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093200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早期是交易所的证券经纪人,后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影响,激发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货币和价格,对税收问题也有一定的研究……
这本《大卫·李嘉图全集(第5卷讲演集)(精)》(作者彼罗·斯拉法)是“大卫·李嘉图全集”系列第5卷。
彼罗·斯拉法主编的《大卫·李嘉图全集(第5卷讲演集)(精)》是李嘉图在公共场合发表的言论集。
《大卫·李嘉图全集(第5卷讲演集)(精)》收辑了李嘉图从1819年3月到1823年7月在英国议会下议院的发言;从1818年4月至1819年3月在下议院和上议院某些委员会的证词;从1811年3月至1823年5月在其他公共场合的演讲;和两篇由麦克库洛赫作为李嘉图遗著,分别刊登在1824年4月24日和同年7月17日《苏格兰人》报,但可能写成于1818年的,关于议会改革的文章。斯拉法把这两篇文章编入本卷,可能是因为他认为它们是李嘉图在参加议会前准备在可能举行的会议上发言的稿子。
在下议院的讲话编目 在不同场合的讲话编目 卷头语 前言 布鲁厄姆勋爵关于在议会中的李嘉图的一段特写 在下议院的讲话 1819年会议 1819—1820年会议 1820年会议 1821年会议 1822年会议 1823年会议 关于高利贷法令的证词,1818年 前言 在高利贷法令特别委员会做证的记录,1818年4月30日 关于恢复现金兑付的证词,1819年 前言 向关于银行恢复兑现事宜秘密的委员会做证的记录,1819年3月4日、19日 向上院关于银行恢复兑现事宜的秘密委员会做证的记录,1819年3月24日、26日 在不同场合的讲话,1811—1823年 关于议会改革的两篇文章,1818年 前言 对议会改革的意见 为无记名投票方式辩护 附录 一、关于皮尔议案致报馆的信稿 二、韦斯顿1822年《对地主第二次讲话》的批注 译名对照表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西方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李嘉图的经济思想,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商务印书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陆续出版了李嘉图的著作和通信集,依据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彼罗.斯拉法主编、M.H.多布助编的权威版本。
其中卷《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和第三卷《论货币问题》收录于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发行较广。其他卷册则由于年代久远,市面上难以见到。为了便于读者研读,我们现将李嘉图的作品重新整理,形成系统,作为《大卫·李嘉图全集》出版。
为了全集体例的统一,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对个别卷册做了修改和补充。各卷册原有的前言、序言等,虽然带有时代的印迹,但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对读者理解李嘉图的思想很有帮助,因此都予以保留,供读者参考。另外,我们对照英文版《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将英文版页码作为边码标出,以便读者在各卷册之间相互参见时对照使用。
这套全集中一定还有许多错漏和不足之处,请读者们给予批评指正。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12年11月
欧文先生提出由伦敦商人请求调查商业萧条原因的申请书。格伦费尔先生和J.史密斯先生相继发言。
李嘉图先生怀着愉快的心情听到,刚才讲话的几位尊敬的先生都认为,去年通过的关于通货的法案不应受到干扰。这个国家现在无疑处于大萧条状态,但是他对于他尊敬的同道在提出的申请书中所列举的萧条的原因,则抱有不同看法。他的尊敬的同道认为这个国家现处于不自然的通货状态下,国内外的一切弊害都是由议院关于通货所订立的一些规章制度而来的。然而他深信,这个原因是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的,因此,必须从别处去找寻弊害的根源。这里不妨提一提,他的尊敬的同道对于他所建议的偿还公债计划提出了出乎意外的责难,但是这个想法并不是他所首创的。②他也从来没有以此自矜,他知道在他之前曾有很多人对此问题抱有类似见解,如果他提出的建议所依据的原则是别人所已知的,但愿他是做到了以适当的谦抑态度表示他的见解的。他认为现在发生的困难,主要是由国民的资本在工商业中运用失当造成的。但是,资本的运用,为什么现在不及以前适当呢
?如果在别的国家,资本利润较丰,劳动生产力较高,那就毫无疑问,资本将被转移到那些国家。他认为不适当的法规使得这个弊害更加严重得多,他以前曾列举说明这一事态的例子,谷物法即是其中之一。他的论调对某几位先生说来尽管不受欢迎,他仍然不得坦率地说出他的意见,他认为谷物法大大地助长了这个弊害。这个法规助成了粮食价格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劳动价格,这就势必降低了资本利润。但是就这个弊害说,国债以及由此引起的课税,是个显著的成因。因此,立法机构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偿还公债做准备,准备工作开始得越早越好。偿债的责任是落在国内资本的身上的,这就很明显,已经流出的资本,就可以免负这个责任,而留在国内的资本则不得不承担债务偿还和税款缴纳的较大比例的责任。为防止这个弊害——这对个人既不公平,对国家也有损害——国内的全部资本都应负偿清国债之责,因此应规定,此后任何资本,未经用以偿付此项债务的相应部分,即不得外流。实施这3个计划也许有困难,但是,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既这样重要,尽我所能去克服一切困难,是值得一试的。他所建议的整个偿债计划,在他看来,也许可以在四五年内实现。他建议,为了偿清国债,应由政府向各个购户发行一种票证,其性质应与国家的通货分别清楚,当持以缴纳税款时,政府应照收。这样,在政府陆续收进供作偿债的对资本做出的评定金额的过程中,债务就可以逐渐偿清。这个计划现在还是空中楼阁,他不想再哕唆了。他知道,除他自己外,目前人人所注意的都是在于继续考虑商人申请书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尊敬的同道的主张,认为应由一个议院委员会来研究商业上受到的某些限制,目的在于如何去除这些限制。但是他的尊敬的同道应当想到,所提到的这些限制,虽然造成了许多麻烦,但是无法一下子除尽,因此为这样目的组成的委员会,是不能希望从它的辛勤努力中立时收到实效的。存在的弊病是同国内的商业制度纠缠在一起的,设法去除时必须慢慢地来。然而,通过这样一个委员会的调查研究,仍然有可能产生良好效果,他希望进行时格外要注意的是谷物法。他的尊敬的同道建议,关于对银行设定的限制应加以修改:关于银行用生金兑付纸币,应于可按价进行这样的兑付的时期到来时实行。可是他的想法不同,按照已经决定的兑付程序进行,对银行自身说来要有利得多;因为在这样的规定下,兑付是逐步进展的,在进展过程中可以促进金价下降,有利于使银行为充分恢复兑现做好准备。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值得想望的修改是,规定由银行永远用生金而不用硬币兑换其纸币;仅仅是为了流通目的而花费代价、将黄金铸成货币,这样的政策是使人难以想象的,为了这一目的使用纸币,即使不比硬币更加方便,也至少能一样地适应需要。这时,应规定的条件是,以一定的和普遍的价值标准为依据,或以硬币的名义量为依据,纸币的实际价值应与其名义价值相等。他的尊敬的同道主张建立白银和黄金两个价值标准;但是,在他看来,这个方案是要不得的,因为如果有两个标准,变动的可能性就更大,而为了保持我们通货的特征,确立变动小的价值标准,乃是我们所想望的目的。P64-66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