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984945
内容简介
《张锡纯医学全集精编丛书: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篇)》是“近代中医第1人”张锡纯的医论医话选编,源自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五期。书中既有张锡纯对中医学理论的认识和论述,也有他汇通中西医知识和高超医术诊治疑难病症的经验,以及临床组方用药技巧,还有其与友人的学术交流。
《张锡纯医学全集精编丛书: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篇)》以医学为主,又参以哲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论说周到详细,深奥医理昭然尽揭。
《张锡纯医学全集精编丛书: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篇)》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西医学习中医者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张锡纯医学全集精编丛书: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篇)》以医学为主,又参以哲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论说周到详细,深奥医理昭然尽揭。
《张锡纯医学全集精编丛书: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篇)》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西医学习中医者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 录
卷
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
人身神明诠
元气诠
大气诠
论人身君火相火有先后天之分
脑气筋辨(脑气筋亦名脑髓神经)
三焦考
少阳为游部论
《左传》“肓之上、膏之下”解及病在膏肓之治法
答人问膜原
答人问泌尿道路
答方寄斋问《黄庭经》“后有幽阙,前有命门”
答刘希文问外肾与睾丸与何脏有密切之关系
答人问胞室、子宫、气海、儿枕
答陈董尘疑报驳左肝右脾解者书
深研肝左脾右之理
续申左肝右脾之研究
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
医学宜参看丹经论
论哲学与医学之关系
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
人身神明诠
元气诠
大气诠
论人身君火相火有先后天之分
脑气筋辨(脑气筋亦名脑髓神经)
三焦考
少阳为游部论
《左传》“肓之上、膏之下”解及病在膏肓之治法
答人问膜原
答人问泌尿道路
答方寄斋问《黄庭经》“后有幽阙,前有命门”
答刘希文问外肾与睾丸与何脏有密切之关系
答人问胞室、子宫、气海、儿枕
答陈董尘疑报驳左肝右脾解者书
深研肝左脾右之理
续申左肝右脾之研究
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
医学宜参看丹经论
论哲学与医学之关系
第二卷
石膏生用直同金丹、煅用即同鸩毒说
石膏治病无分南北论
答王隆骥君石膏生用煅用之研究
论三七有殊异之功能
羚羊角辨(附:羚羊角代替方)
甘露清毒饮
论马钱子为健胃妙药
论龙骨不可煅用之理
廑虫辨
论鸡内金为治女子干血劳要药
答人疑洗髓丹中轻粉红粉性过猛烈
读高思潜氏野苋菜根对于霍乱之功效书后
读卢育和氏《葵能治疟述》书后
冬葵子辨
论赤石脂煅用之可疑
辨《伤寒论》方中所用之赤小豆是谷中小豆非相思子
论白虎汤中粳米不可误用糯米
麦奴麦角辨
小茴香辨
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
答朱静恒问药三则
牛肉反红荆之目睹
甘草反鲢鱼之质疑
论中西之药原宜相助为理
论西药不尽宜于中人
复李祝华书
复竹芷熙书
论鳖甲、龟板不可用于虚弱之证
论革薢为治失溺要药不可用治淋
论沙参为治肺劳要药
第三卷
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之由(附:建瓴汤)
论脑贫血治法(附:脑髓空治法)
论脑贫血痿废治法答内政部长杨阶三先生
论心病治法
论肺病治法(附:清金二妙丹、清肺三妙丹)
治肺病便方
论肺劳喘嗽治法
读章太炎氏论肺病治法书后
总论喘证治法
论李东垣补中益气汤所治之喘证
……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在线试读
《张锡纯医学全集精编丛书: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篇)》:
续申左肝右脾之研究
拙著《衷中参西录》载有安东刘仲友臂热一案,因其左臂热而瘦软,重用补肝之药治愈。恐人疑与西人左脾右肝之说不能沟通,遂解以“肝虽居右,其气化实先行于左,脾虽居左,其气化实先行于右”四语。此乃临证得诸实验,且欲沟通中西,非为古籍护短也。而笃信西医之刘君,竞屡次驳辩,谓肝脾中原无空气,而何以有气化之行。不知气化二字,为中文常用之名词,其在天地为阴阳化合之所生,其在人身为气血化合之所生,至为精微,有如帝载之无声无臭。刘君竟以空气当之,是刘君并不懂中文也。至谓肝之气化不能透膈以达于左,脾之气化不能透膈以达于右,尤为立言欠解。夫膈者所以别上下,非以分左右也;如刘君所谓,岂膈下无左右,必膈上乃有左右乎?况膈膜之上,原有微丝血管与全体之血管相通,膈下气化原可由微丝血管达于膈上也。
再者,气化之透达,又不必显然有隧道也。试以物理明之,如浮针于缸中,隔缸用磁石引之,针即随磁石而动,此无他,磁石之气化隔缸可透达也。又如屋中有暖气管,外裹以铁,其热力之气化自能外透,行于满屋。若如刘君所谓,则屋中有十人,必于暖气管中分出十个支管,以著于十人之身,而后其热力之气化始能遍及十人。刘君之用心不太拙乎?抑明知其非是而欲强词夺理乎?借日不然,试更以针灸明之。夫中法针灸,西人所共认也,而各经诸穴,原无显然脉络相通贯。然疔疮生于经之起处,针经之止处可愈;疔疮生于经之止处,针经之起处可愈。此无他,有脉络可循,而气化能贯通者,譬之有线电也;无脉络可循,而气化亦可贯通者,譬之无线电也。西人能察天地之气化而为无线电,而不能察人身之气化而作针灸,诚以天地之气化显而明,人身之气化隐而微也。
且左右互易为用,不独肝脾为然也。西人所重者,脑髓神经也,然司身左边运动之神经在脑之右,司身右边运动之神经在脑之左。此说原出自西人,刘君自然深信;若为中人之说,刘君当亦严加驳议矣。由此推之,中法之治头疼者,可用生莱菔汁注于鼻孔,然疼在左则注右鼻孔,疼在右则注左鼻孔;治倒睫毛者可用马钱子末塞其鼻孔,然左睫毛倒则塞右鼻孔,右睫毛倒则塞左鼻孔,其理固与脑髓神经之互司左右运动者无异也。由此知气化之在人身,处处皆有左右互通之道路,此所以融汇全身之气化,使之易于流通,正所以范围全身之气化,使之互相绾结也。此诚造化生成之妙也。夫愚之著书以“衷中参西”为名,原欲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岂复有中西之见横亘胸中?是以于西人之说可采者采之,其说之可沟通者尤喜沟通之,如此以精研医学,医学庶有振兴之一日。若必如刘君之说,其中西医学相异之点断不可以沟通,将肝居右其气化不能行于左,脾居左其气化不能行于右,则左关之脉当为脾,右关之脉当为肝,如此诊脉断病,果有效乎?医界同人果能共认乎?刘君试再思之,勿以愚为好辩也。
又近阅《三三医报》,见有潮州许小士氏点草考古一则。言潮俗如患眼暴痛生翳星者,即觅采点草之叶,将一叶揉软,再以铜钱一枚置寸口脉上,后以揉软之叶置钱孔中,外以布缚之。约一炷香久,解开视其钱孔处即发现一水泡,目中翳星遂消,屡试屡效。然左眼有病须置右手寸口,右眼有病须置左手寸口;又须即其眼暴痛时,速如此治之,迟则无效。点草之形状,其叶作掌形,有三深裂,春暮开小黄花,五出,所结之果如欲绽青桑椹,其茎叶概生茸毛(查新植物学,谓凡茎、叶密生茸毛者有毒),叶味辛辣,多生田泽间。实与《本草纲目》毒草类中毛茛草形状性味皆相似。然毛茛叶与姜捣涂腹上,能除冷气;揉碎缚臂上,男左女右,勿令近肉,能截疟;捣敷疮(勿入疮),能消痈肿。而实未言其能除目翳也。
观此用点草治目,亦左右互相为用,益知人身之气化皆左右互相为用也。由斯知肝居右而其气化先行于左,脾居左其气化先行于右,此人身气化自然之理,愚岂无所征验而妄谈也哉?
……
续申左肝右脾之研究
拙著《衷中参西录》载有安东刘仲友臂热一案,因其左臂热而瘦软,重用补肝之药治愈。恐人疑与西人左脾右肝之说不能沟通,遂解以“肝虽居右,其气化实先行于左,脾虽居左,其气化实先行于右”四语。此乃临证得诸实验,且欲沟通中西,非为古籍护短也。而笃信西医之刘君,竞屡次驳辩,谓肝脾中原无空气,而何以有气化之行。不知气化二字,为中文常用之名词,其在天地为阴阳化合之所生,其在人身为气血化合之所生,至为精微,有如帝载之无声无臭。刘君竟以空气当之,是刘君并不懂中文也。至谓肝之气化不能透膈以达于左,脾之气化不能透膈以达于右,尤为立言欠解。夫膈者所以别上下,非以分左右也;如刘君所谓,岂膈下无左右,必膈上乃有左右乎?况膈膜之上,原有微丝血管与全体之血管相通,膈下气化原可由微丝血管达于膈上也。
再者,气化之透达,又不必显然有隧道也。试以物理明之,如浮针于缸中,隔缸用磁石引之,针即随磁石而动,此无他,磁石之气化隔缸可透达也。又如屋中有暖气管,外裹以铁,其热力之气化自能外透,行于满屋。若如刘君所谓,则屋中有十人,必于暖气管中分出十个支管,以著于十人之身,而后其热力之气化始能遍及十人。刘君之用心不太拙乎?抑明知其非是而欲强词夺理乎?借日不然,试更以针灸明之。夫中法针灸,西人所共认也,而各经诸穴,原无显然脉络相通贯。然疔疮生于经之起处,针经之止处可愈;疔疮生于经之止处,针经之起处可愈。此无他,有脉络可循,而气化能贯通者,譬之有线电也;无脉络可循,而气化亦可贯通者,譬之无线电也。西人能察天地之气化而为无线电,而不能察人身之气化而作针灸,诚以天地之气化显而明,人身之气化隐而微也。
且左右互易为用,不独肝脾为然也。西人所重者,脑髓神经也,然司身左边运动之神经在脑之右,司身右边运动之神经在脑之左。此说原出自西人,刘君自然深信;若为中人之说,刘君当亦严加驳议矣。由此推之,中法之治头疼者,可用生莱菔汁注于鼻孔,然疼在左则注右鼻孔,疼在右则注左鼻孔;治倒睫毛者可用马钱子末塞其鼻孔,然左睫毛倒则塞右鼻孔,右睫毛倒则塞左鼻孔,其理固与脑髓神经之互司左右运动者无异也。由此知气化之在人身,处处皆有左右互通之道路,此所以融汇全身之气化,使之易于流通,正所以范围全身之气化,使之互相绾结也。此诚造化生成之妙也。夫愚之著书以“衷中参西”为名,原欲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岂复有中西之见横亘胸中?是以于西人之说可采者采之,其说之可沟通者尤喜沟通之,如此以精研医学,医学庶有振兴之一日。若必如刘君之说,其中西医学相异之点断不可以沟通,将肝居右其气化不能行于左,脾居左其气化不能行于右,则左关之脉当为脾,右关之脉当为肝,如此诊脉断病,果有效乎?医界同人果能共认乎?刘君试再思之,勿以愚为好辩也。
又近阅《三三医报》,见有潮州许小士氏点草考古一则。言潮俗如患眼暴痛生翳星者,即觅采点草之叶,将一叶揉软,再以铜钱一枚置寸口脉上,后以揉软之叶置钱孔中,外以布缚之。约一炷香久,解开视其钱孔处即发现一水泡,目中翳星遂消,屡试屡效。然左眼有病须置右手寸口,右眼有病须置左手寸口;又须即其眼暴痛时,速如此治之,迟则无效。点草之形状,其叶作掌形,有三深裂,春暮开小黄花,五出,所结之果如欲绽青桑椹,其茎叶概生茸毛(查新植物学,谓凡茎、叶密生茸毛者有毒),叶味辛辣,多生田泽间。实与《本草纲目》毒草类中毛茛草形状性味皆相似。然毛茛叶与姜捣涂腹上,能除冷气;揉碎缚臂上,男左女右,勿令近肉,能截疟;捣敷疮(勿入疮),能消痈肿。而实未言其能除目翳也。
观此用点草治目,亦左右互相为用,益知人身之气化皆左右互相为用也。由斯知肝居右而其气化先行于左,脾居左其气化先行于右,此人身气化自然之理,愚岂无所征验而妄谈也哉?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