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11197570丛书名: 书林守望丛书
内容简介
历史已经证明,出版业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核心,如果没有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便失去了发展的根基。而出版工作者的文化价值取向、人文素养、文化责任、文化运作能力和学术品评能力,又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文化含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文化的坚守,不仅是一种出版理念,也是一项出版实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文化市场中,能否坚持文化本位,能否坚守文化责任,对新时期的出版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书林守望丛书》的问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关于新中国出版人的精神文化启示录。其中反映出的经过沉淀而彰显的文化品格,尤其应该成为新时期出版工作者的精神支柱。
目 录
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比较研究
导语
章 编校分流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章 编校阅读的本质区别
第三章 校对阅读的特殊性
第四章 编校阅读思维之差异
第五章 编校心理素质要求的差异
第六章 两类错误与两种功能
第七章 语言文字出错类型及原因
第八章 汉文字使用出错的基本规律
第九章 综合运用各种校对方法
第十章 现代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简短的结束语
补编 杂论编辑与校对
图书编辑的审读与加工——在青岛出版社编辑业务讲座上的讲话稿
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转变——校对工作三十年回顾
论校对专业机构独立建制的必要性
出错书不如不出书——兼论出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图书质量与校对灭错率
论现代校对管理——在第五届全国校对理论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问诊“无错不成书”——答《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问
校对的职责、能力与自我修养——在全国出版社校对科长岗位培训班上讲课稿
附录 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
导语
章 编校分流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章 编校阅读的本质区别
第三章 校对阅读的特殊性
第四章 编校阅读思维之差异
第五章 编校心理素质要求的差异
第六章 两类错误与两种功能
第七章 语言文字出错类型及原因
第八章 汉文字使用出错的基本规律
第九章 综合运用各种校对方法
第十章 现代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简短的结束语
补编 杂论编辑与校对
图书编辑的审读与加工——在青岛出版社编辑业务讲座上的讲话稿
由传统校对向现代校对的转变——校对工作三十年回顾
论校对专业机构独立建制的必要性
出错书不如不出书——兼论出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图书质量与校对灭错率
论现代校对管理——在第五届全国校对理论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问诊“无错不成书”——答《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问
校对的职责、能力与自我修养——在全国出版社校对科长岗位培训班上讲课稿
附录 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
在线试读
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比较研究
第二章 编校阅读的本质区别
节 对象、目的、绩效评价标准不同
首先,编辑阅读的对象和校对阅读的对象不相同。
编辑阅读的对象只有一个,即作者的原创作品。这里说的原创作品,泛指各种形式的书稿,包括著作、译作、古籍校订本、辞书、文选以及其他类型书稿。
校对阅读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编辑发排文本,通称“原稿”,一个是依据原稿和版式设计排版打印的样张,通称“校样”。书稿电子化后,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手写书稿,而是电子稿(磁盘、网络邮件等)及其打印样,编辑通常是阅读打印样,并在打印样上加工。修改定稿后,排版部门无需重新排字,只需打开电子稿,依据编辑在打印样上的修改,在电脑上修改,然后根据版式设计要求,进行版式转换,再打出校样。这个校样除编辑修改的部分外,同电子稿并无二致,已无传统意义上原稿与校样的差别,所以校对界认为,书稿电子化后,已将原稿与校样“合一”了。尽管如此,校对的阅读对象仍然有两个:编辑修改过的打印样,版式转换后的校样。因为,两者存在差异:一是内容不完全相同,校样反映了编辑的加工修改;二是版式(包括版面格式、字体字号等)完全不同。编辑修改过的打印样,通称编辑发排文本,是达到齐、清、定发稿要求的书稿,在性质上与传统原稿是相同的,实质上是”原稿”,因而还是校对改错补漏的直接依据。
其次,编辑阅读的具体目的和校对阅读的具体目的不相同。
编辑阅读,首要目的是决定取舍。从一定意义上讲,编辑的阅读活动是一种文化选择活动。编辑通过阅读,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写作形式,然后对作品做出全面评价,并且决定取舍。因此,阅读过程就是了解、评价、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对于决定接受出版的书稿,编辑还要通过再阅读,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这个再阅读过程,则是提升书稿水平的设计过程。到了加工阶段,编辑还要一边阅读一边加工,这个阅读过程则是编辑再创造的过程。
……
第二章 编校阅读的本质区别
节 对象、目的、绩效评价标准不同
首先,编辑阅读的对象和校对阅读的对象不相同。
编辑阅读的对象只有一个,即作者的原创作品。这里说的原创作品,泛指各种形式的书稿,包括著作、译作、古籍校订本、辞书、文选以及其他类型书稿。
校对阅读的对象有两个:一个是编辑发排文本,通称“原稿”,一个是依据原稿和版式设计排版打印的样张,通称“校样”。书稿电子化后,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手写书稿,而是电子稿(磁盘、网络邮件等)及其打印样,编辑通常是阅读打印样,并在打印样上加工。修改定稿后,排版部门无需重新排字,只需打开电子稿,依据编辑在打印样上的修改,在电脑上修改,然后根据版式设计要求,进行版式转换,再打出校样。这个校样除编辑修改的部分外,同电子稿并无二致,已无传统意义上原稿与校样的差别,所以校对界认为,书稿电子化后,已将原稿与校样“合一”了。尽管如此,校对的阅读对象仍然有两个:编辑修改过的打印样,版式转换后的校样。因为,两者存在差异:一是内容不完全相同,校样反映了编辑的加工修改;二是版式(包括版面格式、字体字号等)完全不同。编辑修改过的打印样,通称编辑发排文本,是达到齐、清、定发稿要求的书稿,在性质上与传统原稿是相同的,实质上是”原稿”,因而还是校对改错补漏的直接依据。
其次,编辑阅读的具体目的和校对阅读的具体目的不相同。
编辑阅读,首要目的是决定取舍。从一定意义上讲,编辑的阅读活动是一种文化选择活动。编辑通过阅读,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写作形式,然后对作品做出全面评价,并且决定取舍。因此,阅读过程就是了解、评价、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对于决定接受出版的书稿,编辑还要通过再阅读,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这个再阅读过程,则是提升书稿水平的设计过程。到了加工阶段,编辑还要一边阅读一边加工,这个阅读过程则是编辑再创造的过程。
……
评论
还没有评论。