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450175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粉煤灰在自诊断压敏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自诊断压敏水泥基材料的基本概念、使用的原材料与压敏性测试方法、自诊断压敏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压敏性、压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压敏型性、压敏混凝土耐久性、自诊断压敏水泥基材料的水化性能和显微结构等几方面内容。
本书适于从事粉煤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智能水泥基材料等领域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适于从事粉煤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智能水泥基材料等领域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 录
1 引言
1.1 智能材料
1.1.1 概念
1.1.2 特性
1.1.3 智能混凝土
1.2 自诊断压敏材料的有关机理
1.2.1 增强增韧机理
1.2.2 导电性机理
1.2.3 压敏性机理
1.3 国内外自诊断压敏水泥基材料的发展现状
1.3.1 碳纤维水泥基材料
1.3.2 石墨碳纤维水泥基材料
1.3.3 压电陶瓷水泥基材料
1.3.4 存在问题
1.4 自诊断压敏水泥基材料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材料及其性质
2.1.1 水泥
2.1.2 标准砂
2.1.3 砂
2.1.4 石子
2.1.5 水
2.1.6 矿物掺和料
2.1.7 碳纤维
2.1.8 石墨
2.1.9 压电陶瓷
2.1.10 FDN-8000高效减水剂
2.1.11 分散剂
2.1.12 消泡剂
2.2 实验方法及仪器仪表
2.2.1 砂浆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2.2 混凝土的耐久性
2.2.3 砂浆及混凝土的力-电性能
2.2.4 显微结构测试
2.2.5 混凝土孔液中离子浓度的测定
3 自诊断压敏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压敏性
3.1 自诊断压敏水泥砂浆单轴受压时的力学性能
3.1.1 碳纤维水泥砂浆
3.1.2 粉煤灰-碳纤维水泥砂浆
3.1.3 粉煤灰-石墨-硅灰-碳纤维水泥砂浆
3.2 自诊断压敏水泥砂浆压敏性测试
3.2.1 测试方法及参数选择
3.2.2 长时间测量导致的试体升温
3.2.3 环境温度
3.2.4 循环加载历史及荷载幅值
3.2.5 养护龄期
3.3 自诊断压敏水泥砂浆的压敏性
3.3.1 碳纤维水泥砂浆
3.3.2 粉煤灰-碳纤维水泥砂浆
3.3.3 粉煤灰-石墨-硅灰-碳纤维水泥砂浆
4 自诊断压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压敏性
5 自诊断混凝土耐久性
6 自诊断胶凝材料水化和显微结构
参考文献
1.1 智能材料
1.1.1 概念
1.1.2 特性
1.1.3 智能混凝土
1.2 自诊断压敏材料的有关机理
1.2.1 增强增韧机理
1.2.2 导电性机理
1.2.3 压敏性机理
1.3 国内外自诊断压敏水泥基材料的发展现状
1.3.1 碳纤维水泥基材料
1.3.2 石墨碳纤维水泥基材料
1.3.3 压电陶瓷水泥基材料
1.3.4 存在问题
1.4 自诊断压敏水泥基材料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主要原材料及其性质
2.1.1 水泥
2.1.2 标准砂
2.1.3 砂
2.1.4 石子
2.1.5 水
2.1.6 矿物掺和料
2.1.7 碳纤维
2.1.8 石墨
2.1.9 压电陶瓷
2.1.10 FDN-8000高效减水剂
2.1.11 分散剂
2.1.12 消泡剂
2.2 实验方法及仪器仪表
2.2.1 砂浆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2.2 混凝土的耐久性
2.2.3 砂浆及混凝土的力-电性能
2.2.4 显微结构测试
2.2.5 混凝土孔液中离子浓度的测定
3 自诊断压敏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压敏性
3.1 自诊断压敏水泥砂浆单轴受压时的力学性能
3.1.1 碳纤维水泥砂浆
3.1.2 粉煤灰-碳纤维水泥砂浆
3.1.3 粉煤灰-石墨-硅灰-碳纤维水泥砂浆
3.2 自诊断压敏水泥砂浆压敏性测试
3.2.1 测试方法及参数选择
3.2.2 长时间测量导致的试体升温
3.2.3 环境温度
3.2.4 循环加载历史及荷载幅值
3.2.5 养护龄期
3.3 自诊断压敏水泥砂浆的压敏性
3.3.1 碳纤维水泥砂浆
3.3.2 粉煤灰-碳纤维水泥砂浆
3.3.3 粉煤灰-石墨-硅灰-碳纤维水泥砂浆
4 自诊断压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压敏性
5 自诊断混凝土耐久性
6 自诊断胶凝材料水化和显微结构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1 引言
材料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里程,是各个历史时期技术革命的重要支柱和时代的标志,今天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生命、能源、交通、环境科学、高技术产业和国防建设等各领域对新型材料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对材料应用范围、使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研究与开发各种性能优越的新型材料,是材料学科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智能材料与结构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兴起并迅速发展的材料技术的一个新领域和新的学科分支,属于21世纪的先进材料,也是当前工程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
1.1 智能材料
1.1.1 概念
1989年日本高木俊宜教授将信息科学融于材料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概念,它是指具有可感知、可响应等功能的新材料。其中可感知性是指能够感受到环境和外部刺激的性能,可响应性则是指能判断并适当处理且本身可执行的性能。
材料的智能化要求材料本身具有生物所具有的高级功能,如对环境和各种信息的感知功能、自诊断和预警能力,自适应和自修复功能等。智能化技术把先迸的传感器、敏感元件和结构及功能材料复合在一起,使无生命的材料变得有了感觉和知觉,它不仅能发现问题,而且还能自行解决问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
材料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里程,是各个历史时期技术革命的重要支柱和时代的标志,今天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生命、能源、交通、环境科学、高技术产业和国防建设等各领域对新型材料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对材料应用范围、使用条件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研究与开发各种性能优越的新型材料,是材料学科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智能材料与结构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兴起并迅速发展的材料技术的一个新领域和新的学科分支,属于21世纪的先进材料,也是当前工程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
1.1 智能材料
1.1.1 概念
1989年日本高木俊宜教授将信息科学融于材料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概念,它是指具有可感知、可响应等功能的新材料。其中可感知性是指能够感受到环境和外部刺激的性能,可响应性则是指能判断并适当处理且本身可执行的性能。
材料的智能化要求材料本身具有生物所具有的高级功能,如对环境和各种信息的感知功能、自诊断和预警能力,自适应和自修复功能等。智能化技术把先迸的传感器、敏感元件和结构及功能材料复合在一起,使无生命的材料变得有了感觉和知觉,它不仅能发现问题,而且还能自行解决问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