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848254
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梁衡从事文学创作以为的杂文91篇,将其眼见杂物、杂事、杂象及杂色人等,而生的杂情、杂想。或慷慨而发,不吐不快;或抽丝剥茧,慢评细说,吐纳成文。目之所见,即可入纸,天下之事,莫有不议。思想炉火,精心冶炼。射一束红光,照亮常人不注意的窄缝、暗角;挥一把利剑,挑开面纱、遮布。揽千杂于纸上,凝一思于笔端,洞若观火,振聋发聩。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扶正却邪,探微知著。梁衡的作品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气息。本书中的文学研究文章首次结集出版,有着一定的市场号召力。
梁衡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有很多名篇入选了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本。但其实他在写作散文和新闻之余,也从事杂文创作。正如他在自序中说的:“我本没有写杂文的打算。我的主业是新闻,副业是散文。但因做记者接触社会,所见甚杂;后来在官场,阅人更多,遇事愈杂。刘勰论写作:“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看多了就不能不想,有想法就不能不说。于是随手有了些短篇文字,只是眼见杂物、杂事、杂象及杂色人等,而生的杂情、杂想。或慷慨而发,不吐不快;或抽丝剥茧,慢评细说,吐纳成文。既非新闻,亦不是散文,就算是杂文了。
本书是梁衡五十年杂文精华,分为“说人生、说官场、说学问、说文章、说艺术、说社会”六个部分,目之所见,即可入纸,天下之事,莫有不议。再广再杂,终有一收,全收入思想的炉火之中,精心冶炼。射一束红光,照亮常人不注意的窄缝、暗角;挥一把利剑,挑开面纱、遮布。揽千杂于纸上,凝一思于笔端,洞若观火,振聋发聩。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扶正却邪,探微知著。本书既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大学生和中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水平的指导读物。
说 人 生
人格在上 / 2
人人皆可为国王 / 6
碑不自立,名由人传 / 9
享受人生 / 11
人生没有返程票 / 15
命薄原来不如纸 / 17
翻脸 / 18
匠人与大师 / 23
做人如写字,先方后圆 / 26
生存线以上的人生色彩 / 28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 30
谁敢极言?谁能极言? / 33
节的联想 / 37
砍的不如旋的圆 / 40
年 感 / 43
享受岂能是头衔? / 46
吹去尘埃,只有人性 / 48
反求我心 大慧大觉 / 51
万鞋墙 / 54
说 官 场
什么是政治 / 60
说官德 / 66
开会与讲话 / 69
为什么不能用诗作报告 / 76
让形式不再只是形式 / 79
先让家门口美丽 / 82
用其心还是用其力 / 84
地震教我们如何说话 / 87
对国家领导人不要称爷爷 / 90
官不扰民民自富 / 92
好山好水更求好官 / 94
假奶粉拷问真道德 / 96
大干部要戒小私 / 99
当官何必秀才艺 / 101
工作不要挂在空挡上 / 104
不患不均而患不明 / 106
老百姓怎么看政治 / 109
有感于干部不会说话 / 112
官场说官 / 114
不修传 / 116
宋子文怒辞外长 / 119
普京走在空旷的大街上 / 122
官员答记者问的十四个不要 / 126
申遗中发现的另一份遗产 / 129
说 学 问
说经典 / 134
说兴趣 / 138
笑谈真理又何妨 / 141
书与人的随想 / 144
书籍是知识的种子 / 148
好书耐抽读 / 152
学问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 / 156
追求理性的美丽 / 159
警惕学习的异化 / 161
两类出版,两种阅读 / 164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 167
有阅读,人不老 / 170
家里摆钢琴不如买一本好诗集 / 172
读经典,收获的是“种子” / 175
黑箱·灯笼·灯塔 / 178
说 文 章
说文风 / 182
教材的力量 / 186
每一篇评论都要有一个真靶子 / 191
语言文字是民族的生命 / 193
文章要当钻石磨 / 197
文章为思想而写 / 199
用文学来翻译政治 / 202
为文要激动 / 209
文章三美 / 212
文章五诀 / 215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 218
“哇”字牌通讯 / 221
“要”字牌言论 / 224
的文风 / 227
说 艺 术
什么是美 / 232
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 / 237
文化贴牌无异于自杀 / 240
酒与诗的联想 / 243
肢体导演张艺谋 / 245
题为根干,戏为枝叶 / 249
李元茂治印 / 251
含混不是模糊美 / 257
说 社 会
你不能没有家 / 264
触摸人生的坐标 / 269
一把跪着接过的钥匙 / 271
还有八种人不很幸福 / 274
我们顶住了一场破坏性考验 / 277
房高不要超过树高 / 280
人与石头的厮磨 / 282
潮起潮落说时尚 / 297
夜 市 / 300
在美国说钱 / 306
在印度看乞讨 / 315
梁 衡
杂文因鲁迅先生的身体力行,而成为一种很有影响的文体。高山仰止。
我本没有写杂文的打算。我的主业是新闻,副业是散文。但因做记者接触社会,所见甚杂;后来在官场,阅人更多,遇事愈杂。刘勰论写作:“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看多了就不能不想,有想法就不能不说。于是随手有了些短篇文字,并就势发于报章,既不是新闻也不是散文,亦不是论文。如果是新闻,只能报道客观事实,不表主观之态;如果是散文,强调抒发个性化的情感,并要注意文章的华彩;如果是论文,则言辞宏大,纵横捭阖。这几种文字,当然我是写过的。但现在都不是,只是眼见杂物、杂事、杂象及杂色人等,而生的杂情、杂想。或慷慨而发,不吐不快;或抽丝剥茧,慢评细说,吐纳成文。既非新闻,亦不是散文,就算是杂文了。新闻既是我的主业,散文就是我的副业,这杂文便是副业之副了。
杂文之称,实因其所写对象之杂,并因时借势,杂事杂说。“杂然赋流形”,并无一定之规。小说要讲一个故事,散文要记一件事,抒一段情。杂文它却只认一个字:理,因事说理。小说、散文家常有自己的固定题材,而杂文家却很少囿于一域。目之所见,即可入纸,天下之事,莫有不议。但是,再广再杂,终有一收,全收入思想的炉火之中,精心冶炼。射一束红光,照亮常人不注意的窄缝、暗角;挥一把利剑,挑开面纱、遮布。揽千杂于纸上,凝一思于笔端,洞若观火,振聋发聩,是为杂文。所以无论写杂文还是读杂文,其实都是在写思想,读思想。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扶正却邪,探微知著。在杂文世界里没有装模作样,没有浅吟低唱,没有诈喜,没有闲愁。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几十年,我在哪里?在社会,在官场,有所思,成文章。随集为杂文一册,并序。
2016年10月22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