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984730丛书名: 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丛书
《医门八法》共四卷,约十万余字,成书于清·光绪六年(1880)二月,由其子校订,并由其弟子徐春元作序。全书共计七十六篇,历时二年余。刘氏儒而兼医,认为古书虽繁,但讹误颇多,自称“因与古名医意见不合而作”《医门八法》。该书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为纲,称作“八法”,列述瘟疫、杂症及五官、妇、儿科诸病的辨治方法,凡76篇。其言简义赅,论述精当,医理阐述详明,方药简而专一,文理并茂,有独到见解。提出八法以虚实为要,并对古籍中若干说法提出质疑。如提出方书误将《天元玉册》、《本草》、《灵枢》等书为伏羲、神农、黄帝而作,乃系托名;误将远志、菖蒲以补心,柴胡、香附、白芍以平肝等。对瘟疫的认识,颇赞同吴又可、戴天章之论,理论上强调儒医一理。全书文辞简捷,纲目清晰。其与古人观点有所不同者,敢于执理争辩,自创新说。喜用大黄,善用乌梅,*崇乌梅四物汤,自称为“知梅学究”。
阴阳
表里
虚实
寒热
浮沉迟数
望闻问切
方书之误
方药之误
瘟疫
瘟疫失下诸证
瘟疫当下诸证
瘟疫难下诸证
瘟疫下后诸证
瘟疫说难解嘲
卷二
疟疾
痢疾
泻泄
霍乱
噎膈
肿蛊
消渴
咳嗽
痰饮
喘促
呃逆
怔忡
不寐
中风
厥逆
瘫痪
吐血
憎寒发热
汗证
内伤饮食
外感风寒
卷三
头痛
头眩
咽喉肿痛
牙痛
耳肿
耳聋
鼻衄
鼻渊
胃气痛
肝气痛
胁痛
腹痛
腰痛
身痛
便血
脱肛
痔
秘结
癃闭
淋浊
遗精
疝气
脚气
疮证
卷四
经期迟早
经期诸痛
崩中
带下
经闭
恶阻
子肿 子气 子满 子顺 子悬 子痫 子嗽 子淋
胎漏
胎动
产后忌用乌梅之证
产后宜用乌梅之证
乳证
块证
小儿风气
小儿阴虚
痘
疹
【前言】
(一)作者生平
刘鸿恩字位卿,号春舫,系河南省尉氏县蓬池刘氏大家族后裔,清道光乙巳(1845)年弱冠举进士,官陕西凤邠道、陕西布政使,署按察使。同治三年(1864)近五十岁时弃官研医,家居二十余年,致力攻岐黄,洞明医理,以儒理释医理。本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著《医门八法》一书。后经其子校订,並有其弟子徐春元作序。
(二)本书内容及其学术成就
《医门八法》是河南省尉氏县蓬池、刘鸿恩著。
《医门八法》共四卷,约十万余字,成书于清光绪六年(1880)二月,由其子校订,并由其弟子徐春元作序。全书共计七十六篇,历时二年余。刘氏儒而兼医,认为古书虽繁,但讹误颇多,自称“因与古名医意见不合而作”《医门八法》。该书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为纲,称作“八法”,列述瘟疫、杂症及五官、妇、儿科诸病的辨治方法,凡76篇。其言简义赅,论述精当,医理阐述详明,方药简而专一,文理并茂,有独到见解。提出八法以虚实为要,并对古籍中若干说法提出质疑。如提出方书误将《天元玉册》、《本草》、《灵枢》等书为伏羲、神农、黄帝而作,乃系托名;误将远志、菖蒲以补心,柴胡、香附、白芍以平肝等。对瘟疫的认识,颇赞同吴又可、戴天章之论,理论上强调儒医一理。全书文辞简捷,纲目清晰。其与古人观点有所不同者,敢于执理争辩,自创新说。喜用大黄,善用乌梅,崇乌梅四物汤,自称为“知梅学究”。
刘鸿恩的学术思想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倡导“八法”,尤重“虚实”。他在《医门八法自序》中说:“八法者何?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也……此八者,病之格律也。病证虽多,不能出此范围。以此查病,病无循性,医无余蕴矣。”显然,刘氏是以“八纲”为“八法”,并以此为辨证之纲要。然八者之中,刘氏认为能反映疾病实质的是虚与实。他说:“八者虽并列,尤以虚实为重。”(自序)因为“寒热”为“虚实”之所生,“表里”是“虚实”之所处,只有“虚实”才是病机的真谛。因此他进一步强调:“虚实者,病之格律也。”
平肝敛肺,善用乌梅。刘氏运用乌梅,颇有独到之外,对临床多有启迪。首先,他根据肝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乌梅的特性,将乌梅广泛应用于肝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正缘于此,刘氏赢得了“乌梅先生”的美誉,他自己则自称为“知梅学究”。
去实泄热,善用大黄。大黄为攻下实热之主药,刘氏临证运用,颇具心得。他在论治“牙痛”时指出:“方书凡遇热证,但治其热,而不治其所以热,敢用黄连以清热,不敢用大黄以泻热。实不去则热旋生,是以终归糜烂。”因此他特制“大黄清胃饮”专治实热牙痛。刘氏善用大黄,还表现在他对大黄应用之谨慎。瘟疫初起,认为大黄是必忌之品,若非实证,大黄为应禁之药。
论治瘟疫,推崇吴又可、戴麟郊。他在《自序》中说:“自汉迄明,名医辈出,奚啻数百十人?其论证不误,立方有效者,仅有著《瘟疫论》之吴又可、著《广瘟疫论》之戴麟郊二人而已。”又说:“治疫方书甚多,惟又可吴氏、麟郊戴氏,确有真见。”刘氏论述瘟疫证治六篇,大多遵从吴又可、戴麟郊之说,或在其说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
敢于疑古,创立新说。敢于疑古是刘氏学术上的一大特点。他说他著《医门八法》的原因是“因与古名医意见不合而作”。因此在《医门八法》书中,在评论别人学术经验时,无论是古代先贤,或是当代名医,凡与其观点不同者,均提出质疑,并直抒己见。如他论治头眩,以《内经》 “上虚则头眩”为依据,并据此对“刘河间以为风,治以风药;朱丹溪以为痰,治以痰药”提出批评。认为“此证年老身弱者多有之,治宜阴阳双补,方用六君子汤合乌梅四物汤”。在《医门八法》中,经刘氏质疑批评的古医书有《伤寒论》、《保产辑要》、《达生篇》等多种,尽管有些批评失之偏颇,但他这种不盲从古人、不拘泥古说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三)校注说明
此书在我省流传甚广,据现在所知,我省民权、睢县、通许、杞县、尉氏、扶沟、鄢陵、鲁山等县均有手抄本。为了继承发掘中医药学遗产,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特整理出版以供临床所需。
在整理中以睢县抄本为蓝本,参考尉氏县等抄本,保持原书原貌,方剂、剂量一律按原著×钱×两。在原书原文中有明显传抄错误者加以纠正。对难字、难词加注音、注释。注音附号在原文“难词”、“难字”尾部右上角划一圆圈“○”,中填阿拉伯数字。原文繁体字,一律改为规范化简体字。有异体字者直接改为现用字如“尠”改为“鲜”;通假字保持原貌,另加注释。断句改用现代标点符号。
在整理中,难免有不当之外,敬希同道指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