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盒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783112
从孩子生命之初,我们就积极地为孩子的未来打算。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努力工作,给孩子提供漂亮的衣服,可口的饭菜,精致的玩具,无忧无虑的生活,还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可这些真是孩子需要的吗?
在我们小的时候,即便没有这些,也一样有有趣的童年、优秀的成绩、精彩的人生。
在我们小的时候,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探索,和朋友之间的嬉戏玩闹,和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听长辈们讲述家乡的故事。这些是我们*初的情感滋养,对自我、对周围的认识。
于是,家乡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家乡,有孩子熟悉的亲人、朋友、同学,还有孩子们熟悉的人情世故、人文地理。帮助孩子们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对于他们以后长大出门求学、工作、生活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教会孩子珍惜自己地理、文化上的“根”,就是珍惜自己。
《“长江边的传说”绘本系列》(全7册)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讲述了发生在长江边的7个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故事:鲤鱼石、金鱼鞋垫、九龙捧圣、龙跑滩、望娘滩、杨柳街、小狐滩等。分别从母亲、山水、神话、传说、历史和自然的角度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对母亲的思念、对环境的保护。
它告诉孩子们: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独特价值,只要热爱自己的家乡,就能发现它的美丽。
作者导读
《金鱼鞋垫》
慈母手中线
在长江边的古镇乡村,常常可以看见一些母亲,坐在门前或缝补衣裳,或绣花、绣鞋垫,绣出各种花鸟虫鱼。母亲们日复一日,为全家人的生活辛苦操劳,人到中年,头发都白了。但她们绣出的图案,却龙飞凤舞,色彩缤纷,仿佛映照出母亲的内心世界。
慈母手中线,连着星辰日月、江河大地。常年沿江旅行,我深有体会。家家户户,全靠母亲。母亲是孩童的依靠、家庭的维系。
母亲绣鞋垫,绣着绣着就困了,于是长江里的鱼儿都来帮她,游到鞋垫上去,好让母亲省点力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迹?因为母亲的心连着一江春水,长江里的鱼儿都被打动了。在长江边的古镇乡村,人与自然原本就这样亲密和谐。
《鲤鱼石》
万物皆有灵
在长江沿岸的码头上,堆积着许多天然石头,有猴子石、肥皂石、青蛙石、鲤鱼石,根据石头的形状而命名。因为这些石头总是和江岸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都被赋予了灵性。比如,在万州武陵镇,就有这样的八大景:
武陵场上两条街:前有长江飘玉带,
后有群猪下陡岩。上有金鸡来洗洞,
下有鲤鱼上滩来。毛坝显出狮子来,
美女乘凉进石洞,白鹤展翅上灯台。
这里所说的“金鸡洗洞”“鲤鱼上滩”,都是指江水冲击岩石所形成的自然景观。而毛坝显出的狮子,自然也是一墩石头、一个天然的石狮子。
而“鲤鱼石”的故事更加通灵:原来静伏江边的大石头,是一条沉睡千年的鲤鱼,小姑娘把它弄痛了,它准备游走了。小姑娘骑上它,与它一起云游四海。
所有这些神话传说,都呈现了先辈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并告诉我们: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体会一花一石、一草一木,万物皆有灵。
《龙跑滩》
龙王小姐,你在哪里?
这是一个教人爱家乡的故事。
成都的杨书生进京赶考,中了状元之后,遇到一个落难的四川人在京城打扫御花园。杨状元就为他向皇帝求情,保他出来,而此人正是四川老龙。杨状元坐着一艘漂亮的大木船回乡时,途经下马滩,河当中现出三桌酒席。这是四川老龙来感谢他了。不仅如此,龙王还送他一把伞,告诉他回家后才能打开。
可惜这杨状元心太急,没等回家,就把伞打开。伞里原本藏着龙王小姐,结果龙王小姐就跑掉了,这里因此成了“龙跑滩”。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呢?
——你还没到家,就别忙着把雨伞打开!宝贝要留在家里,别让它跑了。
孩子们,无论你生在何处,无论你的家乡是大城市,还是小地方,让我来告诉你一个秘密:小地方从来不小,龙王小姐正是从这里逃跑!
听了这个故事再回头一想:孩子们,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跑滩就是我们的家乡。
爱家乡的人,就能找到龙王小姐。只是你不能心急,等回到家里,才能把金伞打开。
《九龙捧圣》
家乡就是宝地
皇帝要建一座行宫,请来一位风水先生看地;百姓要建一座悟惑寺,派出一名和尚看地。风水先生看好一块地,在那里埋了一枚铜钱;和尚也看好这块地,在那里插了一根针。两人争执不下,都说那块地是自己先看到的。法官现场视察,发现针正插在铜钱孔里。这说明和尚更胜一筹,于是,地就判给了悟惑寺。
在我国民间故事中,有许多关于风水宝地的传说。我们以前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封建迷信”。但沿江采风十多年,我发现这其实是个隐喻:无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民族,只有将祖先的灵魂安顿好,才能有前途,有希望。这也正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尊重自然,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所在。
这个绘本讲述了长江边流传的“九龙捧圣”的故事。“九龙捧圣”,即四周有九座山脉,形似九条龙,从四面八方,捧起天上日月。可小和尚却看不出,数来数去只有八条龙。为何?因为他自己还站在一条龙上。
因此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人不要妄自菲薄,家乡就是宝地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就都是有福气的人。
《望娘滩》
“儿啊,你回来!儿啊,你回来!”
在屈原故里秭归,流传着“望娘滩”的神话故事。
相传一群穷人家的孩子在草垛里发现了一颗夜明珠。一个孩子不小心吞了这颗夜明珠,他感到很渴。家里的水,家乡的水,都不能满足他。怎么办?他只好跳到江里去喝水,喝着喝着,就变成了一条龙。
夜明珠是什么呢?命运。口渴是什么呢?求知欲。这个故事暗示着孩子离开家,去异乡求学、谋发展,得到知识,于是成龙成凤。
孩子离家,伤心的就是母亲。母亲看见孩子成龙,一方面为他高兴;另一方面,自然担忧且伤心,故而追在身后不停地呼喊:“儿啊,你回来!儿啊,你回来!”母亲喊多少声,儿子就回头看多少次。
这就是《望娘滩》的意义所在。在长江边,世代生活着勤劳勇敢的人们,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父亲在田里劳动,母亲在河坝上洗衣裳,望着滩头江上一道道石梁,自然思念远方的孩子。
长江就像一位母亲,伸出长长的手臂,把“过去”抱回今天,将我们抱回家国故园。
《杨柳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传说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的军队进入四川。杀气腾腾的军队遇到了一位年轻的母亲。这位母亲看上去有些奇怪:她把大的孩子背在肩上,小的孩子牵在手里。“因为大的是我哥哥的孩子,小的是我自己的孩子,而我哥哥已经战死在疆场。”
母亲一句话,即便那些征战沙场的官兵,也被感动了。于是,将军折了一根杨柳枝,送给母亲,让她插在门前,军队看到门前柳枝,便会放过她一家人。
心怀大爱的母亲,懂得杨柳枝的意义。军队再来时,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插上了杨柳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仁爱精神如柳枝飘扬,千军万马便如潮水般退却。
杨柳枝,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极其美好且重要的意象,它象征着故园、亲情、友情;而一见杨柳枝,人们不禁想起《诗经》中那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千百年来,这样的诗句,这样美好的意象与情怀,始终飘扬在我们心头;无论发生怎样的动荡、变迁,那根雨雪中的柳枝,从未枯萎。
《小狐滩》
为什么叫小狐滩?
在长江边的古城,每一座庙宇、楼台,每一座古镇、烟村,都蕴含着许多往事、许多秘密。我们一旦发现,就要记得。只有记得,才不会消失。否则过去的一切,将如青烟消散。
我曾去重庆万州新田古镇采风,一位老人告诉我,新田码头那道险滩的名称,不叫“小湖滩”,也不是“小涪滩”,而应该叫作“小狐滩”。
为什么应该叫小狐滩?老人告诉我,从前,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有许多狐狸出没。而猎人趁老狐狸们不在,掳走了小狐狸。老狐狸们追着猎人来到江边,眼看猎人过江,老狐狸们过不去,纷纷跳入江中,在水里兴风作浪。
这个故事正是一个隐喻:先辈早就告诉我们,谁扼杀生灵,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谁必遭报应。
小朋友,你知道了吗?在长江边,有一座新田古镇,那里曾有一道险滩,叫小狐滩。小狐滩的“狐”,不是湖水的“湖”,也不是涪陵的“涪”,而是狐狸的“狐”!
是的,你也告诉别的小朋友,咱们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仅可以纠正一个错字,更能保存一个神话传说、一段历史记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