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22863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随着著名灵长类学家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的指引,从经济学和社会生物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的社会行为。这些“猿猴的把戏”不是横空出世,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跟我们的动物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舌吻成了浪漫的示爱方式?要知道,这是一种身体侵略行为,还容易传播疾病。为什么老板很长时间才给你回邮件,而你早已经等得花儿都谢了?哪怕在你发了加急邮件时,情况也从未改善。为什么跟陌生人搭乘电梯时,你会觉得不自在?为什么没人推荐,在意大利军队中服役几乎就是死路一条?答案就在这本书里。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等着你来一睹为快。
第一章:电梯里的困境
第二章:对统治的痴迷
第三章:我们都是黑手党
第四章:出人头地
第五章:明里合作,暗中斗争
第六章:爱情经济学和爱情进化生物学
第七章:联系检测
第八章:在生物学市场中为伴侣购物
第九章:人类社会行为的进化
后记
备注
索引
译者的话
写书就像自己生孩子,译书就像收养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我收养的第一个孩子,以后会不会继续收养,要看第一个孩子收养得成功不成功。我自己是有收养意愿的,想多收养几个孩子,这算是人的一点私心吧。
我更想收养进化心理学相关的优秀孩子,这是我更大的私心。《猿猴的把戏》是一本探讨人性和人类行为的书。作者马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以进化生物学和经济学为武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种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作者的意大利同乡马基雅维利的风格:辛辣、深刻,对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有着敏锐的洞察。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读者可以尝试回答下面的问题:大学教授跟杀人犯有什么不同吗?系主任跟黑手党有什么分别吗?你该如何做,才能击败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两只雄狒狒相互问候的时候,为什么会相互握住彼此的睾丸?布拉德皮特为什么会跟珍妮弗安妮斯相爱之后又分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物,说出来不可思议的一些现象,都可以在这本《猿猴的把戏》一书中得到有趣而深刻的揭示。
马里奥在《猿猴的把戏》一书中,围绕的主题是人类的社会行为。他以搭乘电梯的场景开始,抛出了这样一个议题:在这样一个有限空间里发生的惨案并不多,可为什么人们会如临大敌,行为怪异?猕猴实验和囚徒困境的引入,让我们发现:有限空间里的人际互动,其实就是一场合作和背叛之间的博弈。影响这场博弈的因素中,社会地位举足轻重:这正是作者在第二章中详细讨论的内容。的确,人类就像猕猴一样,也痴迷于攫取权力,争夺支配地位。因为权力和地位意味着资源和机会。获取资源,得到机会,通常还需要外援,而我们最重要的外援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在第三章中,作者以意大利的军队和学术圈为例,探讨了亲缘利他和裙带主义的问题。不过,在家门之外更遥远的地方,个人也许要在一个陌生的群体中奋斗。在没有亲人帮助的情况下,他将如何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梦想呢?这是第四章的内容,谈的是个体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策略,以便飞黄腾达,完成从奴隶到将军的转变。这种转变常常涉及与其他个体的合作和结盟:拉拢盟友,打击对手,这是成功的政客必备的基本技能。不过,跟人合作常常带有被人欺骗的风险。为了促进合作,个体可以采取的一种策略是:评估潜在同伴的名声,跟他在明处交易。这是作者在第五章中论述的话题:名声和匿名性如何影响人们的合作倾向。正是在这一章里,作者非常大胆地对大学教授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匿名性的情况下,这些谦谦君子有可能会变成学术抢劫犯和杀人犯:剽窃他人的成果,打击潜在的对手。因此,作者强烈抨击了匿名同行评议的弊端,认为匿名性可能会助长审稿人的竞争性,而这对许多投稿人和经费申请人非常不利。
在第六章中,作者论述了经济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对爱情的理解。在对爱情的理性模型和承诺模型进行批判之后,作者提出了爱情的依恋模型,认为爱情的功能就在于让一对男女结合在一起,形成依恋,一起照料孩子。不过,像其他任何的合作关系一样,爱情关系到底是真是假,是否牢靠,还需要时不时地进行测试。作者在第七章中谈论了联系测试,认为在合作关系中,确认双方联系的强度很重要,而确认的方式有时候带有残忍的性质。这是因为,按照扎哈维的累赘原理,只有有代价的承诺行为才具有诚实的性质。不痛不痒的话,很廉价,但也很容易作假。只有像雄孔雀那样拖着一条沉重的大尾巴,像瞪羚那样以找死的方式弹跳,像雄狒狒怀抱婴儿那样跟其他狒狒对打,才能像外界传达自己承诺的可靠和诚实。卷尾猴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种承诺行为——戳眼球,也将在本章中得到详细解读。
在第八章中,作者讨论的是同伴选择问题。基于生物市场理论的视角,马里奥认为选择一个适当的同伴,对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格外重要。无论在动物世界,还是在人类社会,同伴选择都要基于选择双方的市场价值,以及双方所需物品的供求关系。除了择偶市场之外,作者花费很多笔墨论述了一种有趣的互助市场,即“清洁工鱼”跟“客户鱼”之间的互助行为以及欺骗行为,这些行为受到很多市场因素的调节。最后,马里奥也以自己的作品出版为例,讨论了书籍作者和出版商市场。在最后一章中,作者论述了人类社会行为的进化,认为我们携带着沉重的进化行李,这些行李是古老的、顽固的,具有物种特异性。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名人和伟人在智力活动上可能跟普通人截然不同,但是在社会行为层面上,他们有几乎没什么不同。马里奥在这一章里谈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由意志,认为这两者妨碍我们承认自身的行为具有生物性和遗传性。在介绍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从情绪算法、认知算法和行为算法的角度阐述进化心理学的思路和研究之后,马里奥对进化心理学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原来,他认为很多进化心理学家,包括著名的考斯米兹和图比,对于行为算法的重视不够,也许他们认为行为太具有变异性,太容易受影响,不是适当的分析单位。不过马里奥明显不能认可这一点,于是他又谈到了行为的种系发生史,不同物种行为之间的协同进化,还以微笑为例,认为这种“露齿展示”具有表达顺从的意味。
在这本书中,马里奥没有空洞抽象地讲道理,而是以案例加分析加论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理论。许多案例来自于生活,甚至就跟他自己的经历有关,比如他在意大利空军服役的曲折经历,他申请研究经费被无理拒绝,他为了让自己的书能卖出去特地寻找了一个合适的出版市场,诸如此类,读起来非常亲切,容易理解。而他谈及学术圈的案例剖析,更有一种行家里手的畅快淋漓,入木三分,发人深省。比如,在读到意大利学术圈里的裙带风现象时,我就在想中国是不是也有这种类似的情形,也有学霸利用权力为自己的孩子和门徒谋取私利。而在论及匿名同行评议时,作者提到将有利害关系的审稿人排除,常常可以提高稿件的录用率,对于经常投稿的研究者,相信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最后,我要感谢促成这本书出版的三位编辑:徐玥女士、李欣女士和宋甜女士,她们对于本书的出版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没有她们的牵线搭桥和帮忙照料,我就没法收养这个孩子。此外,我还要感谢自己曾经的博士导师、香港中文大学的张雷教授,他在百忙之中专门为本书写了推荐语。看得出来,他也认可自己学生收养的这个孩子。我也希望这个孩子能得到读者的认可,能被大家喜欢,但如果他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太淘气,搞了什么恶作剧,或闯了祸,犯了错,责任都在他的监护人——也就是译者——身上。
吴宝沛
2013 年12 月30 日于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
从早到晚,人类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带着自己物种的印记:我们既是动物,也是灵长类,还是猿类。在这本妙趣横生的书中,世界著名的灵长类学家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带领我们走进人类社会行为的历史博物馆,一睹我们作为的灵长类的行为遗产。这本书非常有趣,充满睿智。
——罗伯特·萨博尔斯基(Robert Sapolsky),知名作家
斯坦福大学神经病学及神经科学教授
旧瓶装新酒,大师出新作。当一只黑猩猩误入其他群体时,为什么他的睾丸可能会被扯掉?僧帽猴*戳谁的眼球?一只长尾猴如何接管微软公司?读一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懂了。
——劳拉·贝兹格(Laura Betzig),人类学家
曾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加州大学和密歇根大学
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和译者更关心的是人类的把戏。作为灵长类动物之一的人类,无需把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用文化和教化来美化和包装自己原本玩得娴熟的猿猴的把戏。如果人类真的难于直面欺上压下、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那就读一读《猿猴的把戏》。
——张雷(Lei Chang),进化心理学家,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
电梯里的困境
当走入一个拥挤不堪的电梯时,你可能没有太多行动的选项。通常情况下,你会转身180 度,面朝电梯门站立,背对着其他人。每个人都静静地站着,眼睛望着天花板。相比之下,进入只有一个陌生人的电梯里是一件更棘手的事。你应该承认另一个人的存在吗?假装冷漠是危险的——私下里你可以采取这种做法。你应该微笑说一些愉快的事吗?要是这种友好的提案被人误解或不受欢迎怎么办?你应该趾高气扬盯着那个陌生人,以便让他明白谁能够在一场潜在的冲突中获胜吗?要是那个家伙非常生气,变成了怒气冲冲的绿巨人(Incredible Hulk)怎么办?对于住在高楼大厦较低楼层的人们来说,这是他们每个月上班路上必然会遭遇的困境。他们走进电梯里,很可能会发现里面已经有人了。前一段时间,我碰巧住在芝加哥市一座公寓楼的二十层,在那里我不仅可以俯瞰密歇根湖的美景,还拥有绝佳的机会观察人们,看他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相遇时会怎么做。每天早晨,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至少会在我的楼层那里停一下,搭上一个等在那里的客人。那个公寓拥有两千多个房间,因此每天早晨我都会遇到自己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人。观察人类的行为是我的职责所在,因此我情不自禁地留心观察这些陌生人如何行动,并把观察结果放入我的心理档案中。
下面描述的就是一次典型的人际互动。电梯停在了十五层,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进了电梯里,他胡子拉碴,穿着汗衫。这个陌生人以极快的速度扫了我一眼,然后开始看着电梯的按钮面板。我已经按了下到一层的按钮,而且它是唯一一个亮着的按钮。大概两三秒钟过去了——这个时间足够长,从而容许他做出某个决定——那个陌生人继续按了一下下到一层的按钮,后退了一步,站在一个角落里继续盯着布满按钮的面板。不言而喻,对我来说,这个陌生人的行为事出有因,不是因为他没有注意到按钮已经亮着,而他那样做也不是出于习惯。很明显,他看到了按钮面板,还停顿了一下,然后再次故意按了一下下到底层的按钮。问题来了: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下面是我对这一场景的思考。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陌生人和我都意识到了彼此的存在。通过再次按下按钮,这个陌生人拒绝承认我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个体——这样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目标(到达底层),也会采取行动以便实现目标(按了按钮)。认识到其他人拥有目标和欲望,而且他们的行为是受这些目标的指引,这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能力。我们通常拥有这种能力,而其他动物,包括猴子和类人猿,都没有这种能力[1]。这种能力作为某种心理套件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人类身上;这种心理套件还包括对我们的人类同伴产生共情(emphasize)的能力,即理解他们的情感,感受他们的疼痛。把目标和感受赋予他人,这意味着我们认识到对方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而这是人格的标志,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这样说。此外,我们也把同样的特性赋予自己喜爱的宠物。通过再次按下按钮,这个陌生人没有承认我作为他同道中人的地位,也不承认我参与了目标导向的活动。他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不把我当人看。从他的立场来说,这样会让我变得更
安全,也更容易对付。
还有一个早晨,我乘坐另一部电梯要下到底层,有一个陌生人加入进来。这次对方是一个穿着西装、头发花白的男子,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这个男人发现底层的按钮已经按下了,就没有再碰它。他安静地站在我的对面,目光沿着壁板的边缘上上下下地移动。这个陌生人没有再次按下按钮,意味着他的内心里已经承认了我的存在,承认了我所做的事情。我们不仅分享了电梯里的空间,也分享了各自的目标。我们一起下到了底层。目标分享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亲子关系、友谊或爱情都建立在一个共识上面,那就是两个人拥有同样的目标,愿意共同参与、一起行动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个西装男人的行为不是友谊或爱的举动,而是表达友好信号的一个重要步骤。
这个西装男人行为的其他方面则暗示着,就跟其他人一样,他留意着当时的情况。盯着空间中的某个想象的点是一种不自然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还可能让别人紧张。在电梯里横向凝视的动作是危险的,因为这不可避免地要引起目光接触,除非它们发生在腰际线以下的区域——这种情况里存在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危险。像那位提着公文包的男人所做的沿着墙角纵向凝视的动作,其实是相对安全的,因为在这样的视野中出现人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那个陌生人那天感到格外紧张,他就可能会对我微笑。然而,在一段漫长的电梯旅途上,漠不关心或者尴尬的微笑并不足以保证和平:两个人必须开始相互理毛。换句话说,他们必须交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