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127316
1927年12月11日,在中共广东省委的领导下,驻广州的第四军教导团和警卫团革命官兵,联合广州的工人、农民、进步知识分子,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个城市苏维埃政权,被称为“广州公社”。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伟大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品以1927年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广州起义为历史背景,叙述了钟赤星、甘南火等几个出身迥异、各怀梦想的少年,投身到铁血激荡的历史洪流中,通过战火洗礼,从一个个勇于斗争、具有强烈革命愿望的热血少年,在优秀革命先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成长为优秀共产主义战士的动人经历。
作者多年来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广州起义历史方面的文章文献资料,在史实清楚的基础上,用孩子般的童心,创作这部充满生活气息儿童小说,旨在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引导更多小读者弘扬我军革命传统和精神。
册 黑云压城欲遮天
章
挺进广州………………..001
第二章
风声满城……………….020
第三章
夜档里的冲突…………039
第四章
工人纠察队……………058
第五章
士兵训练委员会………076
第六章
祝捷大会…………………094
第七章
风云骤变…………………113
第八章
扩编………………………..131
第九章
不打不相识……………….150
第十章
一触即发…………………..168
第二册 红旗漫卷寒敌胆
章
奸细……………………………..001
第二章
提前打响的枪声……………019
第三章
离弦之箭………………………037
第四章
突击……………………………..056
第五章
围攻军械库……………………076
第六章
转战警察署…………………….094
第七章
苏维埃的旗帜…………………111
第八章
紧急任务………………………..130
第九章
严阵以待…………………………149
第十章
我们也要有炮舰……………….168
第三册 不畏疯蚍强撼树
章
长堤阻敌…………………………001
第二章
半渡而击………………………..020
第三章
硝烟中的智慧…………………038
第四章
众志成城………………………..056
第五章
增援观音山…………………….076
第六章
白刃战…………………………….094
第七章
副总指挥在身边……………….111
第八章
主动出击………………………….130
第九章
人在阵地在………………………148
第十章
执行命令………………………….167
第四册 翘首前路已燎原
章
杀出重围………………..001
第二章
悲伤韶关……………….020
第三章
激战流花溪…………….039
第四章
巧过连江口……………058
第五章
千钧一发………………..076
第六章
农工一家…………………094
第七章
英雄出少年……………….113
第八章
陷阱………………………….130
第九章
将计就计……………………150
第十章
会师犁铺头…………………168
册 黑云压城欲遮天
章 挺进广州
1
1927年10月16日,广州北郊。
眼看日头西斜,天却一丁点儿要凉下来的意思也没有。干燥龟裂的土路上,零星杂草懒洋洋地趴在地皮上,因为没有风,连草尖都不曾晃动一下。都十月过半了,居然还是这样暑气逼人!
“踢踏踢踏??”一阵不太整齐的脚步声打破了土路的宁静。
抬眼望去,在空中弥漫的烟尘中,隐约可见一支分成数队、首尾相连的国民革命军,正朝广州方向行进着。这支队伍,就是奉命前往广州驻防的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教导团。
在一个行军队列的前方,一名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紧跟在几名军官的身后。这少年瘦瘦高高,身上的军装倒是蛮合体的。他背上背着一个四四方方的行军包,那行军包看上去比他那瘦弱的肩头还宽一些。
此时虽然已接近傍晚,但烈日的余威还在。少年每走几步,就抬起胳膊用手背蹭蹭额头。即便如此,他也没皱一下眉头、没喊一声累。脚下的道路虽长,但他心里要琢磨的事儿多着呢,可没时间顾及这些。
“李参谋,咱们今晚能到广州吗?”少年紧跑几步,追上了队伍前方的一名军官。
这位被称作李参谋的长官叫作李维义,此时他回过头来,笑着问那个少年:“甘南火啊,怎么?心急了?”
“嗯,有点儿。我长这么大,还从没去过广州呢!”这个被称作甘南火的少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小时候看书,上面说广州被称为‘食都’,遍地美食,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维义轻拍了少年的后脑勺儿一下:“看来你这孩子是饿了!”
“不是,我只是对异乡风土人情有一点儿好奇罢了。”甘南火呵呵一笑,马上又满脸期待地说:“李参谋,您别总叫我孩子,我都十五岁了。人家太平天国的陈玉成十四岁就已经随军攻打过武昌南京,还立下过赫赫战功了。虽然我不一定能比他强,但要是扛上枪上了战场,也绝不会比他差!”
“哟,好样的,甘南火!有这种志气倒是不错!”李维义说完假装瞪起眼睛,一对剑眉向上一挑,责备道:“不过,关于枪的事儿,已经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现在还不到给你配发的时候,你就服从安排吧!”
“是——”少年甘南火拖着长音答应了一声,显然对这个“安排”十分不满。
好不容易想了个“好主意”打算给李参谋“敲敲边鼓”讨要个武器,没想到又失败了,甘南火的心里有点儿小小的失落。
“不行!人都说锲而不舍才有成功的希望,我怎么能这么快就放弃呢?很快我就会有枪了!”甘南火小声嘀咕着,扯了扯背包带,重新加快脚步,紧紧跟上了队伍。
这时,迎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嗒嗒嗒嗒——”马蹄声越来越近。
甘南火好奇地抬起头,右手搭在额前,眯起眼睛看过去。只见马上的骑手穿着跟他们一样的军装,一手挽着缰绳,一手牢牢地按着头上的帽子。他的左肩头露出一截枪杆,腰间则挂着一个小小的皮质挎包。
甘南火见过这种装备,那些长官们手下“真正的”传令兵们,都是这副打扮。跟人家一比,自己这个“传令兵”怎么看都像个冒牌货。
“啧啧,横戈跃马,这才是男儿本色啊!”甘南火默默地感叹道。
战马这时已经行至了近前,马上的骑手用力一勒缰绳,马儿打着响鼻抬起前蹄,然后稳稳停了下来。骑手翻身下马,跑到李维义面前敬了个军礼。
“长官好!我是总指挥部的传令兵,奉命前来传达张总指挥和叶参谋长的命令!”那个传令兵边说边从腰间的挎包中取出一份文件。
李维义回敬了个军礼,伸手去接文件,并示意传令兵说下去。
“叶参谋长?那不是教导团的老团长吗?现在教导团的新团长一直都没到,团长的职务还是叶参谋长兼着呢。”听到有老团长的消息,甘南火赶紧往前凑了凑,想听听还有什么重要的消息。
然而,传令兵口中说出的话让甘南火大吃一惊——总指挥部竟然不准他们教导团进入广州市区,命令他们就地扎营!更过分的是,还要教导团上交所有枪支弹药!
上交?他甘南火费尽千辛万苦都没得到的枪,就这么被人全都收了去?那他不是更没希望了?
甘南火急得憋着一口气,差一点儿就脱口而出问道:“凭什么啊!”幸好他还知道轻重,硬生生把这句话吞回了肚子里。
他强压住心中的气愤,努力装出一脸平静的样子,满心期待着李参谋能把那个讨厌的传令兵给骂回去。
没想到李维义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仔细看了一遍手中的文件,回头向甘南火吩咐道:“去传张总指挥和叶参谋长的命令,部队就地驻扎,各营长速将本营武器弹药统计上交。”
甘南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把眼睛瞪得比马铃铛还大,看着李参谋,想要确认一下自己听错没有。
李维义面不改色,只是声音里更添了一份威严:“还不快去!”
“是。”甘南火咬咬牙,一跺脚转身跑到队伍中间,把命令传达了下去。作为传令兵,今天这个命令,是自己不想要传达的!
果然不出所料,听了这条命令,教导团的队伍顿时炸开了锅,就像在滚烫的热油里倒进了半碗凉水似的,老兵们立刻议论起来。
“张发奎这不会是打算对咱们动手吧?”
“谁知道!反正他们现在都和军阀差不多了!”
“希望别再来一次‘七·一五’啊??”
队伍里传来七嘴八舌的讨论声,一股不满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甘南火心中一惊。
天哪!如果第2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也要发动一次“七·一五”那样的事变,那可就太可怕了!虽然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但只要一提“七·一五”,包括甘南火在内的每一名教导团官兵,还都心有余悸。
就在今年的7月15日,汪精卫这个大坏蛋不但秘密召开了“分共会议”,叛变了革命,还在武汉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他提出的“宁可枉杀千人,不使一人漏网”的号令,让多少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倒在了叛变者的枪下。
就算到了今天,武汉街头的鲜血估计都还没有干透吧!
幸亏当时叶参谋长看透了张发奎急于扩张实力的野心,及时建议将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改编为了第2方面军教导团,不然的话,恐怕他们这些人,早就被军阀唐生智、何键趁乱炮制的洪山野外演习计划给“一锅端”了。
其实甘南火不怕死,他原本就是死里逃生活下来的。可问题是,他不想白死。
长这么大,他还没上过阵、杀过敌,没报答过救他教他的唐教官和李参谋,更没给父亲报完仇,怎么能就这样死了呢?
想起这些,甘南火什么都顾不上了。传完令后,他急匆匆地回到李维义面前。
2
甘南火左右看了看,确定总指挥部的那个传令兵已经离开了,这才一脸担忧地问道:“李参谋,张发奎真的会把咱们都杀了吗?”
“别胡说!”李维义瞪了甘南火一眼,“你这都听谁说的?”
“老兵们说的。他们说张发奎跟汪精卫都是一丘之貉,就是仿照‘七·一五’再弄出个‘十·一六’来,也不稀奇呢!”
李维义略有所思地摇摇头,指了指天边仅剩的一点儿残阳:“得了吧!还‘十·一六’呢,这‘十·一六’眼瞅着都快过去了!”
这么说着,李维义的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他用不容置疑的声音说道:“甘南火,别跟着那些老兵瞎议论。要知道,扰乱军心可是违反军纪,会被杀头的。”
甘南火缩缩脖子,一吐舌头,举着右手保证道:“不会的李参谋,《论语》有云:‘君子贵讷于言而敏于行’!谨言慎行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嗯,《论语》背得不错,难怪大家叫你小书生呢!”李维义替甘南火抻了抻衣领,接着说道:“行了小书生,请各营营长、连长到团部,我有话要跟大家说。”
“是!”甘南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转身跑开了。
一顶军用帐篷内,李维义耐心地向十几个军官解释着:“同志们,我知道大家心里在担心什么,你们怕张发奎对付咱们,怕他再搞一次大屠杀,但他们办不到!叶参谋长就在广州,现在还兼着咱们的团长,我刚才看了,命令上有他的签字,他一定会保护我们的!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要团结,要安抚好队伍,不要生出事端,给张发奎找到对付我们的借口??”
军官们听了李维义的话纷纷点头,交头接耳起来。
一个军官首先接口道:“李参谋说得对,我们要尽快安抚好队伍,等老团长回来。”
“对!老团长不会不管我们的!”“有老团长在,什么危险都不怕!”“我们还是赶快回去安抚好队伍吧!”军官们边说边急匆匆地向帐篷外走去。
各营连的士兵经过军官们的安抚,很快安定了下来,开始井然有序地分头扎营。
甘南火在远处一脸崇敬地望着站在团部帐篷前的李维义。
“李参谋真厉害啊!这么快就平定了队伍中的不满和恐慌,书上那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说的一定就是他这样的人!要是我有一天也能像他这么厉害,那该有多好!”甘南火心中暗想着。
对于少年甘南火来说,自从被救命恩人唐教官托付给李参谋以后,儒雅而又坚毅的李维义,就成了他崇拜的偶像,他恨不能处处都学李维义的样子,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号的李维义。
老兵们点起了篝火,在跳跃的火苗中,甘南火陷入了无尽的回忆中。
出生在湖北黄陂一个书香世家的甘南火,父亲是黄陂当地的一位教书先生。因为学问好,待人又亲切,很受当地乡亲们的爱戴。甘南火更是天资聪慧,五岁就开始和父亲学习诗文。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虽然平淡,但却幸福安定。
哪承想,就在甘南火十二岁那年,父亲因为帮助了一名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遭到了反动地主的迫害,不但家产悉数被反动官府和地主搜刮干净,连所有的家人也全都被杀害了。如果甘南火当时不是恰好出去买药,恐怕也早就遭了毒手了。
小小年纪忽然就这样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甘南火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无依无靠的甘南火不知道该去哪里,只能沦落街头,以要饭为生。
那段日子是甘南火一生中的噩梦。
他每天衣不蔽体、饥肠辘辘地在大街小巷中游荡,稍不留神,还会被那些地痞流氓和小混混欺负,弄得遍体鳞伤。
有一天,甘南火又被一些小混混围在角落里毒打,就在他的意识渐渐模糊,觉得自己很快就要与爹娘见面的时候,忽然耳边传来了一声怒吼:
“住手!你们干什么呢?”
甘南火挣扎着睁开眼,只见一名身穿军装的叔叔正迈着大步朝那几个小混混冲过去。那几个小混混根本不是这个人的对手,三下两下就被他打得鬼哭狼嚎,夹着尾巴逃跑了。
后来甘南火才知道,自己的这位救命恩人,是当时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唐教官。
再后来,甘南火又知道了,唐教官是一名共产党员。
从那以后,共产党员这个形象便在甘南火的心中,变得无比高大!
唐教官救了甘南火后,得知了他的遭遇,便把他收留在自己的身边。甘南火的流浪生活终于结束了!
在唐教官身边生活的那段时光,使甘南火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关怀。“七·一五”事件突然爆发后,唐教官因共产党员的公开身份,不得不离开学校。
临行前,唐教官特意将甘南火托付给了自己的战友李维义,让他跟着李维义好好学习,希望他将来也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甘南火这才知道,原来这个李参谋不但是黄埔军校的高材生,还曾跟着第4军的叶参谋长参加过北伐,立过不少战功呢!这可着实是个能文能武的厉害人物!
小孩子哪有不崇拜英雄的,于是甘南火满心不舍地送走了唐教官,一扭头,就像个跟屁虫一样,缠在了李维义身边。
在李维义的帮助下,甘南火终于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成为了真正的战士,当上了一名传令兵。
“不,也不是‘真正的’战士,真正的战士哪有没有枪的呢?”一想到枪,甘南火的倔劲就又上来了,他从回忆中抽离出来,感觉噼噼啪啪的火焰烤得自己的脑仁儿都发涨!
“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要是张发奎不下这条命令,或许我的枪就能拿到手了!”甘南火一边气哼哼地捅着柴火,一边叼着根草棍儿默默念叨:“希望张发奎能快点把枪还给我们。”
教导团就这样原地待命了几天,广州城里终于又传来一条命令,不但让教导团立刻开拔到广州四标营驻防,还答应全数发还他们武器。
这可是件大好事,队伍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甘南火更是高兴得转着圈地欢呼起来。
一名老兵故意逗他说:“那是‘我们’的枪,跟你这个小不点儿可没半点儿关系!”
甘南火的脸顿时一沉,不服气地说:“那可不对,我也是教导团的一员,怎么能说跟我没关系呢?没听说他们这里有句俗语,叫‘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吗?虽然我现在还没上过战场,但早晚有一天,我也会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
“是是是,”另一个老兵憋着笑点点头,“你也会建功立业的,不过前提是,你得扛得动枪才行啊!”
甘南火噘着嘴也无法反驳,心情大好的老兵们则挨个拍了拍他的脑瓜儿顶,一哄而散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