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90286
自然、流畅的文笔及深沉质朴的感情流淌出作者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全书注重思想性,弘扬人文精神和提倡世俗情怀,呼唤社会良知的回归和社会发展的平衡,表现了一位散文作家的良知和使命意识。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分“故乡”、“远方”两辑。全书在客观审视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作者以敏锐的感悟与笔触,从故乡和远方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藏族传统文化和社会现状作了深层的剖析与解读。内容涉及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藏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亲近及人性的返朴归真,以浓烈、凝重的笔调绘出了雪域高原的奇异风情和历史文化的沧桑变迁,是一部浓缩了的自然史和民族心灵史。书中不少文章也表现了作者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对游牧文化和农耕文明的缅怀,对自然精神和科学美的探求,对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的忧患,对时下喧腾的功利色彩、浮躁心态作的辛辣的批判等。
第一辑故乡
在延安想起宗果3
三个人5
在宗果河滩怀念森林8
大象的舅舅12
我的小学15
一位绰号叫“阿库让波”的僧人22
这儿离黄河不远24
和鳄鱼睡一起30
第一场雪32
宗果的河35
遥远的记忆36
新年日记39
赤嘎藏人的语言41
一头白驴和一匹黑马42
湖中的珍宝43
邻村45
清晨46
黄昏47
宗果散记49
第二辑远方
远方在哪里67
梦里80
你才是文盲83
雪域高原的法制明镜85
窗87
锡金地震了89
过河90
睡懒觉的办法92
路考93
说得像真的一样95
一次性96
金城公主97
那张陪了我五年的床98
等待公交汽车100
蚂蚁103
香港,我的房卡丢了107
世界屋脊的上空109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111
唐生发的“中国梦”113
果洛夏天的雪116
仓央嘉措变了119
一些小事情121
十二月124
儿童医院八楼128
早晨,我迟到了131
历史被书写在天空之上133
在延安想起宗果
宝塔山上,有一座高耸的佛塔;宝塔山下,到处都是革命遗址,还有仿制的红军服装和翻印的“红宝书”。
看到红军服,便回想起小时候我和同伴们最喜欢戴的灰色八角帽,最爱玩的“中国和敌人”打仗的游戏,以及那首听不懂歌词、发不准音调,却被我们歪歪扭扭地唱过无数遍的儿歌——《红星闪闪》。
拿起“红宝书”,我还想起父亲手里那本《宁玛派颂词汇编》,套在它封皮上的红色塑料书皮上印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几个烫金的藏文字。
我从小热爱红军,向往和怀念红军。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曾经无数次感动过我,我一直很纳闷的是红军部队走过了草地,却没有来到我们村庄。听老人们讲,在旧社会时期,有一只红军部队来过青海,遭到军阀马步芳的抵抗和打击,很多红军战士被杀或被俘虏,一些有幸逃出马匪魔爪的红军战士,因为没有办法回家,只好隐姓埋名到处游荡,在农村牧区替人干活放牧过日子。其中有一名红军战士,恰恰来到了我们村。最初,他给村里一户人家帮忙干活,后来,就给另一户当了女婿。时间一长,这位红军战士不但能种田犁地、骑马放牧,而且学会说藏语、念佛经,纯粹成了一个藏族人。我还没有出生时,他已经去世了。我估计,他可能是到过我们村的第一位汉族人。
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社会,我通过教科书、连环画、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接受过革命教育,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革命的了解和认识。因此,红军的历史,应该说自己还是略知一二。红军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感人故事,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
红军是我小时候的一顶帽子,它有八个角,上面嵌着一颗红五星。听说,红军同时又是雪域高原东部草原和雪山深处一位身穿藏袍、会说藏语的汉族母亲。
翻阅历史,那是一个与艰苦岁月紧密相连的群体,是一条从东南延伸至西北的彩虹。他们用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拉着神奇之犁,用智慧开垦了一个古老而荒芜的土地,到处播撒了新鲜的种子。
我小时候唱的歌,是他们作的词,也是他们谱的曲。我发现,小时候为我解渴的人当中就有他们的影子。
现在想来,那次在世界军事史上规模空前的武装组织大迁徙,它的里里外外,需要我们永远学习的实在是太多太多。红军,可以成为我们开创未来的导师,可以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楷模,因为它有力量点燃一个新的伟大长征的火种。
(藏历十七绕迥金兔年根据笔记改定青唐)
三个人
父母和奶奶,是我从小到大时刻惦念的人,也是一直牵挂着我的人。
父母
孩子出生的那一天,我和妻子很自然地成为了父母。记得以前,我曾对妻子说:咱们是父母的孩子,将来也会成为孩子的父母。如今,一切都变成现实,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也改变不了这个既成的事实。
听到自己孩子的啼哭声,我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一辈子是牵挂着孩子冷暖安危的一辈子。他们的心里根本没有自己的位置。
我和弟弟妹妹们都还是一群雏鸟的时候,父母已经是参天大树了。在雪域漫长而又短暂的时光中,他们用茂密的绿叶遮风挡雨、百般呵护,以爱怜的枝杈精心照料——把我们一个个从原先赤裸裸的肉疙瘩养育成大人。当我们羽翼丰满,能够照顾自己,并可以单独飞上天空眺望远方时,却发现父母这棵大树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和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比以前更高更大,反而正在枝枯叶黄,像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变得脆弱。他们消瘦的脸颊和羸弱的身子,如脚下这片古老而贫瘠的高原大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一生的艰辛和疲惫。曾经的青春韶华,好似我家后山顶上那一面面迎风飘扬的五彩经幡,在风雨中褪去了原来的颜色。
生命的每一刻,父母化作太阳温暖我们的心,父母化作月亮照彻我们的路。在冰雪中,我们的精神从来没有悲凉过;在黑夜里,我们的步履从来没有阴暗过。
小时候,父母把最好吃的食物留给我们吃。现在,孩子们不能经常回家,每当他们自己吃一些有点滋味的东西时,心里又开始牵挂孩子,最后把美味嚼成了蜡。不论是过去上学还是现在到社会上谋生,不管路途有多远,父亲总会风尘仆仆地来看望我们,母亲总会千方百计地给我们捎来她做得最好的食物。藏人有句俗话叫“好吃的食物让父母吃,漂亮的衣服由自己穿”。而我每每享用美味佳肴的时候,似乎连想都没有想过远在故乡的父亲母亲。
每逢节假日回家探亲,父亲和母亲高兴得就像孩子一样跑前忙后,不知怎样才好。
父母对子女的爱,犹如蓝天对小鸟的胸怀。在这个温馨的世界里,我们永远也飞不到尽头。
我们的孩子在一天天成长,我们的父母却在不断地衰老。总有一天,孩子会长成我们,我们也会老成自己的父母。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
在孩子眼里,我们也是一棵大树。他们一定也渴望自己的父母用雪一般朴实的目光,用目光一般纯粹的心,关爱自己一辈子。可是一想起自己的父母,我就怀疑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父亲。
(藏历十七绕迥金蛇年恰卜恰)
奶奶
孩子出生后的第七天,我们从医院出来回到自己家中。
那天晚上,我们都睡了个好觉。我梦见离开这个世界多年的奶奶回到了自己的家。悲喜交加的我只问了一句:“奶奶,您是从哪里来的?”
奶奶没有说话,她用手指了指我们村东边山腰上的天葬台。
第二天,我对父亲说起这事。父亲沉思半天后说:“这个孩子该不是你奶奶的转世吧!?如果是,那你就可以好好报答她了。”
疼爱我们的奶奶在她七十二岁那年春天离开了自己的家和亲人。在我的记忆当中,奶奶从来没有照过一张相。不愿把自己的形象留在人世的她,却撇下亲人们和自己为之操劳一生的家走了。
奶奶两鬓泛霜之时,父亲娶了母亲,母亲先后生下我和三个弟妹。于是,奶奶的怀抱成了我们演练航行的最初港湾,奶奶的脊背沦为我们学习飞翔的第一跑道。
在梦中,奶奶像春天一样注视着我们全家人。令人欣慰的是,她的面容白里透红,比我记忆中的人至少年轻了十岁。
我和弟弟妹妹是从奶奶粗大的双手间发出第一声啼哭的,是在奶奶宽厚的皮袄里看到那象征空性的蓝天和支撑蓝天的雪山的。我和弟弟妹妹,是奶奶用柔软的嘴唇擦着鼻涕长大的。
奶奶去世的时候我不在身边,那年春天我在县民族中学上高二年级。看到奶奶将不久于人世,家里让一个亲戚到十几公里外的小镇给我们学校打电话,说我奶奶病了,请我赶快回家。等我到家时,奶奶已经走了。
无数个昨日,随着离我们远去的奶奶消失在眼前。我和弟弟妹妹再也回不到坐在奶奶的庄稼地里聆听《熊妈妈和小兔子》的童年世界,再也回不到跟在奶奶的牛羊后面学唱《世纪形成歌》的幸福岁月。我们的童年,因为奶奶的存在而格外温馨和精彩。
宗果的每一天早晨,炊烟是山村里最美妙的舞蹈。我多么希望能再一次见到这位身材高大、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老人,用无限的慈爱点燃那美妙的舞蹈,迎接全村第一缕阳光的动人情形。像母亲一样爱我们的奶奶,我今生只能按父亲说的那样,通过抚育自己的孩子来报答她了。
(藏历十七绕迥金蛇年恰卜恰)
在宗果河滩怀念森林
每次要回宗果,我首先想到的是故乡的河滩。到了宗果河滩,我就怀念一片森林。
我不知道宗果从前有没有森林,但是很清楚地记得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宽阔的河滩。
在我的记忆里,宗果是一个水草丰茂、土地肥沃,相对来说农业和牧业生产条件都比较好的村庄。散居的民宅周围全是树木和农田,清澈的河水流过长满绿草、野菜和鲜花的河滩,河水两岸大片大片的红柳丛中经常有野兔、野鸡等出没。夏天,包括我在内的孩子们每天都在河边一边放牧牛马骡驴等牲畜,一边采挖野菜、嬉水玩耍。
很多年过去了,宗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河滩向北望去,阿咪扎嘎尔雪山除了冬天偶尔戴一下那顶不知戴过多少岁月的白色毡帽外,春夏秋三季基本上都是光着头的,河水自然比以前瘦了很多,从沟口流过的黄河,有时候像一名久病不起的老者,有气无力地挣扎着。东西两座绵延不绝的大山像是比身上的肌肉似的全都脱光了衣服,实在是难看死了。以前随处可见的老树,突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假如有一位早逝的前辈复活过来,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宗果,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生活过的可爱的故乡。
宗果以前肯定有森林。也许,宗果的森林是因为无法忍受村里人的百般刁难和欺辱而逃到别处去了。或者,宗果的森林可能是一个喜欢到深山中修行的密宗信徒。不管怎么说,假如宗果有一片森林的话,这个原本只有十几步的河床不会一夜之间被泥石流吞没,从此变为宽约五六百米的大河滩。
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闪电撕破了天空,雷声震醒了山野,雨水践踏着大地。第二天清晨出去一看,老天爷啊!我和同伴们的乐园不见了,绿草、野菜、红柳、清水没有一点踪影。河滩旁边的麦场上堆满了一摞摞整齐的农作物,还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和很多架马车,可是现在什么都不见了。这个叫宗果的村庄,一半被洪水冲走、被泥石流覆盖。从那以后,我对童谣中“奇怪啊!石头没有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多?”等句子产生了兴趣。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乌云和雷电发了疯,雨水发了疯,接着洪流也发疯了,它像一群野兽横冲直闯,山沟被震耳的水声淹没,整个村庄弥漫着泥水的气味。雨停后,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到人们的耳边。这次的洪水,吞噬了一个牧羊女子的宝贵生命,全村一共损失了六百多头牛羊……
在我还没有动笔写这篇短文的前几天,正值各学校开学,一位在西宁上大学的同乡来到了我家。我问了一些村里最近的情况,他说,秋收已经结束,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摘梨子和花椒,有一个不好的消息,就是前两天宗果下了一场暴雨,泥石流冲毁了水渠和道路,淹没了大片农田、草场和林地,河滩变得比以前更宽了……我知道宗果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快了生态的恶化,经常造成河道淤塞、道路毁坏、行洪不通,引致洪涝灾害频繁,但是一听到他说的话,情绪还是变得很激动,脱口说出一句:为什么又是洪水又是泥石流呢?看来,这个村庄从地球上消失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经常埋怨说大自然正在消灭我们。我在想:世界上任何力量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消灭一种生命或物体,是我们欺负了大自然,所以遭到它的报复。我小时候身上有虱子,虱子吸我血的时候身上很痒,于是脱下衣服把它们消灭干净。其实,我们也是地球上的虱子,同时也是虱子的地球。我们这些虱子怎么去吸地球的血,它也从来没有把我们消灭干净,只是偶尔教训教训,让我们这些虱子按自然法则生老病死,但是人类身上的虱子有几只是老死的呢?
我想:宗果连续遭受的这些自然灾害,既不是神祇发怒,也不是妖魔作怪,而是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生活在这条沟里的各个村落,由于近几十年来陆续从外面迁移进来不少人家,使人口数量猛增,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不顾长远发展,只看眼前利益,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采集。加之有些农民通过养大量的山羊增加经济收入,牲畜严重超载;有些农户因新建房屋砍伐林木,还将山上植物连根挖掉充当柴火……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宗果村及附近村落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植被受到重创,水源涵养能力减弱,所以遭到了大自然的警告和报复。
我在怀念森林。这是因为,它不仅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截流雨水、保护植被、制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还有防风固沙和减轻洪灾的作用。森林是造福人类的无价之宝。
我们知道,地球最初是由水来统治,之后由植物接管,森林曾经覆盖过整个地球。但是,在短短的一二百年当中,地球上的森林多半已经消失。现在,生态危机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我们的家园落入沙尘和洪流之手,人类几乎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么多年来,世界各国都不断发生着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面对大自然的惩罚,自以为很了不起的人类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意识到生命与森林的密切关系,开始懂得与自己生存、生活相关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等问题,并思考起了全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根据有关资料,公元1991年9月,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名专家以《巴黎宣言》向世界呼吁:重建地球绿色植被。1992年世界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聚集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森林列为主要议题。从此,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这项事业成了每个国家、地区、民族和个人关注的头等大事。
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小心愿——不远的将来,我的故乡宗果所在的这条沟里,到处栽满树木,森林覆盖住所有裸露的土地,那宽阔的河滩又恢复到我少年时期的那个模样——清澈的河水流过长满绿草、野菜和鲜花的河滩,河水两岸大片大片的红柳丛中经常有野兔、野鸡出没……
昨晚又下了一场雨,站在窗前听着远处的雷声,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宗果灰色的宽大河滩。
(藏历十七绕迥火狗年恰卜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