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230875
1.《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是一套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大众地理读物。
2.全书内容是经过中国地理学会的地理学专家审定完成的,地理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3.全书分别从多方面介绍了中国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概况、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资料翔实、数据全面、图片丰富。
4.这套书也是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以彩图版的形式介绍中国地理全貌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图书之一,具有极高的收藏性、阅读性和欣赏性。
5.全套采用轻型纸印刷,携带便捷,性价比很高,是*自用的佳品。
中国地理百科全书
总论
伟大的中国
◎辽阔的疆域
◎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人口、民族
中国地貌
◎三级阶梯形地势
◎主要山脉
◎四大高原
◎三大平原
◎四大盆地
◎四大沙漠
◎四大草原
◎地震带分布
◎岛屿
◎海岸
中国的近海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中国气候
◎季风气候
◎气温
◎降水
◎寒潮
◎梅雨
中国水系
◎长江
◎黄河
◎珠江
◎湖泊
◎沼泽
◎湿地
中国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中国的经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旅游业
◎对外贸易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北京市
行政区划
◎东城区
◎金融业商业
◎交通
旅游地理
◎故宫
◎八达岭长城
◎天坛
◎颐和园
◎圆明园
◎雍和宫
◎潭柘寺
◎白云观
◎牛街礼拜寺
◎卢沟桥
◎十三陵
◎天坛
◎地坛
◎社稷坛
◎太庙
天津市
行政区划
◎和平区
◎南开区
◎滨海新区
人口、民族
历史文化
◎天津卫
◎估衣街
◎大沽炮台
◎天津的洋楼
◎“风筝魏”
◎杨柳青年画
地貌
◎冲积平原
◎八仙山
◎贝壳堤
◎牡蛎滩
◎七里海湿地
◎蓟县剖面
水系
◎海河
气候
自然资源
◎西城区
◎海淀区
人口、民族
历史文化
◎周口店北京人
◎琉璃河遗址
◎辽南京城
◎金中都
◎元大都
◎北京中轴线
◎明清北京城
◎北京四合院
◎北京的胡同
地貌
◎灵山
◎军都山
◎十渡
◎石花洞
◎龙庆峡
水系
◎永定河
◎密云水库
气候
自然资源
◎月季
◎勺鸡
经济
◎农业
◎紫砂陶土
经济
◎农业
◎工业
◎天津港
旅游地理
◎盘山
◎黄崖关长城
◎独乐寺
◎大悲禅院
◎天后宫
◎天津广东会馆
◎吕祖堂
◎天尊阁
◎望海楼
◎意式风情区
河北省
行政区划
◎石家庄市
◎保定市
◎邯郸市
◎廊坊市
◎沧州市
人口、民族
历史文化
◎泥河湾遗址
◎磁山文化
◎满城汉墓
◎下八里墓群
◎磁州窑遗址
◎元中都遗址
◎祖冲之
◎张之洞
◎李大钊
地貌
◎雾灵山
◎河北平原
◎塞罕坝
◎昌黎黄金海岸
◎野三坡
◎磬锤峰
◎嶂石岩
水系
◎白洋淀
◎滦河
◎燕塞湖
气候
自然资源
◎苦马豆
◎大火草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
◎大海坨自然保护区
经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旅游地理
◎山海关
◎孟姜女庙
◎承德避暑山庄
◎外八庙
◎清东陵
◎清西陵
◎隆兴寺
◎福庆寺
◎正定开元寺
◎娲皇宫
◎响堂山石窟
◎蔚县玉皇阁
◎古莲池
◎北戴河
◎赵州桥
◎直隶总督署
◎西柏坡
◎金山岭长城
气候
自然资源
◎山罂粟
◎褐马鸡
◎脱皮榆
◎“乌金之乡”
◎阳城蟒河猕猴自然保
护区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
经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旅游地理
◎壶口瀑布
◎历山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宁武冰洞
◎五台山
◎云冈石窟
◎天龙山石窟
◎晋祠
◎大同九龙壁
◎解州关帝庙
◎南禅寺
◎佛光寺
◎善化寺
◎华严寺
◎镇国寺
◎双林寺
◎悬空寺
◎应县木塔
◎永乐宫
◎平遥古城
◎皇城相府
◎乔家大院
内蒙古自治区
行政区划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赤峰市
◎满洲里市
人口、民族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蒙古包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历史文化
◎河套文化
◎红山文化
◎阴山岩画
◎嘎仙洞遗址
◎兴隆洼文化
◎成吉思汗
◎忽必烈
地貌
山西省
行政区划
◎太原市
◎大同市
◎临汾市
◎运城市
◎长治市
人口、民族
历史文化
◎丁村人
◎陶寺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
◎武则天
◎司马光
◎苏三起解洪洞县
◎晋商文化
地貌
◎太原盆地
◎汾河盆地
◎吕梁山
◎太行山
◎恒山
◎太岳山
◎中条山
◎大同火山群
水系
◎汾河
◎沁河
◎涑水河
◎阴山山脉
◎大兴安岭
◎大青山
◎呼伦贝尔草原
◎鄂尔多斯高原
◎巴丹吉林沙漠
水系
◎呼伦湖
◎乌拉盖尔河
气候
自然资源
◎驯鹿
◎大鸨
◎胡杨树
经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旅游地理
◎昭君墓
◎成吉思汗陵园
◎黑城古城遗址
◎辽上京遗址
◎元上都遗址
◎万部华严经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
◎美岱召
◎大召
◎席力图召
◎汇宗寺
辽宁省
行政区划
◎沈阳市
◎大连市
◎抚顺市
◎鞍山市
人口、民族
◎满族
◎锡伯族
历史文化
◎金牛山遗址
◎新乐遗址
◎牛河梁遗址
◎姜女石遗址
◎五女山山城
◎清太祖努尔哈赤
◎赫图阿拉
◎九一八事变
地貌
◎辽东半岛
◎辽东湾
◎辽河平原
◎辽西走廊
◎本溪水洞
◎仙人洞自然保护区
◎老秃顶子
◎辽西化石群
水系
◎鸭绿江
◎辽河
◎浑河
气候
自然资源
◎菱镁矿
◎牛皮杜鹃
◎岫岩玉
◎人参
◎冷杉
◎疣鼻天鹅
经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旅游地理
◎医巫闾山
◎凤凰山
◎千山
◎青山沟
◎棒棰岛
◎金石滩
◎老虎滩
◎兴城海滨
◎旅顺口
◎红海滩
◎双台河口
◎沈阳故宫
◎盛京三陵
◎奉国寺
◎北镇庙
◎广济寺
◎万佛堂石窟
◎锡伯家庙
◎朝阳北塔
◎崇兴寺双塔
◎辽阳白塔
◎大布苏泥林
水系
◎松花江
◎图们江
◎松花江三湖
◎月亮泡
气候
自然资源
◎松毛翠
◎卷丹
◎猴头菇
◎岳桦林
◎猞猁
◎梅花鹿
◎向海湿地
◎莫莫格
◎天佛指山
◎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
经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旅游地理
◎长白山天池
◎长白瀑布
◎锦江峡谷
◎鸭园溶洞
◎龙潭
◎吉林雾凇
◎净月潭
◎防川
◎仙景台
◎长春伪皇宫
◎伪满八大部
◎洞沟古墓群
◎丸都山城
◎灵光塔
◎农安辽塔
◎乌拉街古城
◎叶赫古城
◎长春电影制片厂
黑龙江省
行政区划
◎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大庆市
人口、民族
◎赫哲族
历史文化
◎十八站旧石器文化
◎新开流古文化遗址
◎昂昂溪遗址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
◎塔子城遗址
◎瓦里霍吞古城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地貌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张广才岭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五大连池火山群
◎地下森林
水系
◎广济寺塔
◎无垢净光舍利塔
◎辽宁古长城
◎九连城
◎张学良旧居
吉林省
行政区划
◎长春市
◎吉林市
◎通化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人口、民族
◎朝鲜族
◎体育之乡
◎美食之乡
◎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婚俗
历史文化
◎安图人
◎高句丽王国
◎北山庙文化
◎“二人转”
◎慈禧太后
◎闯关东
◎伪满洲国
地貌
◎长白山脉
◎吉林丘陵
◎小白山
◎望天鹅
◎龙岗火山群
◎伊通火山群
◎黑龙江
◎乌苏里江
◎牡丹江
◎嫩江
◎兴凯湖
气候
自然资源
◎钻天柳
◎丹顶鹤
◎原麝
◎东北虎
◎三江自然保护区
◎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
经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旅游地理
◎镜泊湖
◎吊水楼瀑布
◎哈尔滨太阳岛
◎扎龙
◎漠河
◎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哈尔滨冰灯
◎兴隆寺
◎极乐寺
◎卜奎清真寺
◎哈尔滨文庙
◎虎头关帝庙
◎哈尔滨东正教堂
上海市
行政区划
◎黄浦区
◎徐汇区
◎浦东新区
人口、民族
历史文化
◎崧泽文化
◎广富林遗址
◎马桥遗址
◎松江唐经幢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黄道婆
◎徐光启
◎鲁迅墓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地貌
◎碟缘高地
◎河口沙洲
◎淀泖低地
◎上海湿地
◎长兴岛
◎金山三岛
◎崇明岛
水系
◎黄浦江
◎吴淞江
◎淀山湖
气候
自然资源
◎红楠
◎黑脸琵鹭
经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上海自贸区
旅游地理
◎佘山
◎东滩
◎外滩
◎石库门房屋
◎东方明珠塔
◎古镇朱家角
◎真如寺
◎玉佛寺
◎城隍庙
◎龙华寺
◎古猗园
◎豫园
江苏省
行政区划
◎南京市
◎扬州市
◎无锡市
◎徐州市
◎苏州市
人口、民族
历史文化
◎北阴阳营文化
◎湖熟文化
◎阖闾城
◎孙权称帝
◎施耐庵与《水浒传》
◎徐霞客游天下
地貌
◎江淮平原
◎太湖平原
◎苏州园林
浙江省
行政区划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绍兴市
人口、民族
历史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勾践卧薪尝胆
◎王羲之
◎鲁迅
地貌
◎杭嘉湖平原
◎杭州湾
◎舟山岛
水系
◎钱塘江
◎富春江
◎甬江
◎曹娥江
◎东钱湖
气候
自然资源
◎黑麂
◎明矾石矿
◎百山祖冷杉
◎银杏
◎黄腹角雉
经 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杭州老字号
旅游地理
◎西湖
◎千岛湖
◎楠溪江
◎天目山
◎雁荡山
◎天台山
◎普陀山
◎灵隐寺
◎阿育王寺
◎保国寺
◎天童寺
◎国清寺
◎六和塔
◎普陀山多宝塔
◎飞来峰造像
◎大禹陵
◎岳飞墓
◎天一阁
福建省
行政区划
◎福州市
◎厦门市
◎泉州市
人口、民族
◎畲族
◎畲族凤凰装
◎惠安女
历史文化
◎客家首府——长汀
◎妈祖文化
◎崇蛇的遗风
◎海滨平原
水系
◎太湖
◎高邮湖
◎洪泽湖
◎骆马湖
气候
自然资源
◎秤锤树
◎白穗花
◎独兰花
◎宝华玉兰
◎白腹海雕
◎麋鹿
经 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旅游地理
◎金山
◎北固山
◎焦山
◎虎丘山
◎瘦西湖
◎紫金山
◎玄武湖
◎秦淮河
◎中泠泉
◎天下第二泉
◎周庄
◎沧浪亭
◎寒山寺
◎宝带桥
◎鼋头渚公园
◎明孝陵
◎土楼
地貌
◎武夷山脉
◎东南沿海丘陵
◎东山岛
◎马祖列岛
水系
◎闽江
◎晋江
◎九龙江
◎木兰溪
气 候
自然资源
◎福建柏
◎凹叶厚朴
◎水松
◎白鹮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经 济
◎农业
◎工业
◎交通
旅游地理
◎太姥山
◎清源山
◎鼓浪屿
◎玉华洞
◎冠豸山
◎南普陀寺
◎湄洲岛
◎洛阳桥
◎开元寺
◎金湖
◎南山寺
◎安平桥
环球地理百科全书
中国 China
蒙古 Mongolia
朝鲜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韩国 Republic of Korea
日本 Japan
长白山
苍翠与雪白的交织
呼伦贝尔草原
在辽阔中驰骋
乌镇
文化与科技的交融
西湖
江南的梦醒时分
武夷山
寻觅人间仙境
庐山
香炉瀑布遥相望
婺源
美丽村庄的代称
三清山
一睹天外风姿
黄姚
古韵悠然的小镇
三亚
阳光与沙滩嬉戏
香港迪斯尼
追寻童话中的乐园
华山
天下险山
凤凰
精致中的诗情画意
峨眉山
祥云缭绕中的秀丽
黄龙
斑斓夺目的小镇
九寨沟
怎一个美字了得
←
丽江
茶马古道的秀丽
梅里雪山
妖气十足的雪山
香格里拉
梦想中的净土
天山天池
忘却烦恼的地方
伊犁
神驰向往的地方
青海湖
高山上的玉盘
拉萨
圣殿前的跪拜
太鲁阁
峡谷如此妖娆
日月潭
静谧中的仙境
济州岛
神的休息处
京都
原汁原味的日本风情
北海道
风花雪月的守候
富士山
美轮美奂的玉扇
冲绳
追寻长寿奥秘
白川乡
都市外的桃源
越南 Viet Nam
老挝 Laos
柬埔寨 Cambodia
缅甸 Myanma
泰国 Thailand
菲律宾 Philippines
新加坡 Singapore
文莱 Brunei
马来西亚 Malaysia
东帝汶 East Timor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孟加拉国 Bangladesh
不丹 Bhutan
尼泊尔 Nepal
马尔代夫 Maldives
斯里兰卡 SriLanka
印度 India
吴哥
高棉王朝的延续
曼谷
黄袍国都里的祈祷
马尼拉
亚洲“纽约”的绽放
巴厘岛
魅力非凡的“娇女”
普吉岛
安达曼海上的珍珠
婆罗摩火山
感受“悲剧之美”
加德满都
走进“光明之城”
布哈拉
沟通东西方的明珠
大城
雄伟的古都
顺化
风采依旧的古都
会安
古色古香的“水乡”
攀牙湾
乱石散出的灵气
诗巴丹
潜水中“黄金地带”
芭堤雅
不眠的“欲望之都”
苏梅岛
离天堂近的地方
德里
王的踪影
泰姬陵
爱的见证
康提
“佛牙”下的参拜
锡吉里耶
岩石上的宫殿
巴基斯坦 Pakistan
塔吉克斯坦 Tajikistan
乌兹别克斯坦 Uzbekistan
土库曼斯坦 Turkmenistan
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吉尔吉斯斯坦 Kyrgyzstan
阿富汗 Afghanistan
伊拉克 Iraq
伊朗 Iran
格鲁吉亚 Georgia
塞浦路斯 Cyprus
亚美尼亚 Armenia
阿塞拜疆 Azerbaijan
土耳其 Turkey
叙利亚 Syria
约旦 Jordan
波斯波利斯
畅享梦幻中的壮烈
伊斯法罕
再现“丝绸之路”
巴比伦
古老文明中的奇迹
大马士革
“人间天堂”的神秘
巴尔米拉
东西方交融的结晶
摩索拉斯陵墓
地狱中的精灵
杰拉什
中东的庞培
佩特拉
沙漠中的玫瑰城
黎巴嫩 Lebanon
以色列 Lebanon
巴勒斯坦 Palestine
阿联酋 Arab Emirates
巴林 Bahrain
阿曼 Oman
科威特 Kuwait
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
卡塔尔 Qatar
也门 Yemen
澳大利亚 Australia
所罗门群岛 Solomon Islands
巴布亚新几内亚 Papua New Guinea
新西兰 New Zealand
大洋洲其他国家和地区
阿克古城
风景如画的港口
迪拜
沙漠中的“奢华之城”
萨那
阿拉伯的明珠
大堡礁
畅游梦幻海洋
鲨鱼湾
来自鲨鱼的吻
岩塔沙漠
穿梭在荒凉和诡异之间
瑙鲁霍伊火山
静观火山的妩媚
瓦卡蒂普湖
与“天使羽翼”擦肩而过
汤加
热情的“友谊之岛
塔希提岛
太平洋上的“梦幻之地”
所罗门群岛
孕育宝藏的地方
斐济
感受大海“原始之美”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前言
我们的祖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片神奇伟大的土地上,山河壮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从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莽莽昆仑,到波澜壮阔的深海大洋,从朔风凛冽的茫茫大漠、蓝天白云的万里草原,到锦绣江南的水乡雅韵、奇美幽邃的山川大泽,国土民风、环境资源、经济文化都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我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我们所处的多样而美丽的地理环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祖国的繁荣昌盛要靠具有高水平文化素质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如此,国家才能更加文明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才能早日实现。地理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接受教育的国民基本掌握中国乃至世界的地理与风土人情的知识,牢牢建立自然资源有限性与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理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在当前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科学。因此,《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的编辑出版,目的在于为全面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供一部好书,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一书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各地区地形、气候、水文、自然资源以及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并配以2000多幅精美的图片,十分形象地再现了我国的地理状况、经济状况和文化民族状况,融知识性、实用性以及形象性、趣味性于一体。书中对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和文化遗迹等作了重点介绍,使您在读书之时,亦能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幽幽古韵和文化情怀。
《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前言
地理是属于大自然的,却又是大自然对它灵性的子民慷慨的赠予。人类从诞生起就在感受着自然的淳厚,同时也为这份淳厚添上一抹明亮的生命。不同地方或许有着相似的自然之美,却绝不会拥有完全相同的韵味与风情,人性与自然的结合,才展现出地理所包容的真正内涵。
“国家地理”的概念,也由此而生。这是一个与以往自然地理并不相同的概念。它是一个更为广博而深刻的界定,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平日所理解的山川地貌、河流水文等自然地理方面的概念,而是更多地包容进了历史、文明、风俗、民情等社会文化层面上富有生命力的印记。有了人类参与的地理,便不仅仅是一个反映自然面貌的学科,而是被升华为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的文化。
这种全新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群关注。它的魅力之所以存在,或许并不仅仅出于它所包蕴的含义,更多的则是人们对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探索,以及生命本身不息的追求。正是基于对这种理念的感怀,我们编辑了这套十卷本的《环球国家地理百科全书》。本书分为十卷,介绍了世界七大洲的200多个国家与地区。全书线索以政区及地理位置为纲,洲为单位,各大洲又按地理分布划分为若干国家单元,各单元中均以国家(或地区)为基本单位,为读者生动地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方方面面。
图文结合是本书的亮点,几千幅精美图片选用了各国的主要风光、景点、名胜、文化风俗和城市等,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震撼力。我们从整体到细节,都力求表现出自然地理精华的所在,透析出人类文明深刻的内蕴,以期将“国家地理”这个概念在世界各地经典的体现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县马兰峪西部昌端山主峰南麓,距北京100余公里,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是一座规模十分宏大、体系比较完整的古代陵墓建筑群。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前朝如持笏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浃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整个陵区共有清帝陵5座:即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慧陵(同治);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陵1座。这15座陵墓,埋葬着清5帝、14后、136个嫔妃。近代著名的皇后慈禧太后也葬在这里。清东陵是中国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清东陵以它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清西陵陵址为雍正帝所选,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清西陵共有清帝陵四座,即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子园陵7座。这14座陵墓,,共葬了76人。清西陵体现了中国历代帝王陵寝的水准,更是一部精美的艺术杰作,座座陵寝都反映出清朝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和风水文化。成为自然环境与陵寝建筑相结合的伟大的例子。
隆兴寺
中国佛教寺院。位于河北省正定。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原名“龙藏寺”。宋初更名“龙兴寺”,清康熙初年定为今名。因寺内有一尊铜铸大佛像,又称“大佛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于寺中铸造一尊21.3米高的铜质千手千眼观音像。此像是中国现存铜像中的一尊(加上须弥座通高23.5米)。供奉此像的大悲阁,又名佛香阁、天宁阁,是寺内主体建筑。寺中摩尼殿,建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其形制成十字形平面,在中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仅此一例。殿中五尊金装泥塑佛像,其中释迦牟尼、阿难、迦叶是宋代原塑,文殊、普贤是明代补塑。殿后南壁是明代悬塑的须弥山,山上观音像神态生动,是难得的艺术珍品。殿内各壁满绘壁画,为明代作品。大悲阁东南侧,有一石碑,名龙藏寺碑,立于隋开皇六年(586),是中国现存的著名碑刻之一。寺后部的毗卢殿中有一尊毗卢佛铜铸像,在莲花宝座的每一莲瓣上,都铸有一尊小佛,三层莲花宝座上共铸有一千尊佛像;而每层莲座之上,皆铸有两两相背的四尊毗卢佛,分别面向东、西、南、北,共计三层。这尊千佛绕毗卢的铜铸像,堪称铜铸艺术的杰作。上述铜铸千手千眼观音、摩尼殿的彩塑观音、龙藏寺碑、毗卢佛铜像,合称隆兴寺“四绝”。此外,寺中还有其他许多珍贵文物。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庆寺
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南的苍岩山中。寺的主殿桥楼殿修建在一座拱桥上,风格独特,全国少见。福庆寺始建于何时,史书和碑碣上均无记载,现已无从得知。据说,此寺是为隋炀帝出家的女儿南阳公主修建的,初名兴善寺。宋代改为今名。因年代久远,寺内殿宇多次毁建。今存的山门、天王殿、桥楼殿、碑亭、大佛殿、峰回轩、公主祠、砖塔等,都是明、清时期的遗物。桥楼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修建在一座长十五米、宽九米的跨涧拱桥上。在重檐歇山顶的屋面上铺着琉璃瓦。屋脊上装饰着仙人骑龙、狮子驮塔等琉璃构件。殿内有1980年塑造的一佛二菩萨和十八罗汉像。殿外有回廊,可供人远眺,欣赏苍岩风光。在这里,山岩壁立,青天一线,桥楼横空,状如飞虹。桥楼飞虹自古就是苍岩美景之一,今日犹存,远近知名。公主祠背倚悬崖,面临深涧,形势险要。这座殿宇宽不过三间,深不过一间,据说它就是当年南阳公主修行之地。现祠内尚有南阳公主塑像一尊,两面山墙上还有描述南阳公主修行的壁画,形象生动,引人注目。
中国 China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国土辽阔,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5。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第三。陆地与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相邻。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
自然地理
中国的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的69%,盆地和平原约占31%。陆地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级阶梯:西部的青藏高原地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为阶梯;青藏高原以北和以东分布着许多高原和盆地,为第二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以东多为低矮的丘陵和平原,海拔,为第三阶梯。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为主要山脉,长江、黄河等为主要河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
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省大部分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与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其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4。青藏高原上众多的高大山脉构成了高原地形的骨架。主要大山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的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南北向的横断山脉。青藏高原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几大河流如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这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青藏高原极富特色的自然资源。青藏高原地高气寒,空气稀薄,人烟稀少但景色绝美。中国的咸水湖是青海湖,目前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千米,面积4300多平方千米。中国的内陆淡水湖是博斯腾湖,位于天山南麓的焉耆盆地,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海拔1048米,容积80亿立方米。
中国的海峡是台湾海峡,
其南北长约380千米,东西平均宽230千米。
孕育华夏文明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大面积覆盖黄土的高原,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米~2000米。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均为世界所罕见。黄土高原原本森林茂密、气候温和,但由于长期的滥垦滥伐,自然植被破坏严重,裸露的黄土极容易被雨水侵蚀。黄河的上游由于流经黄土高原,因而浊浪滔天,河水呈枯黄色。黄河下游经常泛滥成灾,并多次改道。但另一方面,经过千百年的冲击,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淤积成广大而肥沃的华北平原,使得华北成为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山脉
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山脉,跨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并有少部分深入青海东部边界,呈两端微向北翘的“一”字形。东西长1000多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不等,山势西高东低。山脉北侧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南侧为低山丘
陵及江汉平原。陕北是一块面积广阔、土层绵厚的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