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701194
编辑推荐
这本报告描绘了中国新城新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重点探讨了产业新城、低碳生态新城、高铁新城、行政一体化新城、大学城等新城新区类型。报告还提供了认识新城新区的国际视角,对英、法、美、韩等国的新城建设进行分析。此外,报告对中国若干新城新区进行了案例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七章,描绘了中国新城新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重点探讨了产业新城、低碳生态新城、高铁新城、行政一体化新城、大学城等新城新区类型。本书为读者提供了认识新城新区的国际视角,并对中国若干新城新区进行了案例分析。
目 录
目录
前言
总论 新常态与中国新城新区转型发展趋势
一、中国新城新区数量众多,已形成庞大体系二、推动新城新区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三、问题突出,引发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四、新城新区必须转型发展,中央和有关部委释放重要政策信号五、步入新常态,未来新城新区的发展将呈现十个方面的转型特征
第一章 中国新城新区概述
一、新城新区概念二、新城新区分类三、新城新区数量和分布四、新城新区发展成就
第二章 中国新城新区发展阶段
一、新城新区发展过程概述二、计划经济时期与产业新城发展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开发区四、全球化时期与城市数量和空间扩张五、转型发展时期与快速城镇化
第三章 中国新城新区影响因素
一、新城新区影响因素分析二、新城新区开发问题及其原因三、“鬼城”及其认识四、建设美好未来新城新区
第四章 西欧新城新区的发展:特征与借鉴一、西欧城镇化的概览和特色二、西欧新城新区的类型三、总结
第五章 美国新城新区:历程、经验与启示一、早期新城建设二、战后新城建设高潮三、世纪之交的美国新城四、当代美国新城开发趋势五、美国新城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六章 新加坡城镇化发展经验一、引言二、新加坡经验三、宜居城市的理想成果四、综合总体规划:内在原则五、动态城市治理六、宜居城市中心“宜居度框架”实践:榜鹅镇七、结论
第七章 韩国新城的评价及存在问题一、韩国新城开发的演变过程二、韩国新城建设案例三、对于韩国新城开发的评价四、韩国新城建设启示附录 城市名字
第八章 产业新城演进与开发模式一、产业新城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及演进规律二、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三、我国产业新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四、推动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主要建议
第九章 中国高铁新城发展研究一、高铁新城发展历程与总体状况二、案例分析三、高铁新城取得的成就与带来的影响四、高铁新城存在的问题五、高铁新城未来发展战略与措施
第十章 区域一体化推动下的新城新区开发一、引言二、一体化的两种空间模式三、“省际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城发展路径——以四川达州亭子新城为例四、“城际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区发展路径——以眉山岷东新区为例
第十一章 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发展报告一、低碳生态新城新区是中国未来新城新区发展的重要主导方向二、我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与发展历程三、我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现状与成就四、我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五、我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发展对策与建议
第十二章 科教新区的新模式——大学城一、国内外大学城形成机制分析二、近十年国内大学城发展评述
第十三章 横琴:粤港澳合作示范区一、推进横琴开发的意义二、横琴开发的现状优势条件三、横琴新区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四、横琴新区产业发展重点与战略五、调研与思考
第十四章 杭州未来科技城:自主创新的引擎与平台一、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现状条件二、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定位与目标三、杭州未来科技城产业发展策略四、调研与思考
第十五章 冀南新区:推动形成冀中南经济区的增长极一、冀南新区发展的背景二、冀南新区的现状优势条件三、 冀南新区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四、调研与思考
第十六章 威海南海:荒滩上崛起的海洋经济新区一、推进威海南海新区开发的意义二、威海南海开发的现状优势条件三、威海南海新区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四、威海南海新区产业发展重点与战略五、调研与思考
第十七章 镇江新区:争做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排头兵一、镇江新区开发的现状优势条件二、镇江新区的发展定位与目标三、镇江新区产业发展重点与战略四、调研与思考
附1:2013年以来新城政策文件汇编附2:2013年以来新区政策文件汇编
参考文献后记
前言
总论 新常态与中国新城新区转型发展趋势
一、中国新城新区数量众多,已形成庞大体系二、推动新城新区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三、问题突出,引发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四、新城新区必须转型发展,中央和有关部委释放重要政策信号五、步入新常态,未来新城新区的发展将呈现十个方面的转型特征
第一章 中国新城新区概述
一、新城新区概念二、新城新区分类三、新城新区数量和分布四、新城新区发展成就
第二章 中国新城新区发展阶段
一、新城新区发展过程概述二、计划经济时期与产业新城发展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开发区四、全球化时期与城市数量和空间扩张五、转型发展时期与快速城镇化
第三章 中国新城新区影响因素
一、新城新区影响因素分析二、新城新区开发问题及其原因三、“鬼城”及其认识四、建设美好未来新城新区
第四章 西欧新城新区的发展:特征与借鉴一、西欧城镇化的概览和特色二、西欧新城新区的类型三、总结
第五章 美国新城新区:历程、经验与启示一、早期新城建设二、战后新城建设高潮三、世纪之交的美国新城四、当代美国新城开发趋势五、美国新城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六章 新加坡城镇化发展经验一、引言二、新加坡经验三、宜居城市的理想成果四、综合总体规划:内在原则五、动态城市治理六、宜居城市中心“宜居度框架”实践:榜鹅镇七、结论
第七章 韩国新城的评价及存在问题一、韩国新城开发的演变过程二、韩国新城建设案例三、对于韩国新城开发的评价四、韩国新城建设启示附录 城市名字
第八章 产业新城演进与开发模式一、产业新城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及演进规律二、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历程与成就三、我国产业新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四、推动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主要建议
第九章 中国高铁新城发展研究一、高铁新城发展历程与总体状况二、案例分析三、高铁新城取得的成就与带来的影响四、高铁新城存在的问题五、高铁新城未来发展战略与措施
第十章 区域一体化推动下的新城新区开发一、引言二、一体化的两种空间模式三、“省际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城发展路径——以四川达州亭子新城为例四、“城际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区发展路径——以眉山岷东新区为例
第十一章 中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发展报告一、低碳生态新城新区是中国未来新城新区发展的重要主导方向二、我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与发展历程三、我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现状与成就四、我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五、我国低碳生态新城新区发展对策与建议
第十二章 科教新区的新模式——大学城一、国内外大学城形成机制分析二、近十年国内大学城发展评述
第十三章 横琴:粤港澳合作示范区一、推进横琴开发的意义二、横琴开发的现状优势条件三、横琴新区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四、横琴新区产业发展重点与战略五、调研与思考
第十四章 杭州未来科技城:自主创新的引擎与平台一、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现状条件二、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发展定位与目标三、杭州未来科技城产业发展策略四、调研与思考
第十五章 冀南新区:推动形成冀中南经济区的增长极一、冀南新区发展的背景二、冀南新区的现状优势条件三、 冀南新区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四、调研与思考
第十六章 威海南海:荒滩上崛起的海洋经济新区一、推进威海南海新区开发的意义二、威海南海开发的现状优势条件三、威海南海新区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四、威海南海新区产业发展重点与战略五、调研与思考
第十七章 镇江新区:争做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排头兵一、镇江新区开发的现状优势条件二、镇江新区的发展定位与目标三、镇江新区产业发展重点与战略四、调研与思考
附1:2013年以来新城政策文件汇编附2:2013年以来新区政策文件汇编
参考文献后记
在线试读
第一章 中国新城新区概述 纵观中国城市化历程,新城热并不是近年来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在建国初期,在中央政府主导下就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浪潮,新建工业新城超过30多个,此外还有大量的工业新区、工业镇的建设(顾朝林,1996)。在改革开放30年中,一波接一波的开发区热蔓延全国,到20世纪末全国已经建立并类开发区4210个,规划占地12.36万km2 (李红,1998);而人量的新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则在21世纪后涌现,仅珠三角9个城市就有22个新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李郇、刘逸,2010)。目前,学术界和大众媒体已有大量关于新城类型(张捷、赵民,2005)、新城空间特征(诸大建.王世营.2011)、新城发展动力机制(郑德高、孙娟,2011)新城发展历程(赵民、津丽,2011)、新城开发的经济机制(张兵等,2001)、居住新城(袁奇峰、魏成,2011)、国内外的新城理论及实践(赵民、张捷,2002)以及宁越敏(2003)、李翘(2006)、杨东峰(2007)、陆大道(2007)也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正如武廷海等(2010)所指出的,中国新城除了作为一个规划的新独立的社会(理想空间)外,更是一个承载中国经济、政治转型的空间载体。近年,新城新区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与区域发展和规划建设的热点,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庞杂、投资之大且大量占用土地资源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李郇、刘逸,2010),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全国27个省市区规划建设了各类新城新区748个,规划用地总面积达到2. 7万km2(邹德慈,2010)。据2013年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调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13),全国辽宁、内蒙古、河北、江苏、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贵州、陕西等12个省区的156个地级市和161个县级市发现,90%的中国地级市正在规划新城新区,部分城市新城总面积已达建成区的7-8倍,其中12个省会城市一共规划建设55个新城新区,其中沈阳要建设13个新城新区,武汉也规划了11个新城新区。在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占92.4%,平均每个地级市提出建设1.5个新城新区;在161个县级城市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67个,占41.6%。一、新城新区概念 新城和新区是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一个悠久但又常新的专业名词,原意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自身扩展形成的新开发地区,称为新区;城市处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展但不能通过扩展实现,需要跳出主城另择新址进行土地开发的地区,称为新城。最近以来,随着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新区和新城的发展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大众媒体和政府乃至科学家关注的焦点。1. 新城概念 新城,在西方学术界是指“一种规划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在大城市以外重新安置人口,设置住宅、医院和产业,设置文化、休憩和商业中心,形成新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张捷,赵民,2002)。新城的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构想和实践有紧密关系。二次大战后,为了满足战后重建并避免大城市的无序蔓延,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启了大规模的新城建设运动。由于新城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可以保持大城市地区的发展势头,而且还可以有效抑制大城市的无序蔓延,同时新城可作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制度的实验基地有助于诱发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大城市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城镇空间结构,因而长期得到政治家、规划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尤其在进入战后1950-60年代的黄金经济发展时期,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也都开始纷纷仿效规划和建设新城。至此,新城成为大都市地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和新现象。2. 新区概念 新区原意是指城市新区。所谓城市新区,是指在旧城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用于布局产业和安置人口,依托旧城区规划和建设的新的住宅、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地域单元。毫无疑问,传统的城市新区应该是城市内生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满足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城市新区具有独特的功能地域特色,不需要自给自足,可以依托主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主城发展的补充和外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城市中心、水电路等市政设施和文教卫等社会设施,也可以营造更现代化的新城区,甚至超越旧城区发展水平。3. 中国新城新区 自1978年我国推进“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发展成为全社会的主旋律。为了吸引国外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针对当时低水平的城市市政设施和社会设施现实,在城市的远郊设立一批封闭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经开区”),在科技水平较高的大城市近郊设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区(下称“高新区”),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域设立了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始了我国新城新区的发展。这些经开区、高新区和旅游度假区,与城市规划意义上的“新区”和西方的 “新城”有一致的地方,也有非常不同的地方。首先,它们的一致性在于都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空间形式,在近郊与主城毗连的称为“城市新区”,在远郊的可以看作为“新城”。其次,它们的异质性主要在于我国的这些经开区、高新区和旅游度假区设置不是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国家改革开发和发展经济的需要,由于当时国家整体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市政设施落后,有限的开发费用只能被用于有限的地域空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引进技术、资本和企业,不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产城融合的新区和新城建设,“先生产后生活”,这类开发地区首先都是作为“生产区”而规划建设的,这应该可以看做中国早期的“新区”形态。 中国新城规划的实践在1950年代就已经开始,现在看可能是当时特大城市的规划师学习西方规划理念的“先锋”之作,因为当时既不是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没有经济实力建设这样的新城,最终也大都以失败告终。中国新城的真正发展,主要是1980年代以来上述城市开发区纷纷做大,“有区无城”、“有利生产”但不利生活的弊端显现,有些城市出现明显的“钟摆式”通勤交通,有的城市甚至出现明显的交通拥堵、职住分离现象,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师开始在各类开发区植入居住功能,完善传统的“城市新区”和“新城”的生活功能,再造城市的“生产——生活基本单元”,原来在远郊的开发区也就渐渐演化为与西方国家内涵相近的“新城”。与此同时,再进行类似远郊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也就理所当然进行生产——生活一体的新城规划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这时候的所谓“新城”,也与西方国家有根本的不同,它是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增长的规划的结果,不是城市自身发展需要疏散产业、人口和空间而产生的。 自199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加快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国家推动实施上海大浦东开发计划,开发的区域面积达过1430km2。这一地区,尽管毗邻上海主城,但被黄浦江阻隔,区内没有已经开发成熟的城市中心,这也就是我国新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国家级新区的伊始。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城市新区开发,也与1980年代的开发区的开发模式不同,它是一个包括“生产-生活一体”开发的地域。由于面积太大,无法满足全区域的市政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采取了“从点开始,连点成网”的开发建设顺序。事实上,这些一个个“点”,就是传统意义的“新城”,“连点成网”植入生态系统,就成为现代大都市的“新区”形态。这样形成的“新区”具有中国城市发展的独特性,面积大、不依赖旧城、产城一体、产业体系突破了制造业传统包括了第三产业门类,开发建设的水平可以超越旧城区达到世界当代先进水平。2009年,国家总结浦东开发的经验,又开始在天津经济开发区等基础上设置滨海新区,面积达到2270km2,拉开了我国“新区”开发的大幕。 概括地讲,中国的新城新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增长原则规划形成的一类城市空间单元,与西方城市的“新区”和“新城”有相近的涵义,也具有非常独特的中国特色印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