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06042
何为诗歌?诗歌何为?
——德意志文学给出的回答
菩提下(外一首)
诗言志,诗言情
——瓦尔特·封·德尔·弗格威德的现世关怀
亡妻玛丽安妮之哀颂(外一首)
一位启蒙主义者的爱情与哲思
——阿尔布莱希特·封·哈勒诗两首
《罗马哀歌》(四首)
《罗马哀歌》中的神话典故
唯一(外五首)
卡罗琳娜·封·君特罗德的死亡崇拜与爱情诗作
莫舍莱斯纪念簿题词(外六首)
“幸运属于献身于你的人”
——格里尔帕策的诗歌及其音乐美学观
海涅和他的诗
打水漂(外十七首)
文学祭坛上的一支小小烛火
——简析冯塔纳的晚期诗歌
语词
“语词破碎/阙如之处,无物可存在”
——对格奥尔格《语词》的再解读
我的花园不需要温度和空气(外三首)
精择与新序:格奥尔格诗歌和诗社中的花园意象
仿佛一波浪潮(外十四首)
赫尔曼·黑塞诗歌中的生命主题
三个梦
秋·夜·梦
——试析特拉克尔诗歌《三个梦》
傍晚之忧郁(外十七首)
紫色野兽
——再谈特拉克尔的诗
我在畏惧中惊异
愁苦中的期待?
——康拉德·魏斯的宗教诗歌引起的波澜
布莱希特诗歌评论
你可知道那加农炮盛开的地方?(外五首)
凯斯特纳与“实用诗歌”
由晦暗到晦暗(外八首)
从《死亡赋格》到《语言栅栏》
——以保罗·策兰为例看奥斯维辛之后对于语言困境的克服
巴黎(外六首)
英格博格·巴赫曼诗中的生存之旅
办公室里的雪
寒意萧瑟 温情难复
——解析新主观主义诗歌《办公室里的雪》
无主题变奏
让身体发言
——格律拜恩《无主题变奏》赏析
世界之虫(外四首)
塑化的大地
以诗译诗,形神兼似
——钱春绮先生的德诗汉译之道
论自然(节选)
“我向你们走来最古老、最可敬的时间之纪念碑”
——从《论花岗岩》看地质学家歌德及其水成论自然观
雨神(节选)
《雨神》
——一个夏天的童话
德国月光
评威廉·拉贝的《德国月光》
巴尔扎克传(节选)
为何是北京
满纸“荒唐”,意在言外
——解读当代德国作家米歇尔·克鲁格的短篇小说《为何是北京》
裂脑怪(节选)
《裂脑怪》
——一本跨文化的女性小说
2013年度德语文学回顾
“历史进程中的文学与语言”
——2013年“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报道
译海听诗有新韵
——上海翻译家协会“金秋诗会”
魏育青
衷心感谢诸位师长、同仁的鼎力相助,《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八卷问世了。本卷的重点是德语诗歌。
在卷首文章中,胡蔚首先从概念史入手进行考察,探讨何为德语文学中的“诗歌”,继而考察德语文学中的抒情传统,从最早的宗教诗和咒语,直至二战后出生的格律拜恩,涉及历代各派、名家杰作,勾勒出德语诗歌精彩纷呈的历史,试图让来自德语国家诗人的声音,参与汉语语境中关于“何为诗歌,诗歌何为”的讨论。
罗倩尝试以古风翻译德国中世纪诗人瓦尔特·封·德尔·弗格威德(约1170—1230)的《菩提下》和《寒冬》,并从“诗言志,诗言情”两个角度分析和阐释,指出其诗歌既关乎个人体验,也体现社会伦理和现世价值的多重意义。
阿尔布莱希特·封·哈勒(1708—1777)是游走于自然科学与文学领域的通才,毛明超在《瑞士诗歌尝试集》中选译了哲理诗与抒情诗各一:《致永恒的未尽之歌》和《亡妻玛丽安妮之哀颂》,以展示一位启蒙主义者的爱情与哲思。这位“瑞士缪斯”对于青年席勒颇具影响,后者在《论天真的与感伤的诗》中曾将哈勒视为感伤诗人的代表之一。
张帆翻译了卡罗琳娜·封·君特罗德(1780—1806)的《唯一》等六首诗,分析了这位德国浪漫派杰出女诗人的死亡崇拜与爱情诗作。从对死亡的崇拜中,君特罗德发展了浪漫主义超越死亡的“爱的哲学”。她的爱情诗感人肺腑,丰富的格律、多种抒情诗形式和生动的语言引起文坛的强烈反响。
意大利的经历与体验,对于乌尔皮乌斯的爱情,对于罗马古典哀歌的兴趣,这些最终催生了歌德(1749—1832)的名作《罗马哀歌》。陈郁忠翻译了其中四首,分析歌德如何将大量古希腊罗马典故或直接入诗,或用典无迹,通过暗引以言说自己的情感,言说“再广泛的概念也言说不尽之物”。
在以诗歌直接展示自己的音乐见解的作家中,被誉为“奥地利歌德”的弗朗茨·格里尔帕策(1791—1872)是最著名的一位。王凌祥通过其翻译的《莫扎特颂》《在莫扎特之子墓前》等多首以音乐和音乐家为主题的诗歌,尝试对格里尔帕策的诗歌及其音乐美学观进行探讨。
《海涅和他的诗》一文基于张玉书在北京大学“名师名著导读”系列课上的报告,其中介绍了海涅(1797—1856)作为诗人的成长经历和部分创作,尤其深入解析了海涅《诗歌集》中《青春的烦恼》《抒情的插曲》《还乡集》等组诗以及后来的《亚当第一》等犀利讽刺、用作战斗武器的政治诗。
冯塔纳(1819—1898)以《艾菲·布里斯特》等叙事杰作为我国读者熟知,但他也创作了不少诗歌精品。姜丽译出《打水漂》等十八首,分析了冯塔纳如何以其特有方式在文学祭坛上献上一支小小烛火,让我们感受到诗中体现的对社会、时代、科技进步的洞察与质疑,以及对生命、死亡、自我、作家境遇的关注与反思。
在上世纪德语世界,施蒂芬·格奥尔格(1868—1933)的美誉度直追歌德。吴勇立翻译了其名诗《语词》,结合海德格尔的相关演绎,深入其精神世界,对这首非同寻常、隐晦难解的名诗进行再解读,指出尾行“语词破碎/阙如之处,无物可存在”可视为格氏诗学宣言。沈冲则选译了这位大诗人的《我的花园不需要温度和空气》等四首,并聚焦于其诗歌和诗社中的“花园”意象,进行了多元分析,归纳为核心词“精择与新序”,认为在格奥尔格诗作中,花园这一意象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是诗歌之隐喻,同时也是诗人终其一生追求的精英主义诗社的具象。
这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是格奥尔格·特拉克尔(1887—1914),其诗以唯美、艰涩、深邃著称。杨劲对所译《三个梦》中三个基本意象的深层内涵条分缕析,认为其中的“忧伤言辞”由秋、夜、梦组成,虽“其意难谙”,但通过观象寻象的文学阐释努力,可以开启关乎灵魂的审美遐思和感悟认识。林克选译了特拉克尔《傍晚之忧郁》等多首诗歌,杨典在其后以《紫色野兽——再谈特拉克尔的诗》一文“向这位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诗歌最伟大的天才和痛苦的灵魂致敬”。
黑塞(1877—1962)的小说对读者具有极大的魅力,流传极广。但在他留下的大量文学财富中,千余首诗歌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剑译出了黑塞《仿佛一波浪潮》等多首,集中探讨了其中对生命主题的描述:生命之苦,生命之爱,生命的永恒意义。
姜林静翻译了《我在畏惧中惊异》一诗。康拉德·魏斯(1880—1940)以独特的诗性语言写就的宗教诗歌,迥异于神学家和天主教徒的直白说教和精确教条,而是力图以诗“言”说并彰显上帝之“道”。诗中的童贞女马利亚形象谦卑地接受神赋予自己的“天命”,在愁苦中期待。这与极具影响也极有争议的德国政治学家、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的思考之间存在某些共鸣。
被誉为“战后德国儿童文学之父”的埃里希·凯斯特纳(1899—1974)也是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金秀丽翻译了他的《你可知道那加农炮盛开的地方?》等诗,探讨了其早年的“实用诗歌”。“实用诗歌”属于魏玛共和国时期“新客观主义”的一部分,是一种反表现主义的诗歌运动。诗人否认诗学是受到神启的少数诗人的私有地盘,主张让语言朴素的诗歌走向平民大众,描写现实生活,突出了道德性和社会批判性。
梁晶晶以其翻译的保罗·策兰(1920—1970)的《由晦暗到晦暗》等诗,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诗坛巨人克服奥斯维辛悲剧之后语言困境的努力。策兰与德意志文学传统保持距离,对语言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反思,以极具个人特色的晦涩言说尝试走出困境,在诗中力图构建以文字和沉默交织书写的诗学构想和交流模式。
任昱璞翻译了奥地利著名女作家英格博格·巴赫曼(1926—1973)的诗七首,探讨诗人对于生存与诗的思索。旅程这一主题贯穿着了两本诗集,体现着诗人对于生存与诗的思考。《借来的时间》借助于旅程之喻,呈现的是漫漫长夜笼罩下的、失去了终极意义的生存问题,《召唤大熊座》更加偏重空间隐喻,竭力为生存之旅提供一条可能的出路。
杜尔斯·格律拜恩(1962—)的《无主题变奏》由黄霄翎译出,这位德语文学最高奖“毕希纳奖”得主的作品以强烈的“身体感”为特色,远离说教,让身体“发言”。该诗主题是“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因为“人造天堂的垃圾山”挡住了“现已土崩瓦解的、达芬奇口中的‘理性’”,所以诗人要“把身体切成小块,来填补人造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鸿沟”。
赵薇薇翻译并解析了“新主观主义”诗歌《办公室里的雪》。生活在瑞士的德国诗人于尔根·特奥尔巴尔德(1944—)的这首诗,以朴实平白的语言贴近日常生活,描述了现代人对数字般乏味冷漠、“寒意氤氲”的工作氛围和生活环境的印象与感受,并表达了对温情与真爱的憧憬以及对改变现状的向往。
托比亚斯·法尔贝格(1976—)曾获多项文学奖。隋欣介绍了这位德国诗坛新秀的《世界之虫》等五首诗,并翻译了特奥·艾尔姆教授2013年初在爱尔兰根文学基金会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授奖辞。
胡蔚翻译了瓦尔特·本雅明关于布莱希特诗歌的文章。以诗歌和诗论相互对照的方式,介绍了本雅明对《家庭祈祷书》《斯文登堡诗歌集》《马哈格尼之歌》《关于可怜的B.B.》《城市居民读本》《咀华集》等名作的解析和评论。
提起德语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钱春绮(1921—2010)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冯至先生去世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对钱老“这位不管外边的气候如何变化,而几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不息的翻译家肃然起敬”。这位德语诗歌翻译家是一部以淡泊、勤奋、平实、辉煌为关键词的传奇。本卷刊登的徐庆的文章分析了钱春绮先生信达兼备、神形兼似的德诗汉译之道,从形式移植、风格对应、注解编写等角度探讨了钱老翻译艺术的部分特征。在沪上颇具影响的“金秋诗会”是钱老参与发起的外诗中译活动,梁珺霞、陈磊《译海听诗有新韵》一文介绍了这个上海翻译家协会的传统品牌,以及年轻学子翻译德语诗人爱德华·默里克作品的风格各异的尝试。
本卷的其他部分译评了歌德作为自然研究者撰写的《论花岗岩》《自然》(断片)(莫光华),德国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威廉·拉贝的小说《德国月光》(彭念慈),《茵梦湖》作者施托姆的童话故事《雨神》(丰卫平),德国当代作家米歇尔·克鲁格的短篇小说《为何是北京》(姜丽),奥地利当代女作家尤利娅·拉比诺维希的《裂脑怪》(节选)(吴慎)。此外,本卷刊登了对2013年德语文坛的回顾,2013年重庆“文学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以德语诗歌为重点的第八卷问世之时,正值《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和《文学之路》名誉主编张玉书教授八十华诞。回顾张玉书教授从事德语文学翻译与研究六十年来的成就,深感其璀璨犹如诗歌这颗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张玉书,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生于上海,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1984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为正教授,1985年特批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退休。1984年,张玉书教授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应德国巴伐利亚州教育部邀请,前往该州考察并从事研究工作。1986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特殊奖学金,在波恩从事科研一年。1991年起任德国图宾根大学“德国东亚科学论坛”理事。1991年至1993年被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享受德国最高级别教授的待遇,主讲中德文学文化比较和德语文学。1999年当选为国际茨威格学会理事。2002年被授予图宾根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张玉书教授曾任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日耳曼学会理事,德国巴登-符滕堡州“德国东亚论坛”理事。
从1954年初译海涅的《抒情的插曲》至今,张玉书教授从事德语文学翻译与研究已有一个甲子。这位“与文学巨人在一起”的学者孜孜不倦,翻译了包括诗歌在内的大量德语文学名作,其译文生动传神,或流畅优美,或典雅凝练,在我国广大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杰出的翻译成就基于对德语文学的精深研究,而对席勒、海涅和茨威格的研究与翻译工作,在张玉书教授的学术生涯中可谓当轴处中,他这方面的主要专著有:《席勒、海涅、茨威格》《茨威格评传》;主要译著有:海涅的《诗歌集》《思想·勒格朗集》《论浪漫派》《回忆录》《自白》及《卢苔齐娅》;席勒的戏剧《强盗》《玛利亚·斯图亚特》(合译者章鹏高)、《唐·卡洛斯》《华伦斯坦》《威廉·退尔》等,斯·茨威格的长篇小说《爱与同情》(原名《心灵的焦灼》)、中短篇小说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人物传记《约瑟夫·富谢——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人类星光灿烂时》《良心反抗暴力——卡斯台利奥反抗卡尔文》(载《茨威格读本》)、《巴尔扎克传》等。
此外,张玉书教授发表了学术论文近百篇。德国Knigshausen & Neumann出版社2009年出版了他的德语论文选集Mein Weg zur Literaturstrae(《我怎样走向〈文学之路〉》)。张玉书教授还主编了《席勒文集》(六卷本)、《海涅文集》(四卷本)、《斯台芬·茨威格集》《斯·茨威格小说选》《德语国家中短篇小说选》《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1、2卷)、《外国抒情诗赏析词典》《海涅也属于我们》(1997年北京大学第二届国际海涅学术讨论会德文论文集)、《海涅研究》(1987年北京大学第一届国际海涅学术讨论会中文论文集)等。
2000年,张玉书教授创办了旨在繁荣中国日耳曼学的中德语言文学文化年刊《文学之路》(德文版)并担任主编至2012年,2013年至今为该刊名誉主编。该刊从2003年起获德国梯森基金会赞助,已出版十四卷。也是在张玉书教授倡导下,自2007年起,《文学之路》的姊妹卷《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中文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出版至第八卷。2007年至2012年张玉书教授担任该刊主编,2013年至今为名誉主编。这两份刊物犹如中德文学交往的“丝绸之路”,它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张玉书教授在促进中国学者深化与德语国家日耳曼学学者的交流方面的率先垂范和卓越贡献。无论这仍为小径还是已成大道,就其开辟而言,张玉书教授可谓筚路蓝缕,厥功甚伟。
与此紧密联系的是,张玉书教授超越机构、地域、方向的界限,为培养国内年轻一代德语语言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无私付出的大量心血和辛勤劳动。在他艰难开辟的文学之路上,众多后学如坐春风,如沾化雨,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莱普尼斯(Wolf Lepenies)也称张玉书教授是“中国日耳曼学者的领军人”(Doyen der chinesischen Germanisten)。张玉书教授作为当今国内外最杰出的日耳曼学学者之一,其师德,其学识,其译品,其对精神和理想的承诺和坚守,对于文学研究与翻译之路上的后辈学人而言,无疑是学习的榜样和鞭策的动力。
谨以此卷恭贺张玉书教授八十寿诞。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