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521200
编辑推荐
从事地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相关科研院所人员
内容简介
《城市地下四色快速交通》针对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新型城市地下空间竖向分层规划方法并提出城市地下“四色”快速交通体系(under rapid transit,URT)的新型理念。据此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城市地下快速交通作用,解决城市拥堵难题,还能增强人民群众环保绿色交通工具意识,并带动交通新能源的更新换代。
《城市地下四色快速交通》共分为12章,主要对地下空间的分层与功能运用、地下快速交通的组成、地下交通的断面规划和设计、地下交通断面安全距离、地下交通隧道动力响应分析、地下交通安全体系、地下交通连接体系、地下交通的关键施工技术、城市智慧交通、国内外地下交通的发展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
《城市地下四色快速交通》共分为12章,主要对地下空间的分层与功能运用、地下快速交通的组成、地下交通的断面规划和设计、地下交通断面安全距离、地下交通隧道动力响应分析、地下交通安全体系、地下交通连接体系、地下交通的关键施工技术、城市智慧交通、国内外地下交通的发展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
目 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研究背景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1 国内研究现状 4
1.3.2 国外研究现状 6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7
1.5 地下交通系统概念及特点 9
1.6 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特点 9
1.6.1 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系统性 9
1.6.2 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预见性 11
1.6.3 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控制性与引导性 13
1.7 城市地下交通开发利用的设想 14
1.7.1 把握好地下交通的开发利用层次 14
1.7.2 民防工程建设必须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 15
1.7.3 地下步行道问题 15
1.7.4 建设地下商业服务系统 15
1.7.5 某些公共设施可考虑转入地下 15
1.7.6 建议采用地下暗河治理淤积问题 16
1.7.7 某些生产车间地下化 16
1.7.8 抓紧完善地下交通开发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 17
1.7.9 建立地下交通开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 17
1.8 结语 17
第2章 新型城市地下空间分层与功能 19
2.1 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分析 19
2.2 新型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分层 21
2.3 浅层划分和功能 22
2.3.1 浅层地层划分 23
2.3.2 浅层空间的功能 23
2.4 中层划分及功能 34
2.4.1 中层划分 34
2.4.2 公路与地铁的结合 34
2.4.3 城市地下交通之间的衔接 35
2.5 大深层划分及功能 37
2.5.1 大深层地层划分 37
2.5.2 大深层功能划分 37
2.6 超深层划分及功能 39
第3章 新型城市地下交通组成 42
3.1 地下人行系统 42
3.1.1 对地下人行系统的认识 42
3.1.2 发展地下人行系统的必要性 43
3.1.3 地下人行系统的特点 44
3.1.4 地下人行系统的布局原则 45
3.1.5 地下人行系统的布局模式 46
3.2 地下公路系统 49
3.2.1 城市行车现状 49
3.2.2 地下公路系统的特点 51
3.2.3 地下公路系统的布局原则 52
3.2.4 地下公路与城市功能的整合 52
3.3 地下停车场 55
3.3.1 地下停车场布局原则 55
3.3.2 地下停车场类型 56
3.3.3 地下停车场设计要素 58
3.4 综合管廊 63
3.4.1 城市综合管廊发展 63
3.4.2 综合管廊选线原则 65
3.4.3 综合管廊的适建条件 66
3.5 配套设施 66
3.5.1 照明系统 66
3.5.2 标示牌及指示信号灯 67
3.5.3 联络通信 71
3.5.4 排水设施 71
第4章 城市地下交通断面规划与设计 73
4.1 洞门与洞口段 73
4.1.1 洞门结构形式 73
4.1.2 洞门设计 73
4.1.3 洞门墙基础设置 74
4.1.4 洞口其他设施设置 74
4.2 隧道衬砌一般规定 74
4.2.1 隧道衬砌设计 74
4.2.2 连接处加强 75
4.3 附属构筑物 75
4.3.1 避车洞 75
4.3.2 电缆槽 76
4.3.3 其他设施 76
4.4 辅助坑道一般规定 76
4.5 综合管廊 77
4.5.1 国内外发展状况 77
4.5.2 分类 79
4.5.3 建设意义 79
4.6 隧道断面规划 79
第5章 城市地下交通断面安全距离 81
5.1 坑道开挖后岩体的二次应力及位移状态 81
5.1.1 坑道开挖后的弹性二次应力及位移状态 81
5.1.2 坑道开挖后形成塑性区的二次应力及位移状态 87
5.2 隧道近接施工影响的分区 91
5.2.1 近接区划分标准 91
5.2.2 分区判别准则 94
5.3 近接度的定义及近接影响度 95
5.3.1 近接度概念 95
5.3.2 近接影响分区相关因素 95
5.3.3 近接影响度的表达式 97
5.4 近接施工相应对策 98
5.5 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安全距离的数值分析 100
5.5.1 本构模型 100
5.5.2 既有隧道影响分析 101
5.5.3 新建隧道影响分析 105
第6章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动力响应分析 116
6.1 城市地下矩形隧道断面设计 116
6.2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的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理论 117
6.2.1 抗震计算理论解析方法简介 118
6.2.2 动力数值分析方法概述 127
6.3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的结构地震动力响应 132
6.3.1 动力分析模型 132
6.3.2 监测点布置 133
6.3.3 地震荷载选取及输入 134
6.3.4 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动力相互影响规律 135
6.4 本章小结 154
第7章 城市地下交通安全体系 155
7.1 通风系统 155
7.1.1 隧道正常通风计算方法 155
7.1.2 竖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组合分段纵向式通风计算方法 160
7.1.3 一般隧道自然风压计算方法 161
7.1.4 火灾应急通风系统 162
7.2 消防系统 165
7.2.1 诱发地下交通隧道火灾事故的原因 165
7.2.2 地下交通火灾的特点 165
7.2.3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消防灭火 167
7.3 应急系统 170
7.3.1 人行横通道 170
7.3.2 车行横通道 171
7.3.3 新型逃生舱 171
7.3.4 防火隔离 171
7.3.5 隧道纵向疏散方式 171
7.4 救灾系统 172
7.5 排水系统 173
第8章 城市地下交通连接体系 175
8.1 城市地下交通的连接 175
8.1.1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 175
8.1.2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的特点 175
8.1.3 综合交通枢纽的相关设计 176
8.2 城市既有建筑与地下交通连接 176
8.2.1 连接模式的设计要点 177
8.2.2 连接模式的平面类型 177
8.2.3 连接模式的空间类型 179
8.3 地下交通与既有地面道路衔接 181
8.3.1 地下交通与既有地面道路衔接的组合分析 181
8.3.2 地下交通与既有地面道路衔接的组合方式 182
8.4 地下交通出入口规划 184
8.4.1 地铁出入口规划形式的分类 184
8.4.2 地铁出入口规划 184
8.4.3 地铁出入口与其他交通系统结合 186
8.4.4 出入口外观设计 188
8.4.5 出入口人性化设计 190
8.5 地下连接体系初步构想 192
第9章 关键施工技术 194
9.1 概述 194
9.2 基坑施工 195
9.2.1 基坑支护 195
9.2.2 基坑降排水工程 196
9.2.3 基坑开挖 196
9.2.4 地基处理 197
9.2.5 基坑回填 198
9.2.6 基坑施工安全监测 199
9.3 明挖预制拼装法施工 200
9.3.1 预制拼装法 200
9.3.2 预制拼装法的特点 200
9.3.3 构件预制 201
9.3.4 构件运输 205
9.3.5 构件拼装 206
9.3.6 防水措施 207
9.4 结语 210
第10章 国外地下公路发展概况 211
10.1 城市开发地下交通的必要性 211
10.2 地下快速公路网的特点 211
10.3 国外地下公路发展概况 212
10.3.1 韩国釜山 212
10.3.2 西班牙马德里M-30环线工程 213
10.3.3 莫斯科计划兴建地下公路 213
10.4 经验教训及关键因素 214
10.4.1 事先制定设计标准 214
10.4.2 由管理团队选择施工方法 214
10.4.3 实时监控 214
10.5 结论 214
第11章 城市智慧交通 216
11.1 城市智慧交通介绍 216
11.1.1 ITS的基本概念 216
11.1.2 建立ITS的技术关键 217
11.2 ITS的内容 218
11.2.1 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 219
11.2.2 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 222
11.2.3 先进公共交通系统(APTS) 227
11.2.4 先进车辆控制系统(AVCS) 230
11.3 ITS的主要设施 233
11.3.1 ITS设施概述 233
11.3.2 传感监测设施 233
11.3.3 信息传输设施 234
11.3.4 计算机硬件 235
11.3.5 应用软件 235
11.4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235
第12章 国内外地下系统案例 241
12.1 珠海横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241
12.1.1 珠海横琴新区综合管廊概况 241
12.1.2 横琴综合管廊规划设计 242
12.2 芝加哥地下交通案例 248
12.2.1 芝加哥Pedway 248
12.2.2 Pedway建成背景 248
12.2.3 Pedway发展历史 249
12.2.4 Pedway系统概述 250
12.2.5 Pedway发展前景 253
12.2.6 启示 253
12.2.7 结语 254
参考文献 255
第1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研究背景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1 国内研究现状 4
1.3.2 国外研究现状 6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7
1.5 地下交通系统概念及特点 9
1.6 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特点 9
1.6.1 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系统性 9
1.6.2 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预见性 11
1.6.3 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控制性与引导性 13
1.7 城市地下交通开发利用的设想 14
1.7.1 把握好地下交通的开发利用层次 14
1.7.2 民防工程建设必须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 15
1.7.3 地下步行道问题 15
1.7.4 建设地下商业服务系统 15
1.7.5 某些公共设施可考虑转入地下 15
1.7.6 建议采用地下暗河治理淤积问题 16
1.7.7 某些生产车间地下化 16
1.7.8 抓紧完善地下交通开发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 17
1.7.9 建立地下交通开发建设的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 17
1.8 结语 17
第2章 新型城市地下空间分层与功能 19
2.1 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分析 19
2.2 新型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分层 21
2.3 浅层划分和功能 22
2.3.1 浅层地层划分 23
2.3.2 浅层空间的功能 23
2.4 中层划分及功能 34
2.4.1 中层划分 34
2.4.2 公路与地铁的结合 34
2.4.3 城市地下交通之间的衔接 35
2.5 大深层划分及功能 37
2.5.1 大深层地层划分 37
2.5.2 大深层功能划分 37
2.6 超深层划分及功能 39
第3章 新型城市地下交通组成 42
3.1 地下人行系统 42
3.1.1 对地下人行系统的认识 42
3.1.2 发展地下人行系统的必要性 43
3.1.3 地下人行系统的特点 44
3.1.4 地下人行系统的布局原则 45
3.1.5 地下人行系统的布局模式 46
3.2 地下公路系统 49
3.2.1 城市行车现状 49
3.2.2 地下公路系统的特点 51
3.2.3 地下公路系统的布局原则 52
3.2.4 地下公路与城市功能的整合 52
3.3 地下停车场 55
3.3.1 地下停车场布局原则 55
3.3.2 地下停车场类型 56
3.3.3 地下停车场设计要素 58
3.4 综合管廊 63
3.4.1 城市综合管廊发展 63
3.4.2 综合管廊选线原则 65
3.4.3 综合管廊的适建条件 66
3.5 配套设施 66
3.5.1 照明系统 66
3.5.2 标示牌及指示信号灯 67
3.5.3 联络通信 71
3.5.4 排水设施 71
第4章 城市地下交通断面规划与设计 73
4.1 洞门与洞口段 73
4.1.1 洞门结构形式 73
4.1.2 洞门设计 73
4.1.3 洞门墙基础设置 74
4.1.4 洞口其他设施设置 74
4.2 隧道衬砌一般规定 74
4.2.1 隧道衬砌设计 74
4.2.2 连接处加强 75
4.3 附属构筑物 75
4.3.1 避车洞 75
4.3.2 电缆槽 76
4.3.3 其他设施 76
4.4 辅助坑道一般规定 76
4.5 综合管廊 77
4.5.1 国内外发展状况 77
4.5.2 分类 79
4.5.3 建设意义 79
4.6 隧道断面规划 79
第5章 城市地下交通断面安全距离 81
5.1 坑道开挖后岩体的二次应力及位移状态 81
5.1.1 坑道开挖后的弹性二次应力及位移状态 81
5.1.2 坑道开挖后形成塑性区的二次应力及位移状态 87
5.2 隧道近接施工影响的分区 91
5.2.1 近接区划分标准 91
5.2.2 分区判别准则 94
5.3 近接度的定义及近接影响度 95
5.3.1 近接度概念 95
5.3.2 近接影响分区相关因素 95
5.3.3 近接影响度的表达式 97
5.4 近接施工相应对策 98
5.5 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安全距离的数值分析 100
5.5.1 本构模型 100
5.5.2 既有隧道影响分析 101
5.5.3 新建隧道影响分析 105
第6章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动力响应分析 116
6.1 城市地下矩形隧道断面设计 116
6.2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的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理论 117
6.2.1 抗震计算理论解析方法简介 118
6.2.2 动力数值分析方法概述 127
6.3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的结构地震动力响应 132
6.3.1 动力分析模型 132
6.3.2 监测点布置 133
6.3.3 地震荷载选取及输入 134
6.3.4 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的动力相互影响规律 135
6.4 本章小结 154
第7章 城市地下交通安全体系 155
7.1 通风系统 155
7.1.1 隧道正常通风计算方法 155
7.1.2 竖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组合分段纵向式通风计算方法 160
7.1.3 一般隧道自然风压计算方法 161
7.1.4 火灾应急通风系统 162
7.2 消防系统 165
7.2.1 诱发地下交通隧道火灾事故的原因 165
7.2.2 地下交通火灾的特点 165
7.2.3 城市地下交通隧道消防灭火 167
7.3 应急系统 170
7.3.1 人行横通道 170
7.3.2 车行横通道 171
7.3.3 新型逃生舱 171
7.3.4 防火隔离 171
7.3.5 隧道纵向疏散方式 171
7.4 救灾系统 172
7.5 排水系统 173
第8章 城市地下交通连接体系 175
8.1 城市地下交通的连接 175
8.1.1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 175
8.1.2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的特点 175
8.1.3 综合交通枢纽的相关设计 176
8.2 城市既有建筑与地下交通连接 176
8.2.1 连接模式的设计要点 177
8.2.2 连接模式的平面类型 177
8.2.3 连接模式的空间类型 179
8.3 地下交通与既有地面道路衔接 181
8.3.1 地下交通与既有地面道路衔接的组合分析 181
8.3.2 地下交通与既有地面道路衔接的组合方式 182
8.4 地下交通出入口规划 184
8.4.1 地铁出入口规划形式的分类 184
8.4.2 地铁出入口规划 184
8.4.3 地铁出入口与其他交通系统结合 186
8.4.4 出入口外观设计 188
8.4.5 出入口人性化设计 190
8.5 地下连接体系初步构想 192
第9章 关键施工技术 194
9.1 概述 194
9.2 基坑施工 195
9.2.1 基坑支护 195
9.2.2 基坑降排水工程 196
9.2.3 基坑开挖 196
9.2.4 地基处理 197
9.2.5 基坑回填 198
9.2.6 基坑施工安全监测 199
9.3 明挖预制拼装法施工 200
9.3.1 预制拼装法 200
9.3.2 预制拼装法的特点 200
9.3.3 构件预制 201
9.3.4 构件运输 205
9.3.5 构件拼装 206
9.3.6 防水措施 207
9.4 结语 210
第10章 国外地下公路发展概况 211
10.1 城市开发地下交通的必要性 211
10.2 地下快速公路网的特点 211
10.3 国外地下公路发展概况 212
10.3.1 韩国釜山 212
10.3.2 西班牙马德里M-30环线工程 213
10.3.3 莫斯科计划兴建地下公路 213
10.4 经验教训及关键因素 214
10.4.1 事先制定设计标准 214
10.4.2 由管理团队选择施工方法 214
10.4.3 实时监控 214
10.5 结论 214
第11章 城市智慧交通 216
11.1 城市智慧交通介绍 216
11.1.1 ITS的基本概念 216
11.1.2 建立ITS的技术关键 217
11.2 ITS的内容 218
11.2.1 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 219
11.2.2 先进交通管理系统(ATMS) 222
11.2.3 先进公共交通系统(APTS) 227
11.2.4 先进车辆控制系统(AVCS) 230
11.3 ITS的主要设施 233
11.3.1 ITS设施概述 233
11.3.2 传感监测设施 233
11.3.3 信息传输设施 234
11.3.4 计算机硬件 235
11.3.5 应用软件 235
11.4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235
第12章 国内外地下系统案例 241
12.1 珠海横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241
12.1.1 珠海横琴新区综合管廊概况 241
12.1.2 横琴综合管廊规划设计 242
12.2 芝加哥地下交通案例 248
12.2.1 芝加哥Pedway 248
12.2.2 Pedway建成背景 248
12.2.3 Pedway发展历史 249
12.2.4 Pedway系统概述 250
12.2.5 Pedway发展前景 253
12.2.6 启示 253
12.2.7 结语 254
参考文献 255
前 言
`
媒体评论
`
在线试读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交通拥挤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困扰不休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结构越来越复杂,城市交通需求量迅猛增长,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和软件的供给不能全部迅速地跟上,致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其中交通拥堵就是*直接的体现(图1-1)。
图1-1 城市交通拥堵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交通的世纪,随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地铁的建设,大规模地下交通开发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初露端倪。然而,相对于日益增多的地下交通开发,系统性的总体层面的城市地下交通规划仍十分缺乏。目前,国内仅有北京、青岛、厦门等城市陆续编制完成地下交通开发利用规划,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国家层面的地下交通规划规范也正在编制当中。
城市地下交通的利用不仅改善了人们正常的出行,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损失,还能减少城市交通事故,改善城市投资、创业大环境,甚至保障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优化城市地下交通规划可以实现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升级,也是决定城市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本书结合我国各大城市当前交通拥堵但解决办法却不多的实际现实,探讨总体层面的地下交通规划(以下简称“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编制内容、特点与方法,以期为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1.2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全球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各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挤、用地紧缺、交通噪声及废气污染严重等难题,严重阻碍着城市的健康、和谐和快速发展。在我国,许多城市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受到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约束条件的限制,城市路面交通正面临发展的极限。在此背景下,城市立体化开发的思想应运而生。早期,由于开发难度以及建设成本等条件制约,立体化开发主要集中于向上层空间发展,反映到交通体系中就是各种高架和立交桥的产生,城市高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交通,但随之引发了日益恶化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图1-2)。因此,近年来城市发展空间开始由地面及上部空间逐渐向地下延伸,并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图1-2 城市高架
在众多利用地下空间解决交通问题的开发形式中,地下轨道交通无疑是效率较高的途径(图1-3、图1-4)。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都发展到一定规模。但是,私人机动车出行占总交通的30%左右,在时间上、空间上与公共交通占用几乎同样的城市资源,而且以高端客流为主,必须要承认私人机动车对城市核心区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货运交通同样需要使用城市道路,因此,单纯强调公交优先,解决不了现阶段国内城市核心区交通矛盾突出的问题。要解决好私人机动车与货运交通之间的问题,利用地下交通有目的地开发,有效衔接城市路网与核心区路网的地下道路系统,解决复杂的机动车交通需求、空间、效率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开发成本等条件限制,目前大规模建设地下交通体系的时机尚不成熟。如何利用现有的地下资源,配合地面交通系统,解决目前依靠地面交通系统难以解决的中心区交通拥堵、重要交通枢纽接驳以及快速运输网络通道效率低等问题,应该是当前研究地下交通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外在早期已经开始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出现了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理论: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结构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三大理论。这些理论都认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功能需要不同的交通条件。轨道交通、地面快速路已经引导着大城市朝着同心圆和扇形结构发展,而多核心结构在城市总体宏观规划下也借助上述交通系统逐渐形成。这里的地面快速路系统由于地面土地资源的限制和开发建设成本等原因,以环状加放射线的高架道路为交通线网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线路出入口多,沿线土地高度开发,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这种形式显现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例如,跨区出行的交通量占用中心区交通设施的情况严重,导致中心区环形路段交通压力巨大和出行时间长,从而引发交通拥堵;交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出入口设计上的不合理造成众多交通瓶颈,导致地面快速路整体通行效率低下等。这些缺陷的显现,使得原本期望形成的多核心结构的城市空间发展不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出入口少的线路来抑制沿线土地拼图式发展。这样,对具备该特性的地下道路系统的需求就应运而生。合理规划和建设地下道路系统,可以解决当前地面交通体系的一些顽疾:可以使车辆避开恶劣的天气,使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噪声、尾气得到集中有效的处理;车速的提高降低了汽车能耗,也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和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在不影响城市人文景观的条件下,对环境的破坏降到**程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可以缓解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拥挤的状况,提高中心区路网运输效率,提高道路系统运行可靠性;能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道路用地紧张的问题。因为地下道路系统建在地下,运行环境是封闭的,不受地面交通系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车辆可以快速、畅通、安全地行驶,这是对地面道路网络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在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挤的同时,节省了中心区建设用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图1-3 郑州地铁
图1-4 广州地铁
地下交通系统的发展*早可以追溯到1863年伦敦建设的世界上**条地铁。随后,地下交通系统的各种交通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为迅速,迄今为止,世界上超过43个国家的118座城市建有地铁。而作为地面道路系统的延伸和补充,地下道路系统的建设也逐渐被全球各大城市关注,成为解决未来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的途径之一。*为著名的是美国波士顿拆除了原6车道中央高架大道,修建地下快速路,从而减少了噪声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莫斯科在三环地下36m深处修建了近4km的快速路;日本东京新宿SUB—中心区全长11km的地下道路;还有规划中的法国巴黎拉德芳斯的大规模地下交通开发计划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TransApex计划等。
我国国内已实施的有北京中关村西区和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广州珠江新城地下交通等,正在建设和规划的有上海CBD核心区地下“井”字形通道规划、上海外滩交通枢纽等项目。著名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在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提议时明确提出了“北京应该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首位,建设地下快速道路”的思路,在《北京地下交通规划》一书中,规划了四纵两横的地下快速路网,以缓解二环、三环以及长安街的交通压力。2011年1月6日,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将开发至地下5层,并将建设无交叉的地下单行环路,在地下即可穿越东三环和建国路。此外,武汉、青岛、重庆、西安、天津、郑州、昆明以及成都等城市都计划开发地下交通,有效利用地下资源,缓解城市用地压力,而地下道路系统则是这类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此,地下道路是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图1-5),对优化城市中心区路网,补充交通能力,均衡交通负荷,提高城市交通的可靠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心区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交通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有效利用地下道路系统对于城市核心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1-5 城市地下道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在地下道路交通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三类:
**类,针对某个地下交通工程项目提出发展地下交通系统的意义和设计方法。
如上海CBD核心区地下井字通道、广州珠江新城地下交通规划、上海外滩交通枢纽(图1-6)等。其中,刘韵(2006)、许传强等(2008)和陈志龙等(2009)对城市地下快速路建设动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吴月霞(2008)从人文历史、国外建设地下道路的经验及其发展形态方面,探讨国内地下道路的发展策略;袁文凯等(2007)、潘丽珍等(2006)、俞明健等(2006)和张天然等(2007)、司徒炳强等(2008)分别对天津、青岛、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地下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都从不同程度上论证了地下道路建设对于未来城市中心区交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基本都是定性分析,未能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地下道路建设对未来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体系以及整个城市规划的影响。即使是常规的交通影响评价,也基本未见相关文献。仅有程广元等(1996)对地下道路工程经济评价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总结;林冬等(2006)对地下道路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王卫平等(2010)对地下道路带来的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等社会效益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但是这类评价偏重于地下道路系统建成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没有涉及地下道路系统建设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带来的效率提升程度、可达性提高程度、出行便利程度以及交通可靠性提升程度的评价,对于正确评价地下道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缺乏实质性的意义。
图1-6 上海外滩规划
第二类,进行单一交通运输方式或单一技术环节的研究。
马保松等(2004)近年来开展了地下管道物流运输系统的研究;李素艳等(2007)进行了地下道路理论通行能力和地下道路出入口交通组织的研究,提出了我国地下道路出入口变速车道设计长度的取值建议;朱丽等(2008)对隧道形式的出入口设计进行了研究;司徒炳强等(2009)则对地下道路地面出入口间相对位置的组合模式进行了研究,以交织段换道次数为主要判断依据,建立交织段*小长度模型;胡郁葱等(2009)以集散效率**化为目标,建立了针对地下快速路的集散点选择模型;韩敬文(2010)从地下道路出入口选址影响因素着手,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选址模型。这些研究主要还是从实际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力图从技术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考虑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对地下道路与整体交通系统的相互影响机理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得不到有效验证,其研究成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三类,政府文件出台,推动地下交通开发。
2005年7月北京市政府审批通过了《北京市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4~2020年)》。这是我国**次正式编制完成特大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地下交通专项规划,其中一部分就是地下交通系统。2010年8月,广州出台了“地下空间”使用规范。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对地下交通体系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开展起来。
1.3.2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地下交通系统的研究以及建设起步比国内早,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
**,建设使用阶段。国外的地下快速路发展史较长,除美国波士顿、日本东京(图1-7)、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等地以外,加拿大蒙特利尔、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等地都有地下道路系统成功建设案例。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和城市用地问题,但是它们依然沿用地面交通发展思路,即城市发展需要地下交通系统时首先修建,到了运营管理时才研究如何优化布局等问题。此外,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交通趋近于平衡状态,一般都没有形成地下快速路的网络结构,对地下快速路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也同样缺乏定量分析。
图1-7 日本东京地下道路规划
第二,理论研究实验阶段。目前国外开展了地下货物运输,即地下管道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如Liu(2004)对纽约应用地下管道运输货物进行可行性研究,德国波鸿鲁尔大学Stein教授**的课题组开始研究CargoCap地下管道物流配送系统,并正在开展实验阶段的研究工作(图1-8)。另外,还有Zacharias(2000)、Jeyapalan(2005)等开展了地下交通的模型和技术研究。但是,上述研究工作一般以单一运输方式为主,针
1.1 概述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交通拥挤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困扰不休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结构越来越复杂,城市交通需求量迅猛增长,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和软件的供给不能全部迅速地跟上,致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其中交通拥堵就是*直接的体现(图1-1)。
图1-1 城市交通拥堵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交通的世纪,随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地铁的建设,大规模地下交通开发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初露端倪。然而,相对于日益增多的地下交通开发,系统性的总体层面的城市地下交通规划仍十分缺乏。目前,国内仅有北京、青岛、厦门等城市陆续编制完成地下交通开发利用规划,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国家层面的地下交通规划规范也正在编制当中。
城市地下交通的利用不仅改善了人们正常的出行,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损失,还能减少城市交通事故,改善城市投资、创业大环境,甚至保障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优化城市地下交通规划可以实现整个城市的发展和升级,也是决定城市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本书结合我国各大城市当前交通拥堵但解决办法却不多的实际现实,探讨总体层面的地下交通规划(以下简称“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编制内容、特点与方法,以期为地下交通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1.2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全球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各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挤、用地紧缺、交通噪声及废气污染严重等难题,严重阻碍着城市的健康、和谐和快速发展。在我国,许多城市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受到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约束条件的限制,城市路面交通正面临发展的极限。在此背景下,城市立体化开发的思想应运而生。早期,由于开发难度以及建设成本等条件制约,立体化开发主要集中于向上层空间发展,反映到交通体系中就是各种高架和立交桥的产生,城市高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交通,但随之引发了日益恶化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图1-2)。因此,近年来城市发展空间开始由地面及上部空间逐渐向地下延伸,并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图1-2 城市高架
在众多利用地下空间解决交通问题的开发形式中,地下轨道交通无疑是效率较高的途径(图1-3、图1-4)。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多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都发展到一定规模。但是,私人机动车出行占总交通的30%左右,在时间上、空间上与公共交通占用几乎同样的城市资源,而且以高端客流为主,必须要承认私人机动车对城市核心区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货运交通同样需要使用城市道路,因此,单纯强调公交优先,解决不了现阶段国内城市核心区交通矛盾突出的问题。要解决好私人机动车与货运交通之间的问题,利用地下交通有目的地开发,有效衔接城市路网与核心区路网的地下道路系统,解决复杂的机动车交通需求、空间、效率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开发成本等条件限制,目前大规模建设地下交通体系的时机尚不成熟。如何利用现有的地下资源,配合地面交通系统,解决目前依靠地面交通系统难以解决的中心区交通拥堵、重要交通枢纽接驳以及快速运输网络通道效率低等问题,应该是当前研究地下交通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外在早期已经开始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出现了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理论: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结构的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三大理论。这些理论都认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功能需要不同的交通条件。轨道交通、地面快速路已经引导着大城市朝着同心圆和扇形结构发展,而多核心结构在城市总体宏观规划下也借助上述交通系统逐渐形成。这里的地面快速路系统由于地面土地资源的限制和开发建设成本等原因,以环状加放射线的高架道路为交通线网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线路出入口多,沿线土地高度开发,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这种形式显现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例如,跨区出行的交通量占用中心区交通设施的情况严重,导致中心区环形路段交通压力巨大和出行时间长,从而引发交通拥堵;交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出入口设计上的不合理造成众多交通瓶颈,导致地面快速路整体通行效率低下等。这些缺陷的显现,使得原本期望形成的多核心结构的城市空间发展不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出入口少的线路来抑制沿线土地拼图式发展。这样,对具备该特性的地下道路系统的需求就应运而生。合理规划和建设地下道路系统,可以解决当前地面交通体系的一些顽疾:可以使车辆避开恶劣的天气,使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噪声、尾气得到集中有效的处理;车速的提高降低了汽车能耗,也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和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在不影响城市人文景观的条件下,对环境的破坏降到**程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可以缓解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拥挤的状况,提高中心区路网运输效率,提高道路系统运行可靠性;能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道路用地紧张的问题。因为地下道路系统建在地下,运行环境是封闭的,不受地面交通系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车辆可以快速、畅通、安全地行驶,这是对地面道路网络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在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挤的同时,节省了中心区建设用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图1-3 郑州地铁
图1-4 广州地铁
地下交通系统的发展*早可以追溯到1863年伦敦建设的世界上**条地铁。随后,地下交通系统的各种交通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为迅速,迄今为止,世界上超过43个国家的118座城市建有地铁。而作为地面道路系统的延伸和补充,地下道路系统的建设也逐渐被全球各大城市关注,成为解决未来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的途径之一。*为著名的是美国波士顿拆除了原6车道中央高架大道,修建地下快速路,从而减少了噪声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莫斯科在三环地下36m深处修建了近4km的快速路;日本东京新宿SUB—中心区全长11km的地下道路;还有规划中的法国巴黎拉德芳斯的大规模地下交通开发计划和澳大利亚布里斯班TransApex计划等。
我国国内已实施的有北京中关村西区和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广州珠江新城地下交通等,正在建设和规划的有上海CBD核心区地下“井”字形通道规划、上海外滩交通枢纽等项目。著名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在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提议时明确提出了“北京应该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首位,建设地下快速道路”的思路,在《北京地下交通规划》一书中,规划了四纵两横的地下快速路网,以缓解二环、三环以及长安街的交通压力。2011年1月6日,北京CBD核心区地下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将开发至地下5层,并将建设无交叉的地下单行环路,在地下即可穿越东三环和建国路。此外,武汉、青岛、重庆、西安、天津、郑州、昆明以及成都等城市都计划开发地下交通,有效利用地下资源,缓解城市用地压力,而地下道路系统则是这类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因此,地下道路是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图1-5),对优化城市中心区路网,补充交通能力,均衡交通负荷,提高城市交通的可靠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心区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交通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有效利用地下道路系统对于城市核心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1-5 城市地下道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在地下道路交通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三类:
**类,针对某个地下交通工程项目提出发展地下交通系统的意义和设计方法。
如上海CBD核心区地下井字通道、广州珠江新城地下交通规划、上海外滩交通枢纽(图1-6)等。其中,刘韵(2006)、许传强等(2008)和陈志龙等(2009)对城市地下快速路建设动因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定性分析;吴月霞(2008)从人文历史、国外建设地下道路的经验及其发展形态方面,探讨国内地下道路的发展策略;袁文凯等(2007)、潘丽珍等(2006)、俞明健等(2006)和张天然等(2007)、司徒炳强等(2008)分别对天津、青岛、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地下道路功能定位及其适用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都从不同程度上论证了地下道路建设对于未来城市中心区交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基本都是定性分析,未能从量化的角度分析地下道路建设对未来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体系以及整个城市规划的影响。即使是常规的交通影响评价,也基本未见相关文献。仅有程广元等(1996)对地下道路工程经济评价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总结;林冬等(2006)对地下道路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王卫平等(2010)对地下道路带来的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等社会效益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但是这类评价偏重于地下道路系统建成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没有涉及地下道路系统建设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带来的效率提升程度、可达性提高程度、出行便利程度以及交通可靠性提升程度的评价,对于正确评价地下道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缺乏实质性的意义。
图1-6 上海外滩规划
第二类,进行单一交通运输方式或单一技术环节的研究。
马保松等(2004)近年来开展了地下管道物流运输系统的研究;李素艳等(2007)进行了地下道路理论通行能力和地下道路出入口交通组织的研究,提出了我国地下道路出入口变速车道设计长度的取值建议;朱丽等(2008)对隧道形式的出入口设计进行了研究;司徒炳强等(2009)则对地下道路地面出入口间相对位置的组合模式进行了研究,以交织段换道次数为主要判断依据,建立交织段*小长度模型;胡郁葱等(2009)以集散效率**化为目标,建立了针对地下快速路的集散点选择模型;韩敬文(2010)从地下道路出入口选址影响因素着手,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选址模型。这些研究主要还是从实际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力图从技术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考虑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局限性。由于对地下道路与整体交通系统的相互影响机理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得不到有效验证,其研究成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三类,政府文件出台,推动地下交通开发。
2005年7月北京市政府审批通过了《北京市中心城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4~2020年)》。这是我国**次正式编制完成特大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的地下交通专项规划,其中一部分就是地下交通系统。2010年8月,广州出台了“地下空间”使用规范。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对地下交通体系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开展起来。
1.3.2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地下交通系统的研究以及建设起步比国内早,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
**,建设使用阶段。国外的地下快速路发展史较长,除美国波士顿、日本东京(图1-7)、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等地以外,加拿大蒙特利尔、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等地都有地下道路系统成功建设案例。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和城市用地问题,但是它们依然沿用地面交通发展思路,即城市发展需要地下交通系统时首先修建,到了运营管理时才研究如何优化布局等问题。此外,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交通趋近于平衡状态,一般都没有形成地下快速路的网络结构,对地下快速路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也同样缺乏定量分析。
图1-7 日本东京地下道路规划
第二,理论研究实验阶段。目前国外开展了地下货物运输,即地下管道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如Liu(2004)对纽约应用地下管道运输货物进行可行性研究,德国波鸿鲁尔大学Stein教授**的课题组开始研究CargoCap地下管道物流配送系统,并正在开展实验阶段的研究工作(图1-8)。另外,还有Zacharias(2000)、Jeyapalan(2005)等开展了地下交通的模型和技术研究。但是,上述研究工作一般以单一运输方式为主,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