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329743
编移动的地平线 :从我思之我到交互主体
从主体理性的凯旋走向理性主体的黄昏 ……………………………(3)
理性主体与理性批判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14)
现象学运动中的交互主体性理论统观 ………………………………(24)
交往实践的基点定位探本 ……………………………………………(34)
解析与探索 ———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际交往 …………………………………… (45)
“主体间性冶是个应该给予消解的无意义的概念吗 ? ………………(54)
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理论评析 …………………………………………(60)
走出传统哲学的自我中心困境 ………………………………………(69)
评析伽达默尔的语言理解游戏 ………………………………………(78)
生产、语言与交往 ———马克思与哈贝马斯 ……………………………………………(89)
萨特的他者理论研究 …………………………………………………(98)
梅洛 -庞蒂 :“他人与人的世界冶 ……………………………………(110)
现代交往哲学中的实用主义之声 ……………………………………(120)
符号、自我与交往 ———皮尔士的交往符号学理论 ……………………………………(129)
威廉 •詹姆士 :超越主客对立的交往哲学 …………………………(140)
约翰 •杜威与民主交往理论 …………………………………………(151)
米德的 “符号互动论冶解义 ………………………………………… (160)
第二编追寻美德 :西方道德哲学的寻根理路
西方道德哲学合理性基础的摧毁与重构 …………………………… (173)
“乌托邦冶思维与普遍伦理 ……………………………………………(186)
苏格拉底 :真理、知识与美德 ………………………………………(194)
美的理想 ———中世纪基督教爱观之探讨 ……………………………………(205)
透视后现代伦理学 ……………………………………………………(214)
两种相悖的伦理话语 :罗蒂与哈贝马斯 ……………………………(220)
伦理道德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231)
第三编理想的冲突 :哲学的批判与改造
认知思维方式的生存论转向 …………………………………………(243)
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 ………………………………………(250)
马克思主义场域中的哲学改造与冲突 ………………………………(257)
存在主义化的马克思主义 ———述评《辩证理性批判》 ………………………………………(266)
一元史观 ,还是多元史观 ? ———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释义 ………………………(274)
康德范畴理论研究 ……………………………………………………(283)
黑格尔对康德范畴理论的超越及启示 ………………………………(290)
现代西方哲学的真理观及其启示 ……………………………………(299)
现代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趋向与特点 …………………………… (307)
本文集所收入的论文,既记录了我近40 年来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学习与探索轨迹,又展现了我不同时期的研究兴趣与领域。整个文集由三个部分组成,编:移动的地平线:从我思之我到交互主体。纳入本编的论文,虽然涉及的哲学家及其理论较为广泛与庞杂,但是其研究主题还是较为集中的,即以理性、主体与主体际性为主题,研讨了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确切地说,对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而激发我对西方交往理论与交互主体性问题进行研究热情的契机,乃是读了美国哲学家弗莱德·R.多尔迈的《主体性的黄昏》一书。书中以“思维主体”的争论为话语背景,触及交互主体性、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个体的发展理论,以及诸种社会政治职责的伦理基础结构这样四个问题域。所有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了我的探索兴趣,也奠定了我的研究领域。
对主体际性问题的研究,起初主要集中于对德国哲学家的理论研究,如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理论、海德格尔的共在理论、伽达默尔的语言理解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因为就读的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又扩展到对马克思主义交往思想,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交往思想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并由之完成了博士论文。之后便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哲学系访学。在这一年的留学期间,又专门收集、研读了与之相关的文献材料。回国后,经过进一步修改与加工,2001年由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版了《解析与探索——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际交往》一书。当然,我曾在该书中说本书并不是“大纸票”而只是“小零钱”,它不过是对交互主体性问题研究的起步而已。随着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先后在校、省、部级不同级次项目的支持下,不仅发表了数十篇与之相关的论文,而且在2015年年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研究》一书。书中不仅涉及德国哲学家的交往理论,同时也包括法国哲学家、美国哲学家的交往理论。
尽管诉诸不同基点上的交往实践理论五花八门,但是交往实践的核心问题实际上集中于:“主体际性是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对“主体际性何以可能”问题的合理性与权威性、可辩护性与合法性的探索与阐释中,现代西方哲学家都是以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为支点,去说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网络结构关系,阐明交往实践在人类的文化传承、历史演进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都是以消解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突破“方法论的唯我论”为其理论的出发点,显示出现代西方哲学在从近代哲学的“观念论”向“语言学”的视角转换中,已由传统哲学囿于意识的观念主体、主客问题的研究转向实践主体、主体际问题的研究,以及越来越贴近生活的“实践转向”。当然,诉诸我思与知觉、经验与语言,超越传统哲学的“唯我论”,追求主体际的交流与沟通,既是对传统哲学的主体性观念进行理论反思与批判而必然逻辑地生成的问题,又是现代西方哲学家对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特征自觉反思而提出的一个前沿性、边缘性与交叉性的热点研究课题。毋庸置疑,在对这个热点课题的研究中,各具特色的交往实践理论之间远未达成共识,存在着不尽相同的思维路向、论证方式与理论构成,而造成诸家诸说纷纭争执状态的原因,主要在于它们所诉诸的交往实践基点不同。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们从不同的边缘域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在对交互主体、交往实践的分析与论证中,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理论语境。
第二编:追寻美德:西方道德哲学的寻根理路。对西方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萌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聆听了邹化政先生的西方伦理学史课。先生对西方伦理道德问题及其发展史的独到解说,引起了我内心渴求对之进行深入研究的欲望。在此后20多年的研习与积累的基础上,我不仅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文章,而且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人性、人道、人伦——西方伦理道德问题研究》一书。
纵观西方伦理发展史,可谓学说林立,论点各异,问题繁杂,但是贯穿于伦理学之中的基本问题就是道德的根据何在?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一直在混乱不休中讨论道德的根基问题,道德秩序需要一个外在的来源使我们自身被迫与道德要求相一致呢,还是我们善于约束自己以至我们有充分的动机去引导我们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呢?或者说,关于人性之“是”,并从人性之“是”中推导出“我们应如何行动”是理性的召唤,还是支配于我们待人接物时所流露的情感呢?关于道德的基础,尽管不同的道德哲学各有主张,然而,几乎所有这些学说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试图让个人为自己提供道德,同时宣称这种道德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因此,它们“先是描述人类本性的特征;然后作为一种补充物引入道德准则,将其解释为是已经得到说明的人性的表现或者是这种人性满足的手段”[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7页。 。但是,对于道德规则,哪一种基础在逻辑上是普适的?道德规则所需要的根据是什么?以往的伦理学或是从上帝的诫命方面,或是从理性的命令方面,或是从实现人的本性的目的方面,或是从听从命令的义务方面,来理解道德之善。这一切又引起了令人烦恼的问题,正是关于这些诫令、命令、目的和命令是由什么构成的问题,是理智与知识,抑或是情感与意志?理智与情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归根到底与诸家诸说的世界观密切相关,由之便呈现出本体论价值决定了主体性价值,即对理智而言的“真”和对意志而言的“善”。 尽管有些哲学家在某种意义上将人的道德生活与他人、社会相关联,但是他们在解释人性时,几乎都是在人的实践行为之外来寻找根据,而没有看到根据就在人的社会历史生存行为本身,意识不到人的行为之道,存在真理只有与人发生关系,才算找到了自我揭示之所,人的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才是伦理学说与一切行为道德的基础和根据。
第三编:理想的冲突:哲学的批判与改造。收集在这部分的文选,反映了我不同时期对不同哲学问题的关注,因而它们并没有统一的讨论主题。《康德范畴理论研究》《黑格尔对康德范畴理论的超越及启示》两篇,是我研究生结业后的习作,主要阐释了黑格尔在对以往哲学,特别是对康德范畴理论的批判与继承、改造与发展的基础上,以概念自身的思存统一性,克服了康德的思维形式和感性内容的外在结合,以及悟性范畴和外在世界的僵硬对立;以概念自身的矛盾运动和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克服了康德范畴之间静止的、非发展的缺陷,揭示了人类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发展过程,达到了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的统一,建立起了一个概念的真理体系,从而以唯心主义的辩证逻辑取代了康德的先验逻辑。而其他几篇则从不同的维度研讨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在本体论、真理观、生活世界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争论与批判、超越与转向。从不同维面所进行的这些研讨,既彰显了哲学的思维方式与问题域的转换,也表现了哲学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与更新、发展与转向。
王振林
2018年2月于长春农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