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409392
本书作为应用型本科教材,编者在编体例及内容取舍方面均有所创新,力图有别于高职高专层次的会计学基础教材和学科型本科的会计学教材。在内容上,本书增加了新会计准则体系、会计法规体系等部分新会计理论;在应用上,增加了经济业务案例,突出了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等;在编写体例上,根据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某些章节的顺序和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总之,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按照“浅、宽、精、新、用”的教学改革思想,试图充分体现高等本应用教育的特色,以达到培养具备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的目的。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前提和要求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第二章 会计规范
第一节 会计规范概述
第二节 会计法律
第三节 会计准则
第四节 会计制度
第五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账户
第三节 账户的分类
第四章 复式记账和成本计算
第一节 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第四节 成本计算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概述
第二节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第三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第六章 会计账簿
第一节 会计账簿概述
第二节 会计账簿启用与登记规则
第三节 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第四节 对账、错账更正与结账
第五节 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第七章 财产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意义和分类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程序和方法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表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财务会计报表附注
第九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第一节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
第二节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第三节 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
第四节 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
第五节 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管理与组织
第一节 会计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内容
第二节 会计工作组织
第三节 会计机构
第四节 会计人员
第五节 会计电算化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生产活动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必然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在任何社会形态下,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都必然要关心自己的成果,总是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只是凭借头脑来记忆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所得与消耗。随着生产活动的日益纷繁、复杂,大脑记忆已经无法满足上述需要,于是,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生产活动过程中所得与消耗的会计;随着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已由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逐渐发展成为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来综合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价值管理活动。综上所述,会计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会计,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当时,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财产制度的产生、数学的萌芽以及社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伏羲时代的“结绳记事”以及黄帝时代的“刻契记数”。但这时的会计还仅仅属于会计的萌芽阶段。西周时代,随着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对计量记录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一词便应运而生。清代《孟子正义》一书中,对西周的会计描述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实际上,西周时代对一日、一旬、一月、一年的会计,三年一次的大计,已有较明确的要求。宋代产生了“四柱清册”记账法,
将旧管(期初结存数)、新收(本期收人数)、开除(本期支出数)、实在(期末结存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旧管+新收一开除=实在”的平衡关系,奠定了中式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明、清时代民问商业企业发明和采用了“龙门账”,将所有经济业务科学地划分为“进(收入)、缴(费用)、存(资产及债权)、该(负债及业主投资)”四大类,并以“进一缴=存一该”作为试算平衡公式,计量盈亏,分别采用双轨制的盈亏计算方式,双方相等时称为“合龙门”。在此基础上,清代末期又发展出“天地合账”,对任何经济业务均在账簿中记录两笔,既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以核实其来龙去脉,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式记账法。这种记账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