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5316241
第1章导 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社会信仰重建是我国转型期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
1.1.2民间信仰急剧复兴对社会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1.1.3社会治理是民间信仰管理创新的正确方向和必然选择
1.2 研究目的
1.2.1从社会治理的视角认识和评估民间信仰
1.2.2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民间信仰群体结构及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
1.2.3从民间信仰参与社会治理的维度提出政府管理策略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第2章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2.1 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脉络
2.2 民间信仰的研究现状
2.2.1三个研究取向
2.2.2民间信仰概念的不同表述
2.2.3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及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2.3.1缺乏对民间信仰本质和功能的全面认知
2.3.2社会治理视角的民间信仰管理研究尚属空白
2.3.3鲜有数学工具支撑的定量分析
2.3.4理论对实践的实际指导价值较低
第3章民间信仰的本质及特性
3.1 民间信仰的产生和演进
3.1.1民间信仰的产生
3.1.2民间信仰的演进
3.2 民间信仰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3.2.1民间信仰概念界定
3.2.2民间信仰相关概念辨析
3.3 民间信仰的本质及特性
3.3.1民间信仰的本质
3.3.2民间信仰的特性
第4章民间信仰的社会治理定性分析
4.1 社会治理理论框架分析
4.1.1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
4.1.2社会治理与政府统治的区别
4.1.3社会治理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善治
4.2 社会治理与转型期和谐社会的信仰体系构建
4.2.1社会治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充分而又必要
4.2.2社会治理与信仰重建构成共生互补的联动关系
4.3 民间信仰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及作用机理
4.3.1民间信仰与社会治理天然契合
4.3.2民间信仰作为治理主体的社会作用
4.3.3民间信仰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机理
第5章 民间信仰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研究
5.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简介
5.1.1中心性分析
5.1.2凝聚性分析
5.2 民间信仰的社会网络模型
5.2.1数据采集和建模思路
5.2.2网络结构测量
5.2.3四个网络建模
……
第6章民间信仰的管理策略创新
第7章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社会网络由行为者或事件(通称“结点”)之间的联结构成,分为两个模态:(1)行为者与行为者(或事件与事件)之间关系构成的网络称为1—模网络,相应的关系矩阵称之为1—模矩阵。(2)行为者与事件之间关系构成的网络称为2—模网络,相应的关系矩阵称之为2—模矩阵。
社会网络有两大分析要素:(1)关系要素,关注网络中结点之间的联系(即“联结”),通过强度、对称性、规模等来说明其特定的行为和过程。(2)结构要素,关注结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即“社会要素占有量”),讨论两个或以上结点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结构。①
联结是社会网络的基本分析单位。结点之间的联结有“强联结”和“弱联结”,也称“强关系”和“弱关系”。强联结是特征相似性较高的结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的结点所拥有的资源往往是相同的。强联结是个体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基础与出发点,包含着信任、合作与稳定,且较容易传递与获取高质量的、复杂的和隐性的信息。弱联结是特征不同的结点之间的联系,这些结点所拥有的资源有较大的差别。
社会要素占有量是结点所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的一种实力,决定了结点在网络中的地位。在网络中,结点之间不发生直接联系或关系中断的现象叫结构洞。某个结点占有的结构洞越多,则社会要素占有量越高,该结点就越具有获取和保持资源的优势,在网络中就处于中心位置和有利地位。
社会网络分析基本的数学表达方法是图论法和矩阵法,所用工具主要有Ucinet程序及Pajek、Mage、Netdraw等软件。
对两种模态的社会网络,可进行中心性、凝聚性、核心一边缘结构、结构对等性等网络特征分析。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本文只做中心性和凝聚性分析。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