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173296
引子
章 民族呼唤
戈壁驼队
从陕甘宁边区调运钻机
勘探老君庙
一井出油
第二章 奠基岁月
发现L油层
生产180万加仑汽油
挤进《租借法案法》
走向正轨
矿区小社会
艰难前进
提高工艺技术
地下党组织
爆发“四五”事件
护矿迎解放
第三章 油矿新生
彭德怀说,玉门是中国石油摇篮
翻身诉苦团结前进
为新中国立功
重任在肩
建立新型石油企业
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
第四章 建设祖国个天然石油基地
千军万马汇油城
甩开勘探连续发现新油田
难忘苏联专家的帮助
新技术新工艺的大试验田
新型炼塔立戈壁
全国人民大支援
新华社庄严宣告
“大跃进”的启迪
第五章 玉门儿女走四方
肩负摇篮使命
松辽大会战
荒原铭记玉门人
跑步上庆阳
第六章 玉门精神
群众修井队
巨龙夺油会战
油层大调查油田大调整
60万吨稳产十年
五种精神
第七章 苦战戈壁渡难关
初垦荒原
再战花海
多种经营成果丰硕
第八章 改革年代
老油田高举增产旗帜50万吨稳产10年
中美合探祁连山
第九章 再战吐鲁番
枝报春花
勘探战略大转移
挥师西进
定下会战基调
再找大场面
火焰山下铸丰碑
第十章 玉门的今天
河西走廊重摆战场
珍惜资源提高采收率
向“250”高地冲击
玉门60周年庆
玉门发端纪略
后记
附表
翁文波意识到这是掌握地下动向的好机会,领着他的学生童宪章马上着手进行井下电测。翁文波是翁文灏的堂弟,早年留学英国。抗战爆发后,他义无反顾地带着自己研制的测井仪返回祖国,来到遥远的大西北。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专家,并创造了中国的地震预测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宪章刚从学校毕业,没有见过井喷,不知道井喷的厉害。他刚把电测设备安装起来,乘井停喷的间歇,试着将测井电极和电缆强行下入井内,但很快就被井中强大的油气流冲出井外,测井工作被迫中断。
8井自晚上10时至第二天4时共喷油200余吨。矿场急电重庆油矿局从四川借来防喷闸门。
强烈的井喷把1寸多厚的特制钢防喷器冲出苹果大的窟窿,油和气的呼啸声使井四周200米内咬着耳朵也听不见说话声,喷到空中的油像滂沱大雨一般倾盆而下,油加沙子溅出方圆100米左右。井场上的人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油人”。
油气随风飘荡,随时可能发生失火及爆炸。
严爽、董蔚翘指挥职工冒着井喷,拿着毛毡、抬着钢板,控制喷油范围。靳锡庚、吴德楣、刘树人轮流值班,以防现场发生问题。
矿长严爽急坏了。他心想,先前4井是新发现的油层,井喷没防住情有可原。8井又发生井喷,这可要算事故啊!不巧,总经理孙越崎近期要从重庆来玉门,严爽心里非常急,坐立不安,嘴里不停地念叨:“这次非得受处分不可!”
孙健初看着来回踱步的矿长,默不作声,因为他梦想打成自喷井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连续喷了7天7夜的8井,在27日晨,因井内裸眼部分岩层坍塌,喷势逐渐减弱。
补救工作开始了。为把井压住,必须先起出井内的钻杆。但井内的套管和钻杆被油气和沙石冲蚀得很厉害,套管劈裂并断成了许多段,加上钻杆与套管之间充满了油,起钻极为困难,又怕钻杆过长顶了天车。
董蔚翘让刚大学毕业到矿的史久光和靳叔彦爬到油糊糊的井架顶上,密切注视游动滑车的移动。钻杆每起出10厘米,就向上跳动一下,钻杆和套管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油汽化冒烟,随时都有着火的可能。史久光和靳叔彦这两位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吓出了一身冷汗。几个小时过去了,钻杆终于起完了。
4井和8井的强烈井喷,说明了一个新油层的存在。由于在K油层下面,按英文字母序列,该油层被命名为L油层。它是老君庙油矿的主力油层。
1941年11月底,8井喷油后不久,孙越崎带着甘肃油矿局部门负责人郭可诠、潘志甲、邹明来到老君庙。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