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248257丛书名: 中医自学入门丛书
编辑推荐
方剂学是阐明和研究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的学科,是中医的基础学科之一。本书是为方便广大的中医自学者、爱好者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医方剂知识所编写的,全书共分18章,分别对清热、理气、治风、祛痰、驱虫、涌吐等方剂作了详细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十八章。第一章阐述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形式,以及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剂型、服法等基本知识。其余各章根据治法、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等十七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常用的基本方为正方,以衍生方及组成或功用相近的为附方。每首正方分别介绍方剂来源、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临床应用、方歌及附方。本书内容科学,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易学易记,适合中医自学者、爱好者及基层医务人员阅读。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方剂学简史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第三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四节 剂型与用法
第二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
香薷散
九味羌活汤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三节 扶正解表
败毒散(又名人参败毒散)
加减葳蕤汤
第四节 解表剂小结
第三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
大承气汤
大黄牡丹汤
第二节 温下
大黄附子汤
温脾汤
第三节 润下
麻子仁丸
第四节 逐水
十枣汤
第五节 攻补兼施
黄龙汤
第六节 泻下剂小结
第四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 调和肝脾
逍遥散
痛泻要方
第三节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第四节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第五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七章 补益剂
第八章 固涩剂
第九章 安神剂
第十章 开窍剂
第十一章 理气剂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第十三章 治风剂
第十四章 祛湿剂
第十五章 祛痰剂
第十六章 消导剂
第十七章 驱虫剂
第十八章 涌吐剂
方剂索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方剂学简史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第三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四节 剂型与用法
第二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桂枝汤
小青龙汤
香薷散
九味羌活汤
第二节 辛凉解表
桑菊饮
银翘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三节 扶正解表
败毒散(又名人参败毒散)
加减葳蕤汤
第四节 解表剂小结
第三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
大承气汤
大黄牡丹汤
第二节 温下
大黄附子汤
温脾汤
第三节 润下
麻子仁丸
第四节 逐水
十枣汤
第五节 攻补兼施
黄龙汤
第六节 泻下剂小结
第四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蒿芩清胆汤
第二节 调和肝脾
逍遥散
痛泻要方
第三节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第四节 表里双解
大柴胡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第五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七章 补益剂
第八章 固涩剂
第九章 安神剂
第十章 开窍剂
第十一章 理气剂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第十三章 治风剂
第十四章 祛湿剂
第十五章 祛痰剂
第十六章 消导剂
第十七章 驱虫剂
第十八章 涌吐剂
方剂索引
在线试读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方剂学简史
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治法和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知识组成之一。方剂学的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广大中医学习者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中医师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分析、运用方剂及临床组方的能力,并为进行中医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药物并用以治疗疾病。最初,只是使用单味药,通过长期实践认识到,运用多味中药组成复方治病具有更好的效果,于是逐渐产生了方剂。1973年冬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帛书医籍,经整理后定名为《五十二病方》。据考证,该书至少是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虽然其内容还很粗糙,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以后《汉书·艺文志》所列“经方十一家”,不仅有按病归类方剂的专著,而且有了方剂理论的专著《汤液经法》32卷。这些古籍虽已亡佚,但标志着方剂的基本理论在这一时期已经建立了。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虽书中载方仅13首,但剂型已有汤、丸、散、酒、膏之分,并有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用药组方、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方剂学简史
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治法和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知识组成之一。方剂学的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广大中医学习者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中医师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分析、运用方剂及临床组方的能力,并为进行中医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药物并用以治疗疾病。最初,只是使用单味药,通过长期实践认识到,运用多味中药组成复方治病具有更好的效果,于是逐渐产生了方剂。1973年冬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帛书医籍,经整理后定名为《五十二病方》。据考证,该书至少是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虽然其内容还很粗糙,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以后《汉书·艺文志》所列“经方十一家”,不仅有按病归类方剂的专著,而且有了方剂理论的专著《汤液经法》32卷。这些古籍虽已亡佚,但标志着方剂的基本理论在这一时期已经建立了。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虽书中载方仅13首,但剂型已有汤、丸、散、酒、膏之分,并有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用药组方、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的理论阐述。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