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076983丛书名: 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系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该书以清代、民国时期塔里木盆地的和田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业开发对塔里木地区生态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大国。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地球上的各种地貌,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它的类型。因此地域之间的极大差异,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特色。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国家,对国情、地情没有深刻的了解,就不可制定出科学的政策,否则不仅会遇到种种困难,还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本丛书的编写,就想解剖几个典型地区,以求从中能得到一点启示。虽然上述五个地区还难以覆盖全国,但有其一定的代表性,则是可以肯定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大国。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地球上的各种地貌,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它的类型。因此地域之间的极大差异,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特色。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国家,对国情、地情没有深刻的了解,就不可制定出科学的政策,否则不仅会遇到种种困难,还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本丛书的编写,就想解剖几个典型地区,以求从中能得到一点启示。虽然上述五个地区还难以覆盖全国,但有其一定的代表性,则是可以肯定的。
目 录
总序
绪论
章 清代以前塔里木盆地南缘农业开发盛衰与绿洲荒漠化的耦合关联
一、汉代农业开发与古绿洲荒漠化的开启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国的强盛与废弃古绿洲增多
三、隋唐时期社会繁荣与绿洲荒漠化峰值的出现
四、五代至北宋时期大宝于阗国的昌盛与古绿洲荒漠化高峰期的持续
五、宋元明清时期农业开发减弱与绿洲垦区废弃的减少
第二章 清代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演变
一、清代初期农业发展的停滞
二、清中叶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基本稳定
三、清后期农业开发的加强与生态环境的劣化趋势
第三章 民国时期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农业开发活动
一、社会人口状况
1.清末民初入口状况
2.入口的增加
3.社会人口问题
二、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经济状况
1.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2.窘迫的社会经济状况
三、社会垦荒活动
1.垦荒运动的正式制度背景
2.垦荒组织与实施
3.扩大农业生产的措施与办法
第四章 民国时期和阗地区水利开发的组织措施与效果
一、地区水资源环境特点及灌溉水资源低效利用
1.地区水资源环境特点
2.水资源低效利用
二、水资源利用的组织措施
1.建立社会化水利团体
2.水利法令法规及管理措施
3.水利技术指导活动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其成效
1.“官办民资”的农田水利建设
2.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
3.开辟新水源工程
4.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
四、各县水资源环境及水资源利用
1.水资源环境及其利用概况
2.水权及水利分配制度
3.水利纠纷、水荒及其类型
4.地表径流对灌溉的季节性制约及水资源配置的相对稳定
第五章过度农业开发对和阗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和阗地区耕地变化的基本情况
1.耕地面积增幅大
2.耕地撂荒多 范围广
3.耕地撂荒速度快
二、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
第六章 绿洲植被消费与植被生态系统的退化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南缘古代人类聚落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与绿洲废弃
——兼与古绿洲废弃水资源短说商榷
结构——构建以绿洲植被保护为中心的生产和制度查勘式
图表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章 清代以前塔里木盆地南缘农业开发盛衰与绿洲荒漠化的耦合关联
一、汉代农业开发与古绿洲荒漠化的开启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国的强盛与废弃古绿洲增多
三、隋唐时期社会繁荣与绿洲荒漠化峰值的出现
四、五代至北宋时期大宝于阗国的昌盛与古绿洲荒漠化高峰期的持续
五、宋元明清时期农业开发减弱与绿洲垦区废弃的减少
第二章 清代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演变
一、清代初期农业发展的停滞
二、清中叶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基本稳定
三、清后期农业开发的加强与生态环境的劣化趋势
第三章 民国时期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农业开发活动
一、社会人口状况
1.清末民初入口状况
2.入口的增加
3.社会人口问题
二、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经济状况
1.落后的社会生产力
2.窘迫的社会经济状况
三、社会垦荒活动
1.垦荒运动的正式制度背景
2.垦荒组织与实施
3.扩大农业生产的措施与办法
第四章 民国时期和阗地区水利开发的组织措施与效果
一、地区水资源环境特点及灌溉水资源低效利用
1.地区水资源环境特点
2.水资源低效利用
二、水资源利用的组织措施
1.建立社会化水利团体
2.水利法令法规及管理措施
3.水利技术指导活动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其成效
1.“官办民资”的农田水利建设
2.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
3.开辟新水源工程
4.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
四、各县水资源环境及水资源利用
1.水资源环境及其利用概况
2.水权及水利分配制度
3.水利纠纷、水荒及其类型
4.地表径流对灌溉的季节性制约及水资源配置的相对稳定
第五章过度农业开发对和阗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和阗地区耕地变化的基本情况
1.耕地面积增幅大
2.耕地撂荒多 范围广
3.耕地撂荒速度快
二、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
……
第六章 绿洲植被消费与植被生态系统的退化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南缘古代人类聚落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与绿洲废弃
——兼与古绿洲废弃水资源短说商榷
结构——构建以绿洲植被保护为中心的生产和制度查勘式
图表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章 清代以前塔里木盆地南缘农业开发盛衰与绿洲荒漠化的耦合关联
古代塔里木盆地南缘和阗地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悠久,从历史文献考证,秦代以前是和阗地区的史前时期,和阗出土的少量石器时代文物,多少反映了一些史前人类的生存状态。考古发掘在玉龙喀什河右岸曾采集到一件打制石片砍斫器,外形似手斧,疑为旧石器时代遗物。其他在和阗地区东部的安迪尔河畔、克里雅河流域及西部的喀拉喀什河流域、皮山县境内等地,出土有石核、石叶、石球、石镞、刮削器、石镰、夹砂陶片以及钻木取火的木片等史前人类遗留。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勾画出五、六千年之前盆地南缘的人类生活画面:在史前时期,和阗各地就有人类活动,他们多居住于水草丰美的河谷或近水的绿洲,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出现,驯养有马、羊、狗等动物,用石球等器物狩猎,并且烧制食物。
进入历史时期,和阗地区农业已有相当发展。史料文献表明,自汉代以来,和阗地区一直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从天山南北社会发展历史考察,直到清代之前,几千年来新疆基本保持着“南农北牧”的社会生产格局:气候寒冷的北疆以游牧为主;而气候温暖、日照充沛、土质细厚、水源稳定的南疆很久之前就进入了绿洲灌溉农业社会,这种古代先进的农耕文化,带来了盆地南缘的人丁兴旺、社会繁荣,使古代和阒成为历史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然而另一方面,和阗地区的绿洲基本都镶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冲积平原区,绿洲往往被沙漠包围,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开发活动十分敏感,极易引发绿洲荒漠化现象,目前在和阗各县已发现历史时期的人类聚落遗址有上百处之多。
……
古代塔里木盆地南缘和阗地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悠久,从历史文献考证,秦代以前是和阗地区的史前时期,和阗出土的少量石器时代文物,多少反映了一些史前人类的生存状态。考古发掘在玉龙喀什河右岸曾采集到一件打制石片砍斫器,外形似手斧,疑为旧石器时代遗物。其他在和阗地区东部的安迪尔河畔、克里雅河流域及西部的喀拉喀什河流域、皮山县境内等地,出土有石核、石叶、石球、石镞、刮削器、石镰、夹砂陶片以及钻木取火的木片等史前人类遗留。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勾画出五、六千年之前盆地南缘的人类生活画面:在史前时期,和阗各地就有人类活动,他们多居住于水草丰美的河谷或近水的绿洲,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出现,驯养有马、羊、狗等动物,用石球等器物狩猎,并且烧制食物。
进入历史时期,和阗地区农业已有相当发展。史料文献表明,自汉代以来,和阗地区一直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从天山南北社会发展历史考察,直到清代之前,几千年来新疆基本保持着“南农北牧”的社会生产格局:气候寒冷的北疆以游牧为主;而气候温暖、日照充沛、土质细厚、水源稳定的南疆很久之前就进入了绿洲灌溉农业社会,这种古代先进的农耕文化,带来了盆地南缘的人丁兴旺、社会繁荣,使古代和阒成为历史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然而另一方面,和阗地区的绿洲基本都镶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冲积平原区,绿洲往往被沙漠包围,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农业生产开发活动十分敏感,极易引发绿洲荒漠化现象,目前在和阗各县已发现历史时期的人类聚落遗址有上百处之多。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