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061279
1、帕西诺被誉为好莱坞10位**秀的演员之一,生平获奖无数,包括奥斯卡影帝、金球奖影帝、艾美奖影帝,多座东尼奖,他主演的《教父》三部曲、《闻香识女人》、《冲突》、《疤面煞星》等等都是份量十足的优秀电影。他是电影从业人员(包括导演和演员)、影迷心目中教父级的影星。
2、本书作者劳伦斯是美国资深记者,与帕西诺交往超过30年,本书辑录了他们的访谈,真实地展现帕西诺对表演艺术的执着,和帕西诺跌宕起伏的人生。
本书是资深记者、畅销书作家劳伦斯?格罗贝尔对好莱坞巨星阿尔?帕西诺的访谈,对帕西诺进行了生动而直接的描写和刻画,深入、细致、全面、充分展现了其执着坚定于演艺事业的决心,以及因其成功的演艺生涯而带来的不同寻常的成功人生。同时,对其从影多年来所领悟独特的演绎思想做了介绍和挖掘。
本书不仅表现了一个电影明星成长、徘徊,最终取得辉煌的不凡经历,还是一首个体生命遭受砥砺,仍然挣扎着绚烂成长的不凡的诗歌,同时在格罗贝尔对帕西诺的采访中,也从侧面展示了美国的社会生活。
致中国读者(劳伦斯?格罗贝尔)
代序一(沈严)
代序二(孙周)
译者序
英文版序(阿尔?帕西诺)
介绍
1979 初次见面
1983 一个演员的死和一个让人狂热的角色的诞生
1990 麦克·柯里昂的回归
1996 寻找阿尔
1998 非难自谁
2001 帕西诺去课堂的夜晚
2002 帕西诺的电话
2004 亲爱的夏洛克,最恰当的一个词,严肃
2005 “你不能用纽约口音演《飘》”
后记 坚持还是妥协
结语
致谢
电影年表
戏剧年表
索引
此外,还有另一件事与帕西诺相关,这件事造就了另一个好莱坞的新人弗兰西斯?福德?科波拉(Francis FordCoppola),科波拉选他拍一部黑手党的片子。科波拉有宏大的构想,他不仅想要让这个相当不知名的演员担当主角,还想起用另一个在当时并不卖座的演员:马龙?白兰度。电影制片厂曾两度阻挠。但是科波拉仍坚持己见。可他们看了一些早期的样片后,他们想要换演员拍麦克?柯里昂的戏,因为他们认为帕西诺只是在那里无所事事。然而,帕西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麦克开始是很矛盾的,几乎对自己和他应处的位置都不确定。”他说,“他在他旧世界的家庭和战后的美国梦之间左右为难。”最终《教父》出来了,这部电影扭转了白兰度职业生涯的颓势,并且一下子把阿尔?帕西诺捧上了明星之位。“《教父》属于阿尔?帕西诺,”评论人拉里?科恩(LarryCohen)说,“其他人都很棒,低至最小的角色都不错。但是帕西诺最棒。”
奥斯卡提名他为最佳男配角,帕西诺受到了侮辱(他在银幕上出现的时间比白兰度要长,白兰度赢得了那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但他拒绝领奖),他拒绝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他没有到场祝贺乔尔?格雷【JoelGrey】,格雷凭着影片《歌厅》【Cabarete】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他的第三部电影是《流浪奇男子》(Scarecrow),帕西诺选择演一个不寻常的角色——随心所欲的流浪者,和由吉恩?哈克曼(GeneHackman)扮演的释囚在公路上相识。这是一部失败之作(不同的评论人都称这个剧本“彻头彻尾的虚伪”,这部电影是“一个严肃的灾难”),它成了帕西诺在与电影工业打交道过程中一个沮丧的经历。
然而,他却以在《冲突》(Serpico)中受肯定的演出回应上一部影片所受的责难,《冲突》讲的是一个警察揭露纽约警方收受贿赂,几乎因此而丢了性命的故事。“阿尔?帕西诺是惊人的,”电影评论人约翰?西蒙(JohnSimon)写道:“他是舞台表演出身,专门演邪恶的精神病患者,即使在他最温和的时候一丝丝的恶意仍残存在他脸上。但是如今他学会了如何把这种凶猛转化成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或者是滑稽可爱的热情,于是把这些剧本中暧昧的内涵转化成让人困惑的现实。帕西诺拥有一个理想的天赋,能够表现在纹丝不动的外表下变动不居的思想,他心里的某个野兽骚动着想要破笼而出……”这次他被奥斯卡提名为最佳男主角。(杰克?莱蒙[JackLemmon] 凭着《救虎》[Save the Tiger] 获得此奖项。)
在《教父Ⅱ》中出色地再现了麦克?柯里昂这个角色后,他获得了第三次奥斯卡提名。(阿特?卡尼[Art Carney]凭着《老人与猫》[Harry and Tonto] 获得此奖项。)评论人大卫?丹比(David Denby)在《纽约》(NewYork)杂志中把他的表演描述为:“一部充满攻击性的高智商的作品,一次对美国的腐朽的痛苦而嘲讽的观察,一个以恐惧偏执为生活方式的人的化身。”(把两部《教父》合起来“便几近成为20世纪美国的伟大史诗——或者至少是美国男人的史诗——它们比任何我能说出来的艺术都能体现20世纪的美国社会。”约翰?宝沃[JohnPowers]在《洛杉矶周刊》[LAWeekly]写道。)这部电影便是帕西诺将与少数演员留名于美国电影史上的证明。(三十年后再看这部作品,《新闻周刊》[Newsweek]称帕西诺“给一颗最冷硬的心一个可谓电影业上最伟大的刻画。”
正是克制的、困难的表演使他在拍摄期间因为劳累过度而进了医院。但是当这部影片一杀青,他便签下了另一部颇具争议、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热天午后》(DogDay Afternoon),他在里面扮演一个双性恋的银行抢劫犯。导演西德尼?吕美特(SidneyLumet)跟《GQ》杂志谈论帕西诺的表演能力:“一切都来自于他内心的某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本质,我想我不能靠近那里,因为那就像靠近地球的核心。他的本质是那样的独一无二,这是他唯一能够相信的东西,显然,阿尔是孤独的。”
精彩书评
阿尔?帕西诺的恣意人生
“我已经以生命作赌,我情愿身处死亡边缘,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格罗贝尔在《一代教父——与阿尔?帕西诺面对面》的卷首引用了莎士比亚在《理查德三世》中的话。此语可为帕西诺一生的写照。从来都倾注全力,随性而生,活得自由自我,活得纵情恣意。当然,此语更是帕西诺演艺生涯的写照,他用生命去恣意表演。
“九岁左右便开始吸烟,十岁时嚼烟草,十一岁抽烟斗。”“在我有记忆以来,喝酒和吸食大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九岁时,帕西诺还有了他的第一次性经验。九岁时大多数小女孩还在看童话故事,小男孩还在玩变形金刚,而小帕西诺竟已如此超前地进入社会,如此超前地抗拒社会,而他的姿态竟是如此的极端,如此的恣意,像那路边疯长的野草。
这样无所顾忌地生活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这当然不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生活方式,然而无可否认,这种离经叛道的选择中暗含着某种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的勇气——那种勇敢表达自己的勇气,忠于自我的勇气。这样的勇气他后来用到了表演上,也许,正是这种勇气让他用生命恣意表演,也成就了他自己。
帕西诺从小便与表演结下不解之缘,表演对于帕西诺而言是一种表达自我内心渴望的需要,而这个渴望是人类的本能需求。通过表演,他全情投入恣意表达他的需求。这仿佛也成了他选择角色的一个标准——他自己称之为“很复杂,很人性”,这些角色放大了人类那些与生俱来的欲望。他演出的大多数角色,比较著名的包括《热天午后》里面的桑尼?沃特兹克、《疤面煞星》里的汤尼?蒙塔纳、《闻香识女人》中的退伍军人、《魔鬼代言人》里的弥尔顿等等,都是一些追随自己欲望生活的人,他们有的是如此无耻,但是他们却是如此忠于自我,如此真实。帕西诺说,角色在替他说话。替他说出那个内心自由自我的自己。
他的表演是他恣意人生的延续。这些张扬火爆自我孤独的角色表达出了他自己,于是人们会批评他的表演是如此过火,然而在表演的过程中,他内心那些表达欲之火是如此熊熊燃烧,他只有让他的欲望释放出来,才能平息他自己。因为对于他而言,表演是他表达自我与人群联结的方式。
然而人类的自我如何能永远实现?《教父》里的麦克?柯里昂对帕西诺而言是一个另类,麦克是如此压抑自我、如此清醒的一个人,他终其一生都没能实现他的愿望,他的一生都是在看着他的一个个希望一次次破灭。尽管麦克?柯里昂仍然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欲求如此之多(无论善抑或是不善),而大多数都是不可得的,特别是那些邪恶的欲望,足以表现人类的生存困境。从这个角度看,麦克这个角色与他的其他大多数角色一样,欲望如此之大,他们为欲望而生,然而有的角色得以实现自己的渴望,有的却毁于他自己的欲望,尽管麦克的毁灭是内心的毁灭。帕西诺说:“我通常出演的那些角色是因为我对这些角色或者这些角色的困境深有感触。”
帕西诺就是这样通过表演恣意表达自我,而格罗贝尔通过机敏的提问展现给了读者一个真实的帕西诺。《一代教父——与阿尔?帕西诺面对面》是格罗贝尔对帕西诺的访谈录,这本书轻松易读,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理论,不需正襟危坐煞费思量去阅读,闲暇时拿来看看,有趣而且也会闪现某些启发性的东西。喜欢帕西诺的人可以看到这个巨星很真实的一面,对帕西诺或是巨星没什么兴趣的人也能从中看到一个忠于自我的真实的人的恣意人生,也许还能从他的人生经验中有所启发。他将他的酗酒、吸食大麻迷幻药、玩弄女性等的曾经的恶习都曝露给读者,同时也展露了一些他对人生的看法,关于爱,关于家庭,关于朋友等等。这些都很有意思。当然,主要也能看到帕西诺对表演的经验之谈,而这对那些有意从事演艺行业的人也是大有裨益的。
遥光
文案撰写:揭莉琳
撰写日期: 2011-6-2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