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345617
其尝言:“梵澄无似,少学外文,长治西学,自华夏视之,异学之徒也。其居域外盖三十有七年,居域外不能无故国之思,所撰孔学、小学及中土所传唯识之学,出以西文者,自欧西视之,又皆异学也。”(《异学杂著·序》)
这里无妨指出,重温陆、王,即是意在双摄近代哲学与宗教原理而重建中国的精神哲学。仍其多种称名,如理学、心学、道学等,但舍精神哲学一名词而外,亦无其他适当且能概括无遗的名词可取。其所以异于纯粹思辨哲学者,则在乎躬行实践,内外交修,求其实证,即所谓“自得”,态度仍是科学的,脱出了玄虚。终期于转化人生,改善个人和社会,那么,亦可谓此为实用精神哲学。而又有进者,精神所统辖者如此弘大,故此哲学亦广阔无边,正不宜精细界划,中间存有充分发展的余地,留给将来。人类的心智永是进步的。——摘自《陆王学述》第四章“为何与如何”P24
五天竺之学,有由人而圣而希天者乎?有之,《薄伽梵歌》是已。——世间,一人也;古今,一理也,至道又奚其二?江汉朝宗于海,人类进化必有所诣,九流百家必有所归,奚其归?曰:归至道!如何诣?曰内觉!——六大宗教皆出亚洲,举其信行之所证会,贤哲之所经纶,祛其名相语言之表,则皆若合符契。谅哉!垂之竹、帛、泥、革、金、石、木、叶,同一书也;写以纵行、横列、悬针、倒薤之文,同一文也;推而广之,人生之途,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可喻已。——摘自《薄伽梵歌》“南印度版译者序”P1
这伟大底思想家,颇识一切法虚妄,空无所有;也意识地或不意识地体会着不生不灭义;却在空茫无际里,将世界、历史、人类、权威、需要,碎为微尘;因大超悟
(Theoria), 孤往,绝诣,独自沉酣于无上底寂寞中,以庄矜底法度统驭着整个底生活,思想之动静,使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因而不断地发表他的著述,如江河之奔赴,以涤荡以扫荡以灌溉以滋润全人类之思想,凡二十年。——摘自《尼采自传》“译者序”P1
这一本小书,原名《赫那克莱妥斯》(Heraclitus), 一位古希腊哲人之名。撰者室利阿罗频多,以印度的精神哲学眼光,察看这一宗哲学而加以申论,即以其人名名书。在华文若亦以此名翻音为题,一般读者必不知所谓。译之而附以《疏释》内容而擅改书名曰《玄理参同》。以谓精神哲学之理可简称“玄理”,而参考和参会三派学说之相同曰“参同”。——摘自《玄理参同》“序”P1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