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099609
目 录
篇 总量控制与市场机制
关于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框架的思考
积极探索新时期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排污交易制度的实践和展望
排污交易制度设计的技术方法
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江苏省实践
关于在中国开展排污权质押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排污交易引发的环境风险问题浅析
排污权交易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排放许可证与其他环境规制措施及创新效应比较分析
广东省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想
嘉兴排污交易的实践与思考
排污权交易产品研究与设计
排污权交易中污染源排污核算的地位与技术方法
关于排污权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问题
中国式分权下的排污交易政策
第二篇 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
我国二氧化硫排污交易进展
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制度构建
发电权交易与排污权交易的相互关系探讨
高效、可信的总量控制与交易:来自美国酸雨计划的经验
我国SO2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交易成本分析
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置换机制初探
层次分析法在SO2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的应用——以湖北省火电行业为例
第三篇 水环境管理和排污交易
中国水污染物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框架研究
美国水质交易制度的分析与启示
交易成本对排污交易市场的影响
排污权有偿使用及排污交易政策设计的初步设想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排污权交易分析——以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交易试点为例
浅议排污交易政策的执行策略:以江苏太湖流域试点为例
中国推行水排污权交易的模式及问题分析 ——基于太湖流域试点的初步结论
美国加州控制点源排放的经济措施
TMDL计划在排污权交易“热点”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路径探析
论排污交易市场的监管问题
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
论环境监测是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的“瓶颈”
第四篇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交易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CDM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选择及反思
美国东北部区域温室气体行动:拍卖排放权
清洁发展机制(CDM)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市场机制在GHG减排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小型CDM项目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EIRR在CDM项目额外性验证投资分析中的应用
气候变化:中国的抉择:为什么,怎么办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碳税理论分析框架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污染物减排长效机制的探讨
论气候环境权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市场前景和交易机制设计
关于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框架的思考
积极探索新时期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排污交易制度的实践和展望
排污交易制度设计的技术方法
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江苏省实践
关于在中国开展排污权质押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排污交易引发的环境风险问题浅析
排污权交易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排放许可证与其他环境规制措施及创新效应比较分析
广东省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构想
嘉兴排污交易的实践与思考
排污权交易产品研究与设计
排污权交易中污染源排污核算的地位与技术方法
关于排污权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问题
中国式分权下的排污交易政策
第二篇 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
我国二氧化硫排污交易进展
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污交易制度构建
发电权交易与排污权交易的相互关系探讨
高效、可信的总量控制与交易:来自美国酸雨计划的经验
我国SO2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交易成本分析
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置换机制初探
层次分析法在SO2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的应用——以湖北省火电行业为例
第三篇 水环境管理和排污交易
中国水污染物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框架研究
美国水质交易制度的分析与启示
交易成本对排污交易市场的影响
排污权有偿使用及排污交易政策设计的初步设想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排污权交易分析——以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交易试点为例
浅议排污交易政策的执行策略:以江苏太湖流域试点为例
中国推行水排污权交易的模式及问题分析 ——基于太湖流域试点的初步结论
美国加州控制点源排放的经济措施
TMDL计划在排污权交易“热点”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江苏省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路径探析
论排污交易市场的监管问题
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
论环境监测是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的“瓶颈”
第四篇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交易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CDM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选择及反思
美国东北部区域温室气体行动:拍卖排放权
清洁发展机制(CDM)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市场机制在GHG减排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小型CDM项目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EIRR在CDM项目额外性验证投资分析中的应用
气候变化:中国的抉择:为什么,怎么办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碳税理论分析框架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污染物减排长效机制的探讨
论气候环境权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市场前景和交易机制设计
在线试读
篇 总量控制与市场机制
关于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框架的思考
1 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由于不断增加环保投入,采取了一系列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重大举措,虽然重化工业迅猛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年均9.6%的持续高速增长,但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涌现一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但是,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投入、能力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还很突出,环境污染形势非常严峻。2004年废水排放量达到470.9亿t,比上年增加2.4%,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1319.6万t,超过环境容量的67%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9/0的断面达不到Ⅲ类;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不同程度的超标。2004年全国SO2排放总量2 255万t,居世界,超出环境容量88%,酸雨区约占全国面积的1/2,酸雨控制区内酸雨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还有6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染有加重趋势;城市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现象时有发生。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1.49亿t,无害化处理率不足50%,现有的处置设施二次污染问题严重。
……
关于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政策框架的思考
1 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由于不断增加环保投入,采取了一系列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重大举措,虽然重化工业迅猛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年均9.6%的持续高速增长,但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涌现一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型,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但是,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投入、能力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还很突出,环境污染形势非常严峻。2004年废水排放量达到470.9亿t,比上年增加2.4%,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1319.6万t,超过环境容量的67%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9/0的断面达不到Ⅲ类;流经城市的90%河段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不同程度的超标。2004年全国SO2排放总量2 255万t,居世界,超出环境容量88%,酸雨区约占全国面积的1/2,酸雨控制区内酸雨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还有6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染有加重趋势;城市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扰民现象时有发生。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1.49亿t,无害化处理率不足50%,现有的处置设施二次污染问题严重。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