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610704丛书名: 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
编辑推荐
本书选文31篇,分为“语音”、“文字”、“词汇和语义”、“语法”4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由单纯为教学、翻译等实践服务逐渐转向为普通语言学与汉语语言学理论建设同时也为各类实践服务的历史过程。
内容简介
“英汉对比与翻译研究”系列文集是近30年来我国英汉对比和翻译研究的历史检阅,共八个分册,涵盖英汉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和翻译学三个学科。每册都包含总序、综述、编者札记、选文、重要论著索引和编后记六部分,选文均为高水平论文,其中多篇为名家名篇,编者札记是分册主编为每篇选文写的画龙点睛的评论,综述总结了本分册研究领域的成绩,预示了发展趋势,总序堪称三个学科研究与发展的总结和指南,论著索引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套文集实为上述三个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库,是这些学科或有关专业本、硕、博师生学习、教学、研究的必读参考书。
本书为系列文集之二,共选收近30年来国内英汉微观对比研究方面的重要论文31篇,分别归入“语音”、“文字”、“词汇和语义”、“语法”四个栏目。这些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由单纯为教学、翻译等实践服务逐渐转向为普通语言学与汉语语言学理论建设同时也为各类实践服务的历史过程,反映出这一学科已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编者预言,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个主攻方向。
本书为系列文集之二,共选收近30年来国内英汉微观对比研究方面的重要论文31篇,分别归入“语音”、“文字”、“词汇和语义”、“语法”四个栏目。这些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英汉对比研究由单纯为教学、翻译等实践服务逐渐转向为普通语言学与汉语语言学理论建设同时也为各类实践服务的历史过程,反映出这一学科已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编者预言,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一个主攻方向。
目 录
英汉微观对比研究综述
一、语音
1.桂灿昆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1978)
2.潘永棵 英汉元音变化的比较(1999)
二、文字
3.林汝昌 李曼珏 英汉文字比较实验报告(1998)
4.孟 华 动机性文字与任意性文字——中西文字比较(1998)
三、词汇和语义
5.刘宓庆 试沦英汉词义的差异(1980)
6.杨自俭 试谈英汉多义词的比较(1986)
7.李 冬 汉英词语理据比较(1988)
8.许余龙 英汉远近称指示词的对译问题(1989)
9.邵志洪 英汉词语搭配中的“同义反复”比较(1994)
10.邵志洪 郑国锋 近20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1999)
11.张德禄 符号的系统性与语言的意义系统——汉英语言符号系统对比(2003)
12.张建理 英汉多义词异同研讨:以“脸、面”为例(2003)
13.刘英凯 英汉词汇上下义关系异同的多维分析(2004)
14.王文斌 周慈波 英汉“看”类动词的语义及词化对比分析(2004)
15.严辰松 英汉语表达“实现”意义的同汇化模式(2005)
四、语法
16.赵世开 英一汉指示代词的对比研究(1981)
17.沈家煊 英汉介词对比(1984)
18.王菊泉 宗福常 英汉被动意义名词性短语的对比研究(1988)
19.徐通锵 语义句法刍议——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沦初探(1991/2004)
20.徐通锵 说“字”——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鉴别与语言理论建设(1998/2004)
21.杨自俭 试论英汉语法学发展的共同趋向(1992)
22.沈家煊 英汉对比语法三题(1996)
23.王 寅 英汉话题象似性对比(2000)
24.牛保义 英汉语附加疑问句语法化比较(2001)
25.邵志洪 英汉句子结构巾的“重量趋势”对比研究(2001)
26.施栋琴 英汉进行体结构与起始阶段进行动作的表达(2001)
27.潘文国 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2003)
28.赵 宏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对比研究(2004)
29.姜望琪 汉语的“句子”与英语的sentence(2005)
30.程琪龙 致使对象角色的选择和操作(2007)
31.熊学亮 英汉语双宾构式探析(2007)
附录:重要论著索引
编后记
一、语音
1.桂灿昆 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1978)
2.潘永棵 英汉元音变化的比较(1999)
二、文字
3.林汝昌 李曼珏 英汉文字比较实验报告(1998)
4.孟 华 动机性文字与任意性文字——中西文字比较(1998)
三、词汇和语义
5.刘宓庆 试沦英汉词义的差异(1980)
6.杨自俭 试谈英汉多义词的比较(1986)
7.李 冬 汉英词语理据比较(1988)
8.许余龙 英汉远近称指示词的对译问题(1989)
9.邵志洪 英汉词语搭配中的“同义反复”比较(1994)
10.邵志洪 郑国锋 近20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1999)
11.张德禄 符号的系统性与语言的意义系统——汉英语言符号系统对比(2003)
12.张建理 英汉多义词异同研讨:以“脸、面”为例(2003)
13.刘英凯 英汉词汇上下义关系异同的多维分析(2004)
14.王文斌 周慈波 英汉“看”类动词的语义及词化对比分析(2004)
15.严辰松 英汉语表达“实现”意义的同汇化模式(2005)
四、语法
16.赵世开 英一汉指示代词的对比研究(1981)
17.沈家煊 英汉介词对比(1984)
18.王菊泉 宗福常 英汉被动意义名词性短语的对比研究(1988)
19.徐通锵 语义句法刍议——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沦初探(1991/2004)
20.徐通锵 说“字”——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鉴别与语言理论建设(1998/2004)
21.杨自俭 试论英汉语法学发展的共同趋向(1992)
22.沈家煊 英汉对比语法三题(1996)
23.王 寅 英汉话题象似性对比(2000)
24.牛保义 英汉语附加疑问句语法化比较(2001)
25.邵志洪 英汉句子结构巾的“重量趋势”对比研究(2001)
26.施栋琴 英汉进行体结构与起始阶段进行动作的表达(2001)
27.潘文国 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2003)
28.赵 宏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对比研究(2004)
29.姜望琪 汉语的“句子”与英语的sentence(2005)
30.程琪龙 致使对象角色的选择和操作(2007)
31.熊学亮 英汉语双宾构式探析(2007)
附录:重要论著索引
编后记
在线试读
1.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
【编者札记】
本文从音位(phoneme)、声调(tone)和语调(intonation)、节奏(rhythm),词句发音衔接方式(juncture)等方面讨论了英汉语在语音上的主要区别和各自的特征,对英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均有很高的价值。文章指出了两种语言音位方面的区别,包括:(1)两种语言的音位数目和划分的方法不同;(2)两种语言各有其特殊音色的音位;(3)两种语言的语音特征所起的作用不同;(4)两种语言的音位组合方式和出现的位置不同。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英语是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汉语是以音节计时的(syllable—timed),而英语则是以重音计时的(stress—timed)。汉语是属于断奏音(staccato),即连续发出的各个音之间有间断,而英语却是属于连奏音(1egato),即连续出现的音圆滑而无间断。
桂灿昆先生是著名的语音学教授。他的《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1985)是学习美国英语者的必读参考书。
……
【编者札记】
本文从音位(phoneme)、声调(tone)和语调(intonation)、节奏(rhythm),词句发音衔接方式(juncture)等方面讨论了英汉语在语音上的主要区别和各自的特征,对英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均有很高的价值。文章指出了两种语言音位方面的区别,包括:(1)两种语言的音位数目和划分的方法不同;(2)两种语言各有其特殊音色的音位;(3)两种语言的语音特征所起的作用不同;(4)两种语言的音位组合方式和出现的位置不同。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英语是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汉语是以音节计时的(syllable—timed),而英语则是以重音计时的(stress—timed)。汉语是属于断奏音(staccato),即连续发出的各个音之间有间断,而英语却是属于连奏音(1egato),即连续出现的音圆滑而无间断。
桂灿昆先生是著名的语音学教授。他的《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1985)是学习美国英语者的必读参考书。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