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26776
1、真实展现了一位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共产党员。
钟扬是科学家,是人民教师,是援藏干部,是科普大家,是研究生教育领导者……他的身上集合了多重身份,而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身份始终是——党员钟扬。2018年6月27日,中共中央追授钟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钟扬的身上,拥有很多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优秀品质。“入党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我会永远坚定自己的信念,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20多年前,他在志愿书中立下了自己的终身理想,此后一直忠诚而坚定地践行着,坚守着一个党员的本色。
2.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千千万万奋斗者的一个缩影。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钟扬援藏16年,穿梭青藏高原采集4000万颗种子,同时也将科研和梦想的种子撒进无数学子心中。钟扬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本书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的真实形象。“梦想,无论多么遥远,总驻守在我们心底。创新的心永远无法平静。只要心在不断飞翔,路就不断向前延伸。”钟扬的这几句话,道出了千千万万奋斗者的真实心声。
3、全方位呈现了钟扬作为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性,是“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生动的学习读本。
总书记充分肯定以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和爱国情怀,强调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在知识分子中弘扬这种传统、激发这种情怀。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树立牢固的家国情怀,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决定,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生物学家钟扬毕生以种子为业,自己就是一颗“种子”,用心攀登学术高峰,用爱培育科研人才,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生根绽放。“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别人不愿去,我们必须去。”钟扬堪称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
4、以钟扬的动人事例,完美诠释了新时代“守初心,担使命”的生动内涵。
作为植物学家,他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建一艘种子的“挪亚方舟”。在高海拔缺氧地区,采集野生植物种子异常艰辛,科研道路也异常坎坷,但他数十年如一日,始终矢志不渝。“这些种子可能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才能发挥作用、造福人类……因为国家需要、人类需要这些种子,做我们这些基础性研究的,心里想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为国家生态安全事业奉献的同时,钟扬也实现了高贵的人生价值,生动诠释了何为“守初心”。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毛 泽 东这句名言曾教育了无数共产党人。钟扬,这位种子专家,就是毛 泽 东所说的那颗“种子”。他用自己的一生讲述了一个逐梦种子的故事;他用特有的“种子方舟”,播种出自己生命的高度;他的精神如同种子一样播撒进无数人的心田。
长篇报告文学《种子 钟扬》讲述了新世代知识分子钟扬的奋斗人生。钟扬作为一名生物学家,胸怀报国理想,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钟扬援藏16年,在西藏行走50万公里,采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钟扬作为一名教师,立德树人,爱生如子,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该书以优美感人的文笔、生动详实的细节,带领读者走进生物学家钟扬的世界,体验时代楷模的人生之路,切身感受 “精神珠峰”的力量。
目 录
第 一 章 “科学怪人”辞官记
第 二 章 “去追梦”:一粒种子的艰难跋涉
第 三 章 “钟大胆” 与“死面饼子”
第 四 章 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
第 五 章 大块头的“大情怀”
第 六 章 大科学家原来是“科普达人”
第 七 章 生命中的zui后24小时
第 八 章 种子天堂
第 九 章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尾 声 花开无声
后 记 群星闪耀时
附录1 中宣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附录2 *关于追授钟扬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
附录3 中共上海市委追授钟扬同志“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附录4 生命的高度
附录5 在我失联的日子里
附录6 一颗种子的答案——雪域高原播种者钟扬的“精神珠峰”
附录7 播种未来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
2017年9月25日,一场车祸,让53岁的复旦大学植物学家钟扬永远地停下了他追梦的脚步。
“一种基因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未来。”
这是钟扬的“种子梦”。
这个梦一追,就是16年。
16年间,每年100多天在青藏高原穿行,行程超过50万公里;16年间,他克服十多种高原反应,只为填补国家植物基因图谱中的那片空白。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钟扬用他的一生讲述了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盘点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需要承受苦痛,甚至是生命的代价——钟扬用自己采集的4000万颗种子,交出了他的人生答卷。
他用生命铺就的科研之路,早已长满了繁盛的树木。这青藏高原上的一草一木,筑起钟扬醉心科研、扎根边疆的无字丰碑。
“什么是天堂?有希望的地方。什么才能带来希望?种子,哪怕只有一颗。”
2018年4月,草长莺飞的时节。缅怀钟扬的原创话剧《种子天堂》在复旦大学首演。
千里之外,云南昆明。这里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严密保存着许多濒危、特有、富有经济价值的种子,许多都来自钟扬和学生们的采集。
如今,这里已是世界三大种子库之一,吸引着全球植物学家的目光。
生前,钟扬常年扎根雪域高原,与家人聚少离多。
去世之后,他的家人却做出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把138万元车祸赔偿金全部捐出,发起成立“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基金”,用于奖励沪藏两地优秀师生。
“这是爸爸用命换来的钱,我们还是应该用在爸爸的事业上。”钟扬的小儿子非常理解妈妈的决定。
“设立这个基金,也是为钟扬完成他zui大的心愿……”张晓艳注视着儿子,泪飞顿作倾盆雨。
“致敬!科学家钟扬!”
“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
当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网民含着热泪传诵他的名字时,他早已化作青藏高原的万千河川,默默守护这片“种子天堂”……
第 一 章
“科学怪人”辞官记
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
别人不愿去,我们必须去!
01
从副厅级干部到普通教师:
决定一生的选择
33岁这年,已是副厅级干部的钟扬“罢官”了。
钟扬的人生,原本可以不这么“折腾”。15岁时,他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二十几岁,成为当时国内植物学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事迹被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播报;33岁,他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辞职到复旦大学当一名普通教师时,已是副厅级干部。
钟扬的成就,更是常人难及。当时,钟扬已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一种新的交互分类数据模型和检测系统树差异的新测度,并据此建立了一个基于生物学分类本体论思想的交互分类信息系统。
有人说,钟扬是个“怪人”,因为他做出了这个成绩,已经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指导着手下一批人干活了。然而,他偏偏愿意从头再来。
这个选择,zui终决定了他的命运,成就了他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
2000年初,湖北武汉,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有为,恭喜啊!”刚过下班的点,人们从各自办公室里鱼贯而出,时任副所长的钟扬走进王有为的办公室。武汉植物研究所四年一度的换届工作刚刚结束,所里决定把王有为从植物研究所下属的君安医药研究所调回来,让他担任所长助理兼资源研究室主任。钟扬闻知喜讯,第 一时间前来道贺。
“你少拿我开涮,你还不知道我嘛,在下面闲云野鹤惯了,回所里反而有些不适应。话说你这次连任了,有什么打算?”这次换届工作会同时决定,钟扬也在副所长的位置上连任一届。
“有为,我不拿你当外人,我这边确实有一个事儿。”
“我知道,你可能要到别处去了。”
“那倒不是,但是我觉得可能是个机会。先不说这个了,咱们去我家里喝一杯!给你庆祝一下!”
王有为没有再追问。他知道,钟扬在副所长的位置上干得并不轻松。钟扬曾经跟王有为说,很多事情身不由己,而且当上副所长以后,风头正劲,反而会惹人忌惮。
其实当时王有为已经猜到,钟扬所说的“机会”,可能是复旦大学。因为他知道,钟扬的一位忘年交陈家宽刚被调到了复旦。
据王有为了解,陈家宽是应复旦大学的邀请,准备“拯救”已经濒临解散的复旦大学生态学科。为了这件事,陈家宽正在四处寻觅“救火队员”。在陈家宽眼里,钟扬人品好、学术能力强,同时心胸开阔、有格局,完全有可能成为卓越的学术带头人。他希望钟扬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钟扬,大致的情况也跟你说了,我就不跟你绕弯子了,上海的发展现在急需生态学科的科技支撑,复旦大学作为重点大学,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你愿不愿意加入我的团队?”
在开口的时候,陈家宽的心里其实是打鼓的。一来,钟扬在武汉植物研究所可谓一路顺风顺水,从一个负责技术的工作人员成长为副所长。二来,钟扬到复旦大学以后,为了生态学的需要,可能要再次面临学科的转换,从植物学转为生态学,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从头再来”。三来,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在低谷期,教师待遇普遍低,科研经费少,所以人才流失严重。如果是一般人,陈家宽的邀请很可能会尴尬收场。
可钟扬却一口答应下来:“等我这边办完手续,我就去找你。”
钟扬的干脆利落让陈家宽一下子愣住了,也让他觉得有点于心不忍:“钟扬,要不你再考虑考虑?你在武汉是副厅级干部,父母又在武汉工作,你下决心跟我了吗?”
钟扬又是干脆利落的一句话:“我绝不后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