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37666
内容简介
气的阻阳之变为万物之肇始。阳化为火,则为气与神;阴化成水,乃成血与形;从而演变出寒热燥湿与升降出入多种变化,如脏腑的功能变化、气血的化生与运行、经络的流注与传变等。
目 录
章 导论
节 中医气化疗法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中医气化疗法的思想
一、气化整体恒动观
二、气化对立平衡观
第三节 中医气化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中医气化学说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目标
节 中医气化疗法模式的提出
第二节 中医气化疗法的思想
一、气化整体恒动观
二、气化对立平衡观
第三节 中医气化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中医气化学说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目标
第二章 中医气化学说原理
节 气概念的界定
一、气的原型
二、气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气化不灭原理
一、气化基本概念
二、气的阴阳衍化
三、气化基本形式
第三节 气机运动的程序
一、气机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二、气机运动基本特征
第三章 藏象气化原理
节 藏象与五脏气化
一、藏象与气化
二、脏腑的阴化与形和水的形成
三、脏腑的阳化与神和火的产生
第二节 五脏气化特点
一、心系气化特点
二、肺系气化特点
三、脾系气化特点
四、肝系气化特点
五、肾系气化特点
第三节 经络对机体气化的作用
一、经络为气机升降出入的通路
二、脏腑经气互通
第四章 中医气化病机原理
节 阴阳气化病机定性式
一、阳化异常病机定性式
二、阴化异常病机定性式
第二节 气机运动病机定势式
一、气逆
二、气陷
三、气闭与气滞
四、气脱
第三节 脏腑经络病机定位
第五章 中药气化理论
节 中药的五味与升降沉浮
一、五味的阴阳属性与升降沉浮
二、中药的五行属性与升降沉浮
……
第六章 中医气化疗法
第七章 中医气化疗法临床思维
第八章 脏腑气化病证治规律及实践
后记
在线试读
《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就是指气化阴阳的平衡。其精髓在于“阴平阳秘”或“以平为期”。调整阴阳是针对机体气化异常,出现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而提出的治疗原则。所以阴阳失调是中医的病理观,维持阴阳的平衡就是中医基本的治疗观。比如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学说的基本理论,认为疾病都是阴阳两方面斗争的结果,即阴阳失调是导致疾病的关键,并以此把疾病分为阴病与病阳两类。阴病与阳病都是在阴阳转化过程中特定的病性、病态、病势、病位的表现,阴阳自和是机体阴化与阳化向生理状态的恢复,但是阴病与阳病都有其各自的自和方式。
纠正阴阳失调为核心的治疗法则的确立,是在对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治疗原则,以指导具体的立法、处方、用药。这在中医气化疗法中突出体现出两个方面,一是整体程序的思维,二是个性化的诊疗。《黄帝内经》提出了治病求本、标本缓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因势利导、三因制宜、治未病等治则,《素问·移精变气论》有“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
一、燮理阴阳
针对病态气化所表现出的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在治疗上应采取调整阴阳的法则。所谓调整阴阳,就是针对机体阴化和阳化的太过或不及而言。具体可以体现在水与火的消长过程。阳化太过者火热亢盛,治宜清之、泻之;阴化太过,水湿泛滥,治宜消之、利之;阳化不足,气虚寒生,治宜补之、温之;阴化不足,血枯津燥治宜润之、补之。
L损其有余
损其有余,就是祛其偏盛,是针对机体阴阳气化偏盛病理变化所制定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是指阴化太过或阳化太过而言,所谓“邪气盛则实”,故临床上表现为实证,当采用“实则泻之”的原则以损其有余。其中阳邪偏盛导致实热证,应以寒清热,用“热者寒之”的方法祛除机体阳化太过;阴邪偏盛导致实寒证,应以热散寒水,用“寒者热之”的方法祛除阴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若阴阳偏盛进一步发展,损及人体正气明显者,则当兼顾其不足,在损其有余的同时,分别配以滋阴或温补。
2.补其不足
补其不足,又称补其偏衰,是针对阴阳气化不及而表现出偏衰病理变化所制定的治疗原则。由于阴阳偏衰是指人体正气之阴阳虚衰,当采用“虚则补之”的治则以助其气化不足。其中阳化偏衰不能制阴而出现虚寒证,当补阳以制寒;阴化偏衰不能制阳而出现燥热证,当养阴以润燥。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所以阴阳气化偏衰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产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即阴化不及,日久可损及阳化,而引起阳化不及的虚寒;阳化不及日久,可损及阴化,而引起阴化不及的虚燥。其结果是出现阴阳两虚证。对此应采取阴阳并补的治法。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就是指气化阴阳的平衡。其精髓在于“阴平阳秘”或“以平为期”。调整阴阳是针对机体气化异常,出现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而提出的治疗原则。所以阴阳失调是中医的病理观,维持阴阳的平衡就是中医基本的治疗观。比如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学说的基本理论,认为疾病都是阴阳两方面斗争的结果,即阴阳失调是导致疾病的关键,并以此把疾病分为阴病与病阳两类。阴病与阳病都是在阴阳转化过程中特定的病性、病态、病势、病位的表现,阴阳自和是机体阴化与阳化向生理状态的恢复,但是阴病与阳病都有其各自的自和方式。
纠正阴阳失调为核心的治疗法则的确立,是在对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治疗原则,以指导具体的立法、处方、用药。这在中医气化疗法中突出体现出两个方面,一是整体程序的思维,二是个性化的诊疗。《黄帝内经》提出了治病求本、标本缓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因势利导、三因制宜、治未病等治则,《素问·移精变气论》有“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
一、燮理阴阳
针对病态气化所表现出的阳化与阴化的太过与不及,在治疗上应采取调整阴阳的法则。所谓调整阴阳,就是针对机体阴化和阳化的太过或不及而言。具体可以体现在水与火的消长过程。阳化太过者火热亢盛,治宜清之、泻之;阴化太过,水湿泛滥,治宜消之、利之;阳化不足,气虚寒生,治宜补之、温之;阴化不足,血枯津燥治宜润之、补之。
L损其有余
损其有余,就是祛其偏盛,是针对机体阴阳气化偏盛病理变化所制定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是指阴化太过或阳化太过而言,所谓“邪气盛则实”,故临床上表现为实证,当采用“实则泻之”的原则以损其有余。其中阳邪偏盛导致实热证,应以寒清热,用“热者寒之”的方法祛除机体阳化太过;阴邪偏盛导致实寒证,应以热散寒水,用“寒者热之”的方法祛除阴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若阴阳偏盛进一步发展,损及人体正气明显者,则当兼顾其不足,在损其有余的同时,分别配以滋阴或温补。
2.补其不足
补其不足,又称补其偏衰,是针对阴阳气化不及而表现出偏衰病理变化所制定的治疗原则。由于阴阳偏衰是指人体正气之阴阳虚衰,当采用“虚则补之”的治则以助其气化不足。其中阳化偏衰不能制阴而出现虚寒证,当补阳以制寒;阴化偏衰不能制阳而出现燥热证,当养阴以润燥。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所以阴阳气化偏衰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产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即阴化不及,日久可损及阳化,而引起阳化不及的虚寒;阳化不及日久,可损及阴化,而引起阴化不及的虚燥。其结果是出现阴阳两虚证。对此应采取阴阳并补的治法。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