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26299
编辑推荐
这本《元史》由温海清著。元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元的统一使中国的版图更为扩大,实现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蒙古西征在客观上对推进东西经济文化交流有着积极意义。尽管当时实施了民族不平等政策,但“必行汉法乃可长久”的现实需求,迫使当政者吸收汉族士大夫参与国家决策,使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空前加强。
目 录
序一
序二
导语
章 蒙古崛兴前的历史与传说
节 九至十三世纪北方草原形势:漠北的蒙古化
第二节 蒙古诸部的游牧经济与社会结构
第三节 蒙古先世历史概说:苍狼与白鹿的传说
第二章 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的形成
节 铁木真早年的成长:三河之源的传奇
第二节 争雄草原: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的转变
第三节 漠北立国: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第四节 征夏攻金:成吉思汗的对外扩张
第五节 挥鞭西进:蒙古次西征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扩张及其崩解
节 窝阔台合罕继承汗位
第二节 窝阔台合罕的文治武功
第三节 汗统的转移:从贵由汗到蒙哥汗
第四节 极盛的帝国:蒙哥汗对东、西方世界的统治
第五节 蒙古帝国的崩解及其世界性意义
第四章 元统治的确立:忽必烈及其时代
节 建元中统:1260年的转折
第二节 整顿中原:罢“世侯”,行“迁转法”
第三节 灭亡南宋:江南若破,百雁来过
第四节 天祥之死:元廷对南宋遗留问题的处置
第五节 经世敛财:忽必烈的理财大臣们
第五章 元王朝由守成到更化至覆亡
节 成宗守成:铁穆耳继位及其“惟和”政策
第二节 武仁授受:“兄弟叔侄相继”与“延祜儒治”
第三节 英宗被弑:至治新政与南坡之变
第四节 明文之争:两都之战与天历之变
第五节 顺帝北遁:脱脱更化与大元覆亡
第六章 元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法律
节 蒙元体制的“二元性”特征
第二节 宋元明的“转折”:元代是“黑暗”时期吗?
第三节 “四等人制”?“九儒十丐”?
第四节 蒙元法律的特性
第七章 元代的思想、宗教、文化与艺术
节 理学兴盛: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
第二节 五指并重:蒙元时代的宗教宽容
第三节 南北混融:大一统时代的诗风
第四节 曲苑竞妍:元杂剧的辉煌
第五节 隔江山色:文人画的兴盛
第八章 蒙元王朝与外部世界
节 传教士的东来与西行的人们
第二节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第三节 元人意识中的外部世界观念
附录
附录一 蒙元大事记
附录二 蒙元帝王世系表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元时期形势图
结束语
序二
导语
章 蒙古崛兴前的历史与传说
节 九至十三世纪北方草原形势:漠北的蒙古化
第二节 蒙古诸部的游牧经济与社会结构
第三节 蒙古先世历史概说:苍狼与白鹿的传说
第二章 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的形成
节 铁木真早年的成长:三河之源的传奇
第二节 争雄草原: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的转变
第三节 漠北立国: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第四节 征夏攻金:成吉思汗的对外扩张
第五节 挥鞭西进:蒙古次西征
第三章 蒙古帝国的扩张及其崩解
节 窝阔台合罕继承汗位
第二节 窝阔台合罕的文治武功
第三节 汗统的转移:从贵由汗到蒙哥汗
第四节 极盛的帝国:蒙哥汗对东、西方世界的统治
第五节 蒙古帝国的崩解及其世界性意义
第四章 元统治的确立:忽必烈及其时代
节 建元中统:1260年的转折
第二节 整顿中原:罢“世侯”,行“迁转法”
第三节 灭亡南宋:江南若破,百雁来过
第四节 天祥之死:元廷对南宋遗留问题的处置
第五节 经世敛财:忽必烈的理财大臣们
第五章 元王朝由守成到更化至覆亡
节 成宗守成:铁穆耳继位及其“惟和”政策
第二节 武仁授受:“兄弟叔侄相继”与“延祜儒治”
第三节 英宗被弑:至治新政与南坡之变
第四节 明文之争:两都之战与天历之变
第五节 顺帝北遁:脱脱更化与大元覆亡
第六章 元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法律
节 蒙元体制的“二元性”特征
第二节 宋元明的“转折”:元代是“黑暗”时期吗?
第三节 “四等人制”?“九儒十丐”?
第四节 蒙元法律的特性
第七章 元代的思想、宗教、文化与艺术
节 理学兴盛: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
第二节 五指并重:蒙元时代的宗教宽容
第三节 南北混融:大一统时代的诗风
第四节 曲苑竞妍:元杂剧的辉煌
第五节 隔江山色:文人画的兴盛
第八章 蒙元王朝与外部世界
节 传教士的东来与西行的人们
第二节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第三节 元人意识中的外部世界观念
附录
附录一 蒙元大事记
附录二 蒙元帝王世系表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元时期形势图
结束语
前 言
上海的郭志坤先生是我的多年老友。在十几年前世纪之交的时候,我同郭先生曾经有过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就是依照他的提议,共同编写了一本通俗讲述中国古代历史的图书,题为《中国古史寻证》,列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名家与名编——世纪初的对话”丛书出版。当时没有料到,这本书印行后博得相当不错的反响,使郭先生和我都觉得所作的一番努力是值得的。
以这件事为契机,郭志坤先生同我有不少次机会谈起历史学的通俗化问题。我们都认为,有必要组织编写一套系统讲说中国历史,将学术界的丰硕成果推广于大众的图书。郭先生精心拟出规划,并很快约请到多位学养深厚的作者,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团队,投入了撰写的工作,其成果便是现在这套“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从夏商周三代写起,一直到末的王朝清朝为止,全套共十二册。这套丛书的编写,贯穿了两条原则:就书的性质和对象来说,是“面向大众”;就书的体裁与风格而言,是“通俗化”。我认为郭志坤先生的这两条提得好,也提得及时。
先说“面向大众”。我近些年在不同场合屡次说过,历史虽不能吃,也不能穿,似乎与国计民生渺不相关,实际却是社会大众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何种身份,都会自然而然地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或许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使然吧。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但要认识现在,也必须回顾过去,这就涉及了历史。我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是每个人都会意识到的问题,这也离不开历史。人们不能只想到自己,还总会考虑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这就更应该了解历史。社会大众需要历史,历史学者自当“面向大众”。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学前辈钱穆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国史大纲》,所撰讲义一开头便标举:“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历史学者的工作任务,不应只限于自身观察历史、探索历史,更有责任把所认识、所了解的历史,原原本本地告诉广大的社会大众,使大家对历史有应有的认识和必要的了解。
特别是在今天,当我们的国家、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之际,尤其有必要推动历史学“面向大众”。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而且源远流长的文化,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过丰富卓越的贡献。我们有义务把这样的史实告诉社会大众,提升大家建设祖国、走向世界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从而为今后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多更新的贡献,这应当成为历史学者的襟怀和抱负。
再谈“通俗化”。“面向大众”与“通俗化”是结合在一起的,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大众”,历史著作就必须在语言和结构上力求“通俗化”。
说起“通俗化”,我联想到我国“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是学究天人的大学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然而他撰著历史,引经据典,还是在通俗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他论述唐虞以来古史,自然离不开《尚书》,而他本人曾受学于《尚书》博士孔安国,亲得古文《尚书》之学的传授,然而他在引用《尚书》时,对于古奥费解的字词,都采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这应该说是在“通俗化”方面的重要创意。另外,司马迁还尽力将史事的叙述情节化,使之活现于读者眼前,无愧于历史家的大手笔。这都是后人需要学习的。
必须说明,“通俗化”并不意味着降低历史学著作的学术水准。相反的,编写“通俗化”的历史作品,实际是对作者设立更高的要求,绝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在这里,我还想附带说一句,即使是学术界专业阅读的论著,其实也应当(而且也能够)写得简明流畅一些。不少著名的前辈学者,例如胡适、郭沫若、冯友兰等先生,他们的著作不都是这样的么?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面向大众”的,并且在“通俗化”方向上作了很大的努力。郭志坤先生还说过:“通俗,通俗,只有通然后能俗。”这也很有道理。这十二册书是一个整体,作者们在上下五千年的一个“通”字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对于内容的构架和文字作风也下了一番苦功夫,相信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体认到他们的用心。
李学勤
2014年8月17日
以这件事为契机,郭志坤先生同我有不少次机会谈起历史学的通俗化问题。我们都认为,有必要组织编写一套系统讲说中国历史,将学术界的丰硕成果推广于大众的图书。郭先生精心拟出规划,并很快约请到多位学养深厚的作者,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团队,投入了撰写的工作,其成果便是现在这套“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从夏商周三代写起,一直到末的王朝清朝为止,全套共十二册。这套丛书的编写,贯穿了两条原则:就书的性质和对象来说,是“面向大众”;就书的体裁与风格而言,是“通俗化”。我认为郭志坤先生的这两条提得好,也提得及时。
先说“面向大众”。我近些年在不同场合屡次说过,历史虽不能吃,也不能穿,似乎与国计民生渺不相关,实际却是社会大众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何种身份,都会自然而然地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或许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使然吧。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但要认识现在,也必须回顾过去,这就涉及了历史。我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是每个人都会意识到的问题,这也离不开历史。人们不能只想到自己,还总会考虑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这就更应该了解历史。社会大众需要历史,历史学者自当“面向大众”。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学前辈钱穆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国史大纲》,所撰讲义一开头便标举:“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历史学者的工作任务,不应只限于自身观察历史、探索历史,更有责任把所认识、所了解的历史,原原本本地告诉广大的社会大众,使大家对历史有应有的认识和必要的了解。
特别是在今天,当我们的国家、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之际,尤其有必要推动历史学“面向大众”。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而且源远流长的文化,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过丰富卓越的贡献。我们有义务把这样的史实告诉社会大众,提升大家建设祖国、走向世界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从而为今后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多更新的贡献,这应当成为历史学者的襟怀和抱负。
再谈“通俗化”。“面向大众”与“通俗化”是结合在一起的,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大众”,历史著作就必须在语言和结构上力求“通俗化”。
说起“通俗化”,我联想到我国“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是学究天人的大学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然而他撰著历史,引经据典,还是在通俗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他论述唐虞以来古史,自然离不开《尚书》,而他本人曾受学于《尚书》博士孔安国,亲得古文《尚书》之学的传授,然而他在引用《尚书》时,对于古奥费解的字词,都采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这应该说是在“通俗化”方面的重要创意。另外,司马迁还尽力将史事的叙述情节化,使之活现于读者眼前,无愧于历史家的大手笔。这都是后人需要学习的。
必须说明,“通俗化”并不意味着降低历史学著作的学术水准。相反的,编写“通俗化”的历史作品,实际是对作者设立更高的要求,绝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在这里,我还想附带说一句,即使是学术界专业阅读的论著,其实也应当(而且也能够)写得简明流畅一些。不少著名的前辈学者,例如胡适、郭沫若、冯友兰等先生,他们的著作不都是这样的么?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面向大众”的,并且在“通俗化”方向上作了很大的努力。郭志坤先生还说过:“通俗,通俗,只有通然后能俗。”这也很有道理。这十二册书是一个整体,作者们在上下五千年的一个“通”字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对于内容的构架和文字作风也下了一番苦功夫,相信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体认到他们的用心。
李学勤
2014年8月17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