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707455
编辑推荐
由点到面,由地方到省级,有高屋建瓴也有*手数据和建议。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开展调研,立足省情市况和区域性具体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力求助力经济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仁怀市区域建设和发展研究专著。本书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开展调研,立足省情市况和区域性具体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力求助力经济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是城市化发展的一大特点,由点到面,能够*限度地发挥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引领与经济辐射作用。赤水河流域作为仁怀市的重点区域,其中的中心城市建设的经济及战略地位更加重要,需要全局统筹,协调发展,尤其是在建设目标和路径方面,须立足实际,更应着眼长远,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的需要。
目 录
部分 总报告前言3章 界定内涵,明晰标准——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4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征与功能 4(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成因素 5(二)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特征 5(三)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功能 7二、区域性中心城市判断标准与方法 8(一)区域性中心城市判断标准 8(二)区域性中心城市判断方法 10三、区域性中心城市类型与路径 11(一)商贸型中心城市生成路径:义乌案例 11(二)旅游型中心城市生成路径:乐山案例 14(三)流域型中心城市生成路径:襄阳案例 16(四)省际边界型中心城市生成路径:宣城案例 17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总结 19第二章 把握现状,凸显优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起点与意义 21一、全国发展大格局呈区域联动态势 21(一)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呈“带路化”“圈群化” 21(二)西部地区接过快速发展的“接力棒” 22(三)跨区域联动成为各地发展“主旋律” 23二、赤水河流域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势研判 24(一)发展现状:扶贫攻坚关键,发展相对滞后 25(二)突出矛盾:发展路径无序、协同严重不足 32(三)基本路径:建设流域中心城市,开启协调发展新征程 35(四)根本出路:打造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 37三、仁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基础与优势 40(一)居中关联:具有地理空间优势 40(二)通衢连脉:具有立体交通枢纽优势 41(三)先发优势:具有国酒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42(四)比较优势:具备流域难以匹敌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 43(五)后发优势:后劲十足能担当,二三产业增长空间大 49四、仁怀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意义 49(一)复兴仁怀赤水河流域中心城市历史地位责无旁贷 49(二)担当赤水河流域开发“新航程”领头舰义不容辞 50(三)提升仁怀在国省市和流域内综合竞争力刻不容缓 51(四)提高民生福祉水平建设文明幸福生态仁怀志在必得 52第三章 正视问题,拿准脉搏——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瓶颈与节点 53一、五个短板:需要拓宽的制约瓶颈 53(一)制约因素多,人口吸纳能力弱 53(二)空间拓展难度大,要素集聚能力小 54(三)产业一酒独大,辐射链条短,发展动力不足 55(四)收入差距大,生活成本高,人口集聚难 56(五)科技文化影响力不足,城市形象提升难 56二、四大矛盾:需要破解的问题节点 57(一)生态与发展两底线、开发与保护两路径的矛盾 57(二)中心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约束之间的突出矛盾 58(三)信息化平台发展与城市辐射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 58(四)开放性制度保障体系与体制机制运行不畅的矛盾 59三、两类关系:需要理顺的体制难点 59(一)赤水河流域内关系 59(二)仁怀市区域内关系 61第四章 顶层设计,精准定位——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战略与路径 63一、发展战略定位 63(一)指导思想 63(二)战略方针 64(三)战略思路 64二、发展原则定位 64(一)科学规划,引领发展 65(二)创新驱动,跨越发展 65(三)互助合作,共赢发展 66(四)软硬虚实,协同发展 66(五)民生为本,和谐发展 66三、发展策略定位 67(一)宏观策略:对接全球、全国层面 67(二)中观策略:对接全域、全省、全市层面 67(三)微观策略:对接各县市层面 67四、发展路径定位:内建外联耦合,三圈立体互动 69(一)内建外联耦合 69(二)三级圈层立体互动 70(三)内部构成:六中心一示范一高地体系 71(四)外部条件:“六通”协同机制 73第五章 厘定目标,明晰步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标准与阶段 75一、总体发展目标 75(一)概念性目标 75(二)比较性目标 76二、具体发展状态与指标 77(一)国民经济指标 77(二)民生福祉质量指标 77(三)城乡规模与设施建设指标 78(四)产业聚集中心指标 80(五)金融业发展指标 80(六)交通枢纽中心指标 81(七)商贸物流中心指标 81(八)文教康养中心指标 81(九)科技创新中心指标 81(十)绿色发展示范指标 82(十一)对外开放高地指标 83三、总体发展目标达成阶段 84(一)时段节点达成目标 84(二)基本任务完成步骤 85四、总体发展目标实现策略 86(一)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蓄势跨越 86(二)高端策划,中层突破,低端运行 86(三)锲而不舍,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86第六章 瞄准重心,锁定任务——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内容与途径 88一、经营大城乡,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 88(一)规划统筹:强化中心城镇的聚辐力 88(二)科学布局:优化城市现实物理空间 95(三)筹谋推动:营造城市智慧创意空间 100(四)延伸集群:拉长城市聚集辐射半径 101(五)追全趋优: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 101二、谋划全交通,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 102(一)打造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102(二)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能力 104(三)打通服务区域开放的大通道 104三、升级大产业,培育区域性经济金融中心 105(一)再造一个茅台:延展白酒产业链条 105(二)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多中心多产业关联 109(三)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接二连三” 117四、繁荣大市场,建设区域性人物信流中心 119(一)汇集商流,打造贸易物流区域中心 120(二)凝聚人流,形成全域旅游关键节点 121(三)汇聚信息流,推进搭建电商大平台 121五、寻求新突破,催生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122(一)加大白酒产业技改力度 122(二)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工作 122(三)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123(四)开展创新创业城市建设 123六、立足优民生,营建区域文教康养中心 125(一)建设赤水河流域区域文化中心 125(二)建设赤水河流域区域教育中心 128(三)建设赤水河流域区域医疗中心 129(四)建设赤水河流域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130七、建设大生态,树立流域绿色发展新标杆 130(一)统领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开发 131(二)构建生态屏障,完善重点治理 131(三)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部署 133(四)优化提升文明和谐共生共存生态环境 134(五)强化生态环保体制机制保障 134八、促进大开放,构筑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 135(一)扩大开放区域,触角辐射国内外 135(二)弥补产业短板,深入推进招商引资 137(三)加大平台建设,提高开放承载能力 138(四)加快推介力度,全方位多媒介质传播 138第七章 激发动力,保障先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机制与举措140一、组织领导保障 140(一)领导保障 140(二)机构保障 140(三)责任保障 141二、区域协同保障 142(一)主动出击,沟通对话 142(二)内外协同,全方位规划全流域可持续发展 142(三)协作开发,构建全流域一体化建管机制 143三、改革创新保障 144(一)政策改革创新 145(二)制度改革创新 145(三)体制机制创新 147四、资金投融保障 148(一)改革健全融投资体制 148(二)成立赤水河流域保护开发基金 149(三)优先解决白酒产业融资难题 150(四)创新跨区域产融合作机制 150五、项目引领保障 151(一)白酒产业提升与配套项目 151(二)赤水河生态保护工程项目 151(三)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和大型建设项目 151六、人才支撑保障 152(一)立足本地培养培育 152(二)招才引智,建设高端人才集群 153(三)进行人才制度与政策的改革创新 154第八章 研究总结,回顾前瞻——研究结论、相关建议与研究展望155一、研究结论 155(一)主要内容 155(二)核心观点 156(三)问题讨论 157(四)研究价值 160(五)适用范围 160(六)不足之处 161二、相关建议 161(一)组建仁怀战略发展智库 161(二)成立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 161(三)定期举行仁怀战略(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 161(四)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体系 161(五)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数据库 162三、研究展望 162(一)开展行动研究和后续研究 162(二)进行各领域深化拓展研究 162(三)推进全流域城市群圈建设研究 163(四)启动“重大城市事件”研究 163第二部分 专题篇专题一 仁怀市建设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专题研究167前言 167一、背景与意义 168(一)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动力,促进流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168(二)有利于厚植仁怀发展优势,构筑赤水河流域区域中心城市 169(三)有利于破解仁怀发展难题,实现自身跨越发展、引领示范 169二、经验与借鉴 170(一)安徽池州市 170(二)重庆云阳县 170(三)黑河流域 171(四)汉江生态经济带 171(五)浏阳河生态经济示范区 172(六)小结 173三、现状与优势 173(一)流域现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生态功能脆弱 173(二)现实基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176(三)比较优势:综合实力较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178四、问题与难点 183(一)问题:仁怀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存在五大短板 183(二)难点:仁怀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把握五大难点 188五、策略与举措 189(一)总体思路 189(二)基本原则 190(三)建设路径 190(四)保障措施 208附件:仁怀建设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示范区指标体系设计 212一、指标选取考虑的因素 212二、指标体系框架与内容 214专题二 仁怀市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专题研究217前言 217一、内涵特征 218(一)内涵 218(二)特征 218二、经验借鉴 220(一)江苏昆山 220(二)江苏无锡 221(三)贵阳云岩区 222(四)北京市 222(五)小结 223三、现实基础 224(一)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224(二)社会民生得到保障 225(三)城乡建设不断完善 226(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28(五)重大改革持续推进 228四、进程测评 229(一)经济现代化成效初现 229(二)政治现代化水平提升 230(三)文化现代化平稳起步 231(四)社会现代化进展领先 231(五)生活现代化进程缓慢 232(六)生态现代化进程较快 233(七)基本情况小结 234五、问题分析 235(一)发展方式待转变,经济提质增效较慢 235(二)城镇化水平较低,提速与提质需并进 240(三)民生保障待加强,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241(四)文化发展待提速,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242(五)生态建设需提速,生态建设压力较大 243六、策略举措 244(一)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245(二)推进统筹城乡,建设山地新型城镇 247(三)紧抓民生改善,建设普惠幸福城市 247(四)坚持文化强市,打造中国魅力酒都 248(五)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49(六)坚持党建统领,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50附件:仁怀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测算表 251专题三 仁怀市城乡统筹发展专题研究253前言 253一、内涵意义 254(一)内涵 254(二)意义 254二、经验借鉴 255(一)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经验 255(二)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经验 257(三)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经验 259(四)经验启示 260三、现状问题 261(一)取得的成绩 261(二)存在的问题 263四、思路目标 264(一)总体思路 264(二)发展目标 265五、主要任务 266(一)完善城镇结构体系,优化城市大框架 266(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268(三)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助推新型城镇化 272(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乡承载力 274(五)实施四大帮扶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 276(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强群众幸福感 277(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共建生态新家园 280六、保障措施 281(一)创新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281(二)加强城乡发展的人才建设 284(三)强化城乡发展的监督考核 287专题四 仁怀市创建茅台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区专题研究 288前言 288一、背景意义 289(一)仁怀旅游业发展概况 289(二)示范区创建意义 291二、现状态势 294(一)发展现状 294(二)存在问题 296(三)发展优势 298(四)发展机遇 299(五)面临挑战 301三、战略目标 302(一)指导思想 302(二)发展思路 303(三)发展战略 303(四)发展原则 304(五)发展目标 305四、主要任务 306(一)完善工业旅游示范区总体布局 306(二)开发茅台工业旅游产品 308(三)围绕创建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310(四)理顺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区的领导管理体制 311(五)推进茅台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区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311五、重点策略 314(一)厂镇一体,优化空间布局 314(二)龙头带动,打造特色项目 315(三)多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318(四)对照标准,完善服务配套 320(五)多策并举,强化品牌营销 323六、创建计划 325(一)前期准备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1月) 325(二)创建申报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325(三)基础设施建设阶段(2017年1~9月) 325(四)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整合阶段(2017年1~4月) 325(五)创建工作评估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2月) 326(六)巩固提升阶段(2018年1月起) 326七、保障措施 326(一)组织领导保障 326(二)资源整合保障 327(三)政策支持保障 327(四)财政资金保障 328(五)人才队伍保障 328(六)宣传推介保障 329(七)建设用地保障 329(八)市场监管保障 329附件1:名词解释 330附件2:工业旅游区(点)规范与评定(行业标准) 331附件3: 工业旅游区(点)评分表 339专题五 仁怀市落实“红绿开”工作要求专题研究347前言 347一、重要意义 348(一)“红绿开”是仁怀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348(二)红色传承是仁怀跨越发展的精神基础 348(三)绿色发展是仁怀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349(四)开放创新是仁怀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349二、基础成就 350(一)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350(二)红色文化价值显现 351(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352(四)开放创新步伐加快 354三、差距不足 357(一)红色文化挖掘不深,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 357(二)绿色发展任务艰巨,可持续发展面临压力 358(三)多重困难挑战叠加,开放开发承载力不足 359四、策略举措 360(一)明确思路目标,统筹落实“红绿开” 360(二)坚持红色传承,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361(三)推动绿色发展,创建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 364(四)扩大内外开放,支撑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 374五、保障机制 381(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协调机制 381(二)加强督查考核,完善考核评议机制 382(三)培育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建设机制 382专题六 仁怀市落实“五大行动”专题研究383一、推进“五大行动”的背景意义 383(一)推进“五大行动”的意义:率先破题树立发展“新示范” 383(二)实施“五大行动”的指引:逐个击破走出发展“新路子” 384二、落实“五大行动”的现实基础 385(一)经济转型初见成效 385(二)城乡建设稳步推进 386(三)基础建设继续夯实 387(四)社会事业不断优化 387(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88三、实施“五大行动”的重点任务 389(一)环境提升,培育中心城市发展凝聚力 389(二)工业提质,夯实中心城市经济影响力 392(三)城市提位,凸显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 394(四)旅游提速,强化中心城市品牌吸引力 397(五)创新提效,增强中心城市发展持续力 399专题七 “一看三打造”中期评估报告402一、评价标准 403(一)“未来10年中国白酒看贵州”评价标准 403(二)“世界蒸馏酒”评价标准 404(三)“国酒之心”评价标准 405(四)“国酒文化之都”评价标准 405二、完成情况 406(一)茅台跻身世界知名品牌行列 406(二)国酒之心建设如火如荼 408(三)国酒文化之都建设成效初显 410三、存在问题 411(一)国际化程度不足,距“世界蒸馏酒”差距较大 411(二)酿酒环境待优化,难以支撑“国酒之心”所需酿酒环境 411(三)中小型酒企较多,在“国酒之心”产业引领上差距较大 412(四)文化旅游业态单一,难以形成“国酒之心”的文化辐射力 412(五)产业影响力有限,“国酒文化之都”经济号召力需增强 412(六)都市功能不完善,“国酒文化之都”都市功能尚未体现 413(七)文化魅力不突出,“国酒文化之都”城市特色尚未彰显 413四、措施建议 413(一)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提升茅台品牌价值 413(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白酒酿酒环境 415(三)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416(四)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打造国酒文化中心 416(五)抢占行业话语权,增强酒都经济竞争力 417(六)提升酒都服务能力,完善酒都都市功能 419(七)注重国酒文化塑造,提升酒都城市魅力 422专题八 仁怀市茅台机场空港经济区建设专题研究424一、认识地块 425(一)范围四至 425(二)基础情况 425(三)建设背景 426(四)价值研判 427二、方向思考 427(一)支撑城市战略,空港新城崛起迫在眉睫 428(二)尊重空港规律,临空经济驱动产业升级 430三、建设思路 437(一)总体定位原则 437(二)目标角色定位 438(三)产业发展方向 439(四)空间分区示意 440(五)龙头项目建议 442四、保障措施 446(一)理念保障:制定开发策略 446(二)资金保障:确立融资模式 447(三)项目保障:探索招商路径 449(四)人才保障:创新引智模式 449(五)政策保障:提升开发效率 450(六)生态保障:护航持续发展 451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