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6711069
章叠山书院地理山川
1.革命故乡——弋阳003
2.弋阳的古代书院004
3.弋阳母亲河——信江006
4.秀美峻绝的龟峰008
第二章叠山书院的历史沿革
1.谢枋得与叠山精舍016
2.谢枋得建阳讲学021
3.元代叠山书院028
4.明代叠山书院031
5.清代叠山书院035
6,方志敏与改制后的叠山书院040
第三章叠山书院的教学与管理
1.《叠山书院条规》十八则048
2.《叠山书院章程》055
3.叠山书院论学要点062
4.叠山书院教学特色070
5.叠山书院的管理制度075
6.叠山书院的学田与经费管理076
第四章叠山书院的三大规制
1.叠山书院的祭祀082
2.叠山书院的讲学精神087
3.叠山书院的讲学09
4.林则徐讲学叠山书院093
5.书院的藏书、刻书097
第五章叠山书院的建筑
1.礼圣门121
2.叠山泉123
3.文昌殿123
4.明伦堂125
5.讲经堂126
6.藏经訇127
7.山长室128
8.望江楼129
9.桂花园(士子号舍)130
10.碑廊131
11.围墙132
第六章叠山书院的碑刻与诗联
1.叠山书院的碑刻134
2.叠山书院历代诗文140
3.叠山书院的匾额153
4.叠山书院的对联154
第七章叠山书院的历代名人
1.叠山书院历代山长、名师156
2.叠山书院历代名人162
3.叠山书院著名生徒167
附录:叠山书院大事年表174
后记187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建文昌宫于东南前,奎星阁后为书院讲堂,而山长所居则枕乎后山之址。中辟经道以达大门北,营堂宇以礼乡贤,正西南建小楼三间,迤北而西以次立学舍数十间,间区自门堂以至讲堂,皆拾级数十步以上,每进益高,豁然明爽,缭以周垣翼曲槛庖,滔有所讲,习有地,仍颜曰叠山书院,以志景仰之思。凡用金钱两万又肆千缗,阅三年而工始竣。置学田数百亩,供廪膏火之资,俾司事者经理之荀久远规。邑人士以书院上成,实余与彭君终始其事,余迤移篆九江之德化,彭君亦以荐将入都,请为论其缘始。余谓弋阳故声名文物之乡,撰有方悚、陈伯富,宋有沈邈、方畴、陈康伯、周执羔、余安行、应球,元有公纯仁、陈敏学,明有陈修、李奎、黄溥以及姜馆父子,汪俊弟兄皆政事文章,忠孝节义,彪炳于史乘,而叠山先生扶植纲常,振立名教,尤使人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焉,诗有之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言仰慕其人也。书院之役与学校相辅,非徒区区于章句文字为进取阶也。夫亦使之读书稽古,身践力行,弄器识于文艺之先,蓄道德为经济之本,上以鸣国家之盛,下以成风俗之美,如是焉已,自今以往士之肆业其中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争自磨以振拔 流俗而效法乎古人,俾夫师友道义上相承,足以绍叠山先生之风范,而野处不匿秀民之能为士者,著足赖也。庶几风淳俗厚而兴,贤育才化,蒸蒸日上,其所禅乎。学校岂浅鲜哉,余固不忘始事之艰而重有望于继事之善者,因为之记,俾后之人有所考于斯焉。其好义乐输之人与夫赞儴厥成者,咸书姓名于碑阴以为奖劝云。
叠山书院碑跋记
弋阳乃江南古邑,汉朝设县,三国置郡,历时一千七百余载。此地山川蕴秀,人文荟萃,江上龟峰天下稀,吸虹泉之潮水岩,举世罕见,南岩石窟,冠绝江南。地灵如此,必育人杰。陈公康伯,一代名相;谢氏叠山,爱国诗人;方君志敏,革命英烈。发祥于此之弋阳腔,序我国古代四大声腔之列。
山川秀丽,激文士之雅兴,英烈伟绩,发骚客之幽思。因之赞咏弋阳诗文颇丰。翁石匐君,青年才俊,发公益事业之热肠,以弘扬弋阳文化为己任,首倡于叠山书院建碑廊之议,复为之殚精竭虑,精选名诗二十九篇,集资采石遴选巧匠。邀隶书圣手王祥之君,为碑廊书丹,义献墨宝。延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君为碑题名,使碑廊锦上添花,令书院雅中增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