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611045
艺术普及型读物,石涛生平线索完整、清晰,语言通俗直白,附以传主年表,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其生平
l细腻呈现石涛亦僧亦俗的独特心理特点,不止于讲作品,而是立体式勾描作品与传主人生阶段之间的血脉联系。
l图文珍藏版,印刷精美,极致还原全书较完整地收录石涛现存传世名作。图文结合,读者可以更多角度感受石涛生平,以其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创作风格变化。全书采用进口纯质纸印刷,达到色彩、细节的致极还原。
他是画坛改革家,以“我用我法”为宗,打破仿古之风。他是僧人,却不甘清寂,主动结交权贵,受其资助。他是前朝皇室遗裔,竟在康熙面前自称“臣僧”。他自知过不了红尘万道关劫,被“名节”与“权贵”拖入俗世烂泥塘,因此自号“苦瓜和尚”“瞎尊者”。
他将的矛盾心境巧妙地融入画中,“我用我法,无法而法”,是对画坛现实的不满,也是对自身矛盾心境的排遣;用刻着俗家姓名“若极”印无声宣泄巨大的心灵苦难。
本书以小说笔法记叙了“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生平,以石涛的创作为主线,辅以石涛与梅清、屈大均、髡残、八大山人、戴本孝等名流的交往,细致展现了石涛艺术生命的成长过程。作者在书中不讳言石涛对功名的渴望、身为前朝遗民的矛盾心态,对石涛集画家、僧人、帝王胄裔为一身所形成的独特心理状态摹写入微,勾描出石涛的绘画作品与其特殊心境之间的血脉关系。
001|末 世
序章1645 —1648
1645年的秋八月里,广西桂林府遭逢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兵燹战乱,大明王朝的军队攻入了同样属于大明王朝的“监国”政权首府全州,攻城的战斗没有对峙多久,城崩垣裂之后,城外的军队蜂拥而至。
009|禅 寺
章 1642 —1665
昨天夜里旅庵本月做了一个梦。他看到有两个人向他走来,在他梦中的意识里,那两人不是等闲之辈。当时他正想与他们说话,他们却离他而去。
053|黄 山
第二章1667 —1679
1667年的春天,石涛和喝涛经游庐山后来到敬亭山。其实在这时候,师兄弟俩来到敬亭山的目的已经有所不同了。对于喝涛,他是一心奔那黄蘖道场来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把心完全奉献给了佛陀的好和尚。而石涛,除了修禅悟道外,他的兴趣更在于宣城二百里外的黄山。
113|金 陵
第三章1680 —1686
江南的梅雨有时候一下就是个把月,这就影响了石涛到南京去的行程。当时的交通极为不便,带着行李水陆兼程,在风雨中是有诸多麻烦的。他到闰八月里才终到达南京。
157|扬 州
第四章1687 —1689
他的目标是在北地,在京师。也就是说,这一次石涛仅仅是路过扬州,为北上做些准备。他的上述打算无形中为自己规定了两种身份:画家和禅师。
191|京 都
第五章1689 —1692
石涛的进京是受到博尔都的邀请。去年皇帝南巡的时候,镇国大将军博尔都作为王室的随行成员到过扬州,我们现在不清楚的是,皇帝指名接见石涛,是不是出于博尔都的推荐。
229|大涤堂
第六章1693 —1699
他先在吴山亭暂住。他看中了大东门外的一块地皮,京城纷繁的应酬使他积蓄起丰厚的润笔,他决定在那里为自己盖一栋房子,以作晚年的栖息之所。
279|广陵散
第七章1700 —1707
他干脆就少出门,甚至长时间的不出门,也很少待客。他把自己越来越严密地封闭起来,他希望人们慢慢地忘却这世界上还有一个石涛。
315|蜀冈祭
尾章1733
石涛临死前曾经画了一幅自己日后的坟墓图。数十年过去了,已经是清王朝的雍正时代,当时扬州的画人闵华得到了这幅图,他颇为感慨。
附:石涛年表
335 代后记
序 章
谁也没有料到,事情的结局竟是如此的荒唐。
1645 年的秋八月里,广西桂林府遭逢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兵燹战乱,大明王朝的军队攻入了同样属于大明王朝的“监国”政权首府全州,攻城的战斗没有对峙多久,城崩垣裂之后,城外的军队蜂拥而至。巷战打得很艰苦,到了寸土必争的地步,但是守城的部队越来越觉得胜利无望。那是必然的,因为这座城市本身就没有多少武装力量。就这样,攻城的军队轻而易举地就包围了首脑的官邸靖江王府,杀了进去。房屋在焚烧,到处都是尸体,官邸内一片混乱。
在这场混乱中,一个小巧的身影掠过草木葳蕤的后院,轻车熟路地从一个隐蔽的边门溜出了王府。他的身后是一片杀戮之声。
没有追兵。显然,没有人发现他的行踪。
借着夜光,人影依稀可辨。那是一个宫中的小太监,大约只有十五六岁的光景。
小太监的手里居然还抱着一个不满四岁的男孩,只见他舍命般地穿过后院外那片开阔的街路,闪进了对面小巷的黑暗中。
“妈妈—— ”那男孩突然大叫起来。
小太监急忙用手捂住了他的小嘴。
“不许叫,”他压低了嗓门向男孩吼道,“再叫就没命了。”
孩子用天真而惊恐万状的眼睛望着他,两眼噙满了泪花。
“不许哭,听到了没有?”小太监说,“你要听话。”
孩子乖乖地点了点头。
八月的夜晚天气闷热,更何况在南方。小太监已经满头大汗。不远处,一队举着火把的士兵急急走来,黑暗中无法分清敌我,他犹豫了一下,就在草丛中蹲下,隐蔽着等那些士兵远去。
谁也不知道那小太监的目的,是出于仁义,还是负有秘密的使命。
他们——小太监和那孩子——沿着河边的小路摸索着前进,终于来到了船埠,但是那里已经没有一条船了。
他看了看水面,觉得水并不太深。
“抱紧我。”他命令道,然后涉下水去。
他托着那孩子,努力地想把他举高,免得让水泡到了孩子的身体。可是河床时浅时深,孩子的衣物也很快浸湿了。
他在水中眺望着远处,那些广西特有的石灰岩孤峰,现在都变成了黑魆魆的薄片,镶嵌在灰色的天际。
他想,逃到那些山阴里去,也许就有生的指望了。
一个分心,他踩了个空,一下沉向水底。
他还是紧紧地搂抱着那个男孩……
这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不知道他们是死,
或是活。
这男孩就是因兵败而遭到灭族之灾的靖江王爷的后
裔,他叫朱若极。
朱若极,也就是我们这本书所要描述的主人公,中国17
世纪伟大的画家石涛。
那场混乱的战争打得令人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 1644 年的暮春,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了北京,大明王朝的后一个皇帝自缢于宫城后园的煤山。皇帝死于非命,才使大家忽然意识到,他其实是这个王朝的象征,没有他的存在,王朝也就垮了。晚到的勤王军队虽然已经不能挽救皇帝,但他们可以挽救王朝,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