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55952
内容简介
本书将满族小说创作的总体业绩与满族历史上的民族文化流变相联系加以考量,与满族曾经普遍接受中原汉族文化而又注意葆有自己的审美特征相联系加以探究,在学术史上首度完整地对满族小说通盘成就做出梳理。本书旨在展示出满族小说与汉族小说的“同”和“异”;既要认定汉族文化给予满族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也要看清满族小说创作与中原汉族文化的审美差异,从而阐释出满族小说创作回馈给中华文化的多重价值所在。
目 录
引言满族历史文化鸟瞰
章 满族书面文学素描
第二章 满族小说创作述要
第三章 培植满族小说的民族民间文化土壤
第四章 民族精神型范的艺术表达
第五章 历史文化积淀下的悲悯情怀
第六章 与汉族小说相异相辅的人物画廊
第七章 满族小说创作的语言特征
第八章 满族小说雅俗共赏的艺术诉求
第九章 满族小说的京城摹写与民俗扫描
第十章 满族小说的历史反思和精神文化启蒙意蕴
第十一章 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的满族小说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章 满族书面文学素描
第二章 满族小说创作述要
第三章 培植满族小说的民族民间文化土壤
第四章 民族精神型范的艺术表达
第五章 历史文化积淀下的悲悯情怀
第六章 与汉族小说相异相辅的人物画廊
第七章 满族小说创作的语言特征
第八章 满族小说雅俗共赏的艺术诉求
第九章 满族小说的京城摹写与民俗扫描
第十章 满族小说的历史反思和精神文化启蒙意蕴
第十一章 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的满族小说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在线试读
后记
我在学术研究上远非能人。不过,或许可以如是说,30多年来的种种工作积累,在这部书稿当中,均有其程度不一的体现。
不觉之间,此身已然“望七”。
年轻时,被社会潮流一会儿冲到这儿,一会儿冲到那儿,干遍了工农兵三大“显”行。不曾想到的是,人近中年,还能“半路出家”,变身为一介学人,来焐这张冷板凳。我非苟且敷衍之辈,也不乏踏实从业的韧劲。于是乎,至今生命的一多半也便交给了学术。多少有些像是宿命。
人生的宿命性,还体现在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做自我民族——满族的文学和文化研究。世间常有人误以为满族是个彻底“汉化”了的民族,故要证实此项研究不是“伪学”,进而再尽可能清晰地发掘出其中的种种要义,难度不低。
“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原是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的研究项目。起初报批时,是个由我牵头而由四人合作的集体项目,合作者尚有张菊玲、汤晓青、刘大先三位先生。后来,他们因故较早退出这一工作,殊为遗憾。我也只能将课题变更为个人项目。又因身体欠佳,两度上报,获准推迟结项时限。终在2011年底,撰写出整部书稿。其后,依规送审,获得“优秀”结项评价。
去年,蒙有关方面告知,此成果可以再次呈送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申请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时,恰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宋月华社长了解到我的书稿情形,乃热情促成,由该社代为申报于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今夏,始获通知,拙著已经通过遴选,被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对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与先后以不同方式提携此书进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的专家们,我自然是心存感激的。尤其是当友人们提醒我,进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已被视作当下国家人文社科学术领域的较高荣誉,我就更能掂量出来,大家通力帮扶的分量之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魏小薇女士和马续辉先生,为编辑此书所付出的辛苦,同样是难忘的。
后需要感谢的,便是本书的读者。尤其是在这个学术书籍频遭人们冷眼的时期,这显然对笔者,是一种潜在的鼓舞。
关纪新
2013年10月23日
我在学术研究上远非能人。不过,或许可以如是说,30多年来的种种工作积累,在这部书稿当中,均有其程度不一的体现。
不觉之间,此身已然“望七”。
年轻时,被社会潮流一会儿冲到这儿,一会儿冲到那儿,干遍了工农兵三大“显”行。不曾想到的是,人近中年,还能“半路出家”,变身为一介学人,来焐这张冷板凳。我非苟且敷衍之辈,也不乏踏实从业的韧劲。于是乎,至今生命的一多半也便交给了学术。多少有些像是宿命。
人生的宿命性,还体现在自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做自我民族——满族的文学和文化研究。世间常有人误以为满族是个彻底“汉化”了的民族,故要证实此项研究不是“伪学”,进而再尽可能清晰地发掘出其中的种种要义,难度不低。
“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原是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的研究项目。起初报批时,是个由我牵头而由四人合作的集体项目,合作者尚有张菊玲、汤晓青、刘大先三位先生。后来,他们因故较早退出这一工作,殊为遗憾。我也只能将课题变更为个人项目。又因身体欠佳,两度上报,获准推迟结项时限。终在2011年底,撰写出整部书稿。其后,依规送审,获得“优秀”结项评价。
去年,蒙有关方面告知,此成果可以再次呈送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申请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时,恰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宋月华社长了解到我的书稿情形,乃热情促成,由该社代为申报于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今夏,始获通知,拙著已经通过遴选,被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对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与先后以不同方式提携此书进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的专家们,我自然是心存感激的。尤其是当友人们提醒我,进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已被视作当下国家人文社科学术领域的较高荣誉,我就更能掂量出来,大家通力帮扶的分量之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魏小薇女士和马续辉先生,为编辑此书所付出的辛苦,同样是难忘的。
后需要感谢的,便是本书的读者。尤其是在这个学术书籍频遭人们冷眼的时期,这显然对笔者,是一种潜在的鼓舞。
关纪新
2013年10月23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