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0074丛书名: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
作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的《美术欣赏》自2006 年发行以来,历经10 年来的教学实践检验,在一度审美贫瘠的土地上已经盛开了花朵,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以至于根据教学和社会的需求,《美术欣赏》得以一版再版、一印再印。这也是由于它紧贴现代生活、切合大众兴趣、阐述简明精练、内容通俗易懂而获得的一份成绩。
本次修订基于前两版已经比较成熟的框架不变,但在配备插图、文字阐述方面做了更加精到的提炼。我们力求做到知识涵盖宽泛、理论提纲挈领、图文赏心悦目,理论实践相扣,使大家从中外古今的美术知识、历史发展、中西对比等各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美术鉴赏知识,从而有效地指导大家的美术欣赏实践。
本次《美术欣赏》的修订就是想再度借助《美术欣赏》这一载体切入到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欣赏,来以正确的美学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人文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美术欣赏(第3版)》针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艺术教育和全社会推动文化大发展的需要,自2006年第1版发行以来,历经10年来的教学实践检验,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本次再版修订保留了前两版已经比较成熟的框架和风格,以更专业和精准的阐述、更宽泛的知识涵盖、更高雅和丰富的插图,使大家从中外古今的美术知识、历史发展、中西对比等各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美术基础和美术鉴赏知识,从而期待能更加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和读者们的美术欣赏实践。
《美术欣赏(第3版)》打破过分强调美术欣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紧贴现代生活,切合学生和大众兴趣,配有300多幅彩色图片,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资料性,为教师的讲课选题和读者课外自学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美术欣赏(第3版)》既可作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规范教材,还可作为各地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站、老年大学和社会各界人士必备的审美素质教育图书。
目 录
章 美术概述 1
一、美术的概念与范畴 2
二、美术的一般特点 8
三、美术的主要功能 10
四、美术欣赏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3
思考与练习 15
第二章 美术作品的分类 17
节 绘画作品 18
一、中国画 18
二、油画 25
三、版画 27
四、水彩画 30
五、水粉画 31
六、丙烯画 32
七、漫画 33
八、连环画 34
九、漆画 36
十、综合材料绘画 37
第二节 工艺美术作品 38
一、陶瓷艺术 39
二、纤维艺术 40
三、玻璃艺术 41
四、漆器艺术 42
五、雕刻艺术 42
第三节 雕塑作品 43
一、圆雕 44
二、浮雕 44
第四节 建筑艺术 46
第五节 民间美术作品 49
一、年画 49
二、剪纸 50
三、皮影 51
四、面具脸谱 51
五、风筝 52
六、泥塑 53
第六节 现代设计艺术作品 54
一、视觉传达设计 54
二、产品设计 55
三、环境设计 55
第七节 电脑美术作品 56
一、平面电脑美术的类型 56
二、动漫电脑美术 58
三、电脑美术与传统美术的关系 59
思考与练习 60
第三章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63
节 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65
第二节 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72
第三节 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77
第四节 体验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82
第五节 思考对美术作品的自我联想和感受 87
思考与练习 91
第四章 中国现代美术名家名作介绍 93
一、吴昌硕 95
二、齐白石 98
三、黄宾虹 101
四、徐悲鸿 103
五、刘海粟 107
六、潘天寿 111
七、李苦禅 114
八、丰子恺 115
九、张大千 118
十、李剑晨 119
十一、傅抱石 121
十二、蒋兆和 124
十三、刘开渠 127
十四、李可染 129
十五、叶浅予 134
十六、吴作人 136
十七、华君武 138
十八、方成 140
十九、吴冠中 142
二十、石鲁 147
二十一、贺友直 149
二十二、黄胄 151
二十三、潘鹤 154
二十四、刘文西 156
二十五、靳尚谊 159
二十六、刘大为 161
二十七、沈尧伊 162
二十八、北大荒版画 164
思考与练习 166
第五章 中国古代美术名家名作介绍 167
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68
一、顾恺之 169
二、陆探微 170
三、张僧繇 170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 172
一、展子虔 172
二、阎立本 174
三、吴道子 176
四、张萱 179
五、周昉 181
六、王维 182
七、韩干 183
八、韩滉 184
九、荆浩 185
十、董源 185
十一、黄筌 186
十二、周文矩 187
第三节 宋元时期 188
一、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壁画 189
二、李成 190
三、武宗元 191
四、范宽 192
五、郭熙 193
六、李公麟 194
七、王希孟 194
八、黄公望 195
九、倪瓒 198
第四节 明清时期 198
一、沈周 199
二、文征明 200
三、徐渭 201
四、董其昌 202
五、陈洪绶 203
六、朱耷 204
七、石涛 206
八、18 世纪的革新画派——扬州八怪 208
九、郑燮 209
十、任颐 210
思考与练习 211
第六章 世界美术名家名作介绍 213
节 古代经典 214
一、古希腊的艺术 214
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216
三、古罗马的艺术 217
四、大角斗场 219
第二节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221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 221
二、乔尔乔纳《入睡的维纳斯》 222
三、达·芬奇 223
四、米开朗基罗《大卫》 226
五、拉斐尔 227
第三节 欧洲17、18、19 世纪的美术 229
一、伦勃朗《夜巡》 229
二、鲁本斯《抢夺留希波斯的
女儿们》 231
三、雅克·路易·大卫 233
四、安格尔《泉》 235
五、德拉克罗瓦《希奥岛的
屠杀》 236
六、阿道夫·门采尔
《轧铁工厂》 238
七、布格罗 239
八、罗丹 240
第四节 19 世纪俄罗斯美术 243
一、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 244
二、克拉姆斯柯依 246
三、伊萨克·列维坦 247
四、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49
第五节 外国近现代美术 250
一、印象派简介 250
二、毕沙罗 251
三、马奈《吹短笛的男孩》 252
四、克劳德·莫奈 253
五、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255
六、保罗·塞尚 256
七、梵·高 257
八、弗雷德里克·莱顿 258
第六节 20 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现代
艺术 259
一、亨利·马蒂斯 261
二、毕加索 262
三、萨尔瓦多·达利 264
四、瓦西里·康定斯基 265
五、亨利·摩尔 266
思考与练习 269
第七章 美术作品欣赏实践 271
一、中国山水画欣赏 272
二、生命力旺盛的油画 278
三、简洁概括的版画 282
四、雕塑——立体的诗歌 286
五、人体美术——审美理想的
载体 293
六、中西绘画的比较——碰撞
与融合 298
七、素描的严谨与质朴 302
八、静物画——充满生活情趣的
世界 306
九、无处不在的现代艺术设计 310
十、建筑艺术——凝固的音乐 315
思考与练习 323
参考文献 324
前言
作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的《美术欣赏》自2006 年发行以来,历经10 年来的教学实践检验,在一度审美贫瘠的土地上已经盛开了花朵,深受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以至于根据教学和社会的需求,《美术欣赏》得以一版再版、一印再印。这也是由于它紧贴现代生活、切合大众兴趣、阐述简明精练、内容通俗易懂而获得的一份成绩。
为了进一步满足教学和社会的需求,打造出更具质量的版本以奉献给广大读者,我们再次对《美术欣赏》进行了新的修订。
本次修订基于前两版已经比较成熟的框架不变,但在配备插图、文字阐述方面做了更加精到的提炼。我们力求做到知识涵盖宽泛、理论提纲挈领、图文赏心悦目,理论实践相扣,使大家从中外古今的美术知识、历史发展、中西对比等各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美术鉴赏知识,从而有效地指导大家的美术欣赏实践。
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重视培养各级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我们知道,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
尽管近年来各地和高校在推进美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总体来看,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新时期美育承担的功能相比,与广大学生对于美育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的育人功能认识还不到位,也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育,基本停留在学生任意选修的非限定性艺术教育过程中。由此可见,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之一。
在当代社会里,艺术与科学在现代各个领域中已经相互渗透融合,成为现代科学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我们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我们通过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当代大学生是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本次《美术欣赏》的修订就是想再度借助《美术欣赏》这一载体切入到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欣赏,来以正确的美学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人文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美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我们期待《美术欣赏( 第3 版)》能让大家以读诗一样享受、品茶一样惬意、赏画一样舒心,为人文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本书作者长期担任《美术欣赏》教育教学工作,本书是作者历年的教学讲稿、读书笔记的汇集和知识的积累。书中部分资料的出处已经无法准确查找,在此谨向这些资料的编者和作者致以歉意及敬意。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定有许多不足,敬请各位同仁和读者不吝指正!
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列选、修订、编辑、出版作出了精心的指导,特别是编辑付出了辛勤的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易镜荣
第
二 章 美术作品的分类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美术作品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使读者初步了解各类美术的基本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钟爱的美术种类,本章提供的全面的介绍,相当于一个美术小百科,它们不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美术的共性,可供读者择其重点和个人爱好而习之。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识别各种美术作品,并能够分析和阐明各种美术的特点。
每当一件美术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尽管首先映入我们视觉的是作品上表现的内容与形式,如物象、色彩等能激发起我们感受美的情绪,但是如果我们连它是什么样的画种也分不清,那就很难想象你会从何种角度入手去深入感受它的艺术性。所以要做到真正认识、感受、鉴别和欣赏美术作品,首先就要学习美术作品有哪些类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和制作技术、工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谈得上理性地、带着美术专业知识去分析和理解作品的艺术美。简而言之,鉴赏美术作品需要懂得一定的美术知识。
以绘画为例,由于表现的对象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不同,就出现了许多画种。对这些画种做一定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欣赏绘画艺术。
迄今为止,绘画种类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具体如下。
(1) 根据绘画所表现的对象和内容分类有: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人物画、风景画、山水画、静物画、花鸟画、动物画和建筑画等。
(2) 根据绘画工具和材料分类有:素描、油画、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版画和雕塑等。
(3) 根据绘画形式分类有:装饰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和漫画等。
(4) 根据地域、国别或民族文化传统分类有:中国画、日本画和西洋画等。
不过,根据美术界通常的习惯,往往根据绘画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来分类,这样更切合绘画技术和专业术语的表达。本书后续部分所陈述的一切内容都采用这种分类法,以求与美术界相一致。
正如章所介绍,美术的种类很多,限于本书篇幅,在这一章里我们将从“大美术”的概念出发,将美术作品分为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民间美术、现代设计艺术和电脑美术七种类型进行简要介绍。
画家韩美林曾形象且意味深长地说过:“油盐酱醋都是作料,没有哪一个是老大,在艺术里美术作品的类型是不分老大老二的。”在本章我们提供各类美术介绍,目的就是想让读者丰富自己的美术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更能体会到艺术的融会贯通,从而更好地欣赏美术作品。
节 绘
画 作 品
一、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在我国简称为“国画”,古称“丹青”。中国画是以国名命名的画种之一,这不仅意味着它与域外艺术特别是与西方艺术的区别,也意味着其非中华民族莫属的审美品格。
中国画是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毛笔为主要工具,画在宣纸或绢帛上的一种画种。我国传统上统称这些工具材料——纸、笔、墨、砚为“文房四宝”。
由于其使用材料的独特性能,中国画能够产生千变万化的笔墨渗化效果,同时利用中国画独特的矿物质颜料和植物质颜料,能产生色调典雅、沉着高贵、富丽堂皇、五彩并呈等变化多端的色彩效果,通过笔、墨、纸、色的组合运用,能产生出变化细微、魅力无穷的独特的彩墨效果。中国传统绘画上高度发展的笔墨技巧,就是充分发挥特殊工具材料之独特性能的结果。
以线造型、书法入画,讲究笔墨,是中国画的重要特点。在一幅好的传统中国画中,线起主帅作用,墨色、颜色起辅助作用。线的粗细、疾徐、刚柔、曲折、方圆、顿挫等变化,能表现出不同物象的形体感,生成不同的情趣。中国画的墨色变化和以线条为主的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多种表现手法,具有高度的提炼概括技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因而成为光辉灿烂的民族绘画艺术。
中国画线条的美感是油画所没有的。
图2-1所示的是中国首届美术金彩成就奖获得者张仃(见图2-2)的焦墨山水画。
图2-1 张仃的焦墨山水画
图2-2 著名画家张仃
【名家简介】张仃(1917—2010),辽宁黑山人。
他善于驾驭多种绘画形式,也擅长漫画、壁画、邮票设计、年画和宣传画等。1949年,他负责设计了全国政协会徽和新中国批纪念邮票,负责和参与了开国大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美术设计工作,以及怀仁堂、勤政殿的设计改造等工作,他还曾负责设计国产优秀动画片《哪吒闹海》,为首都机场创作巨幅壁画《哪吒闹海》。后其单纯以干墨作画,类似传统山水的素描,创作多以焦墨作山水,倚重传统笔法,笔力遒劲,画面空灵而有笔触,苍健却显
腴润,内涵沉雄,风格朴拙而雄强,别树一帜。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上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中国画同中国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中国画融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印章于一炉,诗、书、画、印相映生辉(见图2-3倪瓒《容膝斋图》、图2-4徐渭作品),这也是任何绘画艺术都没有的独特艺术形式。它们使得画面稳正平衡、变化呼应、含蓄美观,更能诱发人们的丰富想象,使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更强。清代著名画家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在走向数字化的新世纪,高楼大厦、工厂矿山、飞奔列车、宇宙航天等的现实,对中国画的上述技法程式和笔墨经典又赋予了新的时代重担。当代中国画家正在探索性地越过传统笔墨、传统图式而创造适应时代的新笔墨、新图式来表现新的题材和新的世界(见图2-5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图2-6陈辉的现代水墨画)。
图2-3 倪瓒《容膝斋图》
图2-4 徐渭作品
图2-5 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
图2-6 陈辉的现代水墨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