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170521
本书论述了标志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内容包括:标志的概念、标志发展历史及标志设计发展趋势;标志属性及设计思想,标志设计方法及流程,标志创意构思;标志信息的编码与解码;标志形态设计;标志艺术设计;标志设计表达技法以及有关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突出了标志的符号性特点,强调了标志的理性思考与逻辑分析,列举了大量著名标志设计案例,增强了标志设计的可操作性。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专业设计工作者和标志设计及CI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
第1章 标志设计概论
1.1 从太极图看标志设计
1.2 标志的概念
1.3 标志的演变历史
1.4 中国标志发展概况
1.5 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2章 标志设计原理方法
2.1 标志的属性
2.2 标志设计的“少即是多”原理
2.3 标志设计思想
2.4 标志设计构思方法
2.5 标志设计流程
2.6 标志设计基本原则
2.7 标志命名的要求
第3章 标志信息编码与解码
3.1 标志与被表征信息互动效应
3.2 标志信息编码方法
3.3 标志信息常用编码
3.4 标志信息编码及标志设计方法案例
3.5 标志信息解码
第4章 标志形态及色彩设计
4.1 标志设计的形态问题
4.2 标志形态演化基本方式
4.3 标志色彩设计
第5章 标志的艺术形式
5.1 标志设计的形式美
5.2 对称与均衡形式
5.3 比例与尺度形式
5.4 统一与变化形式
5.5 节奏和韵律形式
5.6 对比与调和形式
5.7 标志独特的艺术规律
5.8 标志设计风格
第6章 标志设计表达技法
6.1 标志设计表达的内容
6.2 探索标志的视觉效果
6.3 企业标志标准制图法
6.4 编写标志设计说明
第7章 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
7.1 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7.2 不得作为商标的标志的审查
7.3 商标显著特征的审查
7.4 商标相同、近似的审查
参考文献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化和规律的一门学科。设计是研究形态或样式的变化和规律的一门学科。一个是研究物质,包括从采掘和利用天然物质到人工创造和合成的化学物质;一个是研究非物质,包括功能和形态的生成,变化及其感受。有物质才有非物质,有物才有形,有形就有状,物作用于人的肉体,形作用于人的心灵。前者解决生存问题,实现人的生存价值;后者解决享受问题,实现人的享受价值。一句话,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人类不断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
其实,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设计,在创造或改进周边的一切事与物,并作出判断和决定。设计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种种矛盾,达到更高的探索、追求和创造。通过设计带给人们生活的意义和快乐。尤其在当今价值共存、多样化的时代下,设计可以使“形”获得更多的自由度,使物从“硬件”转变成与生活者心息相通的“软件”,这就是“从人的需要出发,又回归于人”的设计哲理。有人说设计就是梦,梦才是设计的原动力。人类的未来就是梦的未来。通过设计可以使人的梦想成真,可以实现以地球、生命、历史、人类的智慧为依据的对未来的想像。
化学工业出版社《工业设计》教材编写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10月。一开始就得到各有关院校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由技入道”还是“由理入道”设计教育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懂”设计,而不只是“会”设计。大家提交的选题,许多都是自己多年设计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升华,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已出版的书在社会上和设计教育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并获得专家的好评和被大多数院校选用,认为这套书起点高、观念新、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经过编委会的讨论、交流、结合国内现有设计教材的现状,在批教材的基础上,又列选以下工业设计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准备陆续出版:
《设计与法规》(武汉理工大学陈汗青、万切);
《积累、选择、表达——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方法研究与实践》
(齐齐哈尔大学宗明明);
《设计方法论》(深圳大学李亦文);
《设计信息学》(昆明理工大学徐人平);
《设计管理——企业产品的识别设计》(湖南大学花景勇);
(设计美学》(上海大学张宪荣);
《设计心理学》(长春工业大学任立生);
《设计的视觉语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薛红艳);
《设计与视觉法则》(上海大学张宪荣);
《快速设计开发与快速成型技术》(昆明理工大学徐人平);
《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应用》(北京服装学院孙苏榕);
《工业设计的创新与案例》(北京工商大学高楠);
《产品形象设计》(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宁绍强);
《标志设计》(兰州理工大学李奋强);
《布言布语—服饰手工艺》(齐齐哈尔大学宗明明);
(西洋服装史图鉴》(齐齐哈尔大学范铁明)。
以上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及参考书的出版力求反映教材的时代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同时扩大了设计教材的品种及提高了教材的质量。后,我代表编委会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这套系列教材能尽快地与广大读者见面。
《工业设计》教材编写委员会
主任 程能林
2004年7月5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