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173911
内容简介
本书依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着重于男装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需求的完全对接,在突出理论知识的精简性的同时,辅以国内外知名品牌设计案例的详细解读,使读者能直观明了地理解、掌握男装设计的理论知识体系并能举一反三地应用于设计工作中。
本书首先讲述了男装服饰的发展历史及传承演变,然后从服装设计和男性特点展开,详细讲述了男装及其服饰品设计的要素,如男装廓型设计、细节设计、装饰设计、造型元素的分析与运用、系列化设计、创意作品设计等。
全书图文并茂,不仅可以作为服装专业方向的师生用书,而且可以帮助服装设计师对男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服装设计工作的开展与设计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本书首先讲述了男装服饰的发展历史及传承演变,然后从服装设计和男性特点展开,详细讲述了男装及其服饰品设计的要素,如男装廓型设计、细节设计、装饰设计、造型元素的分析与运用、系列化设计、创意作品设计等。
全书图文并茂,不仅可以作为服装专业方向的师生用书,而且可以帮助服装设计师对男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服装设计工作的开展与设计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目 录
1
21
31
48
73
章 男装发展简史
第二章 男装的特征与分类
第三章 男装廓型与细节设计
节 古文明时期的男装 2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男装 3
第三节 14 世纪至 19 世纪的男装 6
第四节 20 世纪的男装发展与变革 9
节 男性的特征 22
第二节 男装的特征 25
第三节 男装的分类 26
节 男装廓型设计 32
第二节 男装细节设计 34
第四章 男装单品设计
节 西装设计 49
第二节 衬衫设计 57
第三节 T 恤设计 61
第四节 夹克设计 64
第五节 裤子设计 66
第六节 其他单品设计 69
第五章 男装配件设计
节 领带设计 74
第二节 腰带设计 76
87 第六章 男装造型元素分析与运用
节 点元素分析与运用 88
第二节 线元素分析与运用 91
第三节 面元素分析与运用 95
第四节 体元素分析与运用 98
第五节 点、线、面、体元素之间的关系 100
第三节 帽子设计 78
第四节 包袋设计 79
第五节 鞋靴设计 80
第六节 围巾设计 81
第七节 其他配件设计 83
102 第七章 男装设计的形式法则与运用
节 比例与分割 103
第二节 对称与平衡 105
第三节 对比与协调 107
第四节 节奏与反复 110
第五节 夸张与错视 111
114 第八章 服装设计的思维类型与方法
节 设计的思维类型 115
第二节 设计的思维特点 122
第三节 设计的构思方法 124
126 第九章 男装系列设计
节 系列设计的基本要素 127
第二节 男装系列设计的元素构成 129
第三节 男装系列设计元素的运用 132
第四节 男装系列设计的方法 133
135 第十章 市场化的男装产品设计
节 服装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136
第二节 服装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与关系 137
第三节 男装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138
第四节 男装产品设计的流程 142
152 第十一章 艺术化的男装创意设计
节 服装创意设计的概念与特征 153
第二节 男装创意设计的步骤 156
第三节 男装创意设计的方法 160
168 第十二章 国际男装品牌与设计师简介
194 后 记 给服装设计学习者的建议
200 参考文献
21
31
48
73
章 男装发展简史
第二章 男装的特征与分类
第三章 男装廓型与细节设计
节 古文明时期的男装 2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男装 3
第三节 14 世纪至 19 世纪的男装 6
第四节 20 世纪的男装发展与变革 9
节 男性的特征 22
第二节 男装的特征 25
第三节 男装的分类 26
节 男装廓型设计 32
第二节 男装细节设计 34
第四章 男装单品设计
节 西装设计 49
第二节 衬衫设计 57
第三节 T 恤设计 61
第四节 夹克设计 64
第五节 裤子设计 66
第六节 其他单品设计 69
第五章 男装配件设计
节 领带设计 74
第二节 腰带设计 76
87 第六章 男装造型元素分析与运用
节 点元素分析与运用 88
第二节 线元素分析与运用 91
第三节 面元素分析与运用 95
第四节 体元素分析与运用 98
第五节 点、线、面、体元素之间的关系 100
第三节 帽子设计 78
第四节 包袋设计 79
第五节 鞋靴设计 80
第六节 围巾设计 81
第七节 其他配件设计 83
102 第七章 男装设计的形式法则与运用
节 比例与分割 103
第二节 对称与平衡 105
第三节 对比与协调 107
第四节 节奏与反复 110
第五节 夸张与错视 111
114 第八章 服装设计的思维类型与方法
节 设计的思维类型 115
第二节 设计的思维特点 122
第三节 设计的构思方法 124
126 第九章 男装系列设计
节 系列设计的基本要素 127
第二节 男装系列设计的元素构成 129
第三节 男装系列设计元素的运用 132
第四节 男装系列设计的方法 133
135 第十章 市场化的男装产品设计
节 服装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136
第二节 服装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与关系 137
第三节 男装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138
第四节 男装产品设计的流程 142
152 第十一章 艺术化的男装创意设计
节 服装创意设计的概念与特征 153
第二节 男装创意设计的步骤 156
第三节 男装创意设计的方法 160
168 第十二章 国际男装品牌与设计师简介
194 后 记 给服装设计学习者的建议
200 参考文献
前 言
专业人才培养是由制造专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基础和支撑,高等教育更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规模方面迅速扩张,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我国是纺织服装教育大国,纺织本科院校47所,服装本科院校126所,每年两万余人通过纺织服装高等教育。现在是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向强国推进的关键期,纺织服装高等教育更是承担了培养专业创新人才、提升专业素质的重任。
化学工业出版社作为国家一级综合出版社,是国家规划教材的重要出版基地,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价为“导向正
确、管理规范、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模范出版社”。依照《*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件)和《财政部 *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两个文件精神,2012年10月,化学工业出版社邀请开设纺织服装类专业的26所骨干院校和纺织服装相关行业企业作为教材建设单位,共同研讨开发纺织服装“本科教学工程”规划教材,成立了“纺织服装‘本科教学工程’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拟在“十二五”期间组织相关院校一线教师和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在深入调研、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一套纺织服装类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该批教材将涵盖本科院校的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染整方向)等专业开设的课程。该套教材的首批编写计划已顺利实施,首批60余本教材将于2013~ 2014年陆续出版。
该套教材的建设贯彻了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以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为目标,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以行业指导、校企合作为方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教材编写中突出了理论知识精简、适用,加强实践内容的原则;强调增加一定比例的高新奇特内容;推进多媒体和数字化教材;兼顾相关交叉学科的融合和基础科学在专业中的应用。整套教材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规划性。此套教材汇集众多纺织服装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又得到了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和积极参与,相信它的出版不仅能较好地满足本科院校纺织服装类专业的教学需求,而且对促进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每一位与纺织服装本科教育相关的教师和行业科技人员,都能关注、参与此套教材的建设,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姚穆
化学工业出版社作为国家一级综合出版社,是国家规划教材的重要出版基地,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价为“导向正
确、管理规范、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模范出版社”。依照《*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件)和《财政部 *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两个文件精神,2012年10月,化学工业出版社邀请开设纺织服装类专业的26所骨干院校和纺织服装相关行业企业作为教材建设单位,共同研讨开发纺织服装“本科教学工程”规划教材,成立了“纺织服装‘本科教学工程’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拟在“十二五”期间组织相关院校一线教师和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在深入调研、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一套纺织服装类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该批教材将涵盖本科院校的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染整方向)等专业开设的课程。该套教材的首批编写计划已顺利实施,首批60余本教材将于2013~ 2014年陆续出版。
该套教材的建设贯彻了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要求,以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为目标,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以行业指导、校企合作为方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教材编写中突出了理论知识精简、适用,加强实践内容的原则;强调增加一定比例的高新奇特内容;推进多媒体和数字化教材;兼顾相关交叉学科的融合和基础科学在专业中的应用。整套教材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规划性。此套教材汇集众多纺织服装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又得到了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和积极参与,相信它的出版不仅能较好地满足本科院校纺织服装类专业的教学需求,而且对促进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每一位与纺织服装本科教育相关的教师和行业科技人员,都能关注、参与此套教材的建设,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姚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