沟道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沙棘柔性坝的水保效应与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书为沙棘植物治理砒砂岩地区的水土流失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沙棘植物柔性坝的推广及规划种植提供了理论参考,丰富了柔性植物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本书可为水土保持、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及研究生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粗沙区沙棘柔性坝水保效应原型试验与数学模拟” (50479067)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得到西安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科与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学科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部分资助。
本书为沙棘植物治理砒砂岩地区的水土流失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沙棘植物柔性坝的推广及规划种植提供了理论参考,丰富了柔性植物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本书可为水土保持、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及研究生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粗沙区沙棘柔性坝水保效应原型试验与数学模拟” (50479067)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得到西安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科与西北大学自然地理学学科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部分资助。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水土流失概述
1.2 植物治理水土流失研究概述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3 研究方法及思路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1 原型试验区植物柔性坝设计概况
3.2 流速场野外试验区设计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第四章 沙棘柔性坝的拦沙效应
4.1 沙棘柔性坝对沟道泥沙颗粒分布的时空影响
4.2 沙棘柔性坝淤积形态变化分析
4.3 沙棘柔性坝坝体型态三维变形分析
4.4 沙棘柔性坝沿程纵剖面及累积淤积量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沙棘柔性坝的生态效应
5.1 研究区的降水特征
5.2 沙棘的生态学特性及水土保持作用
5.3 沙棘柔性坝沟道土壤改良效应
5.4 沙棘柔性坝沟道土壤水分时空动态与空间变异分析
5.5 沙棘柔性坝土壤水库效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棘柔性坝的水流特性研究——水深
6.1 试验概况
6.2 沙棘柔性坝对水深的影响与效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沙棘柔性坝的流速场观测与分析
7.1 流速场观测的PIV法
7.2 沙棘柔性坝对流速场的影响与效应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沙棘柔性坝拦沙机理分析
8.1 沙棘柔性坝的阻力系数
8.2 沙棘柔性坝沟道输沙特性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沙棘柔性坝拦沙效应数学模拟与坝体种植参数规划
9.1 植物柔性坝沟道泥沙数学模型的建立
9.2 冲淤模拟基本资料及相关问题
9.3 模拟结果分析与植物柔性坝种植规划参数的讨论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不足之处
10.3 建议及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1 国内外水土流失概述
1.2 植物治理水土流失研究概述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3 研究方法及思路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1 原型试验区植物柔性坝设计概况
3.2 流速场野外试验区设计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第四章 沙棘柔性坝的拦沙效应
4.1 沙棘柔性坝对沟道泥沙颗粒分布的时空影响
4.2 沙棘柔性坝淤积形态变化分析
4.3 沙棘柔性坝坝体型态三维变形分析
4.4 沙棘柔性坝沿程纵剖面及累积淤积量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沙棘柔性坝的生态效应
5.1 研究区的降水特征
5.2 沙棘的生态学特性及水土保持作用
5.3 沙棘柔性坝沟道土壤改良效应
5.4 沙棘柔性坝沟道土壤水分时空动态与空间变异分析
5.5 沙棘柔性坝土壤水库效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棘柔性坝的水流特性研究——水深
6.1 试验概况
6.2 沙棘柔性坝对水深的影响与效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沙棘柔性坝的流速场观测与分析
7.1 流速场观测的PIV法
7.2 沙棘柔性坝对流速场的影响与效应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沙棘柔性坝拦沙机理分析
8.1 沙棘柔性坝的阻力系数
8.2 沙棘柔性坝沟道输沙特性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沙棘柔性坝拦沙效应数学模拟与坝体种植参数规划
9.1 植物柔性坝沟道泥沙数学模型的建立
9.2 冲淤模拟基本资料及相关问题
9.3 模拟结果分析与植物柔性坝种植规划参数的讨论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不足之处
10.3 建议及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