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72844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小微、上海市*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倾情作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家勇、《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林岚、故事妈妈贺丛笑联袂。《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专栏作家Diana全新力作,展现美国社会教育理念的多彩画卷。作者近十年来一直以“志愿者”的心态观察教育,一路真心体味美国中小学教育。这本书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为读者推开一扇观察教育的窗,对家庭教养、学校教育以及教育研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美国教育微观察”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分为学校篇和课堂篇,首先从介绍马克校长开始,进而从一本手册看美国学校的使命、评估、义务和沟通,继以历史、音乐、物理、数学等各种各样的课堂为例子,描述了美国的课堂中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这让课程的意义变得不是从一个知识领域到另一个知识领域的机械位移,而是节奏变化与场景变换交织的一种旅行。全书通过鲜活的文字,展示了美国学校如何将宏大抽象的教育使命转化为一个个具体而实在的行为。
学校篇003 马克校长
序二
移居美国8年的Diana,一路追随孩子的成长,以一个母亲兼人力资源总监的视角,完成了这本对美国中小学校和课堂的教育微观察。很显然,作者的兴趣不在于深细地考察美国基础教育的各种情状,而在于为读者提供走近美国基础教育的另一条通道。全书内容虽不系统、全面,却是鲜活、独特;表达虽算不上字字珠玑、波澜老成,却是行云流水、笔底烟花。这样的教育微观察,会对我们的校长、教师、家长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虽然美国在“奥巴马时代”推出了《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联邦政府拥有了掌控各州课程设置的权利。一个州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依然掌握在州教育行政部门手中,而其管理核心则在于学区。学区和学校拥有灵活而广泛的学校课程设置自主权,校长和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设计核心课程、其他类别课程和校本课程。这样的制度给学校提供了十足的创造空间,也在相当程度上凸显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学校如何实现学区使命?使命不是刻在墙上、写在纸上、挂在嘴上的,使命只有化为行为,才能实现课堂变革、教学创新,从而帮助学生做好面向未来的准备。如何将宏大抽象的使命转化为一个个具体而实在的行为?作者Diana的孩子Alex所在的芝加哥林肯学校、海蓝学校和K初中,都为此提供了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坚实证据。以海蓝学校为例。学校所在的203学区推出的使命是:将学生培养成自我引导的学习者、有合作性的工作者、有综合思维的思想者、注重质量的生产者和社区的贡献者。为此,学校将这一使命转化为目标,推行了一整套“思维习惯”,包括“坚持不懈,管理内在冲动,带着理解和换位思考的态度聆听,灵活思考,自我认知,精益求精,提问和解决问题,运用已学处理新问题,清晰而严密地思考和沟通,用所有感知收集信息,创造、想象和创新,抱有好奇心和敬畏,有准备地冒险,发现幽默,互相激发思考,保持开放心态不断学习”16个具体的行为指标。这一从学校土壤中“长”出来的目标和原创性的表述,将学区使命的五大关键点予以了具体化和特色化。学校根据这些行为指标,又形成了学生评估表,并且明确每个年级的推进重点。更可喜的是,不同学科的老师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各种“思维习惯”的培养。学校又通过“和校长喝咖啡会”“亚太家庭之夜”“课程介绍之夜”等活动,帮助家长不断地达成对目标的了解与认同。在海蓝学校,“思维习惯”不是板报上的摘要,而是弥漫在校园、融进师生心跳和呼吸之中的文化。正如Diana所说,“学校的使命不光是校长心中的理想,也同时以不同的方式植入老师和每一个孩子的心里”,“16种思维习惯不是抽象的名词,也不是游离于课程之外的某种花样项目,而是每天融合贯穿在全部教学活动中的气息和脉络”。假如说,学区使命是血脉,那么“思维习惯”就是海蓝学校的DNA。于是乎,学校形成了使命、愿景、理念、目标、课程、教学、评价、制度保障等相互“自洽”的一整套体系。“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努力,使命就成了现实。(二)美国基础教育历经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课程思想虽然一直在“学科中心”和“儿童中心”之间拔河,但美国中小学课程的终目的始终是面向全人的教育。课程的意义不再是“跑道竞赛”,“学习不是从一个知识领域到另一个知识领域的机械位移,而是节奏变化与场景变换交织的一种旅行。” Alex所在班级的墙上贴着一句话,“培养孩子面对未来,而非打造孩子的未来”。好的教育就是培养未来的劳动者去应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挑战。如何做好准备?在每天的各个时段,学校有不同类型的阅读课,或是分享阅读,或是引导阅读,或是独立阅读。此外,每个孩子每天至少需保证25分钟的家庭阅读时间,并且从一年级开始就需要写读书笔记。Alex升入高年级后学习的PI课程(尖子阅读班的课程),其目标是培养思考者,而不是培养阅读尖子。教师通过读写课程的整合,发展学生高水平的思考能力,诸如分析、归纳和批判能力。执教该课程的老师说,“我没有现成的答案给学生们,只会用不断的问题去推动他们思考,从而找到自己的答案”。美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巴尔赞曾说过,重要的科目莫过于阅读,因为所有的智力活动均依赖于它。美国语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通过阅读培养思维,达成理解,并学习如何有效表达。据了解,在美国中小学,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和语言类课程有着不小的交集。美国资深教师认为,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学习阅读,四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则是通过阅读来学习。正如Diana所说,老师就是“用立体而生动的方式,不断发展孩子们作为自我主导的终身学习者的能力”。数学学习和阅读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Alex的数学尖子班老师说的一句话非常有意思,“我们走的不是高速公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计算方法,而是学会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在于打通数学和其他科目的联系,打通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认知学研究和事实证明,学以致用是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则。由此,数学教材呈现出鲜明的“解决问题”的特征,教学则体现四个重要元素——解决、解释、质疑和验证。数学老师不会给孩子一个现成的公式或策略,而是不断提出问题,让孩子们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不断摸索,从而获得自己的发现,并鼓励孩子们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数学老师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给予现成的答案很方便也很让人心安,可真实世界里他们将会面临许多没有现成、正确、答案的情形,培养有思辨能力的自主学习者才能面对未来”。何谓创造?何谓学习?在心理学家米德看来,一个20世纪的儿童自己发现:在直角三角形里,勾股边的平方之和等于弦边的平方,那么他也就完成了跟毕达哥拉斯一样的创造性劳动。尽管这个创造性学习成果不具有社会价值,但这个过程对儿童思维、心理、情意的发展却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对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学习的本质就在于获得对个体而言是新颖的知识经验。“让孩子们能调动全身心学习的教育,是有希望的教育,也是孩子们喜爱的教育”。在Diana笔下,还可以看到许多佐证。在社会常识课程学习中,孩子们两三人一组,将议论文写作方法迁移过来,列举事实和观点,为选举中自己心仪的候选人“拉票”。融会贯通的学习何等重要!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孩子们兴致盎然、不厌其烦地查阅资料、比较剪裁,为的是迎接和挑战“南北阵营对战”的学习竞赛和三天“股票市场”的模拟活动。这样的内容设计,是在引导孩子重新建构对于知识的理解。历史学习和乏味枯燥、效率低下说再见! 在音乐课程学习中,孩子们全情投入,表演美国经典音乐剧。这种更加偏向于直观的经验感触的学习,更注重孩子们经由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形成的直观感受。学习过程与体验过程合二为一!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孩子们或听、或闻、或摸、或看、或玩,如此,学到的东西就不易遗忘,这正体现了“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精髓。“动手动脚”,转识成智!在乐高机器人项目学习中,孩子们沉着思考、坚持不懈,屡陷困境、不断尝试,始终让思维保持灵活和创新。游戏结束后的讨论回顾,则是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认知。这种习惯不但影响着孩子们当前的学习,更将决定他们未来的人生!在野外生存学习中,孩子们攀墙、爬树、钓鱼、射箭、定向越野、参加营火晚会,锻炼了胆识、意志、判断力和团队精神。童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只是我们很多时候的具体做法,令孩子们的童年被囿于学校高墙之内,并被高度结构化。可见,几乎在所有课程的学习中,美国教师不做学科逻辑的“角斗士”,而是坚定而温柔地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开展教学。他们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孩子们面对挑战,脑活动变得活跃,导致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又激活神经细胞,于是乎,神经细胞“树突”得以增长,智力便得以增长,孩子们在学习中变得愈发聪明。更为可贵的是,老师们给予孩子们安全的心理环境,多维度评估孩子们的学习,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学习风格开展教学,允许孩子们不断提问,鼓励孩子们在错误和失败中反复尝试。疑问和难题是学习的“天然动力源”。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成就20世纪物理学伟大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和他在孩童时期就开始琢磨一个问题——坐在一根光柱上旅行会是什么样子——是分不开的。(三)人生是场单程旅行,童年无法复制,也无可替代与逆转,儿童的学习经历因其珍贵,故而让人产生敬畏。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应是教育工作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也应成为家长们的共识。据悉,以色列前总统佩斯雷的母亲每天在孩子回家时要问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今天你有没有做过令老师和同学印象深刻的事情?另一个问题是,今天你有没有提出过让老师和同学回答不上来的问题?Diana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也没有问过孩子今天测验得了多少分,她是如何对待Alex成长的呢?作为一个母亲,她当然不放弃学校的任何一次开放活动。“亚太家庭之夜”,她是个到的,专心倾听,心生折服;“和校长喝咖啡会”,她以企业管理者的视角加以思考和比较;当美术老师征求家长志愿者时,她毫不犹豫提出了申请;她在孩子上学的个月中,就和海蓝大使、老师、校长、其他家长分别通过电话、见过面、写过邮件。作为一名全职太太,做到这些并不难。难的是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信任、等待和淡定。“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和哲学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少年的家长,我一直做的是陪伴孩子成长,这不是给他当家教或陪读,而是关心他的内心感受和思考路径,做一个令他畅怀的谈话对象和有益建议者。“家长想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更细一点地认识自己的孩子:比如发现哪些是孩子现有的特质,可以顺应天性让它们发挥的;哪些是孩子不具有,而不能强求的;哪些是孩子暂时没有,却可以培养的……”教育是一趟长见识、增智慧、暖心灵、塑人格的旅程,不是往行李箱内不断填塞物品的过程。要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学校和家庭都不能好心办坏事,不能杀鸡取卵、以近害远。让儿童成为儿童,是再合乎生命伦理不过的事情。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世界。成年人根本不会去关注的东西,儿童却完全可能投入其中,并且兴趣盎然。过早学习书本知识,过高的学习目标,过多的负面评价,只会让儿童形成“习得性愚蠢”。揠苗助长的后果,只会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持续学习的内驱力。Diana正是因为尊重了孩子的生长节奏,Alex才成长得如此令人欣喜,乃至于母亲跟不上了孩子的脚步。“好的课程都是孩子带来的,这话真的不假”,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反哺的时代,老师和家长都不必摆出权威者的姿态。
在Diana看来,美国教育体系“有授人以渔的教育目标,有细致的基础研究,有专业的考试评估系统,有配套的发展项目,有不同的人生出路”,这些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妄自尊大、妄自菲薄,都不应是我们有的态度。教育改革不能从一个走向另一个,辩证统一的思维和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应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谭轶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2016年9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小微、上海市*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倾情作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张家勇、《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林岚、故事妈妈贺丛笑联袂。《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专栏作家Diana全新力作,展现美国社会教育理念的多彩画卷。作者近十年来一直以“志愿者”的心态观察教育,一路真心体味美国中小学教育。这本书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为读者推开一扇观察教育的窗,对家庭教养、学校教育以及教育研究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