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893238丛书名: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编辑推荐
本书分析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尽量采用区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其对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分析区域农村资金需求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实施区域差别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本书的研究可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时,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金融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各地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并以此促进农村资金形成和经济增长提供了积极的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距十分显著的背景下,认识农村资金资源的区域非均衡配置状况及其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寻求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增长的农村财政金融改革对策与措施,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统筹区域发展”面临的难题。但现行关于农村资金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国家整体经济层面进行探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少涉及从区域层面进行研究。基于此,本书选择从长期被忽视的区域层面对农村资金供给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
本书基于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资金规模、结构、效率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民间借贷资金及省级财政支农资金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比较分析。利用面板数据、混合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了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区域农村资金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书突破现行农村金融供给全国统一模式的框架,提出了促进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差异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本书分析指出,我国应采取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可以分别选择市场导向型、政府适度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应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设计区域农村金融组织架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主次搭配应体现差异;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引导方法均应体现区域差异;农村金融机构应提供并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区域差异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应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积极推动有利于农村资金形成的土地金融制度改革。
本书基于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资金规模、结构、效率等多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政策性信贷资金、民间借贷资金及省级财政支农资金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比较分析。利用面板数据、混合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了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区域农村资金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书突破现行农村金融供给全国统一模式的框架,提出了促进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差异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本书分析指出,我国应采取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可以分别选择市场导向型、政府适度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应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设计区域农村金融组织架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主次搭配应体现差异;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引导方法均应体现区域差异;农村金融机构应提供并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区域差异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应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积极推动有利于农村资金形成的土地金融制度改革。
目 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1.1.2 理论背景与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
1.2.2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经济增长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第2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实现经济增长的金融路径——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
2.1.1 金融结构论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
2.1.3 金融约束论
2.2 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路径——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2.4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及在我国农村的实践
2.3 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3.1 资本形成机制
2.3.2 资本配置机制
2.3.3 技术创新机制
2.3.4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
3.1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研究范畴的界定
3.1.1 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范围的确定
3.1.2 研究区域的划分
3.1.3 指标界定与数据来源
3.2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3.2.1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绝对规模的区域比较
3.2.2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相对规模的区域比较
3.2.3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结构的区域比较
3.2.4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区域比较
3.2.5 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空间分布的区域比较
3.3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3.1 因子分析
3.3.2 回归模型的构建
3.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
4.1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及本章的研究范畴
4.1.1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4.1.2 本章研究范畴的界定
4.2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4.2.1 农业政策性贷款规模的区域比较
4.2.2 农业政策性贷款结构的区域比较
4.2.3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的区域比较
4.3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研究假设
4.3.2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
4.3.3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设定检验
4.3.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
5.1 农村民间借贷概述
5.1.1 农村民间借贷的界定及形式
5.1.2 农村民间借贷的形成机制
5.1.3 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机制
5.2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基于农村民间借贷调查的分析
5.2.1 农村民间借贷规模的区域差异
5.2.2 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区域差异
5.2.3 农村民间借贷用途的区域差异
5.2.4 农村民间借贷形式的区域差异
5.3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5.3.1 农村民间借贷绝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5.3.2 农村民间借贷相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5.3.3 农村民间借贷资金来源结构的区域差异
5.4 农村民间借贷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实证分析
5.4.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4.2 实证分析方法
5.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
6.1 引言
6.1.1 财政支农资金的界定
6.1.2 研究视角
6.2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6.2.1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绝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6.2.2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相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6.2.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结构的区域差异
6.2.4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区域差异
6.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形式设定
6.3.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6.3.3 面板协整检验及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7.1 区域差异条件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
7.1.1 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类型
7.1.2 我国区域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
7.2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与产品的差异化设计
7.2.1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
7.2.2 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组织架构设计
7.2.3 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
7.2.4 区域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设计
7.3 农村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化安排
7.3.1 金融政策区域差异化实践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7.3.2 我国差异化农村金融政策安排
7.4 区域差异条件下倾斜性财政政策安排
7.4.1 区域差异化财政政策选择
7.4.2 财政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7.5 农村资金供给的土地金融机制
7.5.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资金形成的影响
7.5.2 农地资本化融资
7.5.3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1.1.2 理论背景与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
1.2.2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经济增长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第2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实现经济增长的金融路径——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
2.1.1 金融结构论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
2.1.3 金融约束论
2.2 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路径——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2.4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及在我国农村的实践
2.3 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3.1 资本形成机制
2.3.2 资本配置机制
2.3.3 技术创新机制
2.3.4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
3.1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研究范畴的界定
3.1.1 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范围的确定
3.1.2 研究区域的划分
3.1.3 指标界定与数据来源
3.2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3.2.1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绝对规模的区域比较
3.2.2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相对规模的区域比较
3.2.3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结构的区域比较
3.2.4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区域比较
3.2.5 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空间分布的区域比较
3.3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3.1 因子分析
3.3.2 回归模型的构建
3.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
4.1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及本章的研究范畴
4.1.1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4.1.2 本章研究范畴的界定
4.2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4.2.1 农业政策性贷款规模的区域比较
4.2.2 农业政策性贷款结构的区域比较
4.2.3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的区域比较
4.3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研究假设
4.3.2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
4.3.3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设定检验
4.3.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
5.1 农村民间借贷概述
5.1.1 农村民间借贷的界定及形式
5.1.2 农村民间借贷的形成机制
5.1.3 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机制
5.2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基于农村民间借贷调查的分析
5.2.1 农村民间借贷规模的区域差异
5.2.2 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区域差异
5.2.3 农村民间借贷用途的区域差异
5.2.4 农村民间借贷形式的区域差异
5.3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5.3.1 农村民间借贷绝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5.3.2 农村民间借贷相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5.3.3 农村民间借贷资金来源结构的区域差异
5.4 农村民间借贷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实证分析
5.4.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4.2 实证分析方法
5.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
6.1 引言
6.1.1 财政支农资金的界定
6.1.2 研究视角
6.2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6.2.1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绝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6.2.2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相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6.2.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结构的区域差异
6.2.4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区域差异
6.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形式设定
6.3.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6.3.3 面板协整检验及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7.1 区域差异条件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
7.1.1 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类型
7.1.2 我国区域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
7.2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与产品的差异化设计
7.2.1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
7.2.2 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组织架构设计
7.2.3 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
7.2.4 区域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设计
7.3 农村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化安排
7.3.1 金融政策区域差异化实践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7.3.2 我国差异化农村金融政策安排
7.4 区域差异条件下倾斜性财政政策安排
7.4.1 区域差异化财政政策选择
7.4.2 财政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7.5 农村资金供给的土地金融机制
7.5.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资金形成的影响
7.5.2 农地资本化融资
7.5.3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