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2651907
著名华人圣经学者写的圣经注释,讨论了《帖撒罗尼迦前书》中所有疑难和诠释路径。
《帖撒罗尼迦前书注释》系“天道圣经注释”系列之一。该系列先后出版的著作包括:《创世记注释》(五卷)《约翰福音注释》(两卷)《歌罗西书注释》《雅歌注释》《腓立比书注释》《罗马书注释》(两卷)《士师记注释》《约伯记注释》(两卷)《雅各书注释》 《腓利门书注释》。 “天道圣经注释”系列是目前*套集合全球华人圣经学者撰著、出版的全本圣经注释,也是当今汉语世界*深入、*详尽的圣经注释。
《帖撒罗尼迦前书注释》帮助读者全面深入理解圣经所要传达的信息。帖撒罗尼迦前书是使徒保罗十三封书信中*早成书的作品之一,是写给他亲手建立的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件。
目录
序言 ………………………………………………………………… ⅰ
主编序言 …………………………………………………………… ⅱ
旧约编辑序………………………………………………………… ⅲ
新约编辑序………………………………………………………… ⅳ
作者序 ……………………………………………………………… ⅴ
简写表 ……………………………………………………………… ⅷ
导论 ………………………………………………………………… 1
壹 帖撒罗尼迦前书的作者 ………………………………… 3
贰 帖撒罗尼迦城 …………………………………………… 4
叁 帖撒罗尼迦的教会 ……………………………………… 6
肆 写作原因和目的 ………………………………………… 11
伍 写作地点和时间 ………………………………………… 12
陆 帖撒罗尼迦前书的完整性 ……………………………… 16
注释 ………………………………………………………………… 23
壹 问安(一1) ……………………………………………… 25
(I)写信人(一1a) …………………………………… 25
(II)收信人(一1b)…………………………………… 30
(III)问安语(一1c) …………………………………… 33
贰 感恩(一2~10) ………………………………………… 35
(I)直接原因(一2~3)……………………………… 36
(II)终原因(一4~10)……………………………… 46
叁 自辩(二1~12) ………………………………………… 80
(I)在帖城传道的开始(二1~2) …………………… 82
(II)传道的基础及原则(二3~4) …………………… 88
(III)在帖城传道的表现(二5~12)…………………… 97
肆 再次感恩(二13~16)…………………………………… 130
(I)帖城信徒对福音的回应(二13~14)…………… 131
(II)犹太人的怙恶不悛(二15~16)………………… 140
(VII)保罗再次祷告(五23~24)……………………… 353
柒 结语(五25~28)………………………………………… 366
(I)请求代祷(五25) ………………………………… 366
(II)问候教会(五26) ………………………………… 368
(III)后嘱咐(五27) ………………………………… 372
(IV)后祝福(五28) ………………………………… 375
参考书目 …………………………………………………………… 376
补充书目 …………………………………………………………… 385
伍 继续自辩(二17~三13)………………………………… 154
(I)重访计划受阻(二17~20) ……………………… 154
(II)提摩太的使命(三1~5)………………………… 166
(III)提摩太的报告(三6~10)………………………… 179
(IV)保罗献上祷告(三11~13) ……………………… 197
陆 劝勉(四1~五24)……………………………………… 212
(I)要讨神的喜悦(四1~2)………………………… 212
(II)要以圣洁自守(四3~8)………………………… 221
(III)关于弟兄相爱(四9~12)………………………… 244
(IV)关于睡了的人(四13~18) ……………………… 258
(V)关于时候日期(五1~11)………………………… 291
(VI)当尽各样本分(五12~22) ……………………… 322
作者序
次较认真的研读帖撒罗尼迦前书,是在1966年;当时笔者从英国伦敦圣经学院毕业后刚好一年,应邀在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属下的中学生基督徒团契所举办的领袖训练营(7 月26 至30 日于南丫岛举行)负责研经讲道,所讲的就是帖撒罗尼迦前书。四年后,在美国富勒神学院进修期间,选读了由新约教授夏理逊博士(Dr.E.F.Harrison)讲授的“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一科。在“中神”专职任教期间,曾于1979年冬季学期(1 至3 月)教授“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原文释经”一科,同时在延伸课程讲解这两卷书。过去两年,在撰写此注释的过程中,对帖撒罗尼迦前书作了比以前任何时期都较详细的研究,亦对这卷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帖撒罗尼迦后书跟前书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两卷书的注释通常都以一本“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注释”的形式面世。 笔者原来的计划也是这样,不过单是前书注释的资料便已足够成书,若加上后书的注释,会使整本书变得太长,并且要多等至少一年才可以付梓,因此天道书楼欣然同意先出版“帖撒罗尼迦前书注释”,日后再出版后书的注释。这较不寻常的安排对笔者是很大的鼓励,为此要特别向天道书楼出版部经理高明发先生致谢,也顺便谢谢高先生以编者身份在文字润色上所给予笔者的帮助。
笔者在“中神”校本部教授“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原文释经”一科时,修读的同学只有三名! 这三位校友已分别成为本院延伸部的讲师、教会牧师和大学讲师,然而笔者未能以“重质不重量”一语自慰,除非笔者有理由相信,他们今天的成就跟他们曾修读该科的事实——活现于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保罗,确是一位极优秀的牧者和教师——多少有点关系。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笔者近接受天道书楼一位编辑同工的访问时,曾就自己近年间撰写注释书的工作表达以下的心愿:“希望透过文字在某程度上继续﹝我﹞的‘教学’,并且把对象从一所神学院的学生扩阔至较大的范围。”与此同时,笔者也“希望透过文字使那些繁忙的教牧同工、神学生或有心追求真理的信徒能得着助”。祈盼此书蒙神恩待,以致能达到上述的双重目的。
冯荫坤谨志
1988年12月12日
香港 中国神学研究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